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智,魏忠庆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重庆400045摘要: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 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 )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系结构提出 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 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
2、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关键词:城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 ( 2006 ) 01-0198-04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污 染、生态破坏和居民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 1996年,召开了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提出 了纲领性文件人居环境议程,并要求在世界上建 设健康、安全、公正和可持续的城市11。近几年,国 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指标体系研究,提出了 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 系等12 _91,但针对城市层面的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和评
3、 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用于定量评价城市人居环境 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对于调控城市人居 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在重庆市渝北城 区最佳人居环境创建模式研究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的 积累,建立一套符合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点的评价 体系,为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1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是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 优劣进行科学的定量描述和评估。它是认识和研究 人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在进行城市人居环境的 评价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关系到评价 结果的正确性。为此,本文通过一系列科学可行的 分析方法进行指标的提
4、炼和筛选,以建立科学、规 范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1.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作为衡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不仅应遵循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普遍原则,构建 指标体系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1.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类建设人居环境的目 的是要满足“人类聚居”的需要fl()1。人既是人居环境的参与者、创建者,又是人居环境的管理者、感受 者。所以,选取关于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应 该体现与人类居住和生活有关的要素,反映居民对 居住环境的主客观感受和需求。1.1.2层次性原则人居环境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其影响因 素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指标体系应根据 系统的结
5、构分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指标分 析。这样可以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晰,易于使用|nl。 1.1.3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人居环境的各 个方面,既要有反映人居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 施、社会环境等各类别的指标,又要反映以上各类 别相互协调的指标,所以应尽可能选择能够全面描 述城市人居环境各方面的指标,使指标体系成为一 个有机整体。1.1.4可操作性原则由于人居环境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在构 建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选择的指标既 应该能够用数量来表达,以保证指标可定量计算, 也应注意数据来源的渠道,尽可能选取已有的统计 数据,保证数据的可采集性。1.1.5稳定性和动态性指标的
6、选取应该具有一定的时效。在一定时期内,指标体系的内容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 面,人居环境建设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因此,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并能反映人居 环境发展趋势。1.2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城市人居环境的共同特征而建立起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指标 体系。从本质上看,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 包括社会状况、经济发展程度、自然环境、公共设 施以及环境管理等几方面。基于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文构建了由社会经济环 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 和环境管理能力五大系统组成的城
7、市人居环境评 价指标体系,其中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 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见表1 )b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方法2.1确定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评价标准确定 上,应依据以下几个原则:参考国内外人居环境 质量较好的城市现状值作为标准值;有国家标准 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规定的标准值;参 考国外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外推,确定标准值。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分级标准是人居环境评价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何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 人居环境质量状况的手段和工具。按指标在一定的 环境指数范围内进行分段,其分段依据是评价指标 所对应的环境影
8、响程度。因此,本文将评价指标标 准分为五个等级,其中评价指标指数在0,1范围 内相应划分为五类(见表2>2.2指标权值的确定在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中,由于各评价指标对人 居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定量评价各指标对人居环 境的作用是准确评价的基础。现行的许多定性分析 法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评价结果不能反应其实质|121。 因此,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delphi ),通过对120 位专家的咨询和估算结果的反馈,最终得到专家的 赋权方案,然后迸行统计分析,得到该指标体系的 指标权值(见表1 )。2.3评价模式城市人居环境是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 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能 力五大系统有
9、机组合而成的,为了全面评价城市 人居环境建设质量,可将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 合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为此,应首先把指标层 的指标实测值转化为各指标的评价指数,然后通 过加权综合层层叠加得到系统层指标的评价指 数,最后将其以一定的模式进行综合,得到城市 人居环境的总体评价。2.3.1单项评价将各系统层所属的单项指标通过层层加权z 加后得出各系统评价指数。计算公式如下:表i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权值table i the indicator and weight for urban humansettlements assessment系统层子系统层指标层社会经社会状况(0.491)失业率(0.
