异常高温现场处置方案13_第1页
异常高温现场处置方案13_第2页
异常高温现场处置方案13_第3页
异常高温现场处置方案13_第4页
异常高温现场处置方案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异常高温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单位:XX车间目录1事故特征31.1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31.2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41.3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42. 1应急组织机构52. 2应急组织职责53应急处置53.1预防与预警53.2预警行动63.3应急响应73. 4应急处置措施93.5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94注意事项10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1.1.1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0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充足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

2、分,很容易引起中暑。1.1.2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1.2高温中暑的类型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1.2.1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呜、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 5笆,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1.2.2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 5°C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

3、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1.2.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C以上。1.2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1.2.1可能发生的季节夏季、秋季或高温作业间。1.2.2造成的危害程度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是黄色、橙色、红色,级别依次增加。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髙气温将在35C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

4、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笆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C以上。1.3预警级别和信息发布1.3.1先兆中暑:为II级应急预案1.3.2轻度中暑:为II级应急预案1.3.3重度中暑:为I级应急预案2.1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组长:车间主任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成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2. 2应急组织职责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2)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现场处置工作。3)批准本方案的启动和终止。4)负责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联系工作,并接

5、受指挥部的指令和调动。5)负责组织对事故受伤、被困或遇难人员进行抢救并对装置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检修。6)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7)制定事故现场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3应急处置3.1预防与预警早布置的原则,开展好高温中暑人身伤害相关风险的分析、评估,适时启动预警。3.1.2高温预警分三个标准,35°C以上为三级黄色预警,37°C以上为二级橙色预警,4(rc以上为一级红色预警。3.1.3预警命令由厂生产调度发布,报请公司领导批准后发布。提醒企业职工做好个人防护。3.2预警行动3.2.1事故报警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理应立即报告当班班长,

6、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3.2.2应急措施启动程序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3. 2.3扩大应急程序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图二:事故报告流程3.3应急响应3.3.1II级应急预案3.3.1.1迅速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通

7、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3.3.1.2用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置于中暑者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若中暑者能饮水时,可给中暑者大量饮水,水内加少量食盐。3.3.1.3中暑者呼吸困难时,应进行人工口对口呼吸。3.3.1.4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3.3.1.5危急状态消除由组长或副组长宣布II级应急行动结束。3.3.1.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现场工作是否继续。3.3.2I级应急预案3.3.2.1将所有中暑人员立即抬离工作现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医护人员立即到达现场开展施救。3.3.2.2暂时停止现场作业,对

8、工作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等进行检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环境温度,确保设备机组安全运行。3.3.2.3通知有关科室、车间、班组安排人员顶替中暑人员的工作,保障生产的连续性。3.3.2.4病情严重者立即安排或联系车辆,并由医护人员边抢救边护送至医院。必要时可拨打120急救。3.3.2.5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现场事态发展,决定是否组织对该工作场所的人员进行疏散。3.3.2.6必要时汇报集团公司要求进行协调处理。3.3.2.7危急状态消除,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结束。3.3.2.8做好事故后的善后工作.3.4应急处置措施3.4.1应在高温作业场所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3.4.2在

9、夏季高温来临前应及时购置和发放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等物品。3.4.3在夏季高温作业中,做好对各有关工作场所通风降温设施的配置和完善。3.4.4车间负责人通知所有现场人员,无特殊紧急情况尽量减少外出。3.4.5.内外操加强对话,以防出现意外。3.5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3.5.1报警内容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应报告如下情况: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位置、时间、人员受伤情况、波及范围、处理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3.5.2报警电话生产部调度室:2169111车间主任:2169089车间安全员:2169321急救电话:120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4注意事项4.1监控与预防4.1.1广泛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使职工掌握防暑降温的基本常识。4.1.2夏季前做好各生产场所、值班室、办公室空调、通风设备的维护,确保职工良好的工作环境。4.1.3在夏季高温作业中,调整作业时间,提供合适的清凉饮料,防暑降温药品发放要及时到位,保证职工身体健康。4.1.4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