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下人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檐”“饰”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2 、通过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来感受乡下人家的诗情画意,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影片激趣,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2、师: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 1 / 36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同学们,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师:请大家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次。读完之后想一想:乡下人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试着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概括。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3、反馈交流,提炼中心。师:课文读完了,咱们来聊聊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家又是怎样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你们知道在哪儿吗?(
3、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a.划出句子,齐读b.老师还想请同学们读这句话,不过这次读跟刚才那次有所不同,你们得用回答我问题的语气读这句话。可以吗?听好了!问题一:乡下人家在什么时候什么季节的景色最美?(强调“不论不论”),哦,我听明白了。那不论什么时候都有哪些时候呢?(早上、中午、下午、傍晚、夜晚),不论什么季节都有哪些季节呢?(春夏秋冬)问题二: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怎样的风景?(强调“独特、迷人,板书)能换个词吗?c.同学们刚才通过朗读很好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生交流后师小结:乡下人家,到处都隐藏着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4、现在就请同学们和你组内同学之间一起合作,看看作者都描绘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景物,并给每一处景物起个小标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雨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三、阅读片断,想像画面。1、乡下人家有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你喜欢的画面,下面就请你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或几处画面找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学生读,教师巡视。2、找个别学生读,利用课件帮助学生想象画面。四 整体回顾,感悟中心。 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读,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看似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竟如此美丽,美得朴素,美得动人 。老师也禁不住想吟诗一首(点击课件)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
5、,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高唱甜蜜,最美乡下人家。师读,生齐读。 5、 延伸拓展,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1.学生自由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试着画出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自己有哪些感受。2.交流感受,并在头脑中浮现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21 乡下人家 屋前搭瓜架、 门前种鲜花 雨后春笋冒 院里鸡觅食 河中鸭嬉戏 门前吃晚饭 夜静催眠曲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
6、往之情。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异国风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图片以及音像资料课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词句教学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师: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师:谁能评一下
7、?(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2.师: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生自由读。师: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生读。师相机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师: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读一读。出示“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
8、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师板书。(牛多)师: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比赛比赛。指名比赛,师生评价。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6.师: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
9、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同桌交流。7.师: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三、课件展示异国风光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作业: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
10、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
11、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读生字:塞箬蓑二、自读渔歌子理
12、解词意自读全词,整体感知。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自读词,提出疑问。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读生字:塞箬蓑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五、总结升华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自然)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麦哨教学设计教
13、学目标: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初读课文1.直观激趣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2.范读激情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
14、文的美好意境。3.初读感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4.互助识字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二、感悟文章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
15、,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1)播放牧
16、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提示: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
17、小诗。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2.实物投影仪。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听写词语。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3.组内交流。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
18、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口头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习作1
19、.精彩回放: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2.学生习作: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b.教师个别指导。c.同桌互相交流。d.推荐代表交流。e.师生共同评议。f.独立进行修改。3.展示台: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2. 能正确、
20、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3.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5.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6. 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二、重点、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5.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一、谈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伽利略,一个是亚里士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教师补充)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检查在预
