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中爱情描写特点探讨_第1页
《红与黑》中爱情描写特点探讨_第2页
《红与黑》中爱情描写特点探讨_第3页
《红与黑》中爱情描写特点探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红与黑中爱情描写特点探讨    朱乐瑶【摘 要】红与黑是法国作家通过对社会研究观察而产生的巨作,其内容因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被人们广泛认同得以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成为世界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并不仅限于从社会和经济角度进行描写,还从爱情视角描述了19世纪的法国在面对新型资本主义制度时人们的批判心理和其他种种典型的心理状态,揭露了法国社会的制度状况。本文主要从爱情视角来探讨红与黑中所描绘的历史情节,从而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一百多年前法国的社会政治状况,增强对红与黑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关键词】红与黑;爱情视角;爱情描写;特点探讨:i06  &

2、#160;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19)05-0240-01不可否认的是红与黑是一部充满历史时代感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众多批判现实主义元素,是批判19世纪资本主义的重要作品之一。其在反映法国风起云涌的政治斗争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红与黑通过简单的笔墨描绘出各阶级统治者对民众治理的腐朽和虚伪,而作品中却并非仅仅是对政治生活的体现,作者还从爱情视角对当时的男女形象进行了刻画,并且通过曲折的爱恨情景让新生资产阶级典型的心理状态得到充分反映,这其实也是他们利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反抗不合理资本主义制度的

3、具体表现。因而作者通过爱情视角对作品进行诠释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让文章的主旨更加明了,便于读者鉴赏。一、关系复杂的爱情描写作品红与黑中所展现的爱情并非是一心一意、纯粹的爱情,而是经过多重关系渲染下的复杂恋爱关系,文中男主人公于连的幸福和成败均是与爱情相连的,于连与两位女士进行恋爱,其一是德·莱纳夫人,她通过美色诱惑的手段和于连开始恋爱,但在后续发展中,于连也被她的善良、淳朴、温柔所打动,于是在那段时间,他开始与德·莱纳夫人疯狂的热恋,但是这段感情的好景并不长,于连很快又与玛蒂尔德开始了恋爱,他们之间的爱情更多体现着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性质,而最终被征服的一方注定会被爱情伤得千疮

4、百孔,但即使结局早已限定,玛蒂尔德依然没能控制住野心的驱使,疯狂地爱上了于连,最终的结果却是于连依然选择了德·莱纳夫人。这也说明了爱情并不只是一时的热情,而是需要给予对方自由平等的主观感受。作者通过爱情视角探讨资本主义的新型阶级,实际上这也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不自由平等部分进行的批判,爱情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法国当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唯有给予民众足够的自由平等空间,才能更好地维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红与黑中所体现的复杂的爱情关系,都是资产阶级化下贵族专制统治的产物,其制度给予民众更大的心理负担,让人们难以接受不同阶级上的区别对待,从而不断地去追求物质基础。红与黑体现的是不同爱

5、情之间的相互转换,形象地表达了爱情的辩证法。二、爱情悲剧的描写当于连要在两段感情中进行决择时,他控制住了对玛蒂尔小姐的野心,选择了德·莱纳夫人。实际玛蒂尔小姐对于连的爱也是十分炙热而真诚的,而德·莱纳夫人对于连的爱已从炙热的爱情中脱离了出来,将爱融入了内心,这也是影响于连最终决择的重要因素,对他而言仅是存在于表面的爱情只是暂时的,唯有将爱情融入到生命中才是最难能可贵的。红与黑中所揭露的婚姻与爱情的矛盾,实际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引导下出现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导致爱情悲剧的重要导火线。红与黑中所描写的悲剧爱情实际上是19世纪人们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快

6、速发展下的结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了必要的信任,整个社会都笼罩着一股互相猜疑的气息,众多年轻男女难以在和谐的环境中实现自由恋爱,甚至让纯粹的爱情都掺上了杂质,情侣们也戴上了假面。总而言之,红与黑所写的爱情实际上就是政治生活中明争暗斗的另一种表现。在文中导致悲剧爱情产生的原因无非是阶级不同以及经济地位不同所形成的心理差距。缺乏平等的恋爱环境,恋人们便难以放下戒备心理,彼此猜疑,互相暗暗试探,最终导致两败俱伤,红与黑所描绘的爱情典型实际上就是在这样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夹缝中生长起来并走向悲剧的,这出悲剧的收场也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三、结语总而言之,紅与黑是基于爱情题材进行创作的巨

7、著,因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爱情描写特点也包含了更多的政治因素,作品的创作源泉实际上是作者司汤达对爱情问题进行的深入探究,其通过爱情描写更深刻地表现了新型资本主义制度背景下,不同阶级男女的典型特征,从而更好地揭示了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抗心理。该书通过对一对男女爱情的描写探讨其背后深层的社会原因,从而揭露了婚姻与爱情的矛盾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现象,同时也是造成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红与黑的爱情视角对19世纪的人物形象进行了良好的塑造,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一百多年前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增强了对历史的认知。参考文献:1霍晓佩.红与黑中爱情视角的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2):1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