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研究_第1页
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研究_第2页
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研究_第3页
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研究_第4页
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研究摘要:创新思维的发展需要主观自身条件、客观环 境条件。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其具备发展创新思维的潜 质,在客观环境既定的前提下,对大学生发展创新思维所需 主观条件进行分析的意义更为突出,这正是该文重点论述之 处。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主观条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 12 (b) -0-02提及发展创新思维所需条件,目前学术界有不少理论分 析,归纳起来主要分为环境和主体两个方面。环境即创新思 维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适宜的客观社会环境,主体方面指 具备发展创新思维的主观条件,包括智力因素、知识结构、 认知方法

2、、人格因素四个方面。1创新思维内涵分析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 果的思维形式,是由多种思维方式的共同作用而诱发的。在 这些思维形式中何种思维形式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外学者进 行过相关论述,该文主要倾向于采用创新思维是一种辩证性 质的思维活动。因为创新思维处处体现着辩证的特性,如求 同性与求异性的辩证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聚合性与发散性的辩证统一;形象性与抽象性的辩证统一; 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辩证统一。正是辩证性才使其具有创新的潜力,这是形式逻辑思维 所不具备的特性,在形式逻辑中,个体更加强调逻辑性、客 观性和确定性,较少注意到事物的个别性、相对性和运动性,

3、而辩证逻辑是对客观现实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其主 要特点是即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也反映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即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反映事物的相对运动; 在强调确定性和逻辑性的前提下,承认相对性和矛盾性,以 辩证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会认识到对于同一个问题有 多重解释,能进行创造新观点的思考。当然对大学这个群体, 他们是如何发展创新思维的,他们是否具备发展创新思维的 前提条件,要从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谈起。2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大学生思维具备的特点一直被学者密切关注和深入研 究着,比较著名的有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ean piaget)、 美国心理学家佩里(wiliam perry)以及我

4、国学者李锐锋, 下面对他们的研究成果给以探讨。按照皮亚杰的观点,青少年到15岁左右就达到了形式 逻辑思维的最高形式。进入青春期,辩证思维逻辑逐渐发展 为主要的思维形式,能够发现事物间普遍存在的彼此联系、 相互制约的现象,在面临许多相互矛盾不断变化的现实问题 时,开始自觉地意识到看问题往往与实际有出入,便逐渐发 展了辩证逻辑思维。美国心理学家佩里认为进入青春期后,个体思维中逻辑 的绝对成分逐步减少,辩证成分逐渐增多。因为个体逐渐意 识到对于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观点存在,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 非单一性事实。佩里等在20世纪50年代对哈佛大学和拉德 克利夫学院的大学生思维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大学 生

5、思维发展可以划分为依次上升的三个水平:二元论 (dualism)相对论(realatism)、以及奉承、承诺意识 (commitment)o其中,信奉、承诺意识在面临许多合理的 观点和关系时,能够坚定地根据逻辑得出自己的看法,能在 被研究的许多关系中找出新的关系,能对自己及他人的思想 进行思考,具有充分的辩证思维能力。佩里的研究表明,大 学生中没有人处于二元论的低层次(非对即错的片面判断推 理),大多数高年级大学生达都到了一定程度的信奉水平。2007年,我国学者李锐锋等进行的一项有关1600名大 学生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我国大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表现出三 种水平,并且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思维停留

6、在相对论 阶段(对权威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比例略多于信奉、承 诺阶段。由此可知,大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是从以形式逻辑思维 为主向以辩证思维为主转化。大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发展特点 决定了大学生能够承担复杂艰苦的思维活动,论证了大学生 拥有发展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主要包括 四点:知识储备丰富、知识结构活化、思维定势弱化、个人 品质良好,作者将就它们的具体内容和在创新思维发展时所 起作用进行深入分析。2. 1知识储备丰富知识经验的储备对创新思维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次不穷,无知和少知 都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巨大障碍。当然这里的知

7、识与平时的理 解有所不同,除专业知识外,还包括创新思维原理与方法、 专业知识中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原理与方法知识。通过对以往大学生发展创新 思维时基本经验的归纳总结,提炼出发展创新思维的基本原 则、规律、实施步骤和方法,形成系统的具有特定概念和范 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思维所需要的 机理知识、创新技能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心理知识,因其较为 全面和系统,是大学生创新思维知识储备中的主体内容,居 于核心地位。专业知识中的创新思维知识。对创新思维基本规律的认 识也可以通过对专业知识中的创新思维知识的探索来掌握。 各门专业知识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逻辑思维方法论方面的 知识,这必然包涵着创新

8、思维,既然创新思维可以具体体现 和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中,那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学也就内涵创新思维,专业知识便可视为创新思维的结晶。 大学生通过储备专业知识便可了解专业知识中创新思维的 产生及其发展的内在关系,懂得创新思维在社会发展中的功 能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发展创新思维的愿望,有利于自身 创新思维的发展。知识储备尤为重要,作者认为它在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中应处于基础地位。当然知识储备不仅有量上的要求,还有 质上的要求,质上就是知识结构。2. 2知识结构活化知识结构有人类知识结构与个体知识结构之分。人类知 识结构是指人类总体科学知识的集合,是一种按类型、范围 和层次等主观标准规范化、系

