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3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在“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行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2、下列腺体中,其分泌物不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是()A.胰岛B.甲状腺C.唾液腺D.性腺3、对于年幼的侏儒症患者,若要增加其身高,临床上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方式()A.注射适量的胰岛素B.多吃含碘的食物C.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D.通过生物技术改变遗传基因4、【题文】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A
向阳。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
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5、下列关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没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B.都生活在水中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体内都有输导组织6、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内某些结构之间关系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使用显微镜时,若载玻片上有“F”字,则从目镜里看到的物像是____;若视野中有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载玻片,视野中的污点都不动,可判断污点是在____上.8、生物中除了植物和动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9、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______.(判断对错)10、变形虫用______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形成______。11、如图所示是皮肤结构示意图。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皮肤结构中有很多的基本组织。
(1)表皮位于皮肤的外表;细胞排列紧密。表皮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它是由______组织构成的。而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______组织。
(2)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______层。12、如图是人的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血管C的名称是____,血管A中流的是____血.
(2)如果血管C、A分别连通左心房和右心室,则图中字母B所示结构是位于____周围的毛细血管.
(3)如果B为脑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则C中流____血.
(4)如果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则与A相比C中____多了而氧气少了.
(5)如果B为肾内的毛细血管(网),则与A(肾动脉)相比C(肾静脉)中____及氧气均少了.
13、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过程如下: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观察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请你判断:____号试管里的浆糊将变成蓝色.____号试管里的浆糊没有颜色变化,原因是该试管里的浆糊中的淀粉已经变成了____.14、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____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____有关的物质,形成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使用显微镜如果光线太强,则用平面镜______.16、人血液的颜色是红的,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______(判断对错)17、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在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心,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18、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19、口腔中的消化是消化的开始,可以初步消化少量淀粉。()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4分)20、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表:(1)请在表内填写实验现象:(变蓝/不变蓝)(2)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里的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1号试管和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4)实验现象说明:馒头变甜与的分泌以及和都有关系。21、.金鱼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饲养金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通过观察它在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内鳃盖张合的次数),来探究温度对它生活的影响,丁丁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金鱼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1)丁丁探究的问题是:____?(2)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实验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金鱼的呼吸频率。
(3)丁丁选取了三个相同的鱼缸,标号A、B、C,分别加入等量水温15℃、20℃、25℃的清水,每个鱼缸放入5条金鱼,每隔五分钟观察记录一次金鱼的呼吸频率,共记录10次。请设计一个金鱼呼吸频率的记录表格。(4)若全班有10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10组数据的____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6分)22、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2分)
(1)图中结构G____、H____和图中的C____构成一个肾单位.
(2)液体在A过程中,除了血液中的________和大分子的___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而在C过程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的水、全部的____和部分无机盐被结构I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围在I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23、观察距今300万年的露西化石的骨骼,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化石,分析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传染病能够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所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是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所以,“甲肝”流行期间,人们实施保护水源,消毒餐具等行为都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首先明确的是传染病要想流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是中考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解析】C2、C【分析】解:选项中;胰岛;甲状腺、性腺等都是内分泌腺,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唾液腺是外分泌腺,它们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腺体外.
故选:C.
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
此题关键是理解内、外分泌腺的区别.【解析】C3、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的,被称为侏儒症,所以对于年幼的侏儒症患者,若要增加其身高,可以采取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长激素的作用。【解析】【答案】C4、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分析该生物小组设置的对照实验组中发现;该对照实验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光,另一个是温度.这样的话,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就不能说明仅是光的原因所导致的.因为温度也是变量,也可能是温度所导致的,实验也就没有了说服力.所以要探究光对豌豆发芽地影响,应只有一个变量那就是:光照.故选:A
考点: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豌豆发芽地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惟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解析】【答案】A5、C【分析】【解答】A;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A叙述错误;
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B叙述错误;
C;体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叙述正确;
D;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D叙述错误.
故选:C
【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可作为水域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没有真正的根,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可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是多细胞生物,生活在阴湿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6、D【分析】【解答】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即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核里;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故选:D
【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7、物镜【分析】【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在显徽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象,实际上物像的上下是颠倒的.右左也是颠倒的,在载玻片上放一块写有很小“F”字母的透明纸片,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是.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有污点出现,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污点一般只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仍然存在,则该污点可能在物镜上.
故答案为:物镜.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8、植物;动物;病毒【分析】解:自然界中是生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动物、病毒、细菌、真菌五大类.
故答案为:植物;动物;病毒.
