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消突评价报告_第1页
采面消突评价报告_第2页
采面消突评价报告_第3页
采面消突评价报告_第4页
采面消突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水县官渡河煤矿10901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习水县官渡河煤矿(10901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矿 长:总工程师:编 制:2012年3月5日目 录目 录2第一章 矿井概况4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4一、矿井交通位置4二、井田地质特征5三、水文地质情况8四、瓦斯情况8五、煤与瓦斯突出8六、煤尘爆炸性8七、煤的自燃性8八、低温8九、冲击地压9第二节 开拓方式10第三节 采煤方法10第四节 煤层开采顺序10第五节 通风方式11第六节 瓦斯赋存基础参数11第二章 采区布置及开采情况13第一节 采区布置13第二节 开采情况13第三节 抽放系统安装情况13第四节 防突机构建设情况14第五节 设施设备配备情

2、况15第三章 防突设计要求16第一节 开采范围内基本情况16第二节 防突设计要求16第三节 防突措施实施情况16第四章 瓦斯抽放效果计算19第一节 抽放范围瓦斯含量20第二节 残余吨煤瓦斯含量21第三节 工作面抽放率21第四节 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情况21第六节 防突措施效果验证情况21第七节 结论22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矿井基本情况一、矿井交通位置官渡河煤矿位于习水县城东,行政区隶属习水县良村镇。地理坐标: 东经106°0333-106°0429,北纬26°5330-26°5410。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0月颁发的习水县良村镇官渡河煤矿采矿许可证

3、(副本)证号5200000830923,该矿矿界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1200m至+850m标高,矿区面积0.7072km²。矿区东西走向长约2.35km,南北宽约0.35km。该矿井与其它矿井无矿权争议。习水县良村镇官渡河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编号拐 点 坐 标纵坐标(X)横坐标(Y)13136040.0035628300.0023136290.0035628300.0033136700.0035629550.0043137080.0035630400.0053136760.0035630530.0063136350.0035629550.00矿区面积:0.7072km

4、²,开采标高:1200m850m。根据贵州省习水县良村镇官渡河煤矿扩大矿区范围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查意见,预留矿界范围由10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1200m至+850m标高,矿区面积1.6175km²。 预留矿界范围拐点坐标表二、井田地质特征(一)矿区地质1、矿区地层矿区内主要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茅草铺组,第四系,现由新到老叙述如下:(1)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在矿区南部出露。上部为浅灰色至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含生物碎屑灰岩,夹燧石团块及燧石条带。中下部为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灰岩组成。风化面光滑。厚大于200m。(

5、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出露于矿区中南部。由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煤层、粘土及铝土岩等组成,含煤层数多,可采煤层4层,其中C7号、C8 、C9、 C12号煤层为全区可采,底部为灰白色粘土(泥)岩硫铁矿。厚67.6682.82m,平均78m。与下伏茅口组呈假整合接触。(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出露于矿区中部。灰、浅灰色中至厚层状灰岩,含燧石团块灰岩组成。底部灰岩含泥质及有机质,且间夹厚1030cm黄灰色钙质页岩数层。厚约3665m,平均45m。与下伏龙潭组呈整合接触。(4)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出露于矿区中、北的大部分地区。由灰、深灰、紫灰、黄绿色泥岩、钙质泥岩、粉砂岩及灰岩、泥

6、质灰岩组成,富含双壳类、腕足类及头足类化石。厚194829m。根据岩性、 化石分为三段:)沙堡湾段(T1y1)灰黄、黄褐色薄层状泥岩、泥灰岩。含少量的瓣鳃类、菊石化石。厚1025m,平均20m。)黄村坝段(T1y)上部为灰浅灰色薄中厚层灰岩;下部为深灰色薄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含瓣鳃类化石。厚100130m,平均110m。3)九级滩段(T1y3)为紫色、暗紫色夹灰绿、黄绿色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沙岩、粉砂岩、泥岩、灰岩。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及少量植物化石。厚200280m,平均250m。夜郎组与下伏长兴组呈假整合接触。(5)第四系(Q)分布零星,多在河谷及山麓地带分布,多为冲积层、坡积层和残

