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铃薯良种栽培技术马铃薯良种栽培拟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土壤培肥与平整、种薯优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中耕培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1.基本技术操作规程(1)500米内不种高代马铃薯、其它茄科、“十字”花科作物。(2)播前种薯催芽。(3)30-50克小薯整薯直播,50克以上块茎切种,单块重25-30克,每块带1-2个芽眼,刀具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4)播种:10地温稳定达到适宜马铃薯生长时,为适宜播种期,深度为9-10。(5)播种密度:早熟品种667平方米5000-5500株,中,晚熟品种3000-4500株。(6)施肥,按设计产量N,P,K配方施肥。(7)田间管理:全生育

2、期中耕一次,培土两次;田间土壤持水量60%-70%,现蕾期667平方米追尿素10-15公斤;去杂去劣现蕾至盛花期,两次拨除混杂植株与块茎。(8)病虫害防治:晚疫病,蚜虫的综合防治:出苗后40天每隔7天喷杀虫剂和杀菌剂。(9)种薯贮藏期间管理:预贮,收获后先在风干种子库预贮7-10天;保管,最适贮藏温度3,湿度70%,通风,窖内清洁卫生,防冻害。2.一级脱毒马铃薯生产(1)基地选择:选择海拔2200m,风大,四周500m以内无桃、柳树等蚜虫寄主植物的地势作原种生产基地,地质要求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土壤pH值5.56.0。前茬玉米。(2)精选种薯:选择具备原品种的典型特性的种薯,薯块完整

3、,薯型规整,无病虫、无冻伤、无破损;对带菌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摊开于通风处晾干;为了提高繁殖系数需对150克左右的种薯进行切块播种;催芽:如果种薯在播种前还处于休眠状态,进行催芽处理;架藏散光炼芽:如果种藏期长,种薯已萌动,为了在萌芽后控制芽条徒长,减少种薯养分、水分消耗,采用架藏散光炼芽法。(3)整地施肥:实行多犁多耙,深耕20以上,使土壤细碎平整。开好中沟、边沟;施足底肥,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左右作底肥。视土壤肥力及苗期长势情况适当追肥。(4)播种:适期早播(雨水前后播种),播种深度15左右。(5)种植密度:净作,中晚熟品种30003500株/亩。早熟品

4、种3500-4500株/亩。套作:中晚熟品种2000-2500株/亩,早熟品种2500-3000株/亩,以一套一较好。(6)田间管理苗期:齐苗后深中耕8-10,除草、松土,施齐苗肥。亩用尿素2-3公斤、硫酸钾10公斤兑水浇淋。忌用猪粪水,防蚂蚁。干时浇水促出苗、苗齐。块茎形成期:浅中耕松土、除草,覆土起垄,以增加结薯层次。视苗情用1-2公斤尿素对水浇淋。块茎膨大期:用1%过磷酸钙或硫酸钾根外追肥,用量为100公斤/亩。根外追肥均匀,防止漏喷。(7)病虫害防治:选用健康薯块播种、开好排水沟、清除田间杂草、剔出田间中心发病植株等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在病虫为害超过经济阈值时再进行化学防治。(8)收获:

5、大部分茎叶枯黄脱落,块茎颜色变深,块茎易于脱落时进行。选晴天挖出块茎,晾干水气后收藏,尽量减少破损。(9)贮藏:收获后先在风干种子库预贮7-10天;最适贮藏温度3,湿度70%,通风,窖内清洁卫生,防冻害。(10)种薯精选加工及包装种薯销售或进入大田前,进行再次的精选,严格剔除病薯、烂薯,以重量在50-150克之间的种薯为主;统一包装袋,定量包装,并附品种说明标签等。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品种威芋5号: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5.3天。叶淡绿色,茎绿带褐,花白色,薯块扁圆形,芽眼深数目中等,表皮光滑,黄皮黄肉,薯块大小中等,薯块整齐度中等,大中薯率77.5%,食味中等,较抗晚疫病。(一)马铃薯抗旱抗

6、病增产增效集成技术要点1.品种及地块选择:选用我市主栽品种威芋5号原种。选择地势平坦、地面平整、前茬一致、肥力中等一致、排灌方便、不受建筑物、林木、林带等遮荫影响,前作不是马铃薯、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茄科作物的地块作示范地。2.种薯处理:在马铃薯播种前12天进行种薯处理,可用多菌灵+甲霜灵锰锌等杀菌剂500800倍稀释液,均匀喷洒在种薯薯块上,自然晾干后再行播种。3.整薯播种:选择粒重50-60g的整薯播种,有利于出苗和提高抗旱能力。4.种植密度:株行距30cm×60cm。单行平播起垄。5.播种期:根据气候状况,适期早播。6.抗旱播种:每窝用水量在1.5-2.0kg。(视土壤墒情