21、习中解读生字词的情况。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句,再讨论概括自然段段意。四、给课文划分结构段并概括段落大意五、总结: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3. 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基础上回答“思考练习”中1、2、3的问题。6. 学生能从伽利略敢于大胆怀疑大哲学家的说法,并通过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
22、身科学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埋下伏笔。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没有人怀疑过这句话?为什么?2.引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a.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b.分析这句话:你们懂这句话么?(想读就读)强调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板书二、简介人物,激趣生疑。1.这句话是谁说的? (简介亚里士多德:他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2.书上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25岁时就已
23、经当上了数学教授。)三、整体感知,把握主题。过渡:一位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一位是25岁的数学教授,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的联系主要围绕一个什么问题?2.学生说,师总结:两个铁球着地(板书)3.加上两个字就是伽利略的观点。(同时补充板书)过渡:谁对谁错呢?四、质疑讨论,精讲研究。(一)细析亚里士多德的话。1.再次出现亚里士多德的话。(集体读)a这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会对他的话怀疑么?为什么?b哪些词最能体现?(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责备)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责备”在什么情况下责备?(在人们怀疑亚里士多德说
24、的话的情况下。)c读反问句,读出责备的语气。“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这个反问句说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2伽利略是怎样想的?用“-”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两个结论,讨论后总结(一慢一快)板书过渡:这两个结论是自相矛盾的,伽利略多么地爱动脑筋,不迷信权威,他不仅敢怀疑,还勇敢地进行试验。(二)细析伽利略试验及其结果部分。1提问:课文中从哪儿到哪儿写他做试验的过程?实验分几步?(a自己试验b公开试验)板书2学习伽利略自己做试验部分。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这部分中你知道伽利略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试验?结果如何?提问:a.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
25、学态度?(反复、许多次)他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面对的是亚里士多德,他不能马马虎虎。)b.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c.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句话正好与亚里士多德的话相反。把“速度与重量有关”划掉。从这段中,你还知道什么?(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过渡: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3学习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实验部分:出示比萨斜塔的照片。师述: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共
26、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该塔名声更大。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集体读,个别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请看:(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这
27、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告诉我们,这个人无论他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都是对的。不能轻易的相信别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突出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敢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板书:(献身科学、打破迷信)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1.伽利略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2假如书上有错,你们敢于提出疑问吗?a.出示句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b.师:这句话就有错误,你们谁敢于提出疑问?做两个试验:第一次,将两个演示的皮球放在同一高度,并同时放下。第二次,
28、将两个演示的皮球大的放在高处,小的放在稍低处,再同时放下。c.得出结论:这句话应该改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3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开头,我们说过高尔基的一句话,谁来质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总结全文: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我们自己也有了这种意识。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亚里士多德试验一慢一快自己试验公开试验速度与重量有关 打破迷信献身科学全神贯注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
29、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讲的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3、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许许多多科学家工作起来,都常常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的? 板书:全神贯注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2)谈谈读后的收获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收集各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类,组织学生交流。3.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1)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
30、、语言、神态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话怎样理解?三、全班交流小组长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其中部分问题。四、学生自学,小组、全班交流自读提示: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五、读议结合,理解语句。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3)他
31、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2.读读议议罗丹修改完女像发生了什么事?(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第3、4自然段中表现罗丹和茨威格行动、语言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讨论下面句子的意思: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猛然想起”是讲罗丹刚刚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解脱出来。“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说明他对挚友的一片真情。从把朋友无意关在工作室这件事,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3.齐读最后一
32、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结合实际)六、总结全文七、布置作业: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板书设计26* 全神贯注罗丹叽里咕噜把你忘了(语言) 一会儿一会儿 踩(动作)不停地挥动 眼睛闪光世界消失(神态)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33、。【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学习27课。(板书:鱼画到了纸上)学生: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老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学生之间的争议引入课文。二、检查预习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这篇课文,现在检查一下预习情况。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我”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残疾青年,他每个星期天都来这里画金鱼。“鱼游到了纸上”意思是说这位青年画的金鱼十分形象生动,像活的那样在纸上游动。学生可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
