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备计划8页_第1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备计划8页_第2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备计划8页_第3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备计划8页_第4页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集备计划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洋下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福州市洋下小学 郭素雅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普遍喜欢语文。爱读课文,发言积极,思想活跃。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和写话能力。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书面语言问题较多。三、本册教材与二、教材分析  (一) 1、学习第一组专题教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叮咚流淌。本组已感受大自然的美

2、好为专题,我们从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第二组专题教材,学习爱护周围环境。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3、学习第三组专题教材,教给学生“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3、方法。有的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的讽刺了那些行为和目的相反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的判断等等。 4、学习第四组专题教材,感受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让学生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的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它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5、学习第五组专题教材:感受、体验可贵的亲情、友情。生活中处处有父母之爱,有真挚的友情,有博大的爱。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体现了“爱与真情”,让

4、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感受、体验人间的真情。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真如导语所提示的回想是否回报父母的爱,能否向别人献爱心;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人间真情。 6、学习第六组专题教材,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相关知识,了解科技的发展,帮助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7、学习第七组专题教材,懂得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世界也是大家的。全世界人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学习该组教材,了解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

5、界充满爱,充满信任。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平的感情。 8、学习第八组专题教材,在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练习题的呈现方式和叙述语气发生了变化   (1)从本册开始,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自读自悟或学习伙伴的口吻,设置一些提示语,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关于文中的提示语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   A 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

6、160;  B 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的写法   C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关于课后的练习题     A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课后练习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 二是加强了朗读、背诵训练,而且增加了自由度。三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    B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以学习伙伴的探究为引导,激励大家有新的发现。 

7、60;  C 为了增强教材的适应性,部分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  (三)拓展语文学习的资源部分课文后面安排“资料袋”。     相关知识点的介绍  有关的历史、风俗介绍  、介绍课文中的主人公,丰富了语文园地的内容和形式。语文园地一、四、五、七安排了四次“读读认认”和“连连认认”等识字的内容。语文园地二、三、六、八安排了“我会填”和“读读记记”等词句训练方面的题目。四、 教材编排及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

8、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第一

9、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人体器官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一)注重人文体验,提升人文精神1、  把握主题单元丰富的内涵2  在多读中体验感悟(1) 感性的语文多感受,少分析呈现在学

10、生面前的: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 (2)入情入境,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3)角色转换,体验情感(4)用读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多元解读文本,尊重独特感受   (二)优化学习方式, 加强语言实践1  、引导学生探究语言规律在“我的发现”中发现;在课文阅读中发现;感受和发现多种表达方法; 在探究和发现的学习中,过程和方法比结论更重要。2 、鼓励质疑问难,主动解决疑难。   (三)明确课文类型,因文施教1、精读课文的学习。识字、写字。(1)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1、精读课文教学流程)运用阅读期待,激起阅读兴趣;放手阅读课文,留下“第一印象”;交流阅读心得,摸清学生基础(2)合作探究,披文入情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筛选师生合作,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研读在研读中体验、感悟、积累 (3)梳理拓展,积累运用师生合作,梳理学习内容和方法适度拓展阅读,扩大学生视野做有创造性的综合练习,开展必要的实践活动2、略读课文的教学  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

12、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略读课文教学流程(1)课文讲了什么?(2)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3)找喜欢的部分多读读。   (四)、综合性学习的编排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努力用好教科书 ,防止远离文本,过度发挥。五、口语交际的编排及教学建议1、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2、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安排话题。(一)明确目标,确定话题1、口语交际目标的确定。2、话题的选择(二)引向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三)体现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设计多个回合的交 流情境。 (四)落实口语交际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六、习作的编排及教学建议(一)语文园地中的习作1、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2、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写实和写想象。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二)关于小练笔一是引导学生从所读课文的内容和形式中受到启发,练习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让学生通过练笔,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三)习作教学建议1、减低习作要求,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神秘感。2、习作前的指导应重在激发兴趣和开拓思路。3、充分发挥习作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