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策略_第1页
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策略_第2页
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策略_第3页
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策略_第4页
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激活高中语文课堂有效策略【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特定情境 中的人际交往,是师生间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的途径。它 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度。本文从寻找最佳切入 点、进入最佳聚焦处、深化最佳辐射面等三方面,探讨高中 语文教师激活课堂的策略,实现高中语文和谐课堂建设的目 标。【关键词】高中语文激发课堂策略当前,高中语文学习的现状堪忧。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 不易,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与不学,好像对成绩影响 不大。要改变高中语文的现状,我觉得,只有从课堂教学入 手,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能,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前苏联教育家 巴班斯基说

2、,“遵循教学最优化的原则,课堂教学在花费师 生最少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那么,怎 样激活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呢?笔者认为,可 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寻找最佳切入点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 交往,是师生间感情和知识信息的交流的途径。课堂教学中, 师生人际、情感与知识信息交流的成功与否,决定着课堂教 学的效度。因此,能否寻找到最佳切入点是高中语文课堂教 学的一个前提。有了这个切入点,教师就能驱动和调控学习 心理,使之更容易接受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的课文 和课型,可以有以下几个切入点。1. 从新旧知识联系切入从新旧知识联系切入,为学生学习新知

3、识搭桥铺路,扫 除障碍,有利于学生比较、探真求趣。如在教六国论时 可联系学生已学过的课文过秦论,教辛弃疾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时,可联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提 示学生在阅读中比较不同。2. 从情感上切入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其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达到水 乳交融,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选入 中学教材部分作品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作品 所表达的情感很难与学生产生共鸣,二者之间形成一种隔 膜,这就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作为教者,应釆取辅助 手段,使作品与学生在心理上沟通,达到共识。在教夏衍的 包身工时,笔者指定学生读课文,当读到“离头部很近 的地方小便”时,读课文的同学与

4、全班同学均放声大笑。这 时笔者要该生停下来,问同学们自己的居室有多少平方米, 包身工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地方却住了十五六人,而且吃喝拉 撒均在这里。这是人过的生活吗? “离头部很近的地方小 便”,这还有人的耻辱感和尊严吗?教学十八岁出门远 行,可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情景(可想 象),然后切入课文。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可先 让学生说一件生活中父母亲最关心自己的最难忘的小事,唤 起学生珍藏于心底的深深的亲情。通过教师情感的切入,作 品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作了铺 垫。3. 从阅读方法切入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在授课之前,尤其是学 生所接触的文体,传授阅读方

5、法非常必要。授之以渔,如同 把钥匙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如 学生刚接触戏剧,则应告诉他们戏剧的一些常识如概念、种 类、要素等,矛盾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抓住了戏剧 的冲突,就从宏观上把握了作品的主旨,从微观上了解了人 物的性格。以哈姆莱特为例,可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理 清矛盾冲突:比剑一一道歉一一换剑一一击中两剑一一喝酒 刺中一一阴谋一一杀叔一一死去。强烈的矛盾冲突不仅 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很好地塑造了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 象,他的冒失、草率、真诚、相信天命,同时也揭露了文章 的主题: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的悲 剧。阅读文章找准了切入点,就能为学生指点迷

6、津。二、进入最佳聚焦处“聚焦”是语文教学的高潮,没有高潮的教学,如同一 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可以这样说,聚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 点又是难点。在何处聚焦,它来源于教者对课文透彻的理解 和恰到好处的处理。教师在聚焦处的精点巧拨,可使学生进 入思维的最佳状态,从而获得读写的窍门。1. 在选材上聚焦选取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如果在 读写中面面俱到,想告诉人家这个,又想告诉人家那个,结 果是主次不分,不能抓住最本质的东西。如学习苏武传 这篇传记时,将这篇课文聚焦在选材上。苏武的一生经历共 八十余年,但作者班固只截取他出使羁留匈奴的十九年生 活,而在这十九年生活中,又只选取了几个典型场面作浓

