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论文_第1页
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论文_第2页
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论文_第3页
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摘 要:林声翕于1938年创作的白云故乡,曾在当时的社会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这首以国难为题材的抒情歌曲,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示了民族的劫难和人民的苦难,表现了中国人民炽热的爱国之心和灼热的民族情感,宣示着抗日的斗志,表达着必胜的信念。林声翕所处的特殊年代赋予了他特殊的生活阅历及创作观念,他在两岸三地的特殊身份,由于资料来源和跨地区艺术交流条件所限,使得众多的音乐人、音乐学者对他及他的作品都不甚了解,故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一下他的声乐作品之一白云故乡。由于真正了解白云故乡的人并不多,因此对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

2、意义。关键词:艺术歌曲;白云故乡;音乐特征;歌唱处理一、歌曲白云故乡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一)作曲家及白云故乡的创作背景林声翕教授是广东人,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是亚洲作曲家联盟创始人之一。早年负笈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追随黄自,亦奉韦瀚章教授为师。从经历上,林声翕教授是中国土壤上第一批成才的音乐家。一生阅尽了当代的中国音乐史,从音乐风格及技法上,他是公认的杰出的黄自先生的道统继承者。他一生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音乐事业,在指挥方面、作曲方面、音乐教育、翻译等方面卓有成效,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是乐坛的长青树。他在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后曾移居香港。41年香港

3、沦陷,他转至重庆。在国立音乐院任教并指挥在重庆的中华交响乐团。1950年,他重来香港定居,因缘际会,与一批同为南来的音乐同侪在港积极从事音乐的开拓工作。他不仅作曲、指挥,还努力从事音乐教育,担任乐友杂志的编缉,举行推广音乐唱片欣赏会,甚至执笔著论,又进行音乐文献的翻译工作等。四十年来,他工作不绝,诲人不断,很大部份的香港音乐工作者都经他的提携与教导成为香港音乐的中坚。从这方面来说,林教授既是数十年来香港音乐的开拓者,也是香港乐坛上的一根巨柱,称他是中国音乐及香港音乐的宗师,他应该当之无愧1。林声翕留下了数量诸多的著作。这些作品中,有很多在思想性、技术性、创新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有些作品时至

4、今日,经过历史的检验,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林声翕创作的艺术歌曲无论是歌曲结合,和声运用,还是钢琴伴奏写作,音乐境界等方面,在当时的中国音乐创作中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白云故乡的词作者韦翰章是一位歌词大作家,它完全扎根于文学的土壤之中,由于他的歌曲往往吸取了唐宋诗词的精华,往往表现得情意缠绵,意境也是十分的清新。1938年夏,韦翰章一起与弟子到香港的浅水湾游玩,韦翰章举目远眺,不禁涌起一股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于是触景生情一气呵成创作了白云故乡的歌词,我们反复读这首歌的歌词,可以看到作者的爱国之情跃然与作品之中。白云故乡的曲作者则为林声翕。在对白云故乡谱曲的

5、过程之中,林声翕十分注重歌曲旋律与汉语吟唱语调之间的联系,用音程变化以及节奏变化来充分表达歌词的语气以及语调,这也使得语调与歌词之间的结合变得更加地细腻以及准确,从而对歌词所要表达的思想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林声翕在为白云故乡谱曲的过程之中,完全使得诗的自然朗诵与音乐节奏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歌曲的旋律好像是从诗词中自然地流露了出来,更是使歌词也拥有了较丰富的表情,完全突出了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除此之外,歌曲的弱起同时也起到了叹息的作用,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土沦丧而发自内心的感叹2。歌曲白云故乡是他抗战时期所做歌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歌曲白云故乡创作于1938年,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这首歌当时曾

6、经引起广泛的影响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外敌入侵,国破家亡,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艰难选择,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变化。1937年我国爆发了卢沟桥事变,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抗日时期”对于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因此,白云故乡在思想以及艺术上具有比较深刻的时代意义。(二)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思想以及音乐风格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同时也为人们抒发情感提供了最好的方法。尽管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音乐总归是有思想的4。白云故乡是一代歌词作家韦瀚章在香港浅水湾隔海望乡时的触景生情之作,歌词虽是短短数语,

7、但是由于含义深远,描写较为广泛,如果做到音乐以及歌曲完美配合在一起,是比较难的。但是韦瀚章交予林声翕之后,林声翕用音乐的语言以及富有强烈表现力的钢琴伴奏将白云故乡的意境表现了出来。之后,白云故乡迅速流传,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声翕谱曲的这首白云故乡显示出了其非凡的创作才华以及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虽然白云故乡的创作历史已经有72年,但是听起来依旧是那样的动人心弦。因此,对这类作品继续关注以及探索研究,仍然对我国的音乐创作起到推动的作用。5歌曲白云故乡将人类心态的变化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思念故乡以及从敌人手中收回失地的心情白云故乡中表露无遗,在白云故乡之中凝聚了作者浓厚的爱国情怀。这首以

