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1页
专题九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2页
专题九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3页
专题九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4页
专题九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返回返回返回返回研研考考点点强强专专项项提提能能力力 专专 题题 四四抓抓主主干干返回返回返回返回 考什么考什么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考情扫描考情扫描考向前瞻考向前瞻地理环境的整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性2011福建文综福建文综T37(4)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题目出现频率解释地理现象的题目出现频率有所增加。有所增加。2.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一直是考查自然带的分异规律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高考命题的热点。地理环境的差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异性2011江苏地理江苏地理T132011重庆重庆文综文综T7、9返回返回

2、 学什么学什么 返回返回1 1地理环境整体性要掌握地理环境整体性要掌握“六大要素六大要素”“”“三大循环三大循环”,并,并且理解六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且理解六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2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要从自然带的延伸方向、更替方向、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要从自然带的延伸方向、更替方向、形成基础、变化规律等方面掌握。形成基础、变化规律等方面掌握。3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要从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相对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要从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相对高度、迎风坡、阴阳坡等角度去分析。高度、迎风坡、阴阳坡等角度去分析。 怎么学怎么学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1.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1)形

3、成基础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如下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如下图所示:图所示:返回返回(2)(2)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体表现具体表现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如图所地理环境组成要素

4、的相互联系,如图所示:示:返回返回例证:例证:返回返回(3)(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变。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为例,分析如下:调为例,分析如下:返回返回 例例11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完成(1)(1)(2)(2)题。题。返回返回(1)(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 B地面蒸

5、发的水分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地面蒸发的水分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返回返回(2)(2)该示意图体现了该示意图体现了 ( () )A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返回返回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决实

6、际问题的能力。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名师精析名师精析 第第(1)(1)题,农业生产的灌溉,湿度增加,题,农业生产的灌溉,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分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地表蒸发的水分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因此选择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因此选择B B项。第项。第(2)(2)题,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答案 (1)B(1)B(2)B(2)B返回返回 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本题失误的原因主要是考生推理能力本题失误的原因

7、主要是考生推理能力不足,读不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抓不住关联图分不足,读不懂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抓不住关联图分析的技法而导致失误。析的技法而导致失误。返回返回1.1.地理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比较地理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比较分异分异规律规律形成形成基础基础影响影响因素因素分布规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地区典型地区典型事例事例文字文字图示图示由赤道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两极的地域分异域分异(纬纬度地带性度地带性)主导:主导:热量热量重要:重要:水分水分太阳太阳辐射辐射(纬纬度位度位置置)纬线延伸,纬纬线延伸,纬度更替度更替(东西延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伸,南北更替)。低、高纬度地低、高纬度地区明显区明显

8、非洲沿非洲沿20E经线经线自然带的变自然带的变化化返回返回分异分异规律规律形成形成基础基础影响影响因素因素分布规律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地区典型地区典型事例事例文字文字图示图示从沿海向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内陆的地域分异域分异(经经度地带性度地带性)主导:主导:水分水分重要:重要:热量热量海陆分海陆分布布(海海陆位置陆位置)经线延伸,经线延伸,经度更替经度更替(南北延伸,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东西更替)。中纬度地中纬度地区明显区明显亚欧大陆中纬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向内陆依次为: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荒漠返回返回分异分异规律规律形成形成基础基础影响影响因素因素分布规律

9、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地区典型地区典型事例事例文字文字图示图示山地垂直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域分异(垂垂直地带性直地带性)主导:主导:热量重热量重要:水要:水分分海拔海拔从山麓到山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山、高原地区明显区明显(水平水平延伸,垂直延伸,垂直更替更替)喜马拉雅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山的垂直自然带分自然带分布布返回返回 陆地高山地区,由于水热状况随海拔的变化而形成。山陆地高山地区,由于水热状况随海拔的变化而形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共同形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陆地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共同形成了陆地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成了陆地的地带性分异规律。(1)(1)山

10、地垂直地域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异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随海拔升高度到高纬度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是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是“少少多多少少”变化。变化。2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返回返回(2)(2)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 自自 然带与水平带一致。然带与水平带一致。(3)(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