7、而定,如播时墒情较好,就没有必要浇水。)7.播种深度:15-20cm。8.基肥:每亩施用农家肥(圈肥)1500kg、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5kg、普钙60kg、硫酸钾15kg。9.覆土高度:20-25cm。 10.抗旱保水剂应用:安信农林保水剂:每亩用量3kg。也可以选用保定科翰98高效抗旱保水剂、云清牌高效保水剂等,但要注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对照区不做处理。11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用病毒A兑水600-800倍喷杀。马铃薯疫病一是施用保护性药剂进行预防。在出苗率达95%时,要及时喷施保护性药,即: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或70%安泰生,每亩每次用药量1502

8、00克;二是及时施用治疗性药剂进行防治。当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每亩每次用25%甲霜灵或50%代森锰锌800倍液,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交替使用。马铃薯蚜虫用蚜虱净或大功臣1500倍液喷杀。地老虎用5%抑太保乳油2000-2500倍液或40.7%毒死蜱乳油100-150ML加水40-75公斤喷洒地面。 12.收获:大部分茎叶枯黄脱落、块茎颜色变深易于脱落时进行收获。选晴天挖出块茎、晾干薯块后收藏。(二)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技术1.品种选择:在播种前对种薯进行仔细检查,选用健康薯块,严格剔除病薯、烂薯等缺陷薯。2.种薯处理:整薯播种,每粒种薯在50-70克。播种前用58%甲霜灵

9、83;锰锌90g,加水2.5kg,均匀喷洒在种薯上,避光晾2小时以上,待药液吸收后播种。3.种植密度:行距60cm,株距30cm。4.播种期:根据气候状况,适期早播。5.播种前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作为示范田。播种时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同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6.种植方式采取单行垄作,在其生育期内,进行2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为20-25cm。苗期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7.中心病株处理:在晚疫病发生期进行田间植株观察,当发现中心病株时,将病株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同时对中心病株周围50cm范围内植株施药保护,每7天施一次,连续施3次。8

10、.农药用量每亩次分别使用687.5g/升银法利悬浮剂75毫升、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100g、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200g,兑水50kg均匀喷雾,三种农药交替使用。9.农药施用方法:在晚疫病发生前约10 d施第1次药,中心病株出现时施第2 次药,隔710 d 后再施第3 次药,共施3次;对喷药后8小时内下雨的地块,待雨停且露水干后及时进行补喷。(三)马铃薯枯萎病集成技术1.品种及地块选择:示范(在生产中选择枯萎病抗病品种)选用枯萎病易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原原种。选择上季枯萎病发病严重的地块(生产中选择无枯萎病发病历史的田块,或4年以上的没有种植马铃薯或茄科作物的平坦、肥沃、通气透水性能好的

11、田块,经过水旱或绿肥等等轮作的田块尤佳。)2.种薯处理:在马铃薯播种前进行种薯处理,处理药剂选用上一年试验筛选出的防治效果较好的72%杜邦克露600倍液,均匀喷洒在种薯薯块上,自然晾干后再行播种。3.整薯播种:选择粒重60±5g的整薯播种。4.种植密度:株行距30cm×60cm。单行平播起垄。5.播种期:根据气候状况,适期早播 6.播种深度:15-20cm。7.基肥:每亩施用农家肥(圈肥)1500kg、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5kg、普钙60kg、硫酸钾15kg。8.覆土高度:20-25cm。9.病虫害防治:今年普遍晚疫病发生较为严重,虫害普遍没有发生。10.收获:大部分茎叶枯黄

12、脱落、块茎颜色变深易于脱落时进行收获。选晴天挖出块茎、晾干薯块后收藏。(四)马铃薯干腐病集成技术1.品种及地块选择:示范(在生产中选择干腐病抗病品种)选用干腐病易感品种“费乌瑞它”脱毒原原种。2.田间管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收获期雾喷72%甲霜灵锰锌600倍液。待大部分茎叶枯黄脱落、块茎颜色变深易于脱落时进行收获。选晴天挖出薯块、并严格剔除有机械损伤的薯块,雾喷72%的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晾干后入库。3.储藏条件:马铃薯入库前对库房采用甲醛熏蒸,撒生石灰、雾喷杀菌剂等方式消毒。库房应适当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68;相对湿度为70±5%。马铃薯常见病虫害1.马铃薯软腐病:由几种欧文氏菌

