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计算步骤_第1页
管网计算步骤_第2页
管网计算步骤_第3页
管网计算步骤_第4页
管网计算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网计算步骤管网计算步骤1、求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求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2、求管段计算流量;、求管段计算流量;3、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确定各管段的管径和水头损失;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和技术经济计算;、进行管网水力计算和技术经济计算;5、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1)(1)用水流量分配用水流量分配 为进行给水管网的细部设计,必须将总流为进行给水管网的细部设计,必须将总流量分配到系统中去,也就是将最高日用水量分配到系统中去,也就是将最高日用水流量分配到每条管段和各个节点上去。流量分配到每条管段和各个节点上去。集中流量集中流量:从一个点取得用水,用水量较大的用户

2、。:从一个点取得用水,用水量较大的用户。分散流量分散流量:沿线众多小用户用水,情况复杂。:沿线众多小用户用水,情况复杂。配水支管配水干管Q2Q1Q3Q4q1q2qqqqq34576图 14-1 干管配水情况集中流量:集中流量:qni 各集中用水户的集中流量,各集中用水户的集中流量,L/s;Qdi各集中用水户最高日用水量,各集中用水户最高日用水量,m3/d;Khi时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4 .86sLQKqdihinio 根据实际管网流量变化情况设计管网非常复杂,加以简化。提出比流量比流量,沿线流量沿线流量,节点流量节点流量的概念。比流量比流量:为简化计算而将除去大用户集中流为简化计算而将

3、除去大用户集中流量以外的用水量均匀地分配在全部量以外的用水量均匀地分配在全部有效干管长度有效干管长度上,由此计算出的单位长度干管承担的供水量。上,由此计算出的单位长度干管承担的供水量。长度比流量:长度比流量:面积比流量:面积比流量: lqQqsAqQqs沿线流量:沿线流量:干管有效长度与比流量的乘积。干管有效长度与比流量的乘积。 lqqsll:l:管段配水长度,不一定等于实际管长。无配水管段配水长度,不一定等于实际管长。无配水的输水管,配水长度为零;单侧配水,为实际管的输水管,配水长度为零;单侧配水,为实际管长的一半。长的一半。公园公园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坊街

4、坊街坊节点流量: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计算得出的并且假设从沿线流量计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按照水力等效的原则,按照水力等效的原则,将沿线流量一分为二,将沿线流量一分为二,分别加在管段两端的节点上分别加在管段两端的节点上;集中流量可以直接加在所处的节点上;集中流量可以直接加在所处的节点上;供水泵站或水塔的供水流量也应从节点处进入供水泵站或水塔的供水流量也应从节点处进入管网系统管网系统0.5ilqq例:所示管网,给水区的范围如虚线所示,比流例:所示管网,给水区的范围如虚线所示,比流量为量为qs,求各节点的流量。,求各节点的流量。因管段8-9单侧供水,求节点流

5、量时,将管段配水长度按一半计算。解解: 以节点以节点3、5、8、9为例,节点流量如下:为例,节点流量如下:例例: 某城镇给水环状网布置如图所示,全城最高日某城镇给水环状网布置如图所示,全城最高日最高时总用水量最高时总用水量315m3/h,其中包括工厂用水量,其中包括工厂用水量50m3/h,管段,管段68和和89均只在单侧有用户。计算均只在单侧有用户。计算最高日最高时单位管长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最高日最高时单位管长比流量、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量。14295水厂7863工厂880640710540520490530560580920890620解:解: 工厂的集中流量作为在其附近的节点工厂的集

6、中流量作为在其附近的节点4配出。管段配出。管段68和和89均只在单侧有用户。各管段配水长度如表均只在单侧有用户。各管段配水长度如表所示。所示。 全部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为全部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为6690m,该管网最高日最高,该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的总用水量为:时的总用水量为: Q-q=(315-50) 1000/3600=73.6(L/s) 管长比流量管长比流量qs为:为: Qs=73.6/6690=0.011(L/s.m)某城镇管网各管段最高日最高时沿线流量管段编号管段长度(m)管段计算长度(m) 沿线流量(L/s)水厂36201-24904905.391-48808809.682-5890890