7、积层,岩性为含砂砾粘土、亚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压缩性,厚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10m。2、矿区构造矿区位于桑木背斜北西翼中段,总体呈单一倾斜构造,地层倾向300350°,倾角(3545°),一般为39°。矿区内未见断距大于10m的断层,局部地区可见节理裂隙,对煤矿开采有一定影响。总体来说,矿区属单斜构造,但断层相对发育,矿区构造属简单类型。(二)煤层及煤质1、煤层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煤层组成。含腕足类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产大量植物

8、化石,见栉羊齿Pecopteris Brongninart SP.化石等,组平均厚58m。1)含煤性龙潭组(P3l)为矿区唯一的含煤地层,属滨海沼泽相沉积。龙潭组含煤12层,厚67.6682.82m,平均厚78m。含可采煤层C7、C8、C9及C12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3.44-4.45m,平均3.96m,可采含煤系数为5.08%。2)可采煤层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C7、C8、C9、C12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C7煤层:产于龙潭组中部,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煤层上距长兴组底界的岩层厚度38.7845.49m。煤层顶板为黄灰色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底板为灰、深灰色炭质泥岩,顶、底板岩性稳定

9、。煤层厚度0.780.87m, 平均0.82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 ,煤层稳定性属稳定煤层。C8煤层:产于龙潭组中部,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距C7煤层底3.404.40m,煤层顶、底板均为粉砂质页岩。煤层结构结构简单,以块煤为主,煤层厚度0.851.15m,平均1.10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 ,煤层稳定性属稳定煤层。总体上煤层的厚度及顶、底板岩性稳定,为本矿主采煤层。C9煤层:产于龙潭组中下部,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距C8煤层底8.4010.40m,煤层顶板为黄灰色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底板为灰、深灰色炭质泥岩,顶、底板岩性稳定。煤层厚度0.810.93m,

10、 平均0.87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煤层稳定性属稳定煤层。C12煤层:产于龙潭组近底部, 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围岩一致。煤层上距C9煤层底界的厚度3.124.68m,距茅口灰岩顶2.287.86m。煤层顶板为深灰、黄灰色粉砂质页岩,底板为灰、浅灰色厚层状含黄铁矿粘土质泥岩, 煤层距离下伏茅口组地层顶界的厚度为2.287.86m。煤层结构为两层结构的复煤层,中上部夹一层炭质页岩矸石,矸石一般厚度为0.05-0.15 m;煤层厚度1.001.50m平均厚度1.17m。煤层的可采性指数(Km)为1.0 ,煤层稳定性属较稳定煤层。综上所述,C7、C8、C9、C12煤层结构较简单,C7、C8、

11、C9煤层稳定类型均为稳定型煤层,C12煤层稳定类型为不稳定型煤层。表1-1-2 煤层特征表煤层名称煤层厚度煤层夹矸煤层间距(m)煤层顶板煤层底板结构层稳定性煤层倾角最小(m)最大(m)平均(m)C70.780.870.8203.404.40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炭质泥岩简单较稳定39°C80.851.151.10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简单较稳定39°8.4010.40C90.810.930.870粉砂质页岩粉砂质页岩简单较稳定39°3.124.68C1211.51.170粉砂质页岩粘土质泥岩简单不稳定39°2、煤质根据原煤分析结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炭

12、质量分级,第1部分:灰分(GB/T 15224.1-2004)的规定;第2部分:硫分(GB/T 15224.2-2004)的规定;第3部分:发热量(GB/T 15224.3-2004)的规定,矿区内C7、C8、C9、C12煤层原煤属中灰、中硫、中热值无烟煤,牌号WY。(4)煤的可选性该矿区内未采大样进行筛分及浮沉试验。(5)煤类及用途矿区内C7、C8、C9、C12煤层原煤属中灰、中硫、中热值无烟煤,主要用于动力用煤、气化和民用。三、水文地质情况习水县良村镇官渡河煤矿已掘巷道实测的涌水量,正常涌水量5m3/h,雨季最大涌水量13m3/h。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2008年6月编制的习水县官

