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第二期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计划安排表教学周备课内容(单元、章、节)主备人 第二单元 韩戈强
2、; 备课组长: 年 月 日第 二 单元教材分析 单 元 爱护周围环境教学内容主题课文: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 1、认识38个生字,会写40个字,准确掌握本单元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38个生字,会写40
3、个字,准确掌握本单元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品读课文,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抓重点词句例会语言表达的生动,体会关键词语的作用,理解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1、翠鸟及综合性学习 2课时 2、 燕子专列 2课时 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课时 4、 路旁的橡树 1课时 5、 语文园地二 3课时教学课题 5、翠鸟授课类型精读课文总课时数 2课时备课教师韩戈强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
4、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翠鸟的相关资料教法选择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设计思路 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课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
5、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 课题5、翠鸟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掌握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翠鸟的外形。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抓住翠鸟的那些放苗进行描写的。教学准备生字词卡 翠鸟的图片及资料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新课1.师导:你们喜欢小鸟吗?你们认识哪些鸟?你们知道有一种会捉鱼而又长得非常漂亮的鸟吗?它的名字叫翠鸟。(板书课题;教学“翠(cuì)鸟”2.出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赏。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3. 思考:课
6、文抓住翠鸟的哪些特点进行写?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有几句话? 一双()的爪子;一双()的眼睛;一张()的嘴。2.说一说翠鸟的外形(联系图画和课文) (1)爪子、眼睛和嘴;(小巧玲珑) (2)翠鸟的颜色:(头上、背上、腹部) 头上橄榄色(头巾) 背上浅绿色(外衣) 比喻 拟人 腹部赤褐色(衬衫)(3)齐读描写翠鸟身体的句子。用曲线画出表示颜色的词。(4)从上到下说一说翠鸟各部分的颜色。理解词语“鲜艳”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做:联一联,想一想)。(5) 提示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从几个方面写的?(喜爱、习性、颜色、形状)(6)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
7、字1.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2.重点指导:翠、赤、 希、 的写法 3.课堂练习额生字词5、 小结6、 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熟读课文教学 课题5、翠鸟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品学课文,了解翠鸟。 2、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了解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作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此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了解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翠鸟的飞行视频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本课词语 2.指名回答课文抓住翠鸟的恩什么仔细描写?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说说
8、翠鸟叼鱼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又轻又快;敏捷;迅速)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叼鱼的速度极快?把这些句子画下来。(贴 蹬 像 叼 ) 4.说说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5.你觉得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像让你看到了翠鸟叼鱼的生动情景?6.翠鸟贴着水面疾飞,是怎么飞?用手势做做。这和在水面上飞有什么不同?比较推敲:为什么翠鸟要贴着水面飞?思考:“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写这一句和不写这一句有什么不同?(写了这一句更感到翠鸟飞得快。翠鸟已经飞远了,“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可见翠鸟飞得极快。这句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7.朗读全段。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学到这儿,
9、你喜欢翠鸟吗?为什么?你会产生什么想法?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2.指名读。3.翠鸟的家在哪儿?即使翠鸟住的地方很好找,你肯捉它吗? 四、总结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有了各种各样的鸟,它们的歌声,它们的色彩,它们的羽毛,它们的姿态,为大自然增添了多少美感和生趣,而且许多鸟为我们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一定要保护鸟类,你们准备怎样保护鸟类? 五、作业。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板书设计 红色爪子 头部橄榄绿(头巾) 鲜艳羽毛 背上浅绿色(外衣) 外形 灵活透亮眼睛 腹部赤褐色(衬衫) (小巧玲珑)又尖又长嘴 喜爱翠鸟 贴 疾飞 一眨眼 动作 尽管还是 锐利 蹬
10、像 叼 飞远课后反思教学课题 6、燕子专列授课类型精读课文总课时数 2课时备课教师韩戈强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 14个字。正确读本科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4、增强学生环保、爱鸟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多媒体课件 瑞士地形资料教法选择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设计思路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
11、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教学 课题6、燕子专列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初读课文,理解可我呢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了解课文谢了一件什么事情。教学准备 瑞士的地理资料 生字词卡片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激趣导入1、师导: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欣喜。它们春来秋去,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
12、还会遇到很多危险!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燕子专列这篇课文,它一定会让你产生很多感慨! 2、板书课题: 6、燕于专列 3、出示资料: 简介瑞士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1抽读、齐读、默读思考: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题目的意思?(运送燕子的专用列车) 2分组读文 (1)说说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先写人们向乘坐在专列里的燕子送行; 然后描述事情发生的经过; 再单独介绍小姑娘贝蒂救助冻僵的燕子,最后再回到
13、开头的送行一幕。 (2)相机渗透:倒叙的方法,首尾呼应。 四、识记生字词 1、书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2、 重点指导: 舒 涉 骤 写法3、齐读生字词。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 抄写生字词。教学 课题6、燕子专列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重点句,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语句的投影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师导:春暖花
14、开的季节,小燕子总喜欢从南方赶回北方,当小燕子途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燕子专列(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精读感悟 (一)、燕子遇到的麻烦 1、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 A、师引导细化:这一处讲了许多原因,大家再读一读,想一想,用几个字概括燕子遇到的麻烦。 B看到燕子遭受这么多的苦难,你在想些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几句话。 (二)、人们是怎么帮助燕子的 1、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的词或句子,然后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地写在旁边。 2、生自渎并作批注 3、理解政府救助 重点句子 (1)“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
15、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2)、“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3)、“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4)、感受贝蒂 在救助燕子行动中有一名叫贝蒂的女孩令我们感动,A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你B从贝蒂的行动中感受到什么?你想对贝蒂说些什么呢? C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 (三)学习一、四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引导:经过人们的艰苦奋战,此刻,那些可爱的小燕子已经坐到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之中,让我们一起走进送行的队伍里,感受那温馨的一