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我们把生物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分类的类别.【解析】植物;动物;病毒9、√【分析】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
故答案为:√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据此解答.
掌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关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析】√10、伪足食物泡【分析】解:变形虫在固体表面移动时;会向前伸出一个或多个伪足,将体内部分原生质移入伪足内,后面的原生质也随着收缩前进,不断地补充向前流动的原生质,整个细胞就逐渐移向前方,进行觅食,包裹食物,形成食物泡。变形虫就是这样伸出伪足,依靠细胞内原生质流动才向前运动和捕捉食物的。
故答案为:伪足;食物泡。
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的动物;有伪足,据此解答。
关键点:变形虫靠伪足运动,进行觅食。【解析】伪足食物泡11、上皮保护真皮【分析】解:(1)皮肤是由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的;其中上皮组织具有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植物的基本组织中,与之功能类似的组织是保护组织。
(2)因为真皮层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故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真皮层。
故答案为:(1)上皮;保护;(2)真皮。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
根据皮肤及皮肤的组成知识解题。【解析】上皮保护真皮12、略
【分析】
(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如图所示:即如果图中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血管A的名称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血管C的名称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
(2)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叫做肺循环;因此如果血管C;A分别连通左心房和右心室,则字母B所示结构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3)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如果B为脑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则C中流静脉血,A中流动脉血.
(4)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吸收了消化道里的营养物质;因此如果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则与A相比C中C内血液里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二氧化碳)明显多了而氧气少了.
(5)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即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肾静脉的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氧气减少,养料减少.故肾动脉和肾静脉中的血液成分相比较,肾静脉的血液中氧气减少,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营养物质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因此如果B为肾内的毛细血管(网),则与A(肾动脉)相比C(肾静脉)中尿素、尿酸、营养物质及氧气均少了.
故答案为:(1)主动脉;动脉;
(2)肺泡;
(3)静脉;
(4)营养物质(或营养物质;二氧化碳)
(5)尿素;尿酸(或尿素、尿酸、营养物质)
【解析】【答案】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若图示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某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则B表示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结构,A;C为与该器官或结构相连的血管.
13、略
【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这个实验中,1号试管没有接受实验变量的处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可能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2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说明淀粉被分解了.
故答案为:1;2;麦芽糖.
【解析】【答案】该同学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4、略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血液从破裂的血管中流出时,血小板会在伤口处凝聚,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堵塞伤口而止血。【解析】【答案】没有凝结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5、√【分析】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此若光线太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所以“使用显微镜如果光线太强,则用平面镜”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理解反光镜的平面镜和凹面镜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16、√【分析】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红细胞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其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
故答案为:√.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知道血红蛋白和氧结合还是分离取决于氧的浓度.【解析】√17、√【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在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解析】【答案】对18、√【分析】因为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由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提供,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共同的特征。【解析】【答案】√19、A【分析】【解答】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在小肠内完成.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在口腔中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4分)20、(1)。试管实验现象1号不变蓝2号变蓝3号变蓝(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3)2(4)唾液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温度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解答此题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入手。【解答】(1)(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唾液能够消化淀粉,馒头变甜与唾液的作用有关。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牙齿的咀嚼,进行搅拌模拟舌的搅拌;1号试管和3号试管是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没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馒头块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不利于馒头中淀粉的消化,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3)1号试管和2号试管形成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1号试管遇碘没变蓝,2号试管遇碘变蓝,说明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4)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2号试管和3号试管,原因是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里的清水对淀粉无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通过实验可知,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作用都有关。【解析】(1)。试管实验现象1号不变蓝2号变蓝3号变蓝(2)唾液淀粉酶麦芽糖(3)2(4)唾液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21、(1)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2)温度金鱼每分钟内鳃盖张合的次数(3)(4)平均【分析】【分析】本题主要探究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探究试验应遵循的原则。【解答】(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年中国信用评级服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中国服装面料行业市场深度调查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外衣花边面料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多利卡液罐车油罐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核素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年中考语文四模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PCCP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
- 展示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2025年铝合金精密模锻件风险评估与管理报告
- 高端紧固件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理想信念教育》课件
- 2023年高级EHS工程师年度总结及下年工作展望
-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 110kV升压站构支架组立施工方案
- 钢构件应力超声检测技术规程
- -《多轴数控加工及工艺》(第二版)教案
- 体 育 课 教 学 评 价 量 表
- 23秋国家开放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概论》阶段测验1-2+教学活动1参考答案
- 新员工信息安全课件培训
- 小学英语-Unit3What would you likePartB Let's talk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OA系统功能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