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MSA管理办法_第1页
公司MSA管理办法_第2页
公司MSA管理办法_第3页
公司MSA管理办法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程序名称: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文件编号:MSA-01001版本: A生效日期:2002-10-04版本更改内容生效日期A初版发行2002/10/04编写人:日期:(副管理者代表)审批人:日期:( 厂长)< 受控文件 > 印章如此印章并非红色< 受控文件> ,代表此文件不会受到控10 目的11 了解测量器具量测的性能,是否能满足测量要求。12 对新进或维修后的量测设备,能提供一个客观正确的变异分析及评价量测质量。13 应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测量系统之再现性及重复性,作为下列各项事项之参考:131 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验;132 是否可供使用;133 是否有人为因素造成之失准;1

2、34 是否需要修正校验的周期及频率。20 适用范围21 适用于公司车载产品量测设备及量具的统计变差分析。30 定义31 测量仪器:任一用来量测产品特性之仪器皆称为测量仪器。32 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33 测量系统分析:应用统计方法,基于实际之制程选择适当之作业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分析主要变差原因。34 再现性: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不同评价人用同一量具测量平均值变差。35 重复性: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一位评价人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的变差。40 职责41 计量室:负责制定并实施测量仪器校验计划。42 各使用部门负责使用仪

3、器之变差分析(主要指重复性、再现性)及送校。43 设备维修部负责测量设备(不包括工具)之维护保养;各使用部门负责测量工具之维护保养。50 内容测 量测量是否适用是是是否4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流程图常用量具测量系统分析周期(参考控制计划):均值和极图表 分否否计数型量超过本程序的量具卡尺电阻表卷尺投影仪螺旋测微其它量具仪周期3个月3个月3个月6个月6个月6个月5.2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量测仪器、量测物及人员选择对用于测量产品的量具之精度,必须高于被测物公差的1/10,报告采用附录中MSA-01001-03B;对用于测量过程变差的量具之精度,必须高于过程变差的1/10 。报告采用附录中MSA-01

4、001-04B。测量仪器必须校验合格 ,并贴有“计量合格”标识。随机选取几个有资格使用测量仪器的操作员,评估测量器具。被测物 (半成品 )在生产线上定期随机抽取(要求同一型号 )。重复性和再现性计算对车载产品 (参考控制计划 )的测量仪器 (包括新购入仪器 )必须进行测量系统分析。将作业者分为 A、B、C 三者 ,在生产中抽取零件 (产品或半成品 )10 个,并对零件编号,但作业者无法看到零件号码。再现性量测 :使作业者 ABC分开 ,使他们不能互相看到 ,依随机顺序抽取10 个零件,分别进行量测 ,由观测者将量测数据分别记录在 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中。重复性量测 :重复以上循环 ,

5、仍然要随机地抽取零件.,并由观测者将量测数据分别记录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中。计算 :测量器具再现性及重复性计算依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及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内规定的公式计算。结果分析如重复性 (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 (AV) 时, 说明测量仪器的变差大于评价人的变差:(1),需改良或增强测量仪器之结构设计;(2),测量仪器之夹具及零件定位方式需加以改善;(3),测量仪器需加以维护、保养。如再现性 (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 (EV)时 , 说明评价人的变差大于测量仪器的变差:(1),作业者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数据读取方式需加强,或修订作业指导书 ,使其有关的操作要点更详

6、细;(2),测量仪具的校验不完善及仪器读表刻度标示不准确;(3),可能需要夹具协助操作 ,使测量的数据更具有一致性;适用性评价(1) GR&R 在 10%以下可接受。(2) GR&R 在 10%30%表示测量系统视情况决定是否接受 (依其应用的重要性 ,量具成本 ,维修的费用等决定是否可接受 )。(3) GR&R 超过 30%表示测量仪器系统需加以改进 ,并通知客户协调处理对策 ,包括产品是否再加工或重新再测试。5.3 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 (小样法 )将量测者分为 A 、B 二者,应选择原使用测量仪器的操作者。零件 (产品或半成品 )20 个 ,20 个零件中应有适量的