7、9.794-55205205.722-35305305.833-692092010.135-65405405.944-7640640753.197-87107107.818-95605600.53.08合计669073.60节点编号连接管段编号连接管段沿线流量之和(L/s)节点流量(L/s)11-2,1-45.39+9.68=15.077.5421-2,2-3,2-55.39+5.83+9.79=21.0110.5132-3,3-6,水厂-35.83+10.13+0=15.967.9841-4,4-5,4-79.68+5.72+7.04=22.4411.2213.8

8、9某城镇管网最高日最高时各节点流量1427.5495水厂7863工厂 (13.89)10.7210.517.989.6311.227.421.54880640710540520490530560580920890620121,2,3,NjnjsjmiQqqqj,(2) (2) 节点设计流量计算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管段设计流量是确定管段直径的主要依据。管段设计流量是确定管段直径的主要依据。 求得节点流量后,就可以根据节求得节点流量后,就可以根据节点流量连点流量连续性方程续性方程,进行管网的流量分配,分配到,进行管网的流量分配,分配到各管段的流量已经包括了沿线流量和转输各管段的流量已经包括了沿线流量

9、和转输流量。流量。1 1、 单水源树状网单水源树状网树状管网的管段流量具有唯一性,树状管网的管段流量具有唯一性,每一管段的计算每一管段的计算流量等于该管段后面各节点流量和大用户集中用水流量等于该管段后面各节点流量和大用户集中用水量之和。量之和。泵站泵站56385646273545286142733341217726234775 环状管网环状管网满足连续性条件满足连续性条件的流量分配方的流量分配方案可以有无数多种。案可以有无数多种。15101312181617141976125271485819123359134602495111357301024982、环状网、环状网流量分配遵循原则:流量分配

10、遵循原则:(1)(1)从水源或多个水源出发进行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按从水源或多个水源出发进行管段设计流量计算,按水流水流沿最短线路流向节点沿最短线路流向节点的原则拟定水流方向;的原则拟定水流方向; (2)(2)当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设计流量时,要向当向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分配设计流量时,要向主主要供水方向或大用户用水分配较大的流量要供水方向或大用户用水分配较大的流量,向次要用户,向次要用户分配较少的流量;分配较少的流量;(3)(3)顺主要供水方向延伸的几条顺主要供水方向延伸的几条平行干管所分配的计算平行干管所分配的计算流量应大致接近流量应大致接近;(4)(4)每一节点满足进、出流量平衡。每一节

11、点满足进、出流量平衡。已知某城镇给水管网最高用水时流量Qh=200L/s。各节点流量(l/s)、各管段长度(m)见附图。试列表计算各管段的流量。(2)(4)50l/s(3)(5)200l/s60l/s30l/s60l/s练习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800850400700600(1)123645管径和设计流量的关系:管径和设计流量的关系:D管段直径,管段直径,m; q 管段流量,管段流量,m3/s; v 流速,流速,m/s; A 水管断面积,水管断面积,m3。确定管径必须先选定设计流速。确定管径必须先选定设计流速。vqDvDAvq442设计流速的确定设计流速的确定技术上:技术上: 为防止水锤现象,为

12、防止水锤现象,Vmax0.6m/s。 经济上:经济上: 设计流速小,管径大,管网造价增加;设计流速小,管径大,管网造价增加; 水头损失减小,水泵扬程降低,电费降低。水头损失减小,水泵扬程降低,电费降低。一般设计流速采用优化方法求得。一般设计流速采用优化方法求得。 合理的流速应该使得合理的流速应该使得在一定年限(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与运行费用之和在一定年限(投资偿还期)内管网造价与运行费用之和最小。最小。21001YCpTYTCW投资偿还期内的年度总费用为:投资偿还期内的年度总费用为: DeY2Cpt1001VeCpt1001WY2WVW0DW0管径管径 (mm)平均经济流速平均经济流速 (m

13、/s)D=100400 D4000.60.9 0.91.4一定年限一定年限T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主要是电费)年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主要是电费)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之和为最小的流速,称为经济流速经济流速。经济流速和经济管径和当地的管材价格、管线施工费经济流速和经济管径和当地的管材价格、管线施工费用、电价等有关。用、电价等有关。条件不具备时,可参考:条件不具备时,可参考:例例6.5 某给水管网如图所示,节点设计流量、管段长度、管段某给水管网如图所示,节点设计流量、管段长度、管段设计流量等数据也标注于图中。设计流量等数据也标注于图中。 求:设计管段直径;求:设计管段直径;(2)(3)(4)(