13、渡河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官渡河煤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定为简单类型,该院2009年3月编制的习水县官渡河煤矿补充勘查地质报告,官渡河煤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定为属中等类型。四、瓦斯情况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行管字20062号)对遵义市煤矿2005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63m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41m³/t,鉴定为高瓦斯矿井。根据贵州省习水县官渡河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09年度)。该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98m³/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9.01 m³/t;二氧化碳绝对涌用量为0.63

14、m³/min,二氧化碳相对涌用量为6.05m³/t,属高瓦斯矿井。五、煤与瓦斯突出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10月提交的贵州省习水县官渡河煤矿C8、C9、C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结论:习水县官渡河煤矿C8、C9、C12煤层在鉴定范围(标高+850m以上的C9煤层)内有突出危险性。六、煤尘爆炸性根据重庆市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重庆煤田地质研究所测试中心出具的官渡河煤矿C7、C8、C9、C12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C7、C8、C9、C12煤尘没有爆炸性。七、煤的自燃性根据重庆市煤炭质量监督检验站重庆煤田地质研究所测试中心出具的官渡河煤矿C7、C8

15、、C9、C12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C7、C8、C9、C12煤层属类不易自燃煤层。八、低温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未发现地热害影响。九、冲击地压地质资料中未提供冲击地压的相关资料,该矿井及周围矿井尚未有冲击地压情况的发生。第二节 开拓方式该矿采用平硐开拓,设有主平硐、进风斜井和回风平硐三个井筒。(1)主平硐:表土段和岩层不稳定地段采用砌碹支护,岩层稳定地段采用锚喷支护,铺设22kg/m的钢轨,担负全矿井的原煤、掘进煤矸、材料、设备运输和铺设管线、进风、行人、排水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2)进风斜井:表土段和岩层不稳定地段采用砌碹支护,岩层稳定地段采用锚喷支护,担负矿井进风、铺设管线和行人任务,兼

16、作安全出口。(3)回风平硐:表土段和岩层不稳定地段采用砌碹支护,岩层稳定地段采用锚喷支护,为专用回风巷,主要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在紧急情况下也作安全出口。该矿开拓巷道主平硐穿岩层布置在C7煤层顶板岩石中;进风斜井倾角33°,布置在C12煤层底板岩石中,与C12煤层最小距离约10m,最大距离约26m;回风平硐布置在C12煤层底板岩石中;总回风巷已施工完成,布置在C12煤层中;回风上山属改造利用巷道布置在C12煤层中;运输大巷、轨道上山、行人溜煤上山均布置在C12煤层底板岩石中,其中运输大巷按60°方位角布置在C12煤层底板岩石中,与C12煤层的距离约20m。第三节 采煤方法该矿

17、根据煤层的赋存条件,采用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后退式回采,采煤工艺采用炮采,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该矿采煤方法符合防突要求。第四节 煤层开采顺序1采区间的开采顺序本设计将井田划分为二个采区开采,即一采区和二采区,采区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2采区内煤层间的开采顺序该矿共有4层可采煤层,煤层编号从上往下依次为C7、C8、C9、C12煤层,其中一采区开采范围内C7、C8煤层已被采空,整合后一采区按由上往下开采顺序为:C9C12,二采区按由上往下开采顺序为:C7C8C9C12。3区段内的开采方式区段间的开采顺序为区段下行式。该矿煤层开采顺序符合防突要求。第五节 通风方式该矿按煤与瓦斯突出

18、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矿井采用平硐开拓,投产时期布置有三条井筒、一条大巷和四条上山,即主平硐、进风行人斜井、回风平硐、运输大巷、轨道上山、行人溜煤上山和二条回风上山。主平硐穿岩层布置在C7煤层顶板岩石中;进风行人斜井、回风平硐、运输大巷、轨道上山和行人溜煤上山均布置在C12煤层底板岩石中;二条回风上山属改造利用原有老巷道,布置在C12煤层中。矿井通风方式:分区式。通风方法:抽出式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详见通风系统图)。该矿通风方式符合防突要求。第六节 瓦斯赋存基础参数官渡河煤矿于2010年10月委托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