11、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有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4)(4)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受热量条件的影响,一般阳坡较高,阴坡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受热量条件的影响,一般阳坡较高,阴坡较低。积雪冰川带若主要受热量影响,分布同此规律,若较低。积雪冰川带若主要受热量影响,分布同此规律,若两坡降水差别大,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降水多的山坡冰两坡降水差别大,则主要受降水的影响,降水多的山坡冰川面积、体积大,雪线低。川面积、体积大,雪线低。(5)(5)同一自然带随着其所在山体所处纬度的增加,其分布高度不同一

12、自然带随着其所在山体所处纬度的增加,其分布高度不断降低。断降低。返回返回3 3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温度(热量热量或纬度或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雪线越高地貌因素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坡则相反返回返回温度温度(热量或热量或纬度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雪线

13、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季节因素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即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

14、喜马拉雅山南坡,即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比北坡低返回返回与垂直自然带相关知识的判断与垂直自然带相关知识的判断(1)(1)基带的判断: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基带的判断: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是相同的。然带是相同的。(2)“(2)“带谱带谱”多少的判断:取决于山地的海拔和所处的多少的判断:取决于山地的海拔和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纬度,山地的海拔越高,纬度越低,“带谱带谱”越多,越多,反之则越少。反之则越少。返回返回(3)(3)阴坡、阳坡的判断:在垂直自然

15、带中,同一自然带分布阴坡、阳坡的判断:在垂直自然带中,同一自然带分布 海拔高的为阳坡,海拔低的为阴坡。海拔高的为阳坡,海拔低的为阴坡。(4)(4)雪线高低的判断:雪线的高低取决于温度和降水。雪线高低的判断:雪线的高低取决于温度和降水。(5)(5)南北半球的判断: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体南北半球的判断: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体 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返回返回 例例22(2011(2011重庆高考节选重庆高考节选)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2)(2)题。题。返回返回

16、(1)(1)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的显著特征有 ( () )A A根系不发达根系不发达B B叶质坚硬,树皮厚叶质坚硬,树皮厚C C板状根大,树干长板状根大,树干长 D D叶面宽大,多气孔叶面宽大,多气孔(2)(2)图中图中20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响因素是 ( () )A A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B B洋流性质洋流性质C C距海远近距海远近 D D地形差异地形差异返回返回 考点定位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特征,影本题主要考查热带草原气

17、候区的植被特征,影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响自然带形成的因素。 名师精析名师精析 (1)(1)从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绝大部分为从图中经纬度可知,图示地区绝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在干旱环境的植被,一般根系发达,叶面热带草原气候,在干旱环境的植被,一般根系发达,叶面较小,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薄膜,树皮较厚,有利于吸较小,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薄膜,树皮较厚,有利于吸收水分和保存水分,减少水分散失。收水分和保存水分,减少水分散失。(2)(2)图中图中2020纬线穿过纬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大陆两岸受的大陆西岸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大陆两岸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减温减湿,故两

18、岸景观差异显著。本格拉寒流影响,减温减湿,故两岸景观差异显著。返回返回 答案答案 (1)B(1)B(2)B(2)B 易错提醒易错提醒 本题容易出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空间定位本题容易出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空间定位不准确,导致判断出错;二是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不准确,导致判断出错;二是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导致判断失误。导致判断失误。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地理关联图的判读返回返回 地理关联示意图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地理关联示意图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的组合图形。

19、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的组合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网成图,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简明化,对理解各网成图,使复杂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简明化,对理解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种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规律等都有重要作用。规律等都有重要作用。返回返回 在判读关联示意图时,首先应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在判读关联示意图时,首先应弄清楚该图的中心思想,认真读懂图意,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其次根据图中想,认真读懂图意,从图中

20、提取有效信息;其次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联想,回忆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信息进行联想,回忆相关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判断。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选择判断。有的关联示意图会留几个空框要求考生填空或选择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填空,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握的方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判读联系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判读联系图时一定要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返回返回 地理要素关联模式图的判读方法如下:地理要素关联模式图的判读方法如下:(1)(1)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要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要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2)(2)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有效信息。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有效信息。(3)(3)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4)(4)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