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2节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教学设计血液循环重庆市万州区高峰初级中学 冯长权【教学课题】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 血液循环【重要概念】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废物和激素等物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3)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4)了解血压和脉搏。2.能力目标(1)学会止血包扎的方法。(2)尝试观察水蚤的心脏

2、搏动。(3)进行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观察实验并描述血液流动情况。(4)运用探究方法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3.情感目标(1)认同止血包扎的方法。(2)认同体育锻炼可能强健心脏。(3)确立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4)认同运动与脉搏有直接关系,加强运动能够促进心脏功能。【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及血液成分变化情况。4.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3.阐明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对生物学重

3、要概念的理性认识不强。因此,必须通过演示、实验等直观方式,让学生建立起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帮助其加强对概念的理解。【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准备】1.相关实验或活动器材的准备。2.有关血管的结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演示课件及血液循环的演示动画。【内容要点】(板书设计)第二节 血液循环一、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1.动脉:血液从心脏到身体各部位。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2.静脉:血液从身体各部位到心脏。壁较薄,弹性小,血液速度慢。3.毛细血管: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壁极薄,数量多,分布广,单行过,速最慢。4.模拟练习止血包扎。二、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1.心脏的位置:胸腔 形状:倒置的梨 2.

4、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3.心脏的四个腔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静脉4. 四个腔的壁薄厚各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5.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 房室瓣开口向心室方向。动脉瓣开口向动脉方向。6.心脏的功能:象一台水泵,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7.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8.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9.心脏的锻炼;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量大。3、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的循环流动1.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

5、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动脉血)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血)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静脉血) (动脉血)3.动脉血: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4.静脉血:含氧气少,颜色暗红四、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1.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2.收缩压:心室收缩,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90130mmHg)3.舒张压:心室舒张,血压下降到最低值 (6090mmHg)4.高血压:血压经常超过140/90mmHg5.低血压:血压经常低于90/50mmHg6.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教学过程】第1课时 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6、目标引导一、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说明三种血管的功能及结构特点。3.学会止血包扎的方法。二、发放自学导引1.观察血管切片并用表格形式归纳结构功能特点。2.填写止血包扎的简要步骤。 1.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阅读本节课自学导引,明确了解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2.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自主探究(观察血管横切片;归纳结构特及功能特点;阅读止血包扎的方法)1.补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旧知。问(1)血液的组成?问(2)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是什么?2.指导学生自学。指定学生通读本堂课教材内容,提示学生根

7、据目标和导引提供的思路精读教材筛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并用语言归纳概括,对于似懂非懂和一点都不懂的知识点做好记录。3.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自学导引,交流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对未知知识点的疑问。 1.回答复习提问。答:(1)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答:(2)是输血。 2.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开始自学。阅读整节教材内容,筛选知识点,用自己的话归纳三种血管的特点和止血包扎的方法并填写图表,记录不懂之处。 3.展示自学中完成的自学导引,发表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在讨论中提出质疑,相互补充或纠正。1.了解学生认知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

8、力。3.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辨是非,加深知识的理解。质疑点拨1.教师质疑。教师把在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易忽略点处提出启发性问题,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启发提问(1):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有什么关系?(2) :动脉出血与静脉出血在按压时有什么不同?2.精读点拨。找准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易忽略点等进行讲解。启发、诱导学生归纳和联系(1)动脉的概念及特点。(2)静脉的概念及特点。(3)毛细血管的特点作用。(4)近心端远心端按压的原因。1.学生积极思维,尝试回答。答:(1)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液速度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2)动脉出血

9、按压出血血管的近心端;静脉按压远心端。2.听老师讲解重难点并思考,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1.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诊断”,收集反馈信息。2.重难点等的讲解,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反馈矫正1.应用反馈。让学生模拟练习止血包扎。完成反馈练习,教师巡视,调查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学习误差的原因。2.矫正回授。针对个别情况个别订正(在课堂巡视时进行),对带共性的问题,再次强调。1.学生两人一组,相互模拟处理不同类型的出血现象。之后完成导引上的反馈练习。2.听老师讲解,再次学习薄弱知识点。加深对操作的理解。1.及时反馈,检查达标情况。2.典型问题再教学,照顾了全体学生。第2课时 心脏

10、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目标引导一、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4.了解心率心输出量及心脏的锻炼。二、发放自学导引1.心脏结构模型名称及连接血管。2.心脏的功能及相关生理活动。1.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阅读本节课自学导引,明确了解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2.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自主探究(观察心脏模型;归纳结构特点及功能)1.补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旧知。问(1)动脉和静脉的区别?问(2)三类血管出血有何不同?2. 指导学

11、生自学。指定学生通读本堂课教材内容,分发给小组一个心脏模型,提示学生对照心脏结构模式图观察模型,在自学导引上完善心脏结构图。根据导引提供的思路精读教材,筛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并用语言归纳概括,对于似懂非懂和一点都不懂的知识点做好记录。3.组织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自学导引,交流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对未知知识点的疑问。1.回答复习提问。答:(1)动脉,血液出心脏;静脉,血液回心脏。答:(2)出血量动脉最大,毛细血管最小。2.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开始自学。阅读整节教材内容,分小组观察心脏模型并完善心脏结构图的绘制。用自己的话归纳心脏的结构、功能及心率、心输出量,记录不懂之处。3.展示