8、国难为题材的抒情歌曲,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示了民族的劫难和人民的苦难,表现了中国人民炽热的爱国之心和灼热的民族情感,宣示着抗日的斗志,表达着必胜的信念。歌曲白云故乡中有一句话非常叫人感动,它就是“海水茫茫,山色苍苍。白云依恋在群山的怀里,我却望不见故乡,我却望不见故乡”。当不少人唱到这句话的时候,那种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强烈的思乡之情一下子涌入人们的心头6。白云故乡荡气回肠的旋律,也使得人们更想对白云故乡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因此对白云故乡的音乐风格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白云故乡的音乐风格主要表现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在艺术上进行了创新;在旋律上有着强烈的美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具有强烈的艺术

9、感染力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在音乐中巧妙地运用了朗诵调;作者更是将满腔的热情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在了这首歌曲之中。 二、歌曲白云故乡的演唱难点与情感处理艺术表演往往追求的是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统一。作为一种听觉艺术,歌唱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艺术歌曲的诗词和乐符最初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演绎才能被听众充分感知,作品的风格魅力才得以在演唱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因此,对歌曲白云故乡的演唱难点与情感处理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演唱难点 1.歌曲的结构决定演唱时的气息流动方面是难点歌曲的结构往往包括了气息、情感以及声音等三大部分,这三部分看起来是独立存在,其实也是紧

10、密联系的。而气息是一切唱法的基础。在声乐界有这样一句格言:“谁掌握住了歌唱的气息,谁就会唱歌。”如果气息处理得不好的话,那么唱出来的歌曲就不能够打动人心。一般来说,“自然放松”是声乐歌曲唱法的根本前提,也是气息的前提7。放声的歌唱会把演唱者的心情表达出来。 2.唱腔以及咬文吐字要体现出演唱民族艺术歌曲的特点“字”与“声”既是民族艺术歌曲的最起码的歌唱技术因素,同时也是演唱者最具备的歌唱条件。在演唱白云故乡的时候咬文吐字清楚,做到吐字清晰韵味浓厚,声情并茂声音优美,往往会给听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在演唱白云故乡的时候,如何才能够将情感予以准确地表达。因此,笔者提出以下认识:首先,做到字正圆腔。在演

11、唱白云故乡时,尤其要对吐字引起足够的重视。“字正”主要表现为发准原音、辅音、韵腹、韵头、韵味安排恰当,并且声调做到准确,避免由于声调的不准确而造成“倒字”。“圆腔”主要表现为在做到“字正”的基础之上,在演唱白云故乡的时候根据白云故乡所要达到的感情做适当的“色泽”处理,从而做到行腔不仅优美动人,而且圆润流畅8。一般来说,字与腔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字为主”、“腔依字行”、“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在演唱白云故乡时做到字正圆腔不仅能够准确表达出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够使歌唱变得更加地流畅。其次,以声带情。没有融入感情的歌唱即使声音圆润明亮,语言表达准确无误,节奏以及音准准确,歌唱

12、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演唱白云故乡时也要做到以声带情。(二)演唱情感处理中华民族声乐作品的产生有着比较漫长的历史,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具有个性鲜明的情感,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不仅得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更是受到了世界人们的青睐。音乐中的声音往往是由感情生发出来的9。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个饱受欺凌以及战乱的国家,对内主要表现为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对外主要表现为帝国主义不断对我国进行侵略。因此,20世纪30年代的音乐作品往往是与当时中国的现实社会与人民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而白云故乡就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白云故乡集中表现在歌词中的爱国主义情

13、感、旋律中的爱国主义情调以及词曲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白云故乡饱含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其独特鲜明的情感使得白云故乡彰显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以及特色,散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以及魅力。情感往往是声乐作品的灵魂,这也成为了白云故乡经久不衰的最根本原因。这首歌从歌词的字面上讲,表现出了海外游子的心声,把由思念故乡到决心从敌人手里收复失地的心情,表现地淋漓尽致。而作者更是将对国家的满腔热情以及赤诚之心在白云故乡之中尽情地表露出来10。结论这首抒情性抗战歌曲以其优美抒情的艺术特色,感人至深的歌曲内容,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启迪着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了人民群众坚决抗战的信念,在特定的时期和场合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

14、于真正了解白云故乡的人并不多,因此对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音乐特征与歌唱处理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 释诸炜,林声翕艺术歌曲白云故乡的分析J音乐创作,2010年06期梁为,艺术歌曲演唱中的音乐美感之窥探J小演奏家,2007年第05期张书彬,论民族声乐歌唱中的情感表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4卷第6期 参考文献1施金烨,林声翕及其艺术歌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5月2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4月3刘也愚,艺术歌曲的体裁界定及其艺术特征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6月4于雪艳,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歌曲的分期及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