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理论要点学习笔记_第1页
森田理论要点学习笔记_第2页
森田理论要点学习笔记_第3页
森田理论要点学习笔记_第4页
森田理论要点学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森田理论要点学习笔记"森田理论学习要点"中所论述的内容,是日本<<生活探讨会>>学习委员组从广泛的森田理论中,在理解初学者烦恼的基础上,为让初学者较快地了解掌握森田理论、得到行动指南而提炼出来的精髓。如果要想深入的学习森田理论,请参考森田疗法有关书籍以及森田正马博士的原著。我们在学习森田理论时,该怎样学?哪些地方应注意什么?在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掌握以下要点。一、学习的要点 (也可说是治愈神经症的要点,或称行动指南)1、了解神经质症的本质。神经质症是指患者因有某些症状而感到痛苦、烦恼,想必须消除其症状,否则就无法过上正常生活。需要特别指明

2、的是:神经质症并非是疾病,而只是恶习,仅表现出某些症状。(注:高良武久对神经症下的定义是:“神经症是由心理作用引起的精神或身体、或二者兼有的一种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慢性固定状态。”神经质症只不过是神经症中的一种。所谓由心理作用引起的。其含义是指因精神上的迷惑曲解、心理冲突、自我暗示等因素而形成症状,并使之固定化,而决不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神经质症的特点:患者对自己的症状具有某种程度的反省心,并且自身也在积极地做着克服症状的努力。如果患者具有症状,但并没有克服的欲望,对家人的劝告也无动于衷,这种情况不能称作神经质,再如,别人发现了患者具有症状,但本人对些毫无觉察,根本没有疾病意识,这也不能称为

3、纯粹的神经质症。)为了治疗、消除症状,就必须要了解令自己处于烦恼中的症状的实质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抓住问题的根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森田理论认为,症状并非是疾病,而是患者长期在对人性(人的心身现象的自然规律)的错误认知下由于错误的努力方向而导致的恶习。要知道,它不是器质性的、精神性的疾病。如果把所谓的症状看作是谁如有了它便是得了疾病(或有了异常),那实际上是一种看法上的错误(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也是一种被束缚。2、认清认识上的错误和努力方向的错误。上述对症状的错误认知实际上是把作为正常人当然有的东西(现象)看作为异常,是对人性的一种错误认识。在错误的认知指导下,努力的方向肯定也会出

4、现偏差和错误。3、认清正确的努力方向,并随着认知的不断修正相应的不断调整努力方向。错误的努力方向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行动,即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行动。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才能带来正确的行动。因此,必须要纠正我们的认知,弄清自己正确的努力方向。【例】几种错误的努力,如:企图用意志的力量去控制症状;试图用瑜珈功、自律训练去改造性格等,其结果是反而更深地陷入症状(被束缚)之中。那么,该怎样做才好呢?首先,自己要明确上述的三个要点,在此基础上,搞清楚自己本来的“生的欲望”,弄清自己正确的努力方向。【例】患对人恐怖症的人,不应仅以消除症状为目的。而是在首先搞清楚自己本来的“生的欲望”,即在他们心灵深处有

5、着想与人友好相处、希望有很多的好朋友、希望做受人尊敬的工作等的愿望,只有当知道其本来的愿望时,才能对症下药,不断修正自己努力的方向,把自己的精力和能量放在如何满足自己心灵深处的“生的欲望”上而不是如何与症状斗或如何完全消除症状上。 4、知道其本来的愿望后,矫正努力的方向。定准方向努力做,矫正原先偏离的轨道和努力的方向,把精力着眼于日常生活的事情,去作该做和能做的事,使之成为习惯,一点一点的积累。在确定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当前的实践目标并付诸行动。 【例】如果患者是高考生,最基本的是以完成学业为目标,即使是焦虑等症状仍然存在,但除了学习别无他法。因此,重要的不是等症状消除以后才去做什么,而是现在就

6、要开始做必须做的事。5、在坚持过好日常生活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和各种客观条件,确定好当前自己的实践目标;实践目标设定好了以后,该做的事就很清楚了;然后再制定好实践的措施和计划,最后就是付诸行动。重要的是:患者要一边忍受着症状,一边坚持不断的做日常生活中的事。这样,反复、正确的行动便会带来新的感情和新的体验,症状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了。然而,有时候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即使在头脑中制定好实践措施、计划,但行动却跟不上。这时应重新考虑实践的措施和计划的可行性,确保实践目标是力所能及的;此外,仔细考虑实施的细节也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上述的要点(即治愈神经症的要点,或称行动指

7、南)后,我们就可进一步学习、掌握下面的知识:二、为什么会成为神经质症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使我们发生烦恼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在被(症状)束博的背后有着精神上的某种机制。如果能把握住这点,便能改变我们对症状以及我们自身现状的看法。在此,需要了解下面的这些内容。(一)神经质症的特征(或称本质) 1、神经质症既非器质性的疾病,也不是精神病,只是在对人性(或称正常的心身现象、精神机理等)的错误认识的基础上由某种精神性的机制而引起的、被束缚而导致的一种现象(或称症状) 。2、患者把正常的健康人谁都会有的、而且不能没有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看作异常或疾病,并且把它

