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所网络信息化发展报告_第1页
民族所网络信息化发展报告_第2页
民族所网络信息化发展报告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年耕耘 十年收获民族所网络信息化发展汇报我们的汇报内容包括 4 个部分:发展历程、十年成绩、成果演示和结语。一、发展历程我所信息化工作起步于 1993 年,很长一段时间由图书馆代管。 直到 2003 年才建立编制5 人的所网络信息中心,开始有专门机构负责全所网络化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建设。 概括来说,民族所的信息化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飞跃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1. 起步阶段 ( 1993-2001): 民族所信息化的起步可追溯到 1993 年所图书馆计算机单机编目系统的启用, 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始建。主要工作:-1995年,所里投资5万元建立了图书馆局域网,实现了图书馆的采购

2、和联机编目自动化。-1996年,民族所网络建设领导小组和数据库开发小组”成立,开始了民族所网络及数据库建设的筹建工作。-1997年配合院网络中心,积极筹建所网络机房和局域网,于1998年顺利开通。-1997-1999年间,参加院网络中心组织的六所八库”信息开发试点。主要成果:-1999年建立了民族研究文献库和中国民族语言摘要数据库。-1999年创建了民族所网站,2001年进行第一次改版,并于2002年3月获得我院 2001 年所级网页评比一等奖。-2001年底,民族所建立数据库的总数据量为6.7万多条。2. 飞跃阶段 (2002-2003) :2002 年,民族所入选为院网络中心第一批 8个信

3、息化试点所之一,制定了 “民 族所信息化方案 ”,全面开展了信息化工作。在 2002 至 2003 这两年间,民族 所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成绩:-创建了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信息网和中华民族文化网。-完成了民族所网站第二次全面改版-开发了中国民族地理信息系统和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字符总集光盘。-共建立大中型数据库 12个,样本数据库8个。至2003年底,民族所 建设数据库总量为18万条数据。数据存储总容量约112GB,其中纯文本 300MB;图片 110GB;声像 1GB。-从2002年到2003年的数据增长最为迅速,从8万到18万条,增加了10万条数据。3. 稳步发展: (2004

4、 至今 )从 2004 年起,民族所信息化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按前期制订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从网络管理、 网站维护、 系统开发和数据库建设四个方面推进信息化工作。 在网络管理 方面:坚持保证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日常维护和全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病毒防范管理, 保障全年的网络畅通。在网站维护方面:自 2004 年以来,分别针对所务、学科和大众 开发的三个网站正式对外发布, 网站每日更新, 数据库每周更新两次, 平均每工作日有10 多条动态信息对外发布。在此阶段,我所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 库建设,力争在每一年都有新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开发。二、十年成绩1. 基础实施十年前:两台服务器,1

5、00多个网络节点,几十台计算机联网。网络信息化部门专用台式机3台,打打印机一台。十年后:我所现已建立近200个网络节点,共有内外网Web发布和数据库服务器 6台。网络信息化部门专用台式机10台,笔记本4台,扫描仪3台,打印机2台,数码相机和摄像机各1台,以及录音设备一套。购置了正版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库服务器 SQL Server 2005、FTP等软件。2. 数据库建设共开发大中小型数据库 24个,样本数据库8个。共有数据68万余条。其中主要的民族相关数据库有以下 14个(另有知识库、小型数据库和样本数据库不在其内):(1)中国民族研究论文提要数据库

6、(73990条)(2)中国民族研究剪报数据库(5851条)(3)中国民族历史数据库(28628条)(4)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50000条)(5)世界民族数据库(457条)(6)中国民族人口数据库(186903条)(7)中国民族风俗数据库(5360条)(8)中国民族多媒体数据库(5151条)(9)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据库(7358条)(10)国内外民族学人类学网上资源库和民族学数据库资源调查库(518条)(11) 民族学动态信息数据库(1340条)(12)民族所图书馆藏书目数据库(90629条)(13)民族语言地理信息数据库(10170条)(14)民族分布地理信息数据库(10513条)十年

7、来,我们几乎每年都有新的数据库开发,这是近十年我们研究所建设数据库数的增长图。数据库建设从 1999年的2个增长到2008年的24个。数据库数量增长图从1999后的3.5万多增长为2008下面是我们研究所在近十年来每年数据总量的增长图。 年的68万多条数据。总数据量增长图(1999-2008)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3. 信息系统开发开发网站及应用信息系统,共有以下7个:(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中英文版,内、外网发布)(2)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网站(中英文版,外网发布)(3)中华