14、6)(7)(8) H1=12.00(1)清水池)清水池水塔(水塔(5)132094908590736065427035502650-194.3520.7751.1714.5535.0382.3327.65-37.15-194.3532.4689.989.96.2722.6354.875.0037.15泵站泵站管段编号管段编号123456789设计流量设计流量(L/s)194.3589.96.2737.1589.932.4622.6354.875.00经济流速经济流速(m/s)1.001.000.200.801.001.000.700.900.60计算管径计算管径(mm)352338/17233

15、8203203279103设计管径设计管径(mm)300*2300200200*2300200200300100已知某城镇给水管网最高用水时流量Qh=200L/s。各节点流量(l/s)、各管段长度(m)见附图。经济管径可参考表1选取。试列表计算各管段的管径。界限流量表界限流量表管径(管径(mm)100150200250300350计算流量(计算流量(l/s) 5.85.817.517.5313148.548.57171111练习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2)(4)50l/s(3)(5)200l/s60l/s30l/s60l/s800850400700600(1)123645 设计流量设计流量经济流速

16、经济流速管径确定管径确定压降确定压降确定控制点确定控制点确定泵站扬程和水塔高度确定泵站扬程和水塔高度确定 树枝状管网设计流量不会因管径选择不同而改变;树枝状管网设计流量不会因管径选择不同而改变; 环状网中,管径根据初次流量分配确定,管网流量按环状网中,管径根据初次流量分配确定,管网流量按管网水力特性管网水力特性进行分配。进行分配。设计工况:设计工况:即最高日最高时用水工况。管段流量和节点即最高日最高时用水工况。管段流量和节点水头最大,用于确定泵站扬程和水塔高度。水头最大,用于确定泵站扬程和水塔高度。水力分析:水力分析:确定设计工况时管道流量、管内流速、管确定设计工况时管道流量、管内流速、管道压

17、降、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道压降、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水力分析前需进行预处理水力分析前需进行预处理:1)泵站所在的管段暂时删除)泵站所在的管段暂时删除 水力分析前提:水力特性必须已知。水力分析前提:水力特性必须已知。 泵站水力特性未知,泵站设计流量合并到与之相关泵站水力特性未知,泵站设计流量合并到与之相关联的节点中。联的节点中。(1)(2)(3)(4)(5)(6)(7)(8)198765432Q7Q3Q2Q1Q4Q5Q6Q8q1,h1q6,h6q5,h5q2,h2q3,h3q7,h7q8,h8q9,h9q4,h4节点(节点(7)为清水池,管段)为清水池,管段1上设有泵站,将管段上设有泵站,将管段

18、1删除,删除,其流量合并到节点(其流量合并到节点(7)和()和(1):):(1)(2)(3)(4)(5)(6)(7)(8)98765432Q7+q1Q3Q2Q1-q1Q4Q5Q6Q8q6,h6q5,h5q2,h2q3,h3q7,h7q8,h8q9,h9q4,h42)假设控制点)假设控制点 水力分析前提,管网中必须有一个定压节点。水力分析前提,管网中必须有一个定压节点。节点服务水头:节点服务水头: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节点地面高程加上节点所连接用户的 最低供水压力。最低供水压力。 【规定最低供水压力标准:一层楼规定最低供水压力标准:一层楼10m,二层楼,二层楼12m,以后每增一层,压力

19、增加以后每增一层,压力增加4m。 H=120+40(n-2)kPa, 其中其中n2】控制点:控制点:给水管网中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其节点水给水管网中压力最难满足的节点,其节点水 头可作为定压节点。头可作为定压节点。控制点的选择控制点的选择 一般离泵站最远,地势最高的节点假定为一般离泵站最远,地势最高的节点假定为控制点。控制点。 假定控制点,假定控制点,其节点水头等于服务水头,其节点水头等于服务水头,则该节点成为定压节点。则该节点成为定压节点。 可先随意假定,水力分析完成后,通过节可先随意假定,水力分析完成后,通过节点水头与服务水头两者供压差额比较,找点水头与服务水头两者供压差额比较,找到真正的