7、墨 重彩的描绘,如:两次自戮、幽禁短食、北海牧羊、李陵劝 降,作者始终围绕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落笔。在学习 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诵读,领悟每个场景中所反映的主人翁 的精神境界,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容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应根据写作的中心来精选材,切忌“韩信点兵多多益善”。2. 在布局谋篇上聚焦说“木叶”这篇文章引用了非常多的诗句来阐明诗 歌的暗示性问题。这种文艺评议性文章,在写法上,它们往 往旁征博引,如找不准聚焦处,学生有可能不愿意听,不愿 意学。经过再三思考,我摒弃了语句选择,分析鉴赏,原诗 搜索,拓宽眼界这一套,而是把聚焦处确定在布局谋篇上。 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即围绕古诗中

8、的意象“木 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暗示性问题,于是, 笔者删繁就简,让学生借助课文首句,迅速理清脉络,明确 主旨。古代诗人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因 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本文说什么,怎么说。通过此处聚焦, 使学生体会到写这类文章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应采用 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 握说的要领。3. 在遣词造句上聚焦从学生写作实际来看,文章的基本框架还是能把握的, 但词不达意的现象较为普遍,教者应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 认真品味名家名作是怎样遣词造句的。在教林教头风雪山 神庙时,把聚焦处确定在对语言的使用上,如课文中'林 冲喝声道:&#

9、39;'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 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 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 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 上。”作者用洗练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脆利 落,是他多年心中怒火的总爆发,体现出一向隐忍的林冲奋 起反抗,与“官逼民反”的主题相映合。当然,聚焦要根据不同的文章和学生的实际来定,它可 以是宏观的(布局谋篇、主题思想、写作特色),也可以是 微观的(字、词、句、段)。三、深化最佳辐射面切入是前提,聚焦是核心,辐射是语文教学的深化。“教 师要引导

10、学生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 延展”(刘国正语)。由课内向课外,从读文到作文,让语文 教学从自我封闭中转为开放、教活,沟通学校与社会生活的 联系,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造 力,引进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并融合在一起。这样,促使知 识得到迁移。1. 由“点”向"面"辐射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点”"面”结合。由课文中的 “点"人、一事、一物,辐射生活中的"面"一一多人、多事、多物。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之后, 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唐诗宋词里有关描写“荷” “月”的 名诗名句,这样一方面能拓展学

11、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也能使 他们增长见识,了解多种咏物抒情的方法,并且用于写作之 中。2. 由局部向整体辐射教材的容量有限,所选的名家名篇也有限。如何使学生 从整体上把握名家名篇的全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就 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节选的某一个作家某一篇作品,去 辐射作家的整个作品和创作风格。三国演义刻画了几百 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但最成功的只有三个:那就是诸葛亮 的”智”绝,关羽的"义”绝,曹操的“奸”绝。而小说中 的曹操形象与历史上曹操的形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小说中曹 操是一个奸雄形象,而历史上的曹操则是一个文学家、政治 家、军事家。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因为封建社会是以正统 观念来评

12、价人物,小说的作者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认为 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夺取了汉朝天下,故将他刻画 成奸相。这样适当介绍,可激起学生阅读小说和史书的欲望, 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人物形象。3. 由课内向课外辐射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 文活动:培养学生做笔记和摘抄的习惯,定期进行展览、交 流、评比等;精选一些名言、警句、对联、精短诗文等自办 手抄报、墙报、黑板报等,让学生赏析、抄录、吟诵;举行 谈读书心得、介绍好诗文的交流会,开展朗读、演讲、辩论、 猜谜语、对对子、成语接龙等文娱活动;还可以开展社会调 查、写调查报告等等。如教学归去来兮辞时,组织学生 进行了一次“古代归隐者的选择是否正确”的辩论会。在辩 论过程中,同学们结合古代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各抒己 见,旁征博引,连最不喜欢作文、最不好发言的学生也表现 出了极高的热情。诸如此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