12、自学中完成的自学导引,发表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在讨论中提出质疑,相互补充或纠正。1.了解学生认知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绘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辨是非,加深知识的理解。质疑点拨(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1.教师质疑。(1)心脏搏动的动力来自哪里?(2)为什么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3)心脏搏动有什么特点?教师演示“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实验。2.精读点拨。(1)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2)心肌地收缩舒张形成搏动。(3)心输出量可衡量心脏能力。(4)加强体育锻炼可强健心脏。1.学生积极思维,回答。答:(1)来自心肌

13、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2)心室壁厚(心肌发达)与输送血液有关。(3)学生观察实验演示并思考。2.听老师讲解重难点并思考,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1.帮助学生理解次级概念,对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收集反馈信息。2.重难点等的讲解,使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反馈矫正1.应用反馈。出示达标检测题让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调查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学习误差的原因。2.矫正回授。针对个别问题个别订正(在巡视时进行),对带共性的薄弱知识点,如练习中第3、4、5题,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教学。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测。通过相互批改,找出共性的薄弱知识点。2.听老师讲解,再次学习薄弱知识点。加深

14、对知识的理解。1.及时反馈,检查达标情况。2.典型问题再教学,照顾了全体学生。第3课时 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目标引导一、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简述血液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3.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4.实验观察血液流动,区分三种血管二、发放自学导引1.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2.体循环肺循环过程及血液变化。1.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阅读本节课自学导引,明确了解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2.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自主探究(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探究

15、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1.补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旧知。问(1)毛细血管的特点?问(2)小分子营养物质如何进入血液?2.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指定学生通读本堂课教材内容,分发给小组一套实验用具,提示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自学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筛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并用语言归纳概括,完成自觉导引上的概念图。对于似懂非懂和一点都不懂的知识点做好记录。3.组织全班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自学导引,交流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对未知知识点的疑问。1.回答复习提问。答:(1)连通微小动脉静脉。一层,单行,速最慢。(2)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2.根据学习目标和

16、自学导引开始主动探究学习。阅读整节教材内容,分小组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用自己的话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过程、小组讨论血液成分的变化,完成概念图,记录不懂之处。3.展示自主学习中完成的自学导引(循环图),发表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在讨论中提出质疑,相互补充或纠正。1.了解学生认知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辨是非,加深知识的理解。质疑点拨(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1.教师质疑。(1)体循环中血液如何变化的?(2)肺循环中血液如何变化的?(3)小分子营养成分如何进入并到组织细胞的?2.精读点拨。(1)演示“观

17、察动脉血和静脉的变化”小实验。(2)演示血液循环动画中物质交换、动静脉血转变等细节以及完整过程。(3)代谢废物及激素等的运输。1.学生积极思维,回答。(1)动脉血变为静脉血。(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3)从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组织细胞处。2.听老师演示讲解重难点并思考,在头脑中形成血液循环及成分变化概念图。理解血液循环的功能。1.帮助学生理解次级概念,对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收集反馈信息。2.重难点等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反馈矫正1.应用反馈。出示达标检测题让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调查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学习误差的原因。2.矫正回授。针对个别问

18、题个别订正(在巡视时进行),对带共性的薄弱知识点,如反馈练习的第1、3、4、5题,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教学。1.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测。通过相互批改,找出共性的薄弱知识点。2.听老师讲解,再次学习薄弱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1.及时反馈,检查达标情况。2.典型问题再教学,照顾了全体学生。第4课时 血压和脉搏反映心脏和血管活动状况教学程序及知识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目标引导一、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了解血压和脉搏。2.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3.完善重要概念的关联图。二、发放自学导引1.血压的概念,高、低血压判断。2.重要生物学概念关联图。3.探究活动过程引导。1.了解本节课

19、的学习目标。2.阅读本节课自学导引,明确了解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方法。1.让学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2.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达标意识。自主探究(血压脉搏概念;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1.补偿教学,引导学生回顾旧知。问(1)血管壁最厚的血管?问(2)血液循环系统组成?问(3)心率的概念?2.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指定学生通读本堂课教材内容,自学血压、脉搏及探究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筛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并用语言归纳概括,完成自学导引上的重要概念关联图,进行探究活动并做好过程记录。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做好记录。3.组织全班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完成的自学导引,交流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对未知

20、知识点的疑问。1.回答复习提问。答:(1)主动脉。(2)心脏、血管及血液。(3)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2.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导引开始主动探究学习。阅读整节教材内容,分小组完善重要概念关联图,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记录不懂之处。3.展示自主学习中完成的自学导引(关联图和探究活动记录),发表对已懂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在讨论中提出质疑,相互补充或纠正。1.了解学生认知初始状态和情感初始特征。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辨是非,加深知识的理解。质疑点拨(补充后续知识)1.教师质疑。(1)高血压与低血压的判断?(2)血液循环系统运输的营养物质来自哪里

21、?(3)运动与脉搏的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2.精读点拨。(1)血压的意义。(2)本章重要概念归纳,补充重要概念关联图中后续内容要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废物和激素等物质的关系。1.学生积极思维,回答。(1)高140/90低90/50(2)消化管中胃、小肠和大肠吸收。(3)运动促进心脏功能。2.听老师演示讲解重难点并思考,在头脑中形成血液循环及成分变化概念图。理解重要概念的完成关系。1.帮助学生理解次级概念,对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收集反馈信息。2.重难点等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反馈矫正1.应用反馈。出示达标检测题让学生完成,教师巡视,调查学生(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学习误差的原因。2.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