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您的位置:图片欣赏第1页/共35页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您的位置:图片欣赏第2页/共35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您的位置:图片欣赏第3页/共35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您的位置:图片欣赏第4页/共35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同学们:“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今天,我们学习韩愈的马说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第5页/共35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
2、分。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熟读课文,了解文意;通过小组合作,能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您的位置:马说教学目标第6页/共35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关 韩愈(768824)字 ,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 家, 尤其著名,有“ ”的美誉,与 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并称为“ ”,是“ ”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 里。您的位置:作者简介
3、退之文学散文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昌黎先生集韩柳做一做第7页/共35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您的位置:马说作者简介唐宋散文八大家唐朝“韩柳”: 韩愈、柳宗元宋朝“三苏”: 苏洵、苏辙、苏轼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口诀:唐“韩柳”宋“三苏”和王曾欧第8页/共35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 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是 。您的位置:马说文体介绍关开关于“说”这种文体,我们以前学过吗?做一做。议论性谈马、论马第9页/共35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关于“说”请选择与“马说”的“说”相同的选
4、项。A.说说我自己B.爱莲说C.捕蛇者说D.说勤不同相同相同不同您的位置:马说文体介绍 关于“说”请选择与“马说”的“说”相同的选项。A.说说我自己B.爱莲说C.捕蛇者说D.说勤第10页/共35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 马说 韩愈您的位置:马说课文朗读第11页/共35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s 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外见 伯乐祗辱骈邪策 读准确下列字音。您的位置:马说课文朗读第12页/共35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 一同 辱没辱骈一食称著称吃一顿 是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见这种,这样等等同能能能够“见”通“现”。安怎么策道正确的方法能力材执拿着临面对 用鞭子打其难道通“才”,才能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第13页/共35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千里马伯乐辱骈称而故 于之以 虽这些实词和虚词怎样理解?实词:日行千里的马.擅长相马之人.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两马并驾著称,出名虚词:表转折,但是因此在结构助词,的凭借即使。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 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14页/共35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
7、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问2:第一段讲什么内容?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问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问1:第一段的论点是 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想一想 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第15页/共35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一食食马者是才美外见常等吃一顿通“饲”,喂才能,美好的素质表现在外面,“见”通“现”等同,一样普通的这种,作代词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这些实词怎样理解? 2 马之千里者,一
8、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16页/共35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或 安其 有时代“千里马”怎么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这些虚词怎样理解?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第17页/共35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问2: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问1:这一段讲什么?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9、得” 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一想第18页/共35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策之道尽材鸣通执策临知这些实词怎样理解?驾驭马鞭子方法竭尽通“才”,才能鸣叫通晓握到(它)跟前 。识别,了解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 3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19页/共35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策之以 鸣之邪这些虚词怎样理解?作代词,代千里马按照助词
10、,无实义通“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 3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20页/共35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问1:第三段讲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问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问3: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您的位置:马说课文理解 3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想一想第21页/共35页第
11、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第一段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反面论证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2页/共35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第三段痛斥执策者的愚蠢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归纳中心全文围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议论,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3页/共3
12、5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马说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4页/共35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托物寓意千里马人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5页/共35页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千里马人才(被埋没摧残、怀才不遇明主的人才) 伯 乐识才之人(让人发挥作用的封建统治者) 食马者昏庸的统治者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
13、,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3、“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4、本文通过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6页/共35页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文中的千里马、伯乐、说天下无马的人各比喻什么?讨论1:“千里马”:寓指有才能的人。“伯乐”:寓指能发现人才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寓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7页/共35页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讨论2: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
14、论点的? 第一段就揭示全文论点, 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对论点作概括论述,进一步从反面展开论述,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第三段对“策马者”进行辛辣的嘲讽,结尾再次强调造成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不知马”,与开头的论点相照应。您的位置:马说课文分析第28页/共35页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一、用原文填空: _是全文的主旨句,因为这种客观现象,造成了“千里马”_的遭遇。所以文章最后,作者感情达到高潮,大声感叹_,斥责那些不识马的人。在结构上,与主旨句相照应。 二、理解课文填空。文章有关“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把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将人比作“_”,而把伯乐喻指_集中
15、抨击的社会现象_。 您的位置:马说课堂练习练 习第29页/共35页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1、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3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驾驭,鞭打鞭子表反问语气,难道 表推测,恐怕 Sh 吃(一顿)S 饲养,或通“饲”Sh 吃 S 喂养 您的位置:马说课堂练习您的位置:马说课堂练习第30页/共35页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1. 补充下列句子:-,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4分)A.才美不外见 B.
16、食不饱,力不足C.策之不以其道 D.执策而临之3.指出句中加粗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什么词。A.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千里马”在文中寓指怎样的人?驾驭,鞭打通“现”,表露面对即使虽然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吃有才能的人。中考试题选您的位置:马说课堂练习第31页/共35页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点 三十八分。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策之不以其道C.安求其能千里也D.一食或尽粟一石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通“饲”,喂养驾驭,鞭打怎么有时中考试题选您的位置:马说课堂练习第32页/共35页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专家点评:中国可变电阻器行业发展环境及投资策略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箱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甘肃省陇南市某中学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RTB广告行业走势预测及未来趋势发展研究报告
- 2025年一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1套
- 2025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研优卷)
- 2025新职工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模拟题】
- 2024-2025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打印
- 2025年新入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打印
- 2024-2025岗前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预热题)
- 陕西、山西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七)语文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就业去向论文
-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铁总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广东省清远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清远二模
- 2025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温杯抛光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对口高考畜牧兽医类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