8、看作为是他们人生的一大障碍,无论如何总想设法把所谓的“病”治好。(二)森田理论所指症状的3种类型:普通神经质症、强迫神经质症(恐怖症)和焦虑神经质症 。(三)造成神经质症的精神机制1、外因:有其本人感到为难的环境 ,如疾病、工作调动、搬迁或其它的多种易出现适应不安的因素或称事件。2、内因 ,主要有如下三方面:(1)其本人在先天素质及后天教育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的神经质性格(或称素质),以及其所具有的脆弱性所在(就性格本身来说并无好坏之分,只是脆弱性太强,因此副作用大) ;(2)强烈的适应焦虑(对事物,环境能否适应的一种焦虑) ;(3)对人性的错

9、误认识(错误的认知) ,如神经质者有着强烈的不这样做不行的观念,而且被只能是这样的观念所束缚,因此有着无视人性事实的倾向) 。3、精神方面的机制 神经质者常会把理所当然会发生的事当作只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或把此错误地看作是特别的事情(这是对人性的一种错误认识)。 【例】工作后的疲劳、困乏状态,以及有时的目眩、心悸状况,这是谁都会有的;在参加重要会议时,在众人面前紧张说不出话来或声音颤抖,并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等这些情况,不用说每个人都经历过。但神经质者则会把像这种发生在谁身上都不会感到意外的事情,看作只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作为特别的事件去对待(部分弱点绝对化

10、) ,这样一来就会把焦虑、痛苦等自认为糟糕的感受和体验归咎于"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就不会发生" (防卫单纯化机制的作用)。如,疾病恐怖患者只对患病感到恐怖,焦虑神经质症者只担心心悸、目眩等躯体状态。 在对人性(或称正常的心身现象)错误认识的同时,神经质症者把焦虑、恐惧和痛苦等这些症状视作眼前的大敌,其他的现实问题就都顾不上了,并且想到如果没有这些、拼命想压抑这些的时候,焦虑和恐惧等感受反而会越来越强烈(精神交互作用),这样便会对现实问题失去注意甚至逃避,导致现实生活会后退。 现实生活的后退,会使焦虑、恐惧进一步强烈,同时由于患者一心一意、

11、想尽办法要消除焦虑和恐怖感,于是便出现了错误的行动(最明显的就是逃避),错误地朝着“想等焦虑、恐惧消除之后再做其他事”这一错误方向努力,并付诸行动。【例】进入一个新公司,不用说会伴有着焦虑。在这种情况下,本应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好工作上,从而让人们承认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样就可促使自己尽快地投入工作,在现实中努力进取,这是正常人的做法。然而,神经质症者只注意自己的焦虑,想从焦虑中逃避,设法去做种种努力企图消除它,结果反而忘了自己本来的目的和应该做的事情,从而犯下大错(手段的自我中心化)。结果,患者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后退,陷入了神经质症的泥潭。 4、神经质症者因为症状而扭曲了的看法和

12、想法 具体表现如下几方面:(1)具有劣等感的差别观(对内) 神经质症患者由于受到症状的困扰,往往会具有劣等感的差别观。具有劣等感的差别观的人,会认为:自己的心身特别软弱;自己有很多弱点;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特别低。总之,和别人不同。因此,其认知是消极负面的,可以说是戴着“劣等感的差别观”这种过滤眼镜来看待自己,以及臆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不能从多角度去客观、全面觉察到事物的本质。 (2)会反映出劣等感的投射(对外) 具有劣等感的差别观的人,不仅失去了为他人着想的想法,而且会认为一旦别人知道了自己的症状以后,就会轻视自己、讨厌和自己在一起。从而会想方设法遮掩自己所谓的“问题(或症状)”,不让别人

13、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当劣等感强烈或者存在差别观时,就会关闭了与他人共感的心扉,并唯恐别人觉察到其自卑的真面目而想方设法遮掩、逃避。当这种心理进一步发展,便认为自己处处低劣不如人,怕自己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快感,同时也会戴着自卑感和差别观的有色眼镜去观察周围人们的言行,所用的测心术看到的是别人都以卑视的眼光和不愉快的表情来对待自己,从而自己心里感觉非常痛苦和苦恼。这其实是自卑感的投射。我想,这是神经质症者普遍存在的问题吧。(3)具有脆弱性(或称幼弱性、幼稚性)    脆弱性的内容包括观念性、依赖性和自我中心性等,具体如下:观念性。所谓观念性是因神经质者在理智上追求向上的欲望很

14、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体验方面的指导,故就表现出脱离实际地单纯追求理想,从而表现出观念性。在观念性的作用下,企图以理想状态(或者是自己的良好状态)为基准去判断;想用“必须如此、应当这样、必须作这样的人、必须有良好的状态、一切理应如此”等脱离实际的要求自己、社会以及周围的环境。这可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思想。患者在观念性的束缚下,会认为如果没有健康就不能过着好的生活,如果患了某一疾病且感到无法康复(或无法摆脱困扰,或遇到一些挫折),就认为自己的人生便无药可救了。如,考试失败了,在人前脸红了,便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完了。也就是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要么必须这样做,要么就是那样,非黑即白,没有灰色,不

15、能从多角度去认知。对于健康,他们追求没有疾病的完美。因此自我防卫的倾向强烈。神经症者总认为不应该有不安,认为情感可以以意志为转移,认为性格能够用意志去改变,这些都是神经症者所具有的观念性。这种观念性就形成了“理应如此”的想法与现实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思想矛盾的产生,被症状所束缚。观念性的产生,是缺乏实践的结果,是只拘泥于知识的表现。由于自己的理想状况与现实的情况差距很大,势必会引发思想矛盾(精神冲突),被自卑感所苦恼。无论怎么说,患者都是只不过在追求一种理想、一种观念性罢了,而不会根据实际、现实的情况去考虑、去认知,如此一来,患者的这种观念性对其就会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依赖性。对患者的依赖性