8、民族文化网(内、外网发布)(4)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信息网(新版,内网发布)(5)理光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内网应用)(6)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多媒体信息系统(内网应用)(7)中国民族地理信息系统(内部应用)4. 人才建设1993年,我所引进了第一位信息化技术人才孔敬,该同志是我国第一批信息管理 专业双学士毕业生。 我所局域网建成后, 又于1998年引进两名计算机专业人才李韵美、 莫小洪。2002年引进北京师范大学情报学人才张代东,2003年引进软件工程学在读硕士王小霞,2004年引进计算相关专业人才周化宇,2007年引进人文地理信息人才韦韧。根据网络建设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还多次安排这些同志去有关单

9、位参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学习,使他们的工作技能不断提高。由于充分发挥了这些人才的知识技能,虽然面对社会上高工资的诱惑,除两位同志调离我所外,其余同志均脚踏实地留在我所工作,已经成为网络化、 信息化工作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目前我所从事信息化专职工作的队伍包括:信息管理学博士 1名、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 2名、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 25. 制度建设我所在本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发布方面制定了多项管理条例,并在网络上进行了宣传。这些管理条例主要包括:“所网络中心工作人员行为守则”、“所网络中心值班人员行为规范”、“网络用户行为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条例”和“网站安全管理制度” 等等。 三、成

10、果演示(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中文版和英文版) 该网站在内外网同时发布, 外网信息发布总量约为 6GB ,内网信息发布总量 141GB 。 网站以宣传本研究所和支持电子所务为宗旨, 第三次改版。 网站每日更新, 数据库每周 更新两次,平均每工作日有 10 多条动态信息对外发布,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开设 的快讯、公告学术会议动态和研究跟踪等栏目均有较高的访问人数。(2)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网站 该网站由我们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承建, 分中英文版, 外网发布, 目前访问量已达28 万多人次,网站作为大会的官方网站,为参会人员提供权威信息。网站基于 Jav

11、a 技 术构建,安全性较好,目前主要功能有:在线注册缴费、大会信息提供、与会人员提供 参会前期各项服务(酒店预定,签证,机票,旅游指南)以及大会宣传服务、大会论文 征集等。(3) 中华民族文化网该网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网, 以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宗旨。 包括民族风情、 民族概况、民族语言、民族历史和民族音乐舞蹈等栏目。(4)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信息网该网站面向学者提供服务,仅在内网应用,于 2005 年改版,采用 Java 技术构建, 其特点是基于新兴的 Portal 技术和 openURL 技术标准开发。采用 Portal 技术提供用户 个性化服务和信息整合,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网

12、页界面的栏目内容, 也可以更 改页面的颜色风格等。采用 openURL 技术支持用户多库动态链接查询,用于整合查询 后台的全文数据库、学者数据库和本学科知识库。(5) 理光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该网站仅在内网应用,是基于 CASS&RICOH 多媒体内容管理演示系统而构建的, 该系统是在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持下, 由我们研究所和日本理光公司合作开发。 系统实 现了基于 MPEG-7 和语义检索的多媒体信息管理。目前包括图片声像数据 5,300 多条, 图片说明文本数据 2,851 条,民族风俗简介 5300 条。其主要特点在于视频资料的片断 描述和基于语义链接的多媒体资源整合检索。(6) 中

13、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多媒体信息系统该网站仅在内网应用, 用于研究所内部民族学科相关文献的加工录入和管理, 其特 点是建立了主题词、期刊、分类和地名等知识库,支持主题词、期刊、分类和地名的自 动辅助录入,实现了本学科文献采集加工的计算机辅助标引。(7) 中国民族地理多媒体信息系统 该系统目前已构建有民族自治行政区域图包括我国民族自治区、自治州、 自治县和 民族乡 4 个层次共计 1402 地方的地理位置图; 中国 56 个民族的分布地图; 中国 130 种 少数民族语言地图, 包括语言方言图、 语族语支图、 地区图和全国图等四种类型分布图。四、结语(1) 几点经验理顺管理机制,设置专业部门 努力克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千方百计建设和稳定专业队伍 积极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带动网络信息发展(2) 一些问题 网络信息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