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析_第1页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析_第2页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析_第3页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析_第4页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探析摘?要陆地三维地震勘探能非常详细地认识地下现象,可 对陆地油田的评价、开发和生产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 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将会朝着单检波器接收、小道间距、 高道密度的方向不断发展。本文结合三维地震资料二次釆集 实例分析,对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采集设备和 野外采集参数的确定进行探讨。关键词三维地震资料;二次采集;采集参数中图分类号p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61-0130-01在石油勘探史上地震勘探对油气资源的发现和油气储 量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盈的作用。与其他勘探方法相比,陆 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是一种较为优越的勘探力法和手段。

2、其 较低的投入、较高的回报,为广大地质学家和投资者所重视。 三维方法的实质是区域性的资料采集,加上密间距数据体的 处理与解释。陆地三维地震勘探能非常详细地认识地下现 象,可对陆地油田的评价、开发和生产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1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中,观测系统的参数设计和类型选择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的质 量。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装备、交通、地物、地形等各种因素来选择最优化 参数,将观测系统合理设计。在东濮凹陷推广使用的六线四 炮地震线性观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排列长度适中。每一排列40道,长1950

3、m,当勘探 量的层深度有较大变化时,可改变偏移距来满足不同地质任 务的要求,并且在居民点及工业设施等障碍区,炮点有较大 的可移动范围(炮点一般不会进人接收排列之中,而且也不 会产生过大的炮检距).有利于提高采集质量,并便于野外 施工。2)具有较小的最大非纵距(即横向最大炮检距),不仅 相应地减小了非纵观测误差,而且测线与非纵炮检方向(地 震射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相应较小,在检波器较少的情况下 便于组合设计和提高组合效果。3)在相应的勘探面积内,此种系统较四线六炮系统的 炮点数量少1/3,因此相应地减少了压地面积并降低了农业 赔偿费。还应提出的是:在地下构造起伏变化大的地区,观测系 统的设计要保证

4、在陡地层、陡断面的下倾激发、上倾接收。 因此,最好使用480道以上的多造仪器、采用少点发炮的观 测系统进行采集、以便能够得到不同方向的陡倾角地层(或 陡断面)反射,提高三维勘探效果。此外,获得高质量地震资料对于某些地区而言,最为恰 当的方法就是利用单深井激发。因为钻深井的自身费用会很 高,所以接收间距一般都要小于震源点间距。采用正交对称 采样观测系统是进行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时最为行之有 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低震源密度,使得纵向上和横向上 的测点间距都相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考虑成本和操 作简易性的原因,目前在实际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是面积观 测系统。2采集设备2. 1 q-iand 系统

5、稀疏震源点在面积观测系统中能够和接收点密集结合, 有效地提高道密度、减小面元数量。面积观测系统所需的地 震道甚多,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够接受的范围,如果我们较 小的接收道距和较小的最大炮检距来进行面积观测,那么就 需要的地震道要达到几万条,用人工或者一般的观测系统是 难以达到这种要求的,而只有采用q-iand系统这类超万道 地震仪才能够达到要求。q-iand系统采用最新高速、高精度 真24位a/d转换器。48通道同时采样时最高采样间隔31. 25 us,不仅采用具有超低失真性能、优于120 db的带外抑制 的先进的滤波器(截频点自动随采样频率而变),同时在软 件中设有各种数字滤波器(高、低、带通

6、滤波器),其截频 点可根据需要人为设置。支持覆盖测量,配置本厂生产的覆 盖开关或覆盖电缆可以方便野外勘探的各种反、折射测射测 量应用,大大提高野外工作效率。内置独特的仪器检测系统。 自检采集、数据计算处理、自检报告自动生成输出。检波器 及大线现场通断测试、全波形噪声监视。超高亮度、高分辨 率液晶显示器,在阳光下图示清晰可见。支持多种数据格式: seg-2、 seg-y、 csp。2.2功能复杂型采集站除完成三大基本功能外,尚有模拟滤波、陷波、频谱整 形、高频提升、自动调节等功能。还有一种类型仪器的采集 站的功能更复杂些,采集站内部有一中夹控制器和存储器, 可在采集站内进行相关或叠加。在其交叉站

7、里有数据排列、 分选之功能,也就是把大线管理部件之功能分解在交叉站 里。这样,主机就非常简单,只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用于完 成转录、质量控制、现场处理等功能。3野外采集参数的确定1)最大偏移距xmax这是炮点与排列中最远一道间的 距离,应该大致等于最深目的层的埋深。2)最小偏移距xmin这是炮点与排列中最近一道间的 距离,应该不小于最浅目的层的埋深,最小偏移距大一些可 以有效地消除震源产生的噪音,但这样有可能损失有用的浅 层信号。3)道间距ax定义为相邻两个中心道之间的距离,通 常不应该超过设计的水平分辨率的两倍,目的是使地下空间 采样间隔满足设计要求,即满足空间采样定理。4)最小药量或最小震源

8、强度一根据记录上环境噪音强 度来确定,保证在最深目的层以上,随机噪音不应该影响地 震剖面的可重复性,如果不满足这种情况,应该适当增加药 量或加大可控震源的强度。4实例分析一善卩勒油田三维地震资料二次采集2012年4月27日上午,采用世界一流设备仪器进行的 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在吐哈盆地善卩勒油田正式启动,10台 大吨位可控震源车依次排开,以每小时300炮的速度进行地 震采集施工,发动机轰鸣,大地颤动,戈壁上一片欢腾。善卩 勒油田是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的主力油田之一,面积270平 方公里。近年来由于受地震资料所限,没有新发现储量区块 可供建产。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人员研究发现,善卩勒油田含油 层系多,

9、其周缘发育众多局部圈闭,滚动增储潜力大,是油 气藏勘探的有利主攻区。由于以往地震资料保真度低、分辨 率低、油田主体及周缘水西沟群成相差,导致了断层、构造 细节落实难度大、裂缝预测可靠性低,制约了该区油藏有效 动用和油气扩展勘探进程。今年,油田公司在善卩勒油田部署 了三维地震二次采集项目。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三维地震项目 意义重大,地震采集使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发的g3i地震 仪器,代表了世界一流水平。本次三维采集方法设计采用宽 方位、高密度、高覆盖次数的对称观测系统,在151平方公 里的区域内,设计炮数49?704炮,采用多道接收、高覆盖 次数、宽方位施工方法,该项目于2012年5月20日完工, 这是国内地震勘探史上接收道数最多、覆盖次数最高的三维 勘探项目。5结束语随着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和地震采集设备的不 断改善和进步,今后陆地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将会朝着单检波 器接收、小道间距、高道密度的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