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2)_第1页
2018-2019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2)_第2页
2018-2019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A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傲慢横蛮不讲理)B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输盘有推卸责任,转移矛盾的心理)C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楚王的骄横、自负)D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盘恼羞成怒,暗藏杀机 )题 答 内 线 订 装

2、 在 要 不 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文段,完成小题。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 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 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 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 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

3、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 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 .下列句子中与“楚王问其故”的“故”意思相同的是()A .桓侯故使人问之。B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C .温故而知新。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 下列句中加黑词与“公输盘不说”的“说”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 .子墨于起,再拜,曰:“请说之二。B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C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D .于是见公输盘。3. 下列词语中加黑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舍其文轩。(轩,窗户)B .胡不见我于王?(见,弓I见)C .宋无罪而

4、攻之,不可谓仁。(仁,友爱)D .胡不已乎?(胡,为什么)4. 下列句中“之”用法与“荆之地,方五千里”的“之”相同的是()A .吾欲之南海,何如?B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C .子墨子九距之。 D .公输盘之攻械尽。5.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邻有短褐而(其人)欲窃之。B .王曰:“(此人)必为有窃疾矣。”C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盘)必取宋。D .虽杀臣,不能绝(宋城守御者)也。6. 对下面句子的体味,语气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7.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国恒亡/身亡所寄B .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C .曾

5、益其所不能/荡胸生曾云D .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8. 翻译下面的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炼。B .文章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C.从文章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D .文章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10. 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

6、避免“死于安 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 给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12 选出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两项()A 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B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斟酌损益(利益)C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7、在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D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13. 文中缺漏了一处文字,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14. 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15. 写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多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8、矣。1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得道者多助:(2)委而去之: (3)兵革非不坚利也: (4)天下顺之: 17. 翻译下列句子。(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环而攻之而不胜。18.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第句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C.本文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D .本文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19. 填空。(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课文原句。 , 。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9、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0.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百里奚举于市.()(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2. 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 意思。23. 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

10、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24. 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 点给你的启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 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 必胜矣。2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6. 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27. 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

11、,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 谈谈对“道”的理解。28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9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曾益其所不能30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生()()困

12、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L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苦其心志()人恒过()31翻译句子:(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2比较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十人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D . 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33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34 .孟子在选文第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

13、磨练。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35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问题。3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二者不可得兼.得兼(2 )故患有所不辟也患:(3)贤者能勿丧.耳丧:(4)蹴尔而与之蹴:(5)是亦不可以已乎已:37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的散文善用排比和对偶。本文第二段大量使用了排比句和对偶句,使文章读 起来充满节奏感,且富有文采和气势。B .本文阐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一一义重于生。孟子认为,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

14、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C .本文第一段论证思路清晰。 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再从反面论述为了 “义” 可以舍生,接着再正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D . “本心”指人的羞恶之心。作者用一般人和乞丐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 证明人人都有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行为进行了嘲讽和批判。38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39 .作者在文中批判和嘲讽了哪类人?赞扬了哪类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人的看 法。题 答 内 线 订 装 在 要 不 请40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5、(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2) 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3) 二者不可得兼OO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故患有所不辟也线线同释1(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释1(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OO同释1:同释1号考(4)乡为身死而不受订订同释4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级(1)贤者能勿丧.耳O班O(2)蹴尔而与之(3)今为所识穷之者得.我而为之43. 4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装名装(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姓(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44. 44.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OO(1)与

1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校学蹴尔而与之(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外内(3)为:乡为身死而不受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4)奉:今为妻妾之奉.为之OO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3) 是亦不可以已乎4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 万钟于我何加.焉(2) 此之谓失其本心.(3) 故不为苟.得.也(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47. 二者不可得社()48.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9. 此之谓失其本心()50. 贤者能勿丧耳()51. 故患有所不辟也()52. 呼尔而

17、与之()根据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5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 。54. 生,亦我所欲, ,二者不可得兼, 。55. 呼尔而与之, , ; ,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 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