20、控制点。到真正的控制点。例例6.5 某给水管网如图所示,水源、泵站和水塔位置标于图中,某给水管网如图所示,水源、泵站和水塔位置标于图中,节点设计流量、管段长度、管段设计流量等数据也标注于图中,节点设计流量、管段长度、管段设计流量等数据也标注于图中,节点地面标高及自由水压要求见表。节点地面标高及自由水压要求见表。1)设计管段直径;)设计管段直径;2)进行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进行设计工况水力分析;3)确定控制点。)确定控制点。(2)(3)(4)(6)(7)(8) H1=12.00(1)清水池)清水池水塔(水塔(5)132094908590736063505330427035502650-194.3

21、520.7751.1714.5535.0382.3327.65-37.15-194.3532.4689.989.96.2722.6354.875.0037.15泵站泵站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节点编号12345678地面标高(m)13.618.819.12232.218.317.317.5要求自由水压(m)/24.02824/282824服务水头(m)/42.847.146/46.345.341.5给水管网设计节点数据解解 1)管段直径设计)管段直径设计(如下表)经济流速选择考虑(如下表)经济流速选择考虑管段编号管段编号123456789设计流量设计流量(L/s)194.358

22、9.96.2737.1589.932.4622.6354.875.00经济流速经济流速(m/s)1.001.000.200.801.001.000.700.900.60计算管径计算管径(mm)352338计管径设计管径(mm)300*2300200200*2300200200300100给水管网设计数据给水管网设计数据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 将管段将管段1暂时删除,管段流量并到节点(暂时删除,管段流量并到节点(2)上的)上的Q2=-194.35+14.55=-179.8(L/s) 假定节点(假定节点(8)为控制点)为控制点 水头损失采用海

23、曾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威廉公式CW=110管段或节点编号23456789管段流量(L/s)81.088.7737.1598.7221.1425.1363.692.50管内流速(m/s)1.150.280.591.400.670.800.900.32管段压降(m)3.860.380.752.821.241.762.240.97节点水头(m)47.5743.7143.2644.0444.7142.4741.50/地面标高(m)18.8019.1022.0032.2018.3017.3017.50/自由水压(m)28.7724.6121.26/24.6125.1724/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24、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3)确定控制点)确定控制点节点编号12345678节点水头(m)/47.5743.7143.2644.0444.7142.4741.50服务水头(m)/42.8047.1046.00/46.345.3041.50供压差额(m)/-4.773.392.74/1.592.830.00节点水头调整(m)1250.9647.1046.6547.448.1045.8644.89地面标高(m)18.8019.1022.0032.2018.3017.3017.50自由水压(m)/32.1628.0024.65/29.8028.5627.39节点(节点(3)、()、(4)、()、(6)

25、、()、(7)压力无法满足服务水头要求,)压力无法满足服务水头要求,节点(节点(3)和要求自由水压差值最大,所以真正控制点为节点)和要求自由水压差值最大,所以真正控制点为节点(3),应根据节点(),应根据节点(3)自由水压重新进行水力分析。)自由水压重新进行水力分析。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 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泵站扬程可以根据所在管段的水力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泵站扬程可以根据所在管段的水力特性确定。泵站扬程计算公式:特性确定。泵站扬程计算公式:)()(mifiFiTipihhHHhHfi泵站所在管段起端节点水头泵站所在管段起端节点水头Hti终端节点水头终端节点

26、水头hfi沿程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hmi局部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局部损失可忽略不计,上式也可写为:局部损失可忽略不计,上式也可写为:iminiFiTipilDkqHHh)((2)(3)(4)(6)(7)(8) H1=12.00(1)清水池)清水池水塔(水塔(5)132094908590736065427035502650-194.3520.7751.1714.5535.0382.3327.65-37.15-194.3532.4689.989.96.2722.6354.875.0037.15泵站泵站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管网设计工况水力分析)()(mifiFiTipihhHHh泵站扬程计算泵站扬程