19、实验室对C8、C9、C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贵州省习水县官渡河煤矿C8、C9、C1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1煤层坚固性系数C8号煤层的坚固性系数为0.304,C9号煤层的坚固性系数为0.427, C12号煤层的坚固性系数为0.383。2瓦斯放散初速度pC8煤层煤样的瓦斯放散初速度为24.5mmHg,C9煤层煤样的瓦斯放散初速度为22.9mmHg,C12煤层煤样的瓦斯放散初速度为13.0mmH。3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C8煤层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为72.11mJ /g ,大于弱突出的临界值42.98mJ/g。C9煤层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为44.28mJ /g ,大于弱

20、突出的临界值42.98mJ/g。C12煤层煤样的初始释放瓦斯膨胀能为98.16mJ /g ,大于弱突出的临界值42.98mJ/g。4煤层瓦斯压力C8煤层相对瓦斯压力(标高+850m)为0.80Mpa;C9煤层相对瓦斯压力(标高+850m)为0.42Mpa;C12煤层相对瓦斯压力(标高+850m)为1.1Mpa。按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给出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开采该煤层时的实际最低+850m标高),得出各煤层瓦斯含量见下表。煤 层 瓦 斯 含 量煤层瓦斯含量(m3/t)C711.08C813.42C916.35C1211.65缺C7煤层各项参数及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等瓦斯赋存基础参数

21、。建议业主尽快委托资质单位进行鉴定。由于地质报告未提供各煤层瓦斯含量数据,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标准,采用分源预测法进行预测计算,经计算:C7煤层瓦斯含量为11.08m³/t,至最低开采标高+850m时瓦斯压力1.74MPa;C8煤层瓦斯含量为13.42m³/t,至最低开采标高+850m时瓦斯压力1.77MPa;C9煤层瓦斯含量为16.35m³/t,至最低开采标高+850m时瓦斯压力1.806MPa;C12煤层瓦斯含量为11.65m³/t,至最低开采标高+850m时瓦斯压力1.824MPa。根据安全专篇回采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

22、如下表。煤层 瓦斯含量(m3/t)C729.3C811.3C99.9C128.6第二章 采区布置及开采情况第一节 采区布置采用二个采区开拓全井田,以一个采区一个机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达到设计生产能力。运输大巷、轨道上山、行人溜煤上山布置在C12煤层底板岩石中,回风上山属改造利用巷道,布置在C12煤层中。运输大巷全长约430m,轨道上山斜长约271m,行人溜煤上山斜长约140m,回风上山斜长约390m(两条)。采煤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沿煤层走向布置,采用单巷布置方式。在一采区东翼布置10901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和10901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并开10901切眼贯通形成10901首采工作面;在

23、一采区西翼布置10902运输顺槽掘进头和10902回风顺槽掘进头。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斜巷采用梯工棚或锚杆支护。第二节 开采情况习水县良村镇官渡河煤矿由原官渡河煤矿和原场上煤矿整合而成。原官渡河煤矿位于整合后井田东部,主采C7、C8二层煤,采出量约48.2万t,井筒布置最深标高为+988.9m。原场上煤矿位于整合后井田的西部,主采C7、C8二层煤,采出量约32.6万t,井筒布置最深标高为为+950m。主平硐+990m标高以上的C7、C8煤层已基本采空(见习水县良村镇官渡河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该矿主平硐、C8煤层运输巷、回风上山已施工改造完成,11202回风巷已施工完成210m。回风上山属改造

