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列管换热器_第1页
煤油列管换热器_第2页
煤油列管换热器_第3页
煤油列管换热器_第4页
煤油列管换热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处理能力: 20 万吨/年设备型式: 列管式2、操作条件(1)煤油:入口温度 140c 出口温度 40c(2)冷却介质:循环水 入口温度20c出口温度40c(3)允许压降:不大于 0.1MPa(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c = 825kg/m3屋=7.05 10“ Pa sCpc =2.22kJ / kg oCc =0.14W/ moC(5)每年按33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三)、设计内容1、概述2、设计方案的选择3、确定物理性质数据4、设计计算(1) 计算总传热系数(2) 计算传热

2、面积5、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3) 管径尺寸和管内流速的确定(4) 传热面积、管程数、管数和壳程数的确定(5) 接管尺寸的确定6、设计结果汇总217、工艺流程图及换热器工艺条件图8、设计评述(四)、图纸要求A3 图纸三、概述3.1 换热器概述1热器(英语翻译: heat exchanger ) ,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 通用设备, 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 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 间壁

3、式、 混合式和蓄热式。 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3.2 .列管式换热器概述1列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化工及酒精生产上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所需材质 ,可分别采用普通碳钢、紫铜、或不锈钢制作。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另 -种流体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这称为壳程。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管束的表面积即为该换热器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当传热面积较大, 管子数目较多时, 为了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 增大管内一侧流体的传热膜系数, 常将全部管子平均分成若干组, 流体每次

4、只流经一组管子, 即采用多管程结构。 其方法是在封头内装设隔板, 在一端的封头内装设一块隔板, 便成二管程;在进口端装两块挡板,另一端装一块隔板,便成四管程;如此,还可以设置其他多管程, 但过多使流体阻力增大, 隔板占有分布管面积, 而使传热面积减小。列管换热器(又名列管式冷凝器),按材质分为碳钢列管换热器,不锈钢列管换热器和碳钢与不锈钢混合列管换热器三种,按形式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 U型管式换热器,按结构分为单管程、双管程和多管程。四、工艺设计及主要设备设计4.1 确定设计方案4.1.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4在本次设计任务中,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煤油)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 40

5、;冷流体( 循环水 ) 进口温度20,出口温度40。该换热器用循环水冷却介质,受环境影响,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且管束与管壳之间的温差较大会产生不同热膨胀,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4.1.2 流程安排在固定管板式式换热器中,对于流体流径的选择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宜走管内,以便于清洗管子。(2) 腐蚀性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 于清洗和检修。(3) 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4) 饱和蒸气宜走管间,以便于及时排除冷凝液,且蒸气较洁净,冷凝传 热系数与流速关系

6、不大。(5) 被冷却的流体宜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 果。(6) 需要提高流速以增大其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宜走管内,因管程流通面 积常小于壳程,且可采用多管程以增大流速。(7) 粘度大的液体或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 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从两物流的操作压力看,应使煤油走管程,冷却水走壳程。但由于冷却 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 贱,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自来水走管程,煤油走壳程。(8) 确定物理性质数据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

7、均值。壳程流体煤油的定性温度为 T = 140 40 = 902管程流体水的定性温度为T ="/° = 30 32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煤油在90c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P 0(kg/m3)比热容Cpo(kJ/(kg . 0C)粘度(Pa - s)导热系数入。(W/(m2 - 0C)煤油8252.220.0007050.14水在30c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物性密度p i (kg/m3)比热容Cp(kJ/(kg . 0C)粘度以(Pa ' s)导热系数入i(W/(m2 - 0C)水995.74.1740.00080070.61764.

8、3估算传热面积4.3.1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煤油流量20 107Wh 二二 7.01kg/s330 24 3600Q = WhCph(Ti-T2)=7.01 2.22 .(140- 40) = 1556.2kW3600冷却水流量Wc1556.2Cp/t2 - 匕)- 4.174 (40 - 20)=18.6kg/s4.3.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传热温差按单壳程多管程进行计算,对逆流传热温度差进行校正根据化工原理1 (上)» P213,公式(4-45)得逆流传热温差为tmF -町=(140-40)-(40- 20)= 49 70 cln040- 20R=Tt2 - t1140- 40 二

9、 540- 20P = t2 - t1Ti40-200.167140-20所以修正后的传热温度差为tm = tm = 0.883 49.7 = 43.9oC4.3.3估算传热面积由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表1-6 ,查得水与煤油之间的传热系数在290-698w/(m2.oC),初步设定 K=556.3w/(m2. °C)。根据化工原理(上)P235,公式(4-44a)估算的传热面积为K tm1556200556.3 43.9=63.7m24.4 主体构件的工艺结构尺寸4.4.1 管径和管内流速选用25X2.5的传热管(碳钢管),管内径 di =0.025-0.0025 X2=0.02,取