16、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自主和自立性。其表现在:在工作单位上如果出现什么失败,就把责任归咎于别人;人际关系不好,就在家里张扬想要辞掉工作。总之,具有依赖性的人,只要一面临困难,马上就表现出对别人或其他事物的依赖态度。这种人习惯于对己宽,对人严;一旦面临困难,从来不会表现出忍耐,也不会主动的想办法去打开局面;做任何事都不与人商量,不能付诸行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其行动的范围就非常狭窄,体验不足,因而容易陷入神经质症的泥潭中。自我中心性。患者的自我中心性是指患者往往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只考虑自己的事,或是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换句话说,患者是用主观的思维而不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用客观的态度去

17、考虑问题。所以,常常想的是别人在怎样看我。神经质者的自我中心性并不是主动的利己主义(即不是去为自己谋取私利),而是属于被动性的、观念性的表现,它表现出来就是因拼命地自我防卫、在精力上没有余地去关心别人而导致的只顾保护自己的顽固想法,并在言行上表现出来。这种想法有明显的观念性,其症状存在明显的主观虚构性。因此,其越努力挣扎,就越是深陷于症状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神经质的自我中心性并不是在物质利益上的“为了利己就不惜一切的努力”,也不是内心主动地只想到“仅爱护自己的利己主义”,而仅仅是由于被症状束缚而表现出来的没有余力去关心家属及其他周围的人,它和损人利己或者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是没有关系的

18、。而且,在神经质症者看来,别人无病无痛,能够轻松愉快地生活,唯独自己却办不到,自己被症状折磨而感觉痛苦万分,无法从事正常的生活,因此就更增强了其自卑感及与人的差别观,做不到“推己及人”。说的更严重一点,就会表现出其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顾虑重重,如还未曾工作,就先担心失败,因而劣等感特别严重;而且,还自以为只有自己的神经质症状最严重、最特别,别人的症状没什么、不会有严重影响,从而几乎完全丧失了为别人着想的态度,表现出纯粹的自我为中心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防卫性的倾向(姿态),体现出过度的防卫机制:神经质者对与己无关的事感觉迟钝、漫不经心;而对与己有关的事(特别是对克服症状相关的事情)就反应迅速、细

19、致入微,这也体现出其自我中心性。5、打破脆弱性 (1)认识到自己有神经质性格 首先,神经质症者要觉知到自己是一个具有胆小谨慎、不服输的神经质性格(关于神经质性格特征方面的具体描述,参见上面我的相关帖子)的人,而且充分地认识这种性格的好、坏两个方面。知道了这一点,今后该怎么做?怎样发挥神经质性格好的一面?就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简单的说,首先要弄清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很重要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摆脱完美主义(打破观念性) 完美主义是观念性的产物,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追求完美,特别是神经质者更是如此。具体表现在:认为自己在别人面前

20、必须冠冕堂皇、考试不能失败等,这些都是基于这种完美主义的想法。因此,必须摆脱这种完美主义,打破观念性,做到顺应自然。否则,就如“过犹不及”一样,过分注重这些观念性的完美反而会使自己受到束缚。如此一来,行动也好,情绪也好都会变成一种本位主义,而不能做到顺其自然。如,当客观的现实要求我们在别人面前必须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是着重在说点冠冕堂皇的话,更重要的是在说话前事先应考虑自己要说的内容,朝着目标去努力,用不着将注意力放在说话过程中的一些枝节问题上,诸如口吃、脸红或者是说错了什么等。(3)采取自主行动(打破依赖性) 无论谁都不可能过着孤立的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必须与家庭、工作单位、社区以及社会

21、等方面协调配合。试举一例,身为家庭主妇,本应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但对于神经质症者来说,并非如此。以焦虑症患者为例,其会因为焦虑便在需要与人打交道时不愿参加诸如家长会之类这么容易的事,却让丈夫在单位请假出席;因为不喜欢见到邻居,就连外出买东西也不愿意去,而让家里的其他人去。采用这种情绪本位的生活态度是不可能过得愉快的。如果长期这样,就无论多久也不可能从被束缚、依赖性中摆脱出来。正确的做法是:当客观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时,便需要我们不管有无焦虑、不管喜欢与否、也不要畏惧失败,必须做的事就主动地去做。这是一种积极的、目的本位和行动本位的生活态度。只有随着实际行动和实践的积累,依赖性的态度才会

22、随着行动慢慢地消失。如此一来,在行动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行动范围也会跟着慢慢扩大,我们的自信心也会跟着增强。这样,就能充分发挥神经质性格好的一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4)为他人着想(打破自我中心主义) 简单地说,为他人着想是个非常大的、虚构的框架,它意味着必须为他人做点什么。如果按这种空洞的说法去做的话,就会又陷入了另一种被束缚的状态。这与自我中心主义的想法一样,也是不可取的。在这里,关键是不要把目标想得太大,要具体的从别人的立场、心情和感受出发去做事,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如果是家庭主妇,不管自己情绪怎么样,应该在丈夫孩子们出门之前起床,准备好他们的早餐,用“在外当心”的话送他们出门;如果是丈夫