7、不合格品。将测量 AB 二者分开 ,使他们不能互相看到 ,随机抽取 20个产品或半成品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结果只有 G 或 NG) 在如下表中 :计数型量具分析表A评价人B评价人12121GGGG2GGGG19NGNGNGNG20NGNGNGNG如果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 )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该量具。如果不能改进该量具,则不能被接受并且应找到一个可接受的替代测量系统。6.0 记录管理6.1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计数型量具分析表由量具使用人员填写记录,经各部门技术员、工程师审查,并由各品质部工程师审核后由品质部负责保存。(注:

8、此表格只适用于手工计算用,若用MINTAB 软件计算可保存软件计算格式,但需审批)6.2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保存二年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保存二年计数型量具分析表保存二年7.0 附录计数型量具分析表部门:量具名称 :编号:评价人 A :评价人 B:执行 / 日期:审批 / 日期:评定结果:零件A评价人B评价人号121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MSA-01001-01A评价人 A:评价人 B:评价人C:执行 / 日期:审批 / 日期:零件评价人/ 试验平均值次数123456789101A1/22/33/4均值Xa =5极差6B1/72/83/

9、9均值Xb =10极差Rb =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MSA-01001-02B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用于测量产品的量具)零件编号和名称:量具名称:日期:特性:量具编号:执行:尺寸规格:量具类型:审批:跟据数据表: RX DIFFRp=评定结果:测量设备分析相对公差百分比重复性设备变差( EV )EV试验次数K1%EV=100USLLSLEV = R×K14.56=100/2=×3.05=%3=再现性评价人变差( EV )AV评价人数量23%AV=100USLLSLAV=K23.652.70=100/( X DIFFK2)2( EV 2 / nr )=%=22

10、 /=n= 零件数量r= 试验次数重复性和再现性 (R&R)GR&R=100R & R零件数量K3USL LSLR&R=EV 2AV 2=100/=22=%=零件变差 (PV)23.65PV=Rp×K332.70=×42.30=52.08总变差 (TV)61.93%PVPVTV=R&R2PV 271.82=100USLLSL=2281.74=100/91.67=%=101.62所有计算都基于预期5.15(在正态分态曲线之下99.0%的面积 )K1 为 5.15/d2,d2 取决于试验次数 (m)和零件数与评价人数的乘积(g),并假设该

11、值大于15。d2数量来自表 2。AV 如果计算中根号下出现负值,评价人变差缺省为0。K2 为 5.15d2*,式中 d2*取决于零件数 (m)和 (g),g为 1,因为只有单极差计算。K2 为 5.15d2*,式中 d2*取决于零件数 (m)和 (g),g为 1,因为只有单极差计算。MSA-01001-03B计量型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用于测量过程变差的量具)零件编号和名称:量具名称:日期:特性:量具编号:执行:尺寸规格:量具类型:审批:跟据数据表: RX DIFFRp=评定结果:测量设备分析相对过程变差百分比重复性设备变差( EV )EV试验次数K1%EV=100UCLLCLEV = R&

12、#215;K14.56=100/2=×3.05=%3=再现性评价人变差( EV )AV评价人数量23%AV=100UCLLCLAV=K23.652.70=100/( X DIFFK2)2( EV 2 / nr )=%=22 /=n= 零件数量r= 试验次数重复性和再现性 (R&R)GR&R=100R & R零件数量K3UCL LCLR&R=EV 2AV 2=100/=22=%=零件变差 (PV)23.65PV=Rp×K332.70=×42.30=52.08总变差 (TV)61.93%PVPVTV=R&R2PV 271.82=100UCLLCL=2281.74=100/91.67=%=101.62所有计算都基于预期5.15(在正态分态曲线之下99.0%的面积 )K1 为 5.15/d2,d2 取决于试验次数 (m)和零件数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