10、管内流速Ui=1.2m/s4.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7» P62,公式3-9可依据传热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nsV18.6/995.7=49.6 50根二,20.78 5 0.022 1.2di ui4按单管程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63.73.14 0.025 50=16.2m正三角形排列按单管程设计,传热管过长,现取传热管长 1=6,则该换热器管程数为N = L = 16,2 定 4(管程) p l 6热管总根数N=50 X 4=200(根)4.4.3 传热管的排列和分程方法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 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其中,每程内

11、的正三角形排列,其优点为管板强度高,流体 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的壳程内 可排列更多的管子。由化工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图3-13取管心距t=1.25d0 , 则 t=1.25 X 25=31.25 32(mm由化工原理2(上)P282,公式(4-119),得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为nr = 1.1, N = 1.1 , 200 16(根)c由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67页,公式(3-16),隔板中心到离其最 近一排中心距离S = t/2+6 =32/2 + 6 = 22mm,取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 44mm 其前后箱中隔板设置和介质的流通顺序按化工过程及

12、设备课程设计图3-14选取。4.4.4 壳体内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由流体力学与传热P206,公式4-115,得壳体内径为D=1.05t、N/ = 1.05 32、200/0.7 = 567.9mm圆整可取D=600mm4.4.5 折流板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h =0.25 D = 0.25 600 = 150mm取折流板间距B=0.4D,贝U B=0.4X600=240mn板间品E B=300mm折流板数N B传热管长.1=逊.1=19块折流板间距3004.4.6 接管d=4 7.01/8253.14 1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13、取接管内煤油流速为 u=1.0 m/s ,则接管内径为=0.1040m经圆整采用114m由5mm热轧无缝钢管(GB8163-87),取标准管径为114mm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循环水流速u =1.5 m/s ,则接管内径为4 18.6/995.73.14 1.5=0.126m经圆整采用140m由7mm热轧无缝钢管(GB8163-87),取标准管径为140mm.4.5 换热器主要传热参数核算4.5.1 热流量核算4.5.1.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可采用克恩公式,由化工原理3 (上)» P253,公式(4-77a)得-0.36。”30.14P 1其中:当量直径de,由于是正三角形排列

14、,由化工原理(上)P253,公式(4-79)de4 -23 0-0322 - 4 0.02520.020m3.14 0.025壳程流通截面积A,由化工原理(上)P253,公式(4-80),得d00.0252A0 = hD1-=0.15父 0.6 父 1 = 0.01969m< t )00.032J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系数分别为u0=VcA 07.01/8250.019690.432m/sReode uo :0.020 0.432 825 -八八=10110.60.000705普兰特准数c Cp2.22 0.0000705Pr = = 11.1790.14粘度校正:0 = 0.36-011

15、4 10110.60.55 11.1791/3 1 = 898.4 W/(m2oC) 0.0204.5.1.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由化工原理(上)P248,公式(4-70a),水在管程中是被加热,所以公式中的n=0.4,得=0.023'Rdi0.80.4e Pr其中:管程流通截面积Ai 二,2-di3.14 0.02242002=0.0157m4管程流体流速以及其雷诺数分别为Ui18.6/995.70.0157= 1.2m/sRei0.02 1.2 995.70.0006176=38693普朗特准数Cp4.174 0.0008007 ”Pr = - = = 5.410.6176故管程对流换

16、热系数0 6176080-=0.02307638693 5.41 = 6528.1 w/(m2oc)i0.024.5.1.3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查阅化工原理(上)P354,附录20,得煤油侧的热阻R°=0.000172 m2 oC/w循环水侧的热阻Ri=0.000344 m2 oC/w钢的导热系数为人=454.5.1.4 传热系数K1Rso -根据化工原理2 (上)» P227,公式(4-41 )1 d d bdn一二0-R 00siK : d sid di iim0.0256528.1 0.020.0003440.0250.020.0025 0.02545 0.02250

17、.0001721898.4解得 K=509.9 W/(m2.OC)传热面积S =QK tm1556200509.9 43.9=69.5m 2所选 用 的 换热 器 的 实SP=二 dlN= 3.14 0.025 6 (200 - 16) = 86.7 m4.5.1.5传热面积裕度根据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P76,公式(3-36)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Sp - S86.7-69.5H = - 100% = 100% = 19%Sp86.7处于要求的15%20%J范围内,该换热器符合实际生产要求4.5.2 壁温核算因为管壁很薄,而且壁热阻很小。冬季操作时,循环水的进口温度将会降低。为确保可靠,取