18、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6.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57.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于我何加焉!()贤者能勿丧耳()此之谓失其本心()58.下列“而”字用法不同

19、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呼尔而与之59.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60. 填空: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题 答 内 线 订 装 在 要 不 请“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参考答案1. B2. B3. A4. D5. C6. 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故意。B、原因。C、旧的知识。D、原来一样。例句中“故”

20、的意思为“原因”,所以应选“ 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例句中“说”为通假字,同“悦”,高兴的意思。A、说话,B、还同旋,意思为“旋转” 。C、说。D、拜见。故选“ B”。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 舍其文轩。(有篷的车)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之”这个字用法的能力。A、动词,到-去。B、代词。C、代词。D、的。例句中“之”的意思为“结构助词,的”。所以选D。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省略成份的能力。C.公输盘为我为云梯,(楚王)必取宋。6 本题考查分析文言语句语气的能力。A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有正义感)7. B8. (1)(通过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

21、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2)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3)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会因此灭亡。9. B10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挫折与磨难有时会不期而至。 所以生活在“顺境” 中的我们要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 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解析

22、】7考查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灭亡/无,没有。B.使劳累。C同“增”;通“层”。D.集市;买。&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 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忍”曾”衡”“喻”是此题中的关键字,一定要解释准确。9 考查对文章的分析。B项错误,应是:从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本文的论点。10解此类开放性试题:1、要紧扣文章的主旨;2、要紧密联系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3、要作出肯定或否

23、定的回答,态度要正确、鲜明;4、也可作出辨证的分析,但思想观念要健康向上。要用现实生活的事例来正面自己的观点。【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 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 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 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翻译: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 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

24、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 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 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 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11. z e ng b i12. AB13. 人恒过然后

25、能改14. 生于忧患15.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解析】11.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此题考 查的是通假字。一般通于哪个字就念哪个字的读音。12 试题分析:必先苦其心志”的“苦”是“使受苦”。“斟酌损益”的“益”是“增加”之意。13.试题分析: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恒”等字词的书写。14 试题分析:考查例证的作用。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生于忧 患这一观点。这也是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

26、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15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文句的内涵。“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一句千古至理的名言。解释意思时,要注意“于”的用法及意思。当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16. (1)施行“仁政”(2)放弃(3)兵器 归顺、服从17. (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背叛他。(2)(座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 能取胜。18. C19.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解析】16. 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 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

27、词多 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如“兵”:兵器。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 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 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 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17. 试题分析: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28、。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至”“畔”“环”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18. 试题分析:C错。本文句深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不是论证“得道”。19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文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 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首先要根据选文内容选准所填 内容,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疆 ”寡”等字词的书写。20 (集市)(匹敌、相当)21 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 解。22

29、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23 这些人虽出身低微,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24 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解析】选自孟子告子下作者:孟子年代:战国时期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

30、用。根据句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即可。(1 )百里奚在集市中被选拔。市:集市。(2)外部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敌:匹敌、相当。21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衡”通“横”,梗塞,不顺;“作”,振作;“喻”,明白。22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注意“入”,在国内;“出”,在国外;“拂”,通假字,通“弼”,辅佐;“恒”,经常.句

31、意为:一个国家,它的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能够忠心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敌对国家和外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23 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找出相关的语句, 概括即可。阅读第一段内容,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中,概括为:他们都出身卑微,都经历磨难最终有所作为。24. 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找出本文中孟子的观点是:“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然后结合自己

32、的生活经历,从“人才是在磨难中造就的,要经历磨难,才 能有所作为”等方面来谈感受即可。25.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6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7.略2&略【解析】2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中心论点的能力。根据文章中“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来体现“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一观点,“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来体现“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一观点。综合起来,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段的开头或结尾来分析。2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

3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非不高也,池非不 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两个事例分析出 本文运用了 “举例论证”的方法,根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现象可以分析出本 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27.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观点,联系现实生活,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 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28.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名言警句只要与“人和”有