27、计算例例6.6 采用例采用例6.5数据,节点(数据,节点(1)处为清水池,最低设计水位)处为清水池,最低设计水位标高为标高为12m,试根据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的结果,借,试根据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的结果,借1上泵站的上泵站的设计扬程并选泵。设计扬程并选泵。解解水泵扬程为(水泵扬程为(忽略局部水头损失忽略局部水头损失):):1.8521.8524.87()10.670.19435(50.9612)()320110021 61.34 .nipiTiFiimimkqhHHlD考虑局部水头损失:考虑局部水头损失:水泵吸压水管道设计流速一般为水泵吸压水管道设计流速一般为1.22.0m/s,局部阻,局部阻力系数可

28、按力系数可按5.08.0考虑,沿程水头损失忽略不计,考虑,沿程水头损失忽略不计,泵站内部水头损失为:泵站内部水头损失为:则水泵扬程应为:则水泵扬程应为:Hp=41.61+1.63,取,取44m;按按2台水泵并联工作,单台水泵流量为:台水泵并联工作,单台水泵流量为:Qp=194.35/2=97.2(L/s)=349.8(t/h),取,取350t/h。查水泵样本,选型。查水泵样本,选型。21281.6329.81mhm 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完成设计工况水力分析后, 水塔高度水塔高度=水塔节点水头水塔节点水头-地面高程:地面高程:TijjHHZ)(t0ZZhHHot或或(1)管网定线(2)计算干

29、管的总长度(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6)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 树状网:管段流量等于其后管段各节点流量和 环状网:根据一定原则先人为拟定lqQqslqqslltqq5 . 0(7)根据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8)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各管段压降(9)确定控制点,根据管道压降求出各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树状网:根据流量直径计算压降。环状网:若各环内水头损失代数和(闭合差)超过规定值,进行水力平差,对流量进行调整,使各个环的闭合差达到规定的允许范围内。(6)(9)列水力分析计算表(10)确定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 某城市供水区用水人口某城市供水区用水

30、人口5 5万人,最高日用万人,最高日用水量定水量定额为额为150150/(/(人人) ),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为,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为1616。节点接某工厂,工业用水量为节点接某工厂,工业用水量为4004003 3/ /,两班,两班制,均匀使用。城市地制,均匀使用。城市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形平坦,地面标高为5.OO5.OO。水泵水泵水塔水塔012348567250450300600230190205650150练习1 树枝网水力计算1 1总用水量总用水量 设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设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50000500000.150.157500m7500m3 3/d/d86.81L/s 86.81L

31、/s 工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 400400161625m25m3 3/h/h6.94L/s 6.94L/s 总水量为:总水量为: QQ86.8186.816.946.9493.75L/s 93.75L/s 2 2管线总长度:管线总长度:LL2425m2425m,其中水塔,其中水塔到节点到节点0 0的管段两侧无用户不计入。的管段两侧无用户不计入。 3 3比流量:比流量: (93.75(93.756.94)6.94)242524250.0358L/s0.0358L/s4沿线流量:沿线流量:管段管段管段长度(管段长度(m)沿线流量(沿线流量(L/s)01 12 23 14 48 45 56 673

32、00 150 250 450 650 230 190 2053000.035810.74 1500.03585.37 2500.03588.95 4500.035816.11 6500.035823.27 2300.03588.23 1900.03586.80 2050.03587.34合计合计242586.815节点流量:节点流量:节点节点节点流量(节点流量(L/s)0 1 2 3 4 5 6 7 80.510.745.37 0.5(10.74+5.37+16.11)16.11 0.5(5.37+8.95) 7.16 0.58.954.48 0.5(16.11+23.27+8.23)23.8

33、0 0.5(8.23+6.80)7.52 0.5(6.80+7.34)7.07 0.57.343.67 0.523.2711.63合计合计86.8193.7588.3860.6311.634.4811.643.6710.7418.26水泵水泵水塔水塔0123485672504503006002301902056501503.6711.634.487.1623.80+6.947.077.5216.115.376干管水力计算:干管水力计算:管段管段流量流量(L/s)流速流速(m/s)管径(管径(mm)水头损失(水头损失(m)水塔水塔0 01 14 4893.75 88.38 60.63 11.63

