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联考试卷、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白勺得0分)1、(单选)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都是按照力的性质命名的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C.两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存在,则一定有弹力存在D.物体之间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2、(单选)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匀速向上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a ,则葡萄枝对重为G的蜗牛的作用力合力大小为A.GSin aB . GCos aC. GD.小于G3、(单选)已知一个力F=I N,可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

2、F2,已知F1方向与F夹角为30° (如图所示),F2的大小为10N,则F1的大小可能是()A.xl NN! N C . 15N D . 20NF =附 GN4、(单选)如图所示,一串红灯笼 (3只)在水平风力的吹动下发生倾斜袅如绳旨竖直方恂的夹角为30° ,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 m,绳子质量不计.则自上往下藜个红灯笼对第二个红灯8 / 8笼的拉力大小为A.rmg. 2mgC.433 mg. 4mg5、(单选)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os53

3、° = 0.6 ,sin53 ° = 0.8)(A.小球静止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5mgB.小球静止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35mgC.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D.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53g6、(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m和m的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在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线上拉力的大小( )A.由大变小B.由小变大C.始终不变D.由大变小再变大7、(多选)用一轻绳将小球 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 。点,在墙壁和球 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 Q,如图所示.P、Q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P受4

4、个力.B. Q受3个力C.若绳子变长,绳子的拉力将变小D.若绳子变短,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8、(多选)把重 20N的物体放在倾角为 30。的粗糙斜面上,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如图所示,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 N ,则弹簧的弹力为A.可以是22N,方向沿斜面向上B .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上C.可以是2N,方向沿斜面向下D .不可能为零9、(多选)如图甲所示,竖直电梯中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压力传感器P上,电脑可描绘出物体对P的压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图乙中K L、M N四条图线是电梯在四种运动状态下由电脑获得|F人 L-k的Ft图线,由图线分析电梯的运动情况,下列

5、结论中正确的是A.由图线K可知,此时电梯一定处于匀加速上升状态B.由图线L可知,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 gC.由图线 M可知,此时电梯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由图线N可知,此时电梯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先向上后向下10、(多选)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叫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以判断()A.图像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日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2二、实验及填空题(本题共 4小题,共20分。把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或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11、(6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6、时:(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B.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所口 OC为细绳.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 B .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使用教材提供的装置),小车12. (4 分)在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间关系

7、的实验中质量M和祛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A. M= 500 g , m分别为 50 g、70g、100g、125gB. M= 500 g , m分别为 20g、30g、40g、50gC. M= 200 g, m分别为 50g、75g、100g、125gD. M= 200 g , m分别为 30g、40g、50g、60g(1)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 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图线较准确.(2)在选用此组值时,mB 时实验误差较大.13. (6分)下图是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纸带上面每打一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且每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

8、。已知记数点之间的距离:Si=1.2cm, Sa=2.4cm, S?=3.6cm, S4=4.8cm。则记数点3对应的小车速度 V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记数点0对应的小车速度 V0=m/s(14 题)14. (4分)如图所示,倾斜索道与水平线夹角0 =370,当载人车厢斜向上加速运动时,人对车厢的压力为体重的 1.25倍,此时人与车厢相对静止,设人的质量为60kg ,车厢对人的摩擦力美f=N,方向为 (水平向左、水平向右)。( g取10 m/s2)' '三、计算题(40分)15、(8分)如图所示,一球 A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形劈B的斜面之间.三角形劈的重力为G劈的

9、底部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滑的,劈的斜面倾角为45。.问:欲使劈静止不动,球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大?(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 1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 m= 0.5 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o=3 m/s的初速度从左端沿木板上表面冲上木板,带动木板向前滑动.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i=0.1 ,重力加速度 g取10 m/s 2,木板足够长.求:(1)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长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滑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大小a; 滑块与木板 A达到

10、的共同速度的大小v.ri *¥¥¥*¥# J 产 jr 产 k, .A和B,物体A放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已知物体 A的质量为my物体 0),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不计,绳的 则物体B质量的取值范围为多少r?17、( 10分)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与斜面间弹力的倍(wtanOA段平行于斜面,OB段竖直,要使物体 A静止在斜面上,v = 10 m/s ,动18、(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37。,长为l =16 m的传送带,皮带传动速度为摩擦因数 科=0.5,在传送带顶端 A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r 0.5 k

11、g 的物体.已知 sin 37 ° =0.6, cos 37 ° = 0.8 ,g 取 10 m/s 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滑到底端B的时间.12345CCDCD678910CACABCBDABDJ=T同J物理答案11. (6 分)(1)AD(2)F'(3) C12. (4 分)(1)B(2)50 g13. (6 分)0.42、1.2、0.0614. (4分)200N 水平向右0.5 N15. (8分)球 A和劈B受力如下图,对球 A, G= FNBAsin45+ FNBAsin45 &

12、#176; ,LI又有Ffm= wFNB,解得 G=72G1 一心16. (10分)(1)滑块所受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f= (1 m(g= 0.5 N ,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a得出 a=(1 g = 1 m/s 2m2(3)木板的加速度 a = m(i g = 0.5 m/s设经过时间t,滑块和长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则满足:对滑块:v = vo at对长木板:v=a' t由以上两式得:滑块和长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v= 1 m/s17. (10分)设绳中张力为 Ft,先以B为研究对象,因为 B静止,所以有:FT=mB

13、g 再以A为研究对象,若 A处于不上滑的临界状态时,则有:Ft= f m mgsin 0而 f m =(1 Fn, Fn= mgcos 9解得:rm=m(sin e +cos e )同理,若A处于将不下滑的临界状态时,则有:Ft+ f m= mgsin 0可得:rm= m(sin 9 -cos 9 )故mB应满足的条件为:m(sin 0(1 cos 0) < mw n(sin 0 +cos 0 ).18. (12分)(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 向上,相对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7 cos 37 °

14、) = ma贝U a= gsin . 37° gcos 37 ° = 2 m/s 2,1 c根据 l = 2at 得 t = 4 s.(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当物体下滑速度小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in 37+(1 mgcos 37 ° = ma则有1河 37。+”$ 37。=10 m/s2m设当物体运动速度等于传送带转动速度时经历的时间为t1,位移为X1,则有11= -v- = s =1 s , X1 = -ait2= 5 mvl = 16 ma1 10'2当物体运动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瞬间,有mgin 37 °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