24、利用已有巷道,布置在C12煤层中。设计在一采区东翼布置10901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和10901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形成10901首采工作面;在一采区西翼布置10902运输顺槽掘进头和10902回风顺槽掘进头。第三节 抽放系统安装情况高负压抽放泵选用高效节能的水环式真空泵:2BE1-253型(n=820rpm)二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额定参数为:Q=48m3/min,H=40kPa,轴功率65kW,耗水量3m3/h台;选配防爆电动机YB315S-6,75kW、380V二台。低负压抽放泵选用高效节能的水环式真空泵:2BE1-253型(n=820rpm)二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其额

25、定参数为:Q=48m3/min,H=40kPa,轴功率65kW,耗水量3m3/h台;配套防爆电动机YB315S-6、75kW、380V二台。高负压主管选用DN200,PN=0.8MPa的PVC管(采用),采面支管选用DN150,PN=0.8MPaPVC管(采用),考虑到切眼形成后,掘进工作面就成了采煤工作面,因此,掘进支管选用DN150,PN=0.8MPa的PVC管(采用)。低负压主管选用DN250,PN=0.8MPa的PVC(采用)管,支管选用DN200,PN=0.8MPa的PVC管(采用)。第四节 防突机构建设情况该矿设置防突机构,防突机构的具体组成如下:1、成立防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矿长

26、;副组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等副矿级领导;成员:由矿上经培训有防突常识的职工组成,成员不得少于10人;(1)防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1)负责全矿井与防突工作有关的安全隐患检查,组织采取防突措施。2)工作组成员负责参与监督落实本单位辖区内防突措施。3)组长、副组长负责对防突措施进行指挥、协调、组织处理。(3)防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1)工作组成员必须每天深入井下、深入现场检查落实防突措施的实施情况。2)每采取一次防突措施后,必须向组长汇报情况。3)临时存在急需处理的防突隐患由组长或副组长召集相关成员讨论方案经组长同意后立即组织实施。4)根据采掘工作面的防突情况,由组长或副组长定期召集工

27、作组成员分析总结防突措施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制定下一步采取的防突措施。(4)防突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织1)防突管理汇报程序: 防突管理工作组人员发现有突出隐患,要立即向矿调度汇报; 防突工作人员每次采取防突措施后必须执行现场标定、防突排版、预测预报表相符,并报总工程师签字; 通风调度每次采取防突措施后必须汇报矿调度; 瓦检员及安检人员必须现场严格监督落实防突措施,发现有突出预兆或突出危险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立即将工作面及其回风系统停电、撤人、设置栅栏、设示警标等,并立即汇报矿调度,矿调度立即汇报防突工作组组长。2)处理防突隐患: 在处理防突隐患前,必须由防突管理工作组组长负责组织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作

28、业人员严格按措施执行,处理防突隐患时,时间、人员、物资足够,现场负责人必须落实到位; 防突管理工作组人员必须进行跟踪处理,相关单位指派副区长等领导在现场进行协助,对重大防突隐患,由瓦斯管理工作组组长或指派相关人员亲临现场组织处理,直至隐患排除为止; 安检人员对防突隐患采取的措施必须实行24小时跟踪和检查,直至隐患消除,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汇报矿调度及防突管理工作组组长; 通风、矿调度对防突隐患必须认真详细记录,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并即时汇报相关相关领导。2、成立打钻队(1)打钻队可根据该矿实际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防突钻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仪器仪表和人员(每班每台钻机打钻人员不得少于3人),并能保证矿井

29、正常生产时,瓦斯抽放钻孔的施工,钻孔预期的要求。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仪器见表。(2) 打钻设备选型选用国产ZY-150防爆型钻机,其钻进深度可达150m,开孔直径87mm,终孔直径65mm,给进方式为油压自动。主要检测仪表有流量、压力、浓度测量计。3、建立防突人员培训计划(1)矿井应设置专门的培训场所,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及定制相关书籍。(2)应对防突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防突人员进行培训。(3)应定期指派专人到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提高防突意识。第五节 设施设备配备情况主要防突仪器、装备目录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瓦斯突出参数仪WTC台2用于预测及效检指标2钻孔瓦斯涌出初