34、0.75 0.70 0.86 0.66400 400 300 1001.27 0.56 1.75 3.95 h7.53 选定节点选定节点8为控制点,按经济流速确定为控制点,按经济流速确定管径管径(可以先确定管径,核算流速是否在(可以先确定管径,核算流速是否在经济流速范围内)。经济流速范围内)。7支管水力计算:支管水力计算:管段管段起端水位起端水位(m)终端水位终端水位(m)允许水头损失(允许水头损失(m) 管长管长(m)平均水力平均水力坡度坡度13 4726.70 24.9521.00 21.005.70 3.95400 6250.01425 0.00632管段管段流量流量(L/s) 管径管径

35、(mm) 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水头损失水头损失(m)12 23 45 56 6711.64 4.48 18.26 10.74 3.67150(100) 100 200(150) 150 1000.00617 0.00829 0.00337 0.00631 0.005811.85(16.8) 2.07 0.64(3.46) 1.45 1.198确定水塔高度确定水塔高度)(53.23)00. 500. 5(53. 700.16)(mZZhHHotot水泵扬程:需要根据水塔的水深、吸水井最低水位水泵扬程:需要根据水塔的水深、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水泵吸水管路和压水管水头损失计算确定。标高、水泵吸水管路和压

36、水管水头损失计算确定。水泵水泵水塔水塔012348567250450300600230190205650150练习2 树枝网水力计算已知树状网各管段长度,各节点流量和高程,设水厂供水水压按满足3层楼用水考虑,应满足自由水头He16m。水厂二级泵站泵轴高程Zp为42.08m,水泵吸程(吸水高度Hs吸水管水头损失hs)为4.0m,求二级水泵扬程。17654325.66805.416.66.215.85.311.1600710620580640520水厂某树枝网节点流量、管段长度节点编号地面高程(m)节点编号地面高程(m)142.95543.24243.81643.94343.88744.17444

37、.69表5-6 某树枝网各节点地表高程解(1)管网定线(已知)(2)计算干管的总长度(略)(3)计算干管的比流量(略)(4)计算干管的沿线流量(略)(5)计算干管的节点流量(已知)(6)定出各管段的计算流量(7)根据计算流量和经济流速,选取各管段的管径(8)根据流量和管径计算各管段压降(9)确定4为控制点,根据管道压降求出各节点水头和自由水压。 (6)-(9)见水力计算表管段或节点编号1234567管段流量(L/s)6649.328.26.25.65.35.4管径管内流速(m/s)0.931.010.910.8-管段压降(m)3.164.263.8910.58-节点水头(m)79.4275.1

38、671.2716+44.69-地面标高(m)42.9543.8143.8844.69-自由水压(m)36.4731.3527.39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节点(4)水头=16+44.69节点(3)水头=16+44.69+10.58=71.27自由水压=71.27-43.88=27.39(10)二级泵站水泵扬程 79.42-42.08 3.16+4.0 44.5(m)()(mifiFiTipihhHHh已知某城镇给水管网最高用水时流量Qh=200L/s。各节点流量(l/s)、各管段长度(m)见附图。经济管径可参考表1选取。试列表计算各管段的管径和流量。(只要求算到第

39、二次分配各管段的流量,即可结束计算)。(1)(3)50l/s(2)(4)界限流量表界限流量表200l/s60l/s30l/s60l/s管径(管径(mm)100150200250300350计算流量计算流量(l/s)5.85.817.517.5313148.548.57171111练习3 环状管网水力计算800850400700600答:因为分配初始流量有无数各方案,所以该题要求能正确分配初始流量,确定管径,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环闭合差和环校正流量,能正确调整各管段的流量。以下为一个例子:1350l/s24200l/s60l/s30l/s60l/s7030803010环号管段管长(m)管径(mm

40、) Q(L/s)h(m)h/Q(sq)Q(L/s)11-2800300704.1340.05970-6.09=63.911-4850350-80-2.5990.032-80-6.09=-86.092-4400150101.9590.19610-6.09-1=2.91 3.494 0.287 -6.09112-3700200305.8720.19630+1=313-4600200-30-5.0330.168-30+1=-292-4400150-10-1.9590.196-10+1+6.09=-2.91 -1.12 0.56 1.0QhhQ2 从前面的设计过程可知,管网的管径和水泵扬程,是按设计年