10、266)济环境人口自然增长率(0.226)(0.203 )经济发展(0.509)人均住宅建筑面积(0.271)每千人中卫生技术人员数(0.237) 人均 gdp(0.266)恩格尔系数(0.247)科教投入指数(0.260)第三产业占gdp比里(0.227)自然生空气环境(0.217)空气质虽优良率(1.000)态环境水环境(0.223)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0.424)(0.214 )声环境(0.198)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0.57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0.532)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0.468)光环境(0.157)居住区住宅日照达标率(1.000)土壤环境(0.205)土壤污染指数(1
11、.000)公共设绿化设施(0.37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361)施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328)(0.192 )市政设施(0.382)本地植物利用率(0.311)供水水质合格率(0.193)供水普及率(0.169)供气普及率(0.156)固定电话普及率(0.145)人均通路面积(0.163)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0.174)安全设施(0.247)消防设施配置合格率(1.000)环境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用水效益(0.223)源保护(0.378)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0.199)(0.201 )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0.215)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0.178)节水器具使用率(0.1
12、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271)与资源化(0.325)工业固体废弃物处虽利用率(0.24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0.232)垃圾资源化利用率(0.252)土地利用与保护自然保护区覆盖率(0.325)(0.297)闲里废弃地的恢复率(0.320)水土流失面积比例(0.355)环境管环境保护行动企业通过iso 140()0认证率(0.527)理能力(0.337)环境保护投资指数(0.473)(0.910)公共设施管理公共设施完好率(1.000)(0.305)公众参与(0.358)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0.343)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0.340)环保投诉处理率(0.317)式中:u_某
13、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数;vv,/指标的权值;p,_该级指标所属的各次级指标指数; m次级指标的项数。其中,指标层的指标指数p,由实测值依据指标分级标准得到,评价结果的等级和质量状态划分见 表2。2.3.2综合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 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也是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表2评价等级及指标指数 table 2 the grade of assessment and index of indicator评价等级-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指标指数0.9<pl0.8sp < 0.9 0.6<p<0.8 0.4sp < 0.60p<0.4(p)状态描
14、述优良中差劣过程,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该是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 展,并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设 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 合性指标来反映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水平和发展 的质量。(1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状态是衡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的综合指标,反映某一时期人居环境的 总体状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特点,城市 人居环境质量指数通过加权综合计算得出。计算 公式如下:/ 士aj:l式中:i_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w,_系统层评价指标相应权值; vi_系统层评价指标相应指数。其评价结果的等级和质量状态划分见表2。 (2)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c )协
15、调度是度量要素之间的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131。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是指城 市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系统层中的五大系统的协调 一致程度。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就 是在不超过系统承载力或容量范围内实现人居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协调关系在评价中表现为 五个系统的评价指数应相互均衡,五系统之间的 越协调,其评价指数就越接近,五系统之间的越 不协调,其评价指数相差就越大。系统协调度的 计算公式如下:(u+u2+u,+u4+u5)s =-u)2+(u2-uy-+(u5-u)2式中:c_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s_标准差;,u2,lh,队,u5系统层评价指表3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等级 tab
16、le 3 the grade of coordin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system城市人居环境系 统协调度(oo.9c<1().8<c<().90.7c<0.80.5c<0.70彡 c<0.5协调度描述优质协调良好协调一般协调勉强协调系统失调标相应指数±u系统层评价指标指数的均值。3实例分析根据上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 评价方法,本文以重庆市渝北城区为评价对象,依 据2003年调查统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 果如表4、表5所示。从评价结果来看,渝北城区人居环境质量中自 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
17、建设和环境管理能力都为 良”等级,社会经济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中”等表4渝北城区人居环境单项评价结果 table 4 the result of human settlements single assessment in yubei district系统指标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坏境资源保护环境管理能力评价指数0.690.860.840.690.87质虽状态中良良中良表5渝北城区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table 5 the result of human settlements integratedassessment in yubei district综合评价指标评价结果质
18、最状态城市人居环境质虽指数0.79中城市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0.91优质协调级。渝北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指数为0.79 ,评价结果 为“中”等级,但很接近“良”等级,其主要受到社会经 济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两项指标评价指数较低的 影响。人居环境系统协调度为0.91,处于一种优质 协调的强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今后渝北城区人 居环境创建,应该大力地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发 展,同时,也要加强对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居环境建设创造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参考文献:uj李王鸣,叶信岳.祁巍锋.中外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uj. 浙江大学学报,2000, 27(2): 205 - 2
19、11.li wangming,ye xinyue,weifeng. review of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and oversea human settlem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lj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s edition), 2000, 27 (2): 205 -211.2j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imj.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2.huang guangyu, chen yong. ecocity: theory and design approach
20、 mj.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2.31贾良清,欧阳志云,赵同谦,等.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u1.生态 环境,2004, 13(4): 592 - 596.jia liangqing, ouyang zhiyun, zhao tongqian, ct al.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an urban ecosystemfj. ecology and envi- ronmenl, 2004, 13(4):592 - 596.i4j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课题组.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研究手册frl.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
21、版社.1999.the pan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china urban envi- ronincni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 handbook r.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9.f5 australia: stale of the environment 2001一human settlcmenls eb/ol. 2004-05-16j. .au /soez.6 european
22、 common indicators: towards a local sustainability profile. ambiente italia research institute,f eb/ol. (2004-05-201./comm/cnvironmcni7urban/cominon_indicators.htnif7 malkina p, irina g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 and response function models: pros and c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
23、pment indices design fj. ecological indicators,2002,2:93 - 108.81王成超,王洪海,陈累谊.浅析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及优化措施- 以苏州市为例uh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 17(1):41 -45.wang chengchao, wang honghai, chen suyi. the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case of suzhou j. yun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search, 2005,
24、 17(1): 41 - 45.9 kaajnc d, glavic p. a model for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j 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2005,43 (2): 189 - 508.101吴良银.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jl.规划师,2001,6(17):5 - 8.wu liangyong. search for the theory of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m.planners, 2001,6(17):5
25、- 8.rm刘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ui. 城市规划汇刊,1999(5): 35 - 37.liu song, liu binyin. 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urban human sclllement m】. urban planning forum,1999(5): 35 - 37.121史宝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l.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9, 156 - 253.shi baozhong.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
26、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l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9, 156 -253.113j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52 - 256.yang shihong. ecologist of city environment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252 - 256.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ssessment systemzhang zhi,wei zhong
27、qing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indicator system,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grade system,the grade of subsystem and the grade of indicator, is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oversea human settlemen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写订金合同范本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学真题库-27
- 废品租赁场地合同范本
- 购车变租车合同范本
- 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离婚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舞蹈室经营租赁合同
- 商铺餐厅出租合同范本
- 委托贷款合同的特征二零二五年
- 房屋修建补充合同范本
- 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202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生音乐美术现场考核试卷答案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课件
- 十二讲船舶制冷装置课件
- 第12课送你一个书签
- 耳内镜微创外科技术PPT通用课件[通用]
- 宁夏华夏特钢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石膏制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 第5章有色金属的焊接
- (高清版)JGJ 145-2013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