30、速测定装置ZWC2套2用于预测及效检指标3钻机TXU-150 台3用于施工抽采钻孔4瓦斯突出综合预测仪FM4MZJWF台2用于预测或效检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5电煤钻2.0kw台3用于施工预测及效检钻孔6麻花钻杆及配套钻头42mm米300用于施工预测及效检钻孔7压缩氧自救器AZY45台200备用40台8压风自救器ZYJ组50用于炮采炮掘工作面巷道9封孔泵KFB型矿用台1第三章 防突设计要求第一节 开采范围内基本情况10901采煤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南,运输顺槽标高+1173m,回风顺槽标高+1190m,设计走向长度为110m,煤层厚度基本上正常,平均0.87m ,倾角39度左右,煤层顶底板局部地段有较

31、小变化。第二节 防突设计要求采煤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首先进行解放层开采效果检验,如验证结果超标或回采过程中瓦斯超限,要先进行本煤层区域性防突措施,即进行瓦斯预抽,由运输巷沿煤层软分层向煤层倾向方向每间隔3米打1个孔径为75mm的抽放钻孔(见采面区域预抽钻孔布置图)。采面区域预抽钻孔布置图瓦斯抽放设计采用钻孔间距为3m,即排放半径为1.5m。第三节 防突措施实施情况一、 “顺层钻孔抽放”方式的抽放钻场及钻孔孔数截至2012年1月2日止,在10901运输顺槽沿煤层真倾斜方向布置排放钻孔,共施工37个钻孔。沿10901运输顺槽间隔3m布置一个钻孔,平行布置,钻孔终孔距离距回风顺槽保持在5m左右,钻孔

32、直径为75mm。二、封孔要求。封孔材料采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封孔长度不小于8m,封孔前要将孔内的浮煤清理干净。1101采面钻孔参数表孔号孔径(mm)孔深(m)与巷道夹角倾角施工时间施工负责人封孔时间封孔材料封孔长度(米)封孔负责人验收人员1 75 65.7 90°39°2011-11-27江发权2011-11-27聚胺脂8.0 江明华张天全2 75 66.6 90°39°2011-11-28江发权2011-11-28聚胺脂9.0 江明华张天全3 75 65.5 90°39°2011-11-29江发权2011-11-29聚胺脂8.7 江明

33、华张天全4 75 67.7 90°39°2011-11-30江发权2011-11-30聚胺脂8.5 江明华张天全5 75 65.9 90°39°2011-12-1江发权2011-12-1聚胺脂8.6 江明华张天全6 75 67.2 90°39°2011-12-2江发权2011-12-2聚胺脂9.2 江明华张天全7 75 66.3 90°39°2011-12-3江发权2011-12-3聚胺脂9.5 江明华张天全8 75 65.8 90°39°2011-12-4江发权2011-12-4聚胺脂8.2

34、江明华张天全9 75 65.0 90°39°2011-12-5江发权2011-12-5聚胺脂8.5 江明华张天全10 75 66.3 90°39°2011-12-6江发权2011-12-6聚胺脂8.7 江明华张天全11 75 65.8 90°39°2011-12-7江发权2011-12-7聚胺脂9.5 江明华张天全12 75 66.9 90°39°2011-12-8江发权2011-12-8聚胺脂9.2 江明华张天全13 75 67.8 90°39°2011-12-9江发权2011-12-9聚胺脂

35、8.5 江明华张天全14 75 66.3 90°39°2011-12-10江发权2011-12-10聚胺脂8.2 江明华张天全15 75 65.2 90°39°2011-12-11江发权2011-12-11聚胺脂9.5 江明华张天全16 75 66.7 90°39°2011-12-12江发权2011-12-12聚胺脂9.7 江明华张天全17 75 65.6 90°39°2011-12-13江发权2011-12-13聚胺脂9.2 江明华张天全18 75 66.6 90°39°2011-12-14江