23、,不要认为家庭所有的事情如叠被子、做浴室的清洁活等都应该是夫人做,自己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做一点。像这种互相体贴的行动,可以使原本只顾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外界,从而使自己原本主观的看法、想法朝着客观看问题的方向转换。如此一来,打破自我中心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三、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为神经质症而烦恼的患者,有着天生的神经质素质,并在后天的熏陶下养成了神经质性格。虽说不喜欢这种性格并为此而烦恼的人不少,且性格是不可能仅凭意志的力量就能改变,但性格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熏陶和陶冶。其途径是行动转变性格:在正确认知的指导下,用意志反复不断地坚持正确的行动(什么是“正确的行动”下文再细说,一句话就是“建设

24、性的行动”),可使性格朝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性格得到陶冶,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长此以往,我们的性格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因此,了解自身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下面所介绍的内容有助于神经质者对自身的了解。 1、关于性格的看法 (1)性格是不可能仅凭意志的力量就随意改变的 【例】自己很讨厌在别人面前口吃自己的心胸狭窄是主要原因想成为心胸宽广的男子汉仅通过练习讲演、自我暗示等途径由于无法改变口吃的状况,结果只是体会到劣等感。 (2)行动转变性格不能否认性格有遗传决定的一面,但它也有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一面,即性格是先天的素质再加上后天的经历综合整合而成。精神性的东西很明显是具有可变性和流通

25、性的。性格虽说不能随自己的意志随意去改变,但是却受到环境和行动的不断影响而相应地转变。 关于这方面内容的阐述,请参考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精神健康法学习笔记的相关内容。(3)性格有正反两个方面,来自好的实践能使性格好的一面得以发挥。 性格特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性格存在两面性,适用“两面观”的观点去认知,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在实践中尽量发挥其正性的一面而尽量减少其负面的影响而已。 神经质的性格既有让神经症发生并使之强化的一面,也有能克服神经症的一面。这两个面是矛盾对立的,它使我们对神经质性格的了解、应对神经症的方法不断的发生变化。两面观,是指事物具有两个相反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在矛盾及纠葛中发展、变化。

26、我们正是在事物这种矛盾对立的运动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的特点,把握事物的本质。 2、神经质的性格特征 神经质的基本性格特征有:自我反省性 、固执性(执着)、易担心(不安性)、敏感性、强烈欲求等,此外还有慎重、认真、细致、忍耐性强等特点。神经质的这些特征,既有引发、强化神经症症状作用的方面,也有克服神经症症状的方面,具有妨碍社会生活和有益于社会生活的两面性,关键是其能否克服幼弱性(幼弱性包括观念性、依赖性和自我中心性等,具体参见上文所述)。若不能克服神经质性格的幼弱性,会对适应现实生活不利;但是克服苦难(症状或其幼弱性)后也可成为一种原动力。 症状强的时候,如表现出

27、逃避行动,性格的负面(即其幼弱性)就会占上风 ;但是,就算是在为症状烦恼时,如果能有好的行动,性格的正面(即其良好的方面)就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好的行动反复出现多次以后,会形成一种舒畅的感情态度(或称倾向),如此就能陶冶神经质的性格,从而导致正面性格占上风,达到一种安定状态。 下面用“两面观”的观点来分析神经质性格,希望能够帮助还处于迷惑之中的神经质者改善其认知,从而更好地发挥神经质性格的积极方面,尽可能避免其负面的影响,能够真正动起来。(1)自我反省的,意识性的 正面表现:内省性强烈,认真,责任感强。【例】当克服症状或朝前进时,神经质症者的自我反省可以具有很大

28、的能动力。当然,这种自我反省性如果不够认真或不彻底,神经质症是不可能克服的,反而会给别人添麻烦。 负面表现:只考虑自己的事,过分仔细的分析自己的心身状态,夸大仅有的弱点、缺点,抱着劣等感不放,带着观念性的理想主义倾向。【例】症状最重时只能关注到自己的痛苦;对自己主观理想的追求,想一口气就达到,从而容易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矛盾,这是导致症状发生的一个因素。 神经质性格的内省性和意识性过强的特征,如果不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易被症状束缚,易出现精神交互作用。(2)执着性强 正面表现:有韧劲,忍耐力强,做什么能成什么。【例】如将这种韧劲用于实践中,可以有利于克服症状。&#

29、160;负面表现:容易拘泥某事某物,不会融会贯通,缺乏柔韧性和灵活性。【例】一旦拘泥于某事并将这些想法固定后,自己的认识就很难改变过来,使自己很难适应周围的环境,很难用柔和的方法吸收其他人的意见。 神经质性格的这个特征如果不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就会容易致使其意识狭窄,易被症状束缚,易出现精神交互作用。(3)感受性强,易担心 正面表现:留意细小的事情,很能体谅别人的情绪和感受。【例】做事之前能从各个角度仔细考虑,有这些准备就不容易失败。负面表现:对焦虑、痛苦等所谓负面情绪(感受)反应敏感,考虑到将来的将来,自寻烦恼,行动消极,容易失去行动的大好时机。【例】考虑过分后易嫌麻烦,

30、要么放弃,要么花的时间太多。神经质性格的这个特征易引发思想矛盾和精神交互作用。(4)欲望强烈 正面表现:上进欲、完美欲强,认真,不惜努力。【例】通常不会失去上进欲,经常抱有梦想与目标,并为之努力。 负面表现:容易陷入完美主义,追求与现实分离的理想和欲望(即易表现出观念性),常常为不完美、不彻底而烦恼。【例】即使有目标,因为它与自己的现状及实力不相称,所以总是没有成功感,而总是感到劣等感,并怨恨周围的一切。 神经质性格的这个特征易引发思想矛盾。四、情感的法则(或称规律)·情感与行动的法则 神经质症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在神经质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