34、容,只要大致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行了。)2.你是怎么知道这位青年是聋哑人?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从来不说一句话”“没有任何反应”,和他胸前佩戴的“福利工厂”的厂徽,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聋哑青年。如果是会说话的人,不可能从来不说一句话;如果是听得见的人,那么在众人的赞叹、议论声中,不可能“没有任何反应”;“福利工厂”一般是专为残疾人开办的工厂。)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句子。2.轻声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想想每段讲了什么。3.指名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段意。学生讨论。第一段(12自然段)讲“我”常去玉泉观鱼。第二段(34自然
35、段)讲“我”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第三段(58自然段)讲“我”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了解。第四段(913自然段)讲“我”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4.出示生字生词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致”是翘舌音,“聋”是后鼻音。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和停顿不恰当的地方。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指名朗读第一、二段二、提问1.“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作者在玉泉观鱼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因欣赏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
36、畅。因为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样美好的情景看在眼里自然觉得心情舒畅愉快。)2.想想第一段的哪句话引出下文?(“十几缸金鱼”。)3.“举止”的意思是什么?“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举止”,动作、神态。“我”是在金鱼缸边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特别”的地方就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即爱鱼达到了忘掉自己的程度。)三、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二、三、四段,思考问题:这位青年“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2.学生讨论思考题。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37、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有时有时”“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太阳快下山了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为了画好金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等)3.提问: (1)“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青年画的鱼仿佛活的一样在纸上游动,引起了人们围观和赞叹。说明他对鱼的特点非常了解,画得非常像。) (2)“融为一体”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融合在一起的意思。他和金鱼融合在一起,好象自己也成了金鱼,这正是达到忘我境界的集中表现。说明这位青年画鱼非常勤奋、专注。) (3)“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和“游到了纸上”
38、有什么关系? (青年对鱼的特点非常熟悉,在心中已经形成了金鱼的清晰、准确、生动的形象。一个“先”字点明了“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把鱼画得像,画得活,必须反复观察,使头脑中的金鱼形象、生动。鱼“游到纸上”是“游到心里”的结果,鱼“游到心里”是“游到纸上”的前提和原因。这位聋哑青年之所以能使鱼“先游到”自己的心里,是他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结果。)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目标】2.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名分段朗读。注意读出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表达的语气。2.教师
39、范读课文。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二、讨论下面问题: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作者与那位青年“只是碰到过几次”,却发现了他的“特别”之处,对那位青年爱鱼爱到忘我境界的准确描写以及发现那位青年是聋哑人,都能体会出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正因为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所以文章写得具体、生动)2.聋哑青年又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一看就是一整天”等,说明他观察事物十分专注、刻苦。从“有时有时”可以看出他观察时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因此,画出的金鱼才能做到仿佛在纸上游动。)3.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可从两方面加以引导
40、,一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积累,并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二是谈谈如何学习那位聋哑青年的勤奋、刻苦的精神。)三、布置作业抄写生词两遍,提示难点:聚、聋、哑。先写出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出词语的意思:一丝不苟、赏心悦目、融为一体。附:板书27鱼游到了纸上聋哑青年举止特别(忘我)游到纸上先游到心理 “我” 认识 了解 敬佩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默读课文,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坚韧的品质和对土地的热爱。二、教学过程1.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阅读提示”,说说本课的阅读要求。然后按照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记号和批注,要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画出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41、并把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2.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开垦菜园的?课文就这个问题有清楚的说明,父亲是在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菜园的情况下决定开垦新的菜园的。他又是怎样开垦菜园的?课文就这个问题讲了四点:(1)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2)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高高的石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些可怖的岩石。(3)当菜园长出了一片绿绿的豌豆的时候,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去肥土。(4)四处拾粪,伺候这块菜园。3.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中体会到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是教学的重点。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来体会,然后说说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做适当梳理。 (1)决定开荒。“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勤劳) (2)开垦荒地。“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勤劳、吃苦) (3)垒上石块。“父亲没有气馁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坚忍不拔) (4)种上豌豆。当我问能否长出豌豆,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对土地的信赖) (5)豌豆肥田。“父亲说:肥土吧。”(对土地的保护、热爱) (6)拾粪肥田。“有时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亲也要我跑到菜地里去撒。”(节俭、对土地的热爱) 语文园地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繁华商圈店铺租赁合同3篇
- 2024年跨国保险业务分销合同
- 2024年版:项目合作风险共担协议
- 2024黄山旅游纪念品设计合同
- 2025年度大理石石材进出口贸易承包合同规范3篇
- 2024艺术品代理销售与艺术品展览策划合同3篇
- 2024蔬菜产地直供与电商平台合作意向协议书3篇
- 2025年度物业费收取与调整协议3篇
- 2024甲乙双方共建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合同
- 西南大学《特殊儿童运动康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联重科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 Unit8 Chinese New Year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半结构化面试题100题
- 服装厂班组长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钢结构行业发展需求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版
- 广东省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修订表
- 《激光原理及应用》全套课件
- 2022年河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含答案
- 急诊心律失常的治疗
-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