34、关即可。比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29. 拂通弼,辅弼衡通横,梗塞,不顺曾能增,增加30. 使坚韧、奋起,有所作为 、被举用,被选拔、在外面,指国外、给、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指被任用31. ( 1)(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 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32. B33. 略34.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 ,他们都是经过 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

35、任, 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 的事业。35. 略【解析】29. 本题考查学生辨识通假字的能力。根据平时学习文言文时的积累来辨识即可。3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忍”为使动用法;“举”被动用法。所以理解词语意思时,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1句中(则是如果的意31.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思、拂为通假字、恒是通常的意思)、2句中(故是所以的意思、于是给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

36、,有时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以及调整句序等,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3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灭亡 没有。B所以 所以。C这 判断动词。D国家 国都。经分析,选 Bo3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傅说: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 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胶鬲: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管夷吾:管仲。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 而把管仲押 回自己处理。 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孙叔敖:是春秋时楚

37、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宰相)。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根据这些人物的介绍来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即可。34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名言警句只要与“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有关即可。 比如: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35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 理均可。比如:我认为”逆境能成才”是对的,孟子曰:"困于心衡虑于而合作."就是说人经历 磨难,必须经历一番苦心焦虑,才能奋起有作为因此,人处在逆境中,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 拼搏奋斗的精

38、神,就能够身处逆境求生存,发展,如苏轼"顺境也能成才",现在我们多数人是 处在顺境当中,应树立"安乐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 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搏精神,不断进取,那么,即使我们是处在顺境,我们同样能够求得生存 和发展如"比尔 盖茨".我认为”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是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 无论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

39、是顺境中,都难免一 ”死"因此,"逆境"和"顺境"都只是外界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 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一个人主观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处逆境或顺境 都能求生存发展如邓小平同志36 (1)同时得到(2)祸患,灾难(3)丧失(4)踩踏(5)停止,放弃37 C38 (1)对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39 批判和嘲讽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 舍生取义的人。现实生活

40、中,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褒奖,而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解析】36 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 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 今异义词,如“已”:停止,放弃。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患”丧”在现代汉语中也 分别有“祸患,灾难”和“丧失”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7. C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本文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的说法也是错误的。3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

41、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万钟”:优厚的俸禄。“加 ”:益处。“乡”:先前,从前。宫室”:住宅。39. 考查对文章写作动机的把握。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 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乐、见利忘义、失其本心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 不要失去“本心”。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2、”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而在现实生活中“舍生取义”的人会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褒奖,“失其本心”的人会遭到人们的唾弃。【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 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 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

43、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 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 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

44、 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 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

45、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40. (1 )同“欤”,语气词动词,给(2)比 对(3)获得 同“德”,感恩、感激【解析】【详解】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有古 今异义词,如

4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的“得”:同“德”,感恩、感激。所以千万不要以今 释古。 二者不可得兼”的“得”现代汉语中也有“获得”的意思;而“与”与“于”作为 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41. (1)辟 避 躲避 (2 )辩 辨 辨别 (3 )得 德 感恩、感激与 欤 语气词(4)乡 向先前、从前【解析】【详解】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如此题中 乡”与“向”的为同音通假,“辩”与“辨”为形声字通假,平时注意积累。42. (1)(丢掉);(用脚

47、踢);(3)(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解析】试题分析: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 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如“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43. 生命也是我所追求的,(但我)追求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 的事情。(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解析】试题分析: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欲” “甚”与”蹴尔”等词语的翻译

48、,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44. (1 与:通“欤”,语气助词,蹴尔而与之(给予)。(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3)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4)奉: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侍奉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供养)【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而”“则”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们的用法。女口 (2)题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表比较,译为“比”,而“万钟于我 何加焉”的“于”是“对”的意思,可见用法不同。45.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者是亦/不可以已乎【解析】试题分析: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