31、着患者对"情感"认识不足的因素。如能正确地抓住情感的本质,人们对于自身的看法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避免神经质症的出现。就算是已经罹患了神经质症,也会随着认知和行为的改善而逐步消除神经质症,得到痊愈。 1、感受力 在此,需要特别申明的是:无论什么"情感"都是自然的。无论是喜怒哀乐,或者是焦虑、不安和恐惧等感受,都是自然的。就算是有时自己感觉到的一些所谓不自然的、不愉快的情感,其实都是自然的,并没有任何异常。 之所以人们会觉得自己的某些感觉(情感)会不自然、不正常,是因为其给自己带来了不愉快的感受,觉得这些感受障碍自己的生活和工

32、作,从而想抗拒它。【例】认为“别人的视线是自己的心病,是不是粘上了不洁之物”等而产生的这些感情都是自然的感情。这些感情与“疼痛”一样,是一种本能反应。 不要去过于关注、整理甚至想克服这些感情,正确的做法是:感觉到的这些东西(就算是觉得不自然)就让它自然的感觉,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等到熟悉、习惯以后,感情便会流畅起来,从而变得柔和,这是摆脱神经质症的第一步。急切地盼望着焦虑感、不安感、不愉快感快快消失的神经质症者,因为感受不到自然的时间太长,所以,其对自然的感受力就减弱甚至偏离了,呈现出被束缚的情状,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深陷神经质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如果能够用自然、

33、纯洁的心去感受,顺其自然,就会使我们的感受力慢慢增强。随着感受力的增强,慢慢的就能感受到花的美丽和人的亲切。 此时便从“自我为中心”开始转变到能“为他人着想”了。如此一来,对帮助其摆脱神经质症的困扰就非常有利了。2、情感法则 情感是一种自然现象,仅凭人的意志想消除它是不可能的,但人的情感会受到认知的很大影响,并会随着环境和行动而变化。情感法则是指情感变化起伏的规律,下面所说的前面三点法则说明的是感情减弱情况,后面两点法则是说明情感增强的情形。 (1)人的情感如果放任其自然(即顺其自然),其起伏的经过就会形成如一座山那样的变化曲线,一升一降后,接着便消失了。

34、0;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别的感情,如任其自然的发展,它绝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经过若干时候便会自然消失。  (2)如果让感情冲动得到满足后,它便会很快的安静、消失。 但是,对于有神经质性格的人来说,当愤怒(或者其它的负面情感)的感情爆发时,用冲动性的行为虽能得到一时性的满足,但后来总是很痛苦。因为这种冲动性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3)情感随着对某种感觉的习惯,就会变得迟钝甚至于没有感觉。 【例】对于有晚起习惯的人来说,如果需要其改变晚起的习惯而早起时,起初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坚持下去并使之习惯以后(前提是自己认同其改变),便一点也感觉不到艰苦了。又如,

35、对夏天30度的酷暑来说,在它的开始和结束,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只有快乐的、美好的事情;当我们遭遇到挫折时,如果能够做到“不管是多么痛苦的磨炼都能忍耐住”,在习惯以后,便不会再有这种痛苦的感受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思想矛盾的作用,对于自己不认同的情感或者状况,是不可能习惯的。此时,要么就改善其认知去适应新的要求,要么就不要改变,保持原状,那样才能消除思想矛盾,使知、行合一。(4)若有持续刺激而致使注意力集中在某种情感上面,情感反应会随之越来越强 【例】为食欲不振、失眠而烦恼的人,会很自然地、没有什么理由地便出现焦虑的感受甚至陷入恐慌状态,当想到无论如

36、何都应该做点什么(如用坐禅或马拉松锻炼)去消除它时,如无效果就会造成把注意力集中在所烦恼的症状上,此后,焦虑、恐慌反而会越来越强。再如,在众人面前怯场,声音发颤,脚发抖,这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正常的现象,如果认为这些是异常的症状因而想拼命地控制或者消除它,由于无法如愿就会导致注意力固着于其上面,并且会越来越紧张甚至恐慌,如此一来,在需要说一些重要内容的话时,就反而会说不清了。 这种反复出现的恶性循环就被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它可以使情感的交流停滞,陷入“被束博”的状态。 (5)情感会随着新经验的体会,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牢固地形成。 【例】不敢利用交通工具的焦虑性神经症的

37、人,因为有预期焦虑(恐怖),所以,当他提心吊胆的乘上电车并把注意力集中在焦虑、恐惧的痛苦感受时,其结果是在如上面法则(4)所说的机制作用下,会感觉越来越痛苦,从而越来越不敢乘车;但是,如果他能够果断地乘上车,并且就算是遇到急剧发生心悸的状况,也能够忍耐着到达目的地,由于最终并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影响,因此在重复2-3次后就可以安全乘车了。 在法则5的机制作用下,正反两个方面都在起作用,关键是看我们选择怎样的行动。正面例子:果断的乘上车,到达目的地,用事实来建立自信;反面例子:把注意力集中在焦虑感的痛苦上,其结果就是越来越不敢乘车。正面例子所采用的是目的本位、行动本位的生活态度,而反面例子