36、发权2011-12-14聚胺脂9.6 江明华张天全19 75 67.3 90°39°2011-12-15江发权2011-12-15聚胺脂9.7 江明华张天全20 75 66.2 90°39°2011-12-16江发权2011-12-16聚胺脂8.9 江明华张天全21 75 65.6 90°39°2011-12-17江发权2011-12-17聚胺脂8.7 江明华张天全22 75 66.3 90°39°2011-12-18江发权2011-12-18聚胺脂9.5 江明华张天全23 75 67.2 90°39&#

37、176;2011-12-19江发权2011-12-19聚胺脂9.2 江明华张天全24 75 65.7 90°39°2011-12-20江发权2011-12-20聚胺脂9.8 江明华张天全25 75 66.6 90°39°2011-12-21江发权2011-12-21聚胺脂9.4 江明华张天全26 75 65.9 90°39°2011-12-22江发权2011-12-22聚胺脂8.3 江明华张天全27 75 67.6 90°39°2011-12-23江发权2011-12-23聚胺脂8.6 江明华张天全28 75 66

38、.4 90°39°2011-12-24江发权2011-12-24聚胺脂8.9 江明华张天全29 75 65.2 90°39°2011-12-25江发权2011-12-25聚胺脂8.5 江明华张天全30 75 66.3 90°39°2011-12-26江发权2011-12-26聚胺脂8.4 江明华张天全31 75 66.8 90°39°2011-12-27江发权2011-12-27聚胺脂8.9 江明华张天全32 75 65.7 90°39°2011-12-28江发权2011-12-28聚胺脂8.1

39、 江明华张天全33 75 66.6 90°39°2011-12-29江发权2011-12-29聚胺脂8.2 江明华张天全34 75 67.8 90°39°2011-12-30江发权2011-12-30聚胺脂8.7 江明华张天全35 75 67.3 90°39°2011-12-31江发权2011-12-31聚胺脂8.6 江明华张天全36 75 66.7 90°39°2012-1-1江发权2012-1-1聚胺脂8.4 江明华张天全37 75 65.9 90°39°2012-1-2江发权2012-1-

40、2聚胺脂9.5 江明华张天全第 22 页 共 22 页第四章 瓦斯抽放效果计算计算10901采煤工作面钻孔控制范围内瓦斯含量情况,经过10901采煤工作面抽放的瓦斯抽放量,以此掌握10901采煤工作面1钻孔控制范围内瓦斯抽放效果。10901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时间从2012年1月3日开始,计算截止时间到2012年3月5日止,各钻孔测量参数是采用V锥矿用气体流量传感器进行参数测定,其测量数据和抽放总量统计见下表。测量日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流量( Nm3/h)CH4(%)负压(kPa)温度()测量时刻流量( Nm3/h)CH4(%)负压(kPa)温度()测量时刻流量( Nm3/h)CH4(%)负压(

41、kPa)温度()测量时刻2012年1月3日1047.6314.60 21.57 16.08 6:55998.324 4.56 20.96 16.68 14:55984.973 4.50 23.14 16.33 23:112012年1月4日1046.2844.55 22.62 16.88 7:56984.765 4.50 22.64 16.55 15:11997.631 4.52 21.36 16.38 17:112012年1月5日1034.7654.57 21.34 15.50 2:43989.784 4.48 21.46 16.00 12:11996.284 4.67 20.95 15.28

42、 17:342012年1月6日1039.7844.53 21.65 16.59 3:55984.765 4.55 21.55 16.04 12:33984.765 4.50 21.54 16.28 19:442012年1月7日1034.7654.50 21.44 16.07 6:22997.631 4.46 21.63 16.11 15:00997.631 4.48 22.47 16.18 16:552012年1月8日1039.7844.53 21.35 16.18 7:00984.765 4.49 22.64 16.18 9:55996.284 4.45 21.33 16.44 16:272

43、012年1月9日1034.7654.46 22.19 15.89 1:22984.973 4.42 21.67 15.89 11:33984.765 4.33 20.95 15.98 16:502012年1月10日1039.7844.43 21.72 16.77 4:44997.631 4.41 20.54 16.32 9:18989.784 4.39 22.54 16.78 19:332012年1月11日1034.7654.40 21.41 16.51 5:00996.284 4.36 22.11 16.28 8:44984.765 4.28 20.94 16.75 22:372012年1月