13、单独或混合侵染,为害贮藏期马铃薯块茎的一种细菌病害。遍布全世界马铃薯产区,每年不同程度的发生,是欧、美国家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减产3%-5%,常与干腐病复合感染,引起较大损失。1.1为害症状:软腐病一般发生在生长后期收获之前的块茎上及储藏的块茎上。被侵染的块茎,气孔轻微凹陷,棕色或褐色,周围呈水浸状。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变硬、变干,坏死组织凹陷。发展到腐烂时,软腐组织呈湿的奶油色或棕褐色,其上有软的颗粒状物。被侵染组织和健康组织界限明显,病斑边缘有褐色或黑色的色素。腐烂早期无气味,二次侵染后有臭气、黏液、黏稠物质。1.2传播途径: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变种和黑胫病欧氏杆

14、菌变种是软腐病的常见病原。这两种病原属厌气细菌,易在水中传播。软腐病的侵染循环与黑胫病相似。一般易从其他病斑进入,形成二次侵染、复合侵染。早前被感染的母株,可通过匍匐茎侵染子代块茎。温暖和高湿及缺氧有利于块茎软腐。地温在20-25或在25以上,收获的块茎会高度感病。通气不良、田里积水、水洗后块茎上有水膜造成的厌气环境,利于病害发生发展。施氮肥多也提高感病性。1.3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减少田间初侵染和再侵染源;避免大水漫灌;喷洒5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

15、300倍液。2.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它蔓延快,多发生在开花后,故称“晚疫病”防治方法为利用抗病品种。2.1为害症状: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2.2传播途径:病菌

16、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2.3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9%安

17、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8%恶霜菌酯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8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3.干腐病:茄病镰孢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3.1为害症状:茄病镰孢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开始时薯块表皮

18、局部颜色发暗、变褐色,以后发病部略微凹陷,逐渐形成褶叠,呈同心环文状皱缩;后期薯块内部变褐色,常呈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最后薯肉变为灰褐色或深褐色、僵缩、干腐、变轻、变硬。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3.2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3.3防治方法:将奥力-克霉止按300-500倍液稀释,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每5-7天喷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病情严重时,奥力-克霉止按300倍液稀释,3天喷施一次;施药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重要防治时期:开花

19、期和果实膨大期;生长后期注意排水,收获时避免伤口,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严防碰伤;窖内保持通风干燥,窖温控制在1-4,发现病烂薯及时汰除。3.4田间防控要领:发病期,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病果、病叶、病枝等;拉秧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残体;对保护地、田间做好通风降湿,保护地减少或避免叶面结露: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预防冻害。4.马铃薯疮痂病:危害马铃署块茎,通常病斑虽然仅限于皮层,但被害薯块质量和产量仍可降低,不耐贮藏,且病薯外观不雅,商品品级大为下降,招致一定的经济损失。4.1为害症状:马铃薯块茎表面先产生褐色小点,扩大后形成褐

20、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块。因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致表面粗糙,后期中央稍凹陷或凸起虽疮痂状硬斑块。病斑仅限于皮部,不深入薯内,别于粉痂病。4.2传播途径: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块茎生长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从皮孔或伤口侵入后染病,当块茎表面木栓化后,侵入则较困难。病薯长出的植株极易发病,健薯播入带菌土壤中也能发病。适合该病发生的温度为2530,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发病重,pH5.2以下很少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白色薄皮品种易感病,褐色厚皮品种较抗病。4.3发病因素:病菌在病薯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从薯块皮孔及伤口侵入,开始在薯块表面生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或合并成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凹入,边

21、缘凸起,表面显著粗糙呈疮痂状。在中性或微碱性砂土中容易发病。一般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病较重。4.4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薯,一定不要从病区调种。播前用40福尔马林120倍液浸种4分钟;多施有机肥或绿肥,可抑制发病;与葫芦科、豆科、百合科蔬菜进行5年以上轮作;选择保水好的菜地种植,结薯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预防用药:细截30ml,兑水15公斤,每710天1次;发病初期:细截50ml+青枯立克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发病中后期:细截50ml+ 25%叶枯唑2025g, 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5.马铃薯黑痣病:立枯丝核菌病、茎基腐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色粗皮病。5.1为害症状:主要

22、危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在出土前腐烂形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叶子发黄,茎基部形成 褐色凹陷斑,大小1-6cm。成熟块茎表面形成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坚硬的、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菌核。5.2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薯, 培育无病壮苗, 建立无病留种田;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制,避免重迎茬;适时晚播和浅播,以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减少幼芽在土壤中的时间,减少病菌的侵染;一旦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在远离种植地块处深埋,病穴内撒入生石灰等消毒;药剂拌种,栽种时薯块用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稀释液浸种或2.5%适乐时、3.5%满适金等药剂稀释后拌种;垄沟药剂喷雾,用25%的阿米西达(Amistar)悬浮剂等,在种薯播种到垄沟后马上进行沟内喷药,使药物均匀喷到土壤和芽块上,然后覆土;进行土壤消毒,用土壤消毒剂PCNB(五氯硝基苯)混合在种植带上,可降低该病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