38、所采用的是情绪本位的生活态度,从中,可以看出其结果有天壤之别。至于应该采取哪一种生活态度,就不用多说了吧。 3、情感与行动法则 由情感法则5可知,新的情感会随着新经验的体会(即行动),在不断反复的基础上牢固地形成。那情感与行动的关系(或说其规律)到底怎样呢?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情感是人体内在的自然现象之一,不能通过意志来自由支配。【例】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紧张、抑郁、焦虑等情感,是人的自然感情的流露,即使想改变或者消除它,仅凭自己的意志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2)情感可随环境及行动迅速变化。行动是可以通过意志来自由支配的。【例】为在众人面前紧张得说

39、不出话来而烦恼的人,是属于患有社交恐怖症的人,对于这类人来说,需要其在众人面前说话时,感觉到紧张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紧张感不可能仅凭自己的意志就能控制或者消除。尽管如此,患者仍应带着症状(感觉到紧张的痛苦)出席座谈会,并能够将自己的症状说出来。因为作说话这个动作,只要想做,是一定能办到的。而且,说出了这个结果(事实)后,紧张感便会随着实行这个行动而得以缓和。反过来说,如果自己只注意紧张、焦虑情绪,不愉快会一直持续下去。 (3)好的行动(即建设性的行动)往往是伴着愉快的感情,不好的行动(即非建设性的行动)就必然伴着不愉快的感情。 因此,实践好的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好的行动”是

40、指以目的为本位的行动;“不好的行动”是指以情绪、情感为本位的行动。【例】因为有对人恐怖症状而怠慢向上级汇报的工作(情绪本位,不好的行动),若不断的重复这种不好的行为(逃避行为),则会造成自我嫌弃、劣等感越来越重(负性感情),形成恶性循环之后,任何时候也不会摆脱掉症状,反而会使症状越来越重。这样一来,自己也会被人认为是没有现实责任感的人。反之,就算是有对人恐怖的症状,如果能够忍受痛苦在需要时就及时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目的本位、行动本位,好的行动),若不断的重复这种好的行为,就会慢慢体验到自信,形成良性循环后,症状就会越来越轻,最后,不仅自己的症状会消失,而且自己也会被人认为是负责任的人。这两种行动

41、所带来的结果,简直可以说存在天壤之别,应该怎样取舍,一目了然。(4)重复好的行动可以养成愉快的感情习性,重复不好的行动会形成负性的感情习性。 上面已经说过,行动会给情感带来影响。但是一次两次的行动并不会在习性养成上起多大作用,只有通过长时间反复的行动才会导致感情习性的形成。因此,必须要有毅力并作长期的努力。 在此,也可用“习惯”来置换“感情习性”这一词语,我认为意思是差不多的。(5)不好的行动所养成的负性感情习性,会因为好的行动所养成的愉快的感情习性而消退。 由于人们在对“人的情感”方面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因此会在不好的行动的基础上,陷入神经质症的泥潭。但是,如果自

42、己能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错误,及时用好的行动来取代不好的行动,并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养成好的感情习性,如此一来,便能克服神经质症所带来的痛苦。 与其说先改掉不好的习惯,不如说养成好的习惯来取代原先的坏习惯更好。需要指出的是,摆脱症状并不需要那么急,因为欲速不达,只有努力通过实践才能慢慢地克服它。因为症状的形成是在长期的错误认知和错误的行动作用下造成的,因此症状的消除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要幻想马上就可以让症状消除。就算是戒除某种瘾癖,也是需要时间的。五、欲望和焦虑 (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在前面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精神健康法学习笔记中已有介绍,大家可参看相关内容,以全面了解。)为

43、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担心?有这么多焦虑?也许我们会想:“要是没有这些事情就好了。”然而这些焦虑的出现确实有它的理由的。如果能正确的抓住隐藏在焦虑不安背后的欲望,那对想出一个如何妥善解决问题、满足自身欲望的好方法肯定有所帮助。 1、欲望与焦虑不安是占了同等比例的,欲望越大焦虑也就越强。 焦虑不安的根源,一面是“死的恐怖”,另一面是“生的欲望”。“生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死是让人们恐怖的。【例】患有焦虑性神经质症的人,会直接感受到死的恐怖的威胁,但这些人也有“不想死,想活”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还很强烈。又如,患有普通神经质症的人,因为恐惧会患有与死直接相关的、不可治愈的疾病或者难

44、治性的疾病,就会反复不断的去作健康检查。这说明这些人有“想活得更健康、更好”的欲望。 2、有欲望的地方一定伴随着焦虑 欲望从感情的角度来看,既有焦虑,也有喜悦。往往是把苦和乐很微妙地掺合在一起,去帮助实现欲望。【例】抱有“希望被人承认、受到尊敬、有个理想的婚姻”等种种欲望时,如果现实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便会感到焦虑;然而当这些欲望被满足时,人们就会感到喜悦,并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在艰难的环境中为实现这些欲望而奋斗。 3、一旦患有神经质症后,就忘记了其本来的欲望,看不见其真正的目的,只把消除症状(不安、焦虑、恐怖)作为目的。 对于头痛、心悸、恐怕别人的视线等

45、心身的不适感以及焦虑症状该怎么看?是把这些焦虑、不适感看作是一种应该有的东西呢?还是看作虽说有异常,但并非器质、精神性的疾病呢?难道除了承认它、忍受它,就没有其他的办法?随着看法的不同,就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对待神经质症的态度。【例】当想到“必须堂堂正正地生活、不能猥猥琐琐地活着”时,那么为了消除这些由于自己的所想与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大不相同而引发的焦虑便会作出种种努力,如用药物治疗、自律训练等来帮助自己去克服所谓的症状,然而得到的却可能会是相反的效果,因此焦虑反而会变得更强了。而当你认识到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焦虑,是因为我们为了能更好的生活,而焦虑只是其欲望的另一面反映。这样,便能使自己按现实目标的方