16、瞬间。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2、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引导:列车就要开动了,她将带着获救的小燕子,带着人们的关爱之情,是向温暖的远方。请女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3、想象练笔: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一只获救的小燕子,望着前来送行的人们,你可能会想到许多。那么,现在就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送给你最想感谢的人。 A、学生练笔 B、交流练笔,并将读后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四、拓展 1、师引导:瑞士政府及广大居民用心、用爱、用情编织了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其实在生活中,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最后让我们共同聆听一个真实的故事 2、播放歌曲丹顶鹤 五、总结 列车载着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敢爱之情,驶
17、向了温暖的南方。这样的古诗在生活中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像故事中的人们那样做那样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六、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6、 燕子专列 政府:呼吁 专列 人们:纷纷 冒着 盯着 踏着 四处 爱 贝蒂: 一个人 十几只 脸通红 手僵硬 但是不在乎课后反思教学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授课类型精读课文总课时数 2课时备课教师韩戈强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科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
18、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美丽的环境图片 多媒体课件人们大量砍伐树木后的图片等相关资料教法选择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创设情景法设计思路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本课我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先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然后分析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剖析处村庄被毁灭,使人们自身的因素造成的,达到本课学习的要求,同时拓展知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更多类似的事例,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 课题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科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
19、,了解课文大致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科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与环境相关的资料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1、 揭题导入 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错误的音。郁(yù)郁葱葱、 湛(zhàn)蓝、 裸
20、(lu)露、 扩(kuò)大、一栋(dòng)栋、 清澈(châ)、造犁(lí)、 咆(páo)哮(xiào) 4.理解词义 锋利 裸露 咆哮 犁 5.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资料了解。 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 交流一些错的字。 “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
21、比例应该协调。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 3.各自抄写一遍。 五、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教学 课题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类似的故事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 小村庄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22、。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2.学习第三自然段。 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
23、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 五、作业设计。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装的故事 美丽 乱砍滥伐 破坏生态 一无所有 富裕课后反思教学课题8、路旁的
24、橡树授课类型略读课文总课时数 一课时备课教师韩戈强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3、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2、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法选择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设计思路 路旁的橡树一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筑路工人们为了保护一棵橡树,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树又圆满完成筑路计划。表现了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珍爱,赞扬了筑路人的环境保护意识。课文语言质朴,
25、情节简单,通过寻常小事,但不寻常的处理方法,感染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表达思想为教学目标 。教学 课题 8、路旁的橡树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人们为什么赞叹筑路工人有一颗高尚的。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2、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为保护环境做出了什么努力。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投影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 上山砍树
26、,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3、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 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
27、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 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 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4、 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路线 发现 改变计划 保护 高尚的心课后反思教学课题语文园地二授课类型总课时数三课时备课教师韩戈强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7个生字。
28、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教学重点难点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教法选择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教学 课题口语交际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环境污染情况。 2、说说自己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口语交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收集的资料 拍摄的家乡周围的
29、实际环境图片 教 学 流 程动态修改部分 一、激趣导入: 1、讨论激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周围的环境问题请大家说说以下内容:你希望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你周围的现实环境优势什么样子的?现实生活中,你见过那些随意污染环境的不文明现象?你当时有什么想法?举例说明。 2、提出话题,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二、小组交流: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2、每组选择一种污染环境的现象,有针对行的展开讨论,要摆事实(收集的推资料),讲道理级及准备采取的行动。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3、 组内讨论交流。三、全班交流:1、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四、总结、引导讨论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五、延伸拓展: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六、作业把讨论的内容即采取行动措施,讲给家人听。教学 课题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特点、作用2、学会分辨反义词 积累语言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学会翻遍反义词 积累语言教学准备 词语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安防及弱电系统2025年度施工合同
- 2025年天津货运从业资格证题
- 2025年廊坊货运从业资格证在哪里练题
- 土石方装卸作业2025年度物流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房卫生应急预案与租户安全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教育合同:国防奖学金项目实施与管理协议6篇
- 事业单位市场营销合作协议(2024年修订版)3篇
- 二零二五年高性能混凝土运输及安装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瓦产品售后维修及保养协议3篇
- 2025年度窗帘行业人才培养与就业服务合同3篇
- 中国末端执行器(灵巧手)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北京离婚协议书(2篇)(2篇)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Samsung三星SMARTCAMERANX2000(20-50mm)中文说明书200
- 2024年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2篇)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内审检查表完整版本
- 3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