44、12日1047.6314.38 22.40 15.56 5:43984.765 4.40 21.74 15.87 12:53989.784 4.32 21.88 15.89 19:332012年1月13日1034.7654.36 21.65 16.47 3:44989.784 4.35 22.36 16.04 15:00997.631 4.30 21.66 16.20 21:442012年1月14日1034.9734.21 22.44 15.89 6:11984.765 4.18 21.64 15.78 9:00984.765 4.11 22.64 15.36 22:222012年1月15日1

45、047.6314.07 21.82 16.46 7:41989.784 4.00 21.36 16.08 12:22989.784 3.95 21.94 16.64 23:332012年1月16日1046.2843.91 22.46 16.07 6:55997.631 3.85 21.46 16.18 14:40997.631 3.80 21.94 16.08 19:112012年1月17日1034.7653.78 21.36 16.09 7:56996.284 3.75 21.95 16.25 14:00998.324 3.72 22.14 16.18 19:502012年1月18日1039

46、.7843.68 21.55 15.55 2:43984.765 3.60 21.46 15.77 14:55984.765 3.59 21.88 15.89 22:132012年1月19日1034.7653.55 22.30 15.35 3:55989.784 3.58 20.67 15.23 14:35996.284 3.50 21.69 15.79 16:232012年1月20日1039.7843.48 22.47 16.09 6:55984.765 3.40 20.96 16.09 15:00984.765 3.38 23.14 16.16 22:222012年1月21日1047.63

47、12.19 21.3 16.2 4:32984.765 2.12 21.4 16.8 13:11984.765 2.10 21.6 16.8 23:362012年1月22日1034.7652.00 21.6 18.6 2:34997.631 1.96 21.6 18.4 14:00989.784 2.01 21.8 18.4 22:432012年1月23日1034.9732.95 20.6 17.2 2:00984.765 2.10 22.4 17.2 15:55997.631 1.94 21.8 17.8 19:492012年1月24日1047.6312.85 21.6 16.5 3:009

48、84.973 1.80 21.3 16.8 15:45996.284 1.75 21.7 16.5 20:342012年1月25日1046.2842.70 21.3 16.1 3:12997.631 1.73 21.5 16.3 15:33984.765 1.78 21.4 16.4 18:452012年1月26日1034.7652.65 21.7 16.7 2:22996.284 1.60 20.4 16.3 11:11989.784 1.55 22.7 16.2 19:502012年1月27日1047.6312.50 22.4 17.3 1:22984.765 1.53 21.7 17.7

49、 8:00984.765 1.47 21.5 17.1 17:052012年1月28日1046.2842.40 21.8 16.2 6:55989.784 1.37 21.7 16.3 8:18989.784 1.35 22.7 16.7 21:112012年1月29日1034.7652.30 21.4 16.0 2:53984.765 1.26 20.6 16.8 8:33997.631 1.31 22.3 16.4 23:332012年1月30日1039.7842.28 21.9 16.8 6:54989.784 1.20 21.7 16.3 9:25984.765 1.15 22.7 1

50、6.3 22:132012年1月31日1043.5911.76 22.3 16.2 2:42997.631 1.75 21.5 16.8 11:11997.631 1.73 21.6 16.3 18:122012年2月1日1034.7651.70 22.0 17.8 5:55996.284 1.65 22.4 17.9 9:25996.284 1.62 20.8 17.9 22:172012年2月2日1039.7841.60 21.5 17.6 3:00984.765 1.57 21.5 17.1 9:55984.765 1.55 21.6 17.3 21:442012年2月3日1052.5391.54 21.4 15.6 1:22989.784 1.50 22.4 15.5 13:37989.784 1.52 22.5 15.8 22:112012年2月4日1046.2841.50 21.8 16.6 6:55984.765 1.48 20.9 16.4 8:18984.765 1.48 22.5 16.2 17:112012年2月5日1034.97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