46、向用正确的方法去努力行动,从而会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收获喜悦。 4、焦虑是安心的一种准备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适应社会,焦虑以及不适应感是不能没有的。就如汽车不能没有刹车一样,如果汽车没有刹车就会惹起车祸;在人面前紧张、发怵,这是些令人感到不爽的感觉,但如果没有这些,就会使我们鲁莽行动,从而造成不良后果。5、神经质症的焦虑是一种被扩大化了的、观念性的产物,其导致患者处于“被束缚”状态。神经质症的焦虑是在头脑中对观念的欲望(与现实不相应的)形成的一种扩大的焦虑。这一点同样可以通过学习、实践,使它朝自然的方向变化。 6、人在“生的欲望”这个根源的支配下,产生种种的

47、欲望,那么同样也会有种种的焦虑存在。 人的生存本来并非是为死或焦虑、恐怖而操劳的,而是要我们能正确的认识这些欲望和焦虑,并按这种欲望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而已。(有必要认识主要的欲望是什么) 7、欲望随积极的行动得以发展 当一件事情完成以后再向另外的课题挑战,视野就会开阔起来;当注意力朝向外界后,就会感到该做的事情会多起来;随着生活的充实,慢慢的便会忘记原来的症状。 六、行动的原则(积极生活态度的检查要点)迄今为止,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仅仅是作为一种知识的了解,只是学习森田理论的第一步。如果仅到此为止,那对解决烦恼是没有任何实际帮助的。只有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才是

48、我们应用森田理论的真正开始。对于森田理论,与其空谈它的理论,不如在实践上通过扎扎实实的行动去践行更为重要。对于神经质症患者来说,如果能够做到“无论自己的情绪、情感或者症状怎样,都能够忍受痛苦积极地去做自己的份内事”,那么,在反复的行动过程中,不仅可使他们从神经质症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促进他们的人格成长。 下面,就将行动的原则(即积极生活态度的检查要点)整理成12条进行介绍。为了使自己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做应该做的事(即自己的分内事)”,请参考这些要点(原则),然后按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功夫,并时常在日常生活中检查自己的实践和行动。 1、当面临困难,感到焦虑、困惑时的检查要点&

49、#160;(1)问题是什么? 即出现困惑、焦虑的根源在哪里?问题、焦虑的原因何在不是从情绪、观念上去看,重要的是在客观事实中抓住事物(问题)的本质。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的主观倾向强烈的时侯,要想从事实中抓住问题的要害是非常困难的。但正如森田正马博士所强调的“事实唯真”那样,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健康状态”以及“能力”,从“事实”中找出其中的问题。 (2)原因在哪里?当问题被紧紧抓住后,就需要我们去探究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并仔细考虑其中的因果关系。当把原因归咎于自己的性格、症状或者心身状态时,便不可能抓住问题的真正原因;而且,一旦把原因归于症状后,症状便会成了眼

50、前之敌,就会以消除症状为主要目的;其结果是焦虑、恐怖等情绪(症状)就会越来越强。 因此,森田理论告诫我们:尽量不要把原因归于自己的心身状态。 (3)有什么解决办法? 当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其原因后,就需要我们考虑有哪些解决的办法。把自己想到的若干办法,原原本本的写在纸上,根据所写的内容分析,可以进一步客观的认识事物并理出解决问题的头绪。 (4)对自己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从写下的多种解决方法中根据“最优化”原则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具体选择方法是:在所写的解决方法中,排除自己不可能去做的(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健康状态以及能力去综

51、合考虑),选择可行的方案。这种做法可以使在头脑中想到的东西可视化,使在选择解决办法时容易做。 (5)一旦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后,就立刻行动。 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与其理论不如行动” 。当选择好解决的办法并制订相应的方案后,我们已经被放在背水一战的境地了。此时,我们要清楚,只有用我们决定了的办法和拟定了的方案去做,别无他路。 当然,我们也常有不能作出决断的时候。实际上,所谓决断同样是指伴随着不成熟的一种选择。 2、最初的行动总是伴随着焦虑 森田先生曾经说过:“焦虑是为安心做的准备”。但是,在一般人的眼里,焦虑和不安等是属于负面的情绪,大

52、家都不喜欢这些负面情绪,因此会习惯于将焦虑作为一种障碍。正因为这样,当最初感到有疾病的症状时,焦虑、恐惧及身体的不适便成了问题。然而,最初想做点什么的时候,总是一种没有经历过的行动,因此,出现焦虑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如此,最初的行动才会小心谨慎,而小心谨慎的行动往往不容易导致失败。因此,适度的焦虑和不安感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警醒作用),焦虑在一定程度之内是必要的。但是,物极必反,当焦虑超过一定限度后,焦虑感就会对我们的行动和效率造成阻碍,此时,焦虑就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3、行动的惯性 按森田先生的想法“不管喜欢与否,动手去做该做的事”,它鼓励人们先行动,这