9、统化了的知识体系,而个体的 知识则是指个体自己已经存入脑内的组织化了的知识体系, 是人脑内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此处所谈的知识结构仅指个体 知识结构。个体知识结构在大学生的创新要素中居重要地位,是信息存储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创新思维 活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是思维操作系统的活动空间。如何 评价知识结构的好坏,即对创新思维影响的大小,此处提出 三条标准以供参考:深度,即个体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是人认识客观世界 深入程度的重要标志。总的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客 观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也越来越深,但是深度并不是在每一个 大学生身上得到反映,或者说,反应程度不同,这就需要用 深度这一指标来完成。广度,即

10、个体掌握知识面的程度,是人类知识客观世界 广泛程度的重要标志。广度与深度相辅相成,不是对立的, 知识的深化有可能扩展广度,同样知识越丰富越可能带动人 的更深入的认识,对个体而言,知识结构当然又深又广好。 除了这两个度之外,还有一个畸变度。畸变度,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记 录,是确定性的。而个体的知识体系结构只能看作是人类科 学知识体系结构在人脑中所形成的映射,个体的知识结构在 映射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畸变。用知识结构的畸变度可刻画知 识结构的好坏。知识结构畸变度严重者,其思维活动就可能 出现问题。知识结构的深度、广度和畸变度是评价知识结构好坏的 静态标准。知识结构能否在创新思维发展的

11、过程中发挥其应 有的功能,主要与活化程度有关,即知识结构好坏的动态标 准。知识结构的活化标准与活化方法有关。知识结构的活化 方法是与知识结构的强化法和弱化法相比较而存在的,通过 深入理解、消化和掌握知识的内容,从中挖掘出潜在的创造 性因素,用于指导思考过程的方法。知识结构的活化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人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此要讨论思维方式的问 题。2.3思维定势弱化思维模式,是人在思维操作活动中已经形成了的定形化 了的样式,是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的统一。人们通过长期的 学习和实践,不仅形成了逻辑规范,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根据 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即构 成思维模式。人总是利用已经

12、形成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当前事物的,但 对于创新思维而言,其形成的基础往往有依赖于对原有思维 模式的突破。显然,思维模式如果不能及时转换,就会有碍 于创新智能的形成,而这种障碍主要是思维定势,是一种沿 着习惯化了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定 势在不同的大学生身上以及其不同阶段其表现形式可能很 不一样,而这些思维定势对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障碍或限制 的作用,大学生常常出现三种思维定势形式:逻辑思维定势, 表现为逻辑至上、生怕越轨;确定思维定势,表现为唯书至 上、迷信权威;求同思维定势,表现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思维定势对于创新思维而言是极为有害的,从创新思维 所需求的思维操作特点来看,在

13、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时,特 别有价值的思维方式是辨证思维。如果思维定势比较严重势 必会抑制辩证思维的展开,因此可以说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 的大敌,必须加以清除。但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无 休止的重复和千篇一律随处可见,久而久之便使人的思维落 入了熟套,形成定势在所难免。这就需要使大学生已经形成 的思维定势弱化,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学习创新 方法、扩大思维空间、开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品格,在这 四个途径中,创新品格尤为重要,人一旦具有较好的创新品 格,就可执着去追求创新目标。接下来分析大学生所需的创 新人格。2. 4个性品质优化心理学关于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创新是一种认 知、人格、社

14、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 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 质。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来看,相对稳定的个性 心理品质,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可以有效的发展创新思 维。这里个人品质是指个性心理,即一般所提及创新型人 格。创新型人格,是指具有创新活动倾向的各种心理品质的 总和,是创新的内在根据。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以创新人 格的培育为基础,创新所需要的个性品质很多,此处主要讨 论传统教育涉及不足的非智力方面,它们有利于创新,能通 过主观努力而形成,主要包括自觉和独立、兴趣和好奇。自觉是主体的一种高尚品质。只有自觉地去创新,才能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在遇到困

15、难时无畏无惧,创新者有 了高度的自觉性,就会自我约束,在发展穿新思维的过程中 自觉克服一些消极影响。一般情况下,自觉性强的人其独立 性也不会太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 断的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 在首位”,这可以说是对独立性的肯定,独立性即独立自主, 主体意识中的独立人格,包括精神上独立、思考上独立、行 动上独立,表现为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从而 很有主见,具备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创新在 某种意义上就是独立,创新精神作为一种自觉的、积极的、 稳定的心理倾向,它的形成、存在和发展都需要独立人格作 为基础。兴趣是一个人对一定

16、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是人们钻 研、创新的内驱力。好奇心指外界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 起的异常兴奋和大脑的新鲜感,并由此能动地引导和驱使人 们为之产生一系列的探索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是产 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基础,孕育着思考和探索,对于创新活动 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缺乏好奇心,缺乏 兴趣,是不可能产生创新的灵感和动力的。创新活动是艰难多余轻松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艰苦 的探索过程,思路上的死胡同比比皆是,碰壁和挫折在所难 免,这就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焦虑、烦躁和不安,反射到机 体上便会引起疲惫和怠倦,此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创新活动就会止步不前,这就要求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品 质。3结语该文从创新思维内涵中分析出其本质在于辩证性,然后 通过对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得知大学生思维的 显著特点是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思维为主转化, 论证了大学生拥有发展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最后总结归纳 得知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所需主观条件主要包括四点:知识 储备丰富、知识结构活化、思维定势弱化、个人品质良好, 并对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