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1页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2页
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胃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陈碧波 崔长权(灌南县新区人民医院222500)【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于骨科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木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开放性骨折并皮肤破损患者共 60例,对其进行常规手术清创后,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法进行治疗,持续治 疗7天后将敷料拆除,并行植皮术。观察患者的植皮成活率与创面恢复情况。结 果 木文60例患者中一次性植皮成活率为80.0%,对所有患者的创面进行观察 可得,患者创面恢复良好,肉芽新鲜,未出现水肿与渗液等现象。结论 对骨科 创伤患者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法进行治疗,能给缩短皮肤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痛苦,

2、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关键词】骨科创伤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临床疗效 植皮成活率【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 (2013) 20-0139-01骨科创伤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复合型创伤,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事 故与交通事故的发牛率日益增长,使得骨科创伤的发牛率亦逐年上升1。由于 骨科创伤多合并大面积组织坏死,导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存在较大难度。过去 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多釆用频繁更换敷料、药物控制感染的方法,创面愈合时间 长、感染率高、患者痛苦大。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法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 骨科创伤的方法,木文就该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具体报

3、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木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开放性 骨折合并皮肤破损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37例,女性患者共23例, 年龄为15岁至6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5.0±4.0)岁。对患者的受伤因 素进行分析可得,其中交通事故伤共22例,机械绞伤共28例,坠落伤共10例。 患者受伤部位分布于手部、小腿、前臂、足踝等,创面范围<l%体表面积共18例,1%-5%体表面积共35例,>5%体表面积共7例。1.2治疗方法 治疗材料为vsd敷料、三通接头、持续负压吸引装置、 单方面透气功能的薄膜。对患者创面彻底

4、清洁,将脓液、坏死组织等去除,并用 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清洗,清洗后再使用消毒酒精进行清洁。根据创面的实 际大小将vsd敷料修剪,将敷料覆盖于创面上,覆盖的过程中注意使敷料与创 面充分接触,但需避免形成死腔2。将s&n半透膜取出后使用叠瓦法进行 粘贴,粘贴的过程中挤压半透膜。上述操作完毕后,将患者推入病房中,并使用 负压装置进行持续吸引,吸引压力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吸 引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吸引有效。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于创面发生炎症、愈合不好的患者,需给予再次清创治疗,直至其创面恢复良 好。持续治疗7天后将敷料拆除,并行植皮术。1.

5、3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文所有数据使用卡方161软件进行分析与计 算,并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中,留作冋顾性分析用。2结果对本文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可得,一次性植皮成功共48例, 植皮成活率为80.0%,对其创面进行观察可见创面无渗液、水肿等情况,肉芽新 鲜、恢复良好。另有12例患者进行治疗后发生创面感染,感染率为20.0%,对 其进行清创后行植皮术成功。3讨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长,也使得骨科创伤的 发生率逐年上升。传统的对于骨科创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清洁创面,频繁地更换 敷料导致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长,且需忍受较大的痛苦。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软组织缺损的治

6、疗,ii获得了专家与学者的一致好评。其 具有以下优点:1)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局部水肿;2)抑制有害细菌繁殖,降低 感染率;3)避免机械牵拉,加速创面愈合。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60例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法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术 后一次性植皮成活率达80.0%,创面无水肿、渗液现象,肉芽新鲜,恢复良好。 其余12例患者发生感染后进行清创并再次植皮后均成功,说明采用该方法能给 对骨科创伤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对于骨科创伤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 既能够降低创面的感染率,缩短其修复时间,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又能够减少换 药次数,从而达到降低患者痛苦的目的。除此之外,采用该方法还能够显著降低 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 行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王春喜,卢怡,王骁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几创伤外科 杂志,2009,11(2):184-186.林勇彬,林加阳负压引流治疗人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观察j冲国医药,2011,6(4):458-459.3周建尢刘进言湖媛,等负压引流与创面修复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