53、才是出路。因为伴随着行动,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在心灵里悄然地出现惯性,相应地养成了习惯。 森田先生曾经说过:“对学习、工作等事情感到麻烦而不愿动手时,即使是给他们鼓励,也不一定能有多少效果,而且无论等多久也仍是不见动静。然而,即使是不鼓劲,能做的事就是能做。不管怎么说,无论喜欢与否,动手做该做的事,感情就会随此而发生变化。” 4、行动、情绪会时有波动 紧张之后会有松弛,运动之后会有疲劳,情绪高涨之后也会低落,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同理,人的情绪不会永远是同样的,不会永不变化的,情绪会有紧张、松弛,情绪高扬、低落的波动。然而,我们通常会忘却这个自然规律,常把情绪的紧张、松弛

54、、高扬或者低落等现象看作是不应该有的,导致陷入思想矛盾和冲突之中。需要指出的是,服从自然规律,尽量过规则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例】我们曾经体验过,在身体倦怠了、不能集中精力去做事情时,在两三天后,回头再去看那段生活,大都是处于紧张之后的松弛状态下,在感觉到倦怠的时候,如果能够老老实实顺从躯体对自己的提示(警醒)去好好休息,不要勉强行事,便能做到顺应自然。如此一来,就不会出现思想矛盾或者心理冲突,也就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后果了。 5、对于一个人来说每一个当下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我相信许多人都会有如下的经历:在稍稍一忙时,会这样也想做,那样也想做,导致焦躁不堪,左右忙乱

55、。然而,无论怎么忙,眼前能做的事只有一件。因此,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条件的许可等将需要做的工作排排序(写在纸上使各种事情可视化,是一种方法),再自然而然的按先后顺序去做,有计划地去行事,那样就可有效减少焦躁不堪的情状。 6、百分之一百正确的行动是不可能的 许多有神经质性格的人好像都是完美主义者,这种人带有“对什么事情都要求十全十美”的倾向。如果这种倾向不出现严重的偏离,不用说对工作和健康都会大有好处。但是,一旦过分了以后,便成为一种单纯的只是满足于自己的完美主义情绪(观念)的东西了。结果做什么都得不到满足,对别人做的也不满意,这样就

56、容易出现种种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完美只是一种观念性的产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要认识到: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朝着目标努力地去做, 并承认自己尽了力所干出来的事情及其结果,除此之外,别无他路。7、彻底与没用的自寻烦恼决裂 对于神经质者来说,有着容易焦虑的性格(素质、倾向),往往会为某些事感到异常担心、自寻烦恼。而且,不管其事先做了多少准备,到最后仍是伴有着焦虑、担心而终结。因此,常被人说其“自寻烦恼”,自己也常会在事后才觉得这是一种自寻烦恼。 如果因为担心而没法做任何事,这便成了多余的自寻烦恼,这是我们坚决要抛弃的做法。但是,针对某种担心事来说,这种担心是一种自寻烦恼

57、,还是属于应该操心的事,事先一般是不知道的。 认为是一种自寻烦恼的,只不过是后来才有的结论而已。所以,适度的自寻烦恼、担心、小心是应该的,只要掌握好程度、时间,不要丧失了行动的大好时机即可。一边小心谨慎的考虑问题,一边掌握好行动的大好时机,这便是谨慎的行动,是值得提倡的好做法。 8、休息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一种转换工作的方式 我们一谈到休息,一般会与懒懒散散、终日卧床不起或者仅仅是散步、旅游等状态联系起来。其实,我们可以用“变换做不同的工作”这种方法来换取休息。【例】看书、查资料累了,可以做清洁、收拾房间,用这种方法来改变情绪,以此达到休息的目的。用这种方法,在一

58、天中可以做很多事。(关于这一点,我虽然明白其道理,但我自己是做不到滴。) 9、无意义的言谈只能使行动迟缓,增加朋友的烦恼 “无意义的言谈”是指把没有用的话无休止的说给对方听。这种无意义的言谈虽说能使自己得到一时的宽慰,但是说得越多,只能使自己变得越糟糕。特别是关于自己症状的无意义的言谈,会使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导致精神交互作用而造成症状更加恶化。而且,无意义的言谈不仅使自己变得更糟糕。也会使听者产生不愉快感,使他们对你敬而远之。 因此,森田理论建议神经质症者要坚决杜绝无意义的言谈。仅仅只要是做到这点,我们就能获得成长,我们的精神就会变得坚强起来;而且,这也能成为从

59、被症状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契机。 10、理想是将崇高的目标细节化,是在小的成功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具有神经质性格的人往往是理想主义者。我们要正视这一点,要知道,努力发挥这一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发挥这一特征,就不要单纯的埋没在日常生活和现实中,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但是,要实现理想,日常生活的每一步努力、每一个实践都是很重要的。实践的目标尽量从身边的、容易做的事开始,订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尽量避免重复失败。随着细微的努力和成功的积累,在慢慢地朝向目标接近的同时,也会增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11、当行动是生产性、建设性和奉献性的行为时,这对自我及他人都是有利的

60、0;正在为神经质症而烦恼时,这是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关于神经质症者的自我中心性相关阐述,请参看前面行动转变性格森田式精神健康法学习笔记中的介绍)。实践证明,自我中心的行动中是行不通的。对于神经质者来说,实际上大都是一边在自我中心地行事,但同时其并不认为自己是有自我中心的行为的。 要想一下子打破这个自我中心的话,就必须将自己的症状先放在一边,多从别人的立场出发去着想。 12、行动应该是不断地赋予创造性的 森田先生曾说:“行动应该是来自心灵的愿望,是一件郑重其事的事。” 我们重视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即是尊重我们的生命。虽说发现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行动,然而要求每个人都采取完全同样的行动是不可能的。如果说我们的创造来自于“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