18、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0C,出口温度为40c计算传热管壁温。另外,由于传热管内侧污垢热阻较大,会使传热管壁温升高,降低 了壳体和传热管壁温之差。但在操作初期,污垢热阻较小,壳体和传热管间壁温 差可能较大。计算中,应该按最不利的操作条件考虑,因此,取两侧污垢热阻为 零计算传热管壁温。于是有:tw = ";c,学,式中液体的平均温度tm和气体的平均温度分别 *1 I *1m = 0.4 X 40+0.6 X 20=28CTm =(140+40)/2=90 C=6528.1叼帧T)o = 898.4谭献嵋传热管平均壁温为tw= 35 c壳体壁温,可近似取为壳程流体的平均温度,即T=90C

19、o壳体壁温和传热管壁温之差为 At = 90-35= 55 C>50co该温差较大,故需设温度补偿装置。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式换热器4.5.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压强降)4.5.3.1 管程流动阻力根据化工原理3 (上)P284,公式(4-121)得EApi = ( pi+Ap2)Ft N Np其中:2 A Pi管程总压力降,Pa;API、A P2分别为单程直管阻力与局部阻力,Pa ;Ft污垢校正系数,对于25mme 2.5mm管子,取Ft = 1 .4; 对于 19mme 2mm管子,取Ft = 1 . 5; 这里取 Ft = 1 . 4;Ns 壳程数,Ns=1 ;Np管程数

20、,Np=40其中流体流过直管段由于摩擦所引起的压力降可由下式计算l :u2d 2流体流过回弯管(进、出口阻力忽略不计)因摩擦所引起的压力降可由下式计算:P2 = 3u2式中:人摩擦阻力系数;l传热管长度,m;di传热管内径,m;ui管内流速,m s;P流体密度,kg m3 。由Re=38693<10,设管壁粗糙度e =0.1mm则相对粗糙度e/di=0.005,查莫狄图得入 i=0.03W/m C ,流速 Ui=1.2m/s , p =995.7kg/m3,所以_ _ 2 Pi=0.03X口 995.62 =6451.5Pa 0.02995.6 1.22P2 = 4-= 2867.3Pa

21、22总压强降:工 AR =(6451.5+ 2867.3), 1.4M1 4= 52185.3Pa< 0.1MPa4.5.3.2 壳程流动阻力(压强降)三po= ( pi + A p2)Fs Ns6其中:2 A P0壳程总压力降,Pa ;AP' 1流体流过管束的压力降,Pa;AP' 2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压力降,Pa;Fs结垢校正系数,对于7体,Fs = 1 . 15 ;对于气体或可凝蒸汽,Fs =1 . 0 ,这里取 Fs = 1 .15;Ns壳程数,Ns=1。其中,流体流过管束的压力降_、 Un2P1 = Ff0nc NB 1 I0 c B流体通过折流板缺口的压力降P

22、2 : NB3.5-式中N每一壳程的管子数目;NB折流板数目;B折流板间距,m;D壳体内径,m;F管子排列方式对压力降的校正因数,对于正三角形排列,F = 0.5;对于正方形斜转45° , F = 0.4;f0壳程流体的摩擦系数,当Re0> 500时,f0 = 5.0 ReJ?282;其中,Re0= ( deu p )/ n。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nc = 1 .1 N ;管子按正方形排列:nc = 1 .19, N ;u0壳程流体横过管束的最小流速,m /s ,Vs壳程流体的体积流量,m3 s。根据管子排列方法(这里是正三角形),取F=0.5Re=37

23、85 f 0=5.0Re0 °2282 =0.61nc =1.1、N =11200 = 16(根)心=驷-1=19(块)300B=240mm D=600mmp =825kg/m3 u 0=0.432m/sR' = 0.5 0.61 16 19 12825 0.4322=7513.5PaP2' = 193.5-2M 0.15、825M 0.4322=4388Pa0.6总压强降:,P0 = 7513.5 4388 1.15= 13686.7Pa< 0.1MPa符合设计要求。五、设计结果汇总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见下表:换热器型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面积(褶):8

24、6.7工2参数名称壳程物料名称循环水煤油操作温度,C20/4040/140流量,kg/s18.67.01流体密度,kg/m3995.7825流速,m/s1.20.432传热量,kw1556.2总传热系数,w/itf k509.9对流传热系数,w/itf k6528.1898.4污垢系数,m2 k/w0.0003440.000172阻力降,Pa52185.313686.7程数41使用材料碳钢碳钢管子规格 25M2.5管教200管长,mm6000管间距,mm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折流挡板型式上下间距,mm300切口高度25%壳体内径,mm600保温层厚度,mm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6 140 乂 7壳程流体进出口接 管接管 114M5六、设计评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个人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这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以小组为单位,然后组员各自进行相应的确定实验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的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在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 , 我感觉我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主要有以下几点:在计算方面,这是设计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数据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各阶段, 这就需要我们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