41、从前面的设计过程可知,管网的管径和水泵扬程,是按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和正常水压要求来设计的。这样的限内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和正常水压要求来设计的。这样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其他特殊情况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其他特殊情况(消防时、最大转输、事故时消防时、最大转输、事故时)下的要求,就需进行其它用水量条件下的核算。下的要求,就需进行其它用水量条件下的核算。 核算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其他特殊核算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其他特殊情况下的要求的过程就叫作情况下的要求的过程就叫作管网校核管网校核。 两种校核方法:水头校核法,流量校核法。两种校核方法:水头校核法,

42、流量校核法。 校核工况包括:校核工况包括: 1)消防工况校核)消防工况校核 2)水塔转输工况校核)水塔转输工况校核 3)事故工况校核)事故工况校核二泵站供水曲线二泵站供水曲线用水曲线用水曲线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最大用水小时最大用水小时最大转输小时最大转输小时1 1 消防校核消防校核1.11.1消防校核的实质消防校核的实质 管网是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来设计的,这个流量并管网是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来设计的,这个流量并没有包括消防流量。(城市火灾不是经常发生的,且没有包括消防流量。(城市火灾不是经常发生的,且火灾持续时间不长,灭火期间短时间的断水或者流量火灾

43、持续时间不长,灭火期间短时间的断水或者流量减少居民能够接受)减少居民能够接受) 消防校核的实质消防校核的实质是以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另加消防流是以最高日最高时流量另加消防流量作为设计流量,按量作为设计流量,按10m的服务水头计算,校核按最的服务水头计算,校核按最高时流量确定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消防时候的要求。高时流量确定的管径和水泵能否满足消防时候的要求。1.21.2消防校核的方法:消防校核的方法: (1)首先根据城市规模和现行的)首先根据城市规模和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确定同时发生的火灾次数和消防用水量;同时发生的火灾次数和消防用水量; (2)把消防流量作为集中流量加在相应节

44、点的节点流量中;)把消防流量作为集中流量加在相应节点的节点流量中;(如按消防要求同时一处失火,则放在控制点,有两处或两(如按消防要求同时一处失火,则放在控制点,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失火,一处放在控制点,其他设定在离二级泵站较远处以上失火,一处放在控制点,其他设定在离二级泵站较远或靠近大用户的节点处,其余节点仍按最高用水时的节点流或靠近大用户的节点处,其余节点仍按最高用水时的节点流量。)量。) (3)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管径为基础,将最高时用)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的管径为基础,将最高时用水量与消防流量相加后进行流量分配;水量与消防流量相加后进行流量分配; (4)进行管网平差,求出消防时的管

45、段流量和水头损失;)进行管网平差,求出消防时的管段流量和水头损失; (5)计算消防时所需要的水泵扬程。(自由水压不低于)计算消防时所需要的水泵扬程。(自由水压不低于10 mH2O)1.31.3消防校核结果消防校核结果 虽然消防时比最高时所需的服务水头要小得多虽然消防时比最高时所需的服务水头要小得多,但但因消防时通过管网流量增大,各管段的水头损失相应因消防时通过管网流量增大,各管段的水头损失相应增加,按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程有可能不满足消防时增加,按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程有可能不满足消防时的需要。若:的需要。若: 消防时需要的水泵扬程消防时需要的水泵扬程 小于小于 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程最高时确定的水

46、泵扬程,则设计不需要调整;则设计不需要调整; 消防时需要的水泵扬程消防时需要的水泵扬程 略大于略大于 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程,可放大管网末端个别管径;程,可放大管网末端个别管径; 消防时需要的水泵扬程消防时需要的水泵扬程 远大于远大于 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最高时确定的水泵扬程,专设消防泵。程,专设消防泵。2 2 最大转输校核最大转输校核2. 1最大转输校核的实质最大转输校核的实质 设对置水塔的管网,在最高用水时由泵站和水塔同时向管网供水,但在一天设对置水塔的管网,在最高用水时由泵站和水塔同时向管网供水,但在一天内泵站送水量大于用水量的时段内,多余的水经过管网送入水塔贮存。内泵站送

47、水量大于用水量的时段内,多余的水经过管网送入水塔贮存。 最大转输校核的实质最大转输校核的实质是校核设对置水塔的管网在发生最大转输流量是校核设对置水塔的管网在发生最大转输流量时水泵能否将水送到水塔水柜中最高水位。时水泵能否将水送到水塔水柜中最高水位。最高时最高时转输时转输时2.2最大转输校核的方法最大转输校核的方法 校核时,水力计算过程跟最高时计算过程相同,只校核时,水力计算过程跟最高时计算过程相同,只是管网各节点的流量需按最大转输时管网各节点的实是管网各节点的流量需按最大转输时管网各节点的实际用水量求出。因节点流量随用水量的变化成比例地际用水量求出。因节点流量随用水量的变化成比例地增减,所以最

48、大转输时各节点流量可按下式计算:增减,所以最大转输时各节点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最大转输时节点流量最大转输时节点流量等于最大转输小时用水量与最大小等于最大转输小时用水量与最大小时用水量之比乘以最大小时节点流量;水泵扬程满足时用水量之比乘以最大小时节点流量;水泵扬程满足水塔最高水位;水塔最高水位;节点流量确定后,按最大转输时的流量进行分配和管网节点流量确定后,按最大转输时的流量进行分配和管网平差,求出各管段的流量、水头损失和所需要的水泵平差,求出各管段的流量、水头损失和所需要的水泵扬程。扬程。2. 3最大转输校核的结果最大转输校核的结果 校核不满足要求时,应适当放大从泵站校核不满足要求时,应适当放

49、大从泵站到水塔最短供水路线上管段的管径。到水塔最短供水路线上管段的管径。3.1事故校核的实质事故校核的实质 管网主要管段发生损坏时,必须及时检修,在检修时间内管网主要管段发生损坏时,必须及时检修,在检修时间内供水量允许减少,但设计水压一般不应降低。事故时管网供供水量允许减少,但设计水压一般不应降低。事故时管网供水流量与最高时设计流量之比,称为水流量与最高时设计流量之比,称为事故流量降落比事故流量降落比,用,用R表示。表示。R的取值根据供水要求确定,城镇的事故流量降落比的取值根据供水要求确定,城镇的事故流量降落比R一般不低于一般不低于70%。 事故校核的实质事故校核的实质是管是管网前端主要管段发

50、生损坏网前端主要管段发生损坏时,原设计的管径和水泵时,原设计的管径和水泵能否供应不小于最高时设能否供应不小于最高时设计流量计流量70%的流量。的流量。3.2事故校核的方法事故校核的方法 校核时,水力计算过程跟最高时计算过校核时,水力计算过程跟最高时计算过程相同,只是管网各节点的流量应按事故程相同,只是管网各节点的流量应按事故时用户对供水的要求确定。(可按事故流时用户对供水的要求确定。(可按事故流量降落比统一折算,即事故时管网的节点量降落比统一折算,即事故时管网的节点流量等于最高时各节点的节点流量乘上事流量等于最高时各节点的节点流量乘上事故降落比故降落比R)3.3事故校核的结果事故校核的结果 经

51、过校核后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增加平经过校核后不符合要求时,可以增加平行主干管或埋设双管,或放大某些连通管行主干管或埋设双管,或放大某些连通管的管径,或重新选择水泵。也可以从技术的管径,或重新选择水泵。也可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如加强当地给水管理部门的上采取措施,如加强当地给水管理部门的检修力量,缩短损坏管段修复时间;重要检修力量,缩短损坏管段修复时间;重要的和不允许断水的用户,可以采用贮备用的和不允许断水的用户,可以采用贮备用水的保障措施。水的保障措施。6.5.1 分区给水系统 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个区,每区有将整个给水系统分成几个区,每区有独立的管网。独立的管网。为保证安全用水,各区域之为保证安全用水,各区域之间用应急管道连通。间用应急管道连通。 技术原因:技术原因:均衡管网水压,实现管网均衡管网水压,实现管网低压供水,从而减少漏失水量并避免管道低压供水,从而减少漏失水量并避免管道及附件的损坏及附件的损坏。 经济原因:经济原因:降低能耗。降低能耗。6.5 6.5 给水管网分区设计给水管网分区设计 并联分区:并联分区:泵站共用,由低压水泵和高压水泵站共用,由低压水泵和高压水泵分别向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理方便,安全性高;泵分别向高区和低区供水,管理方便,安全性高;输水管道较长,高区靠近水源处的压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