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件——数列11_第1页
高中数学课件——数列11_第2页
高中数学课件——数列11_第3页
高中数学课件——数列11_第4页
高中数学课件——数列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 列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数列数列的数列数列数列方法要点方法要点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数列的有关概念和两种特殊数列等差、等比数列.其中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通项、前n项和的求法以及数列知识在实际方面的应用.2. 处理等差、等比数列的常用思路.3数列通项、求和的常用方法.4本章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复习要求概述复习要求概述数列单元复习中首先应掌握基础性知识,深刻理解本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然后要重点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通项的求法和特殊数列的求和,真正掌握基本方法的运用.最后还应加强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列部分的单元复习可分成如下四个方面展开:l重现函数与数

2、列的联系,重视方程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重现函数与数列的联系,重视方程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 l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以及可化为等差、等比的简单问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以及可化为等差、等比的简单问题题.同时重视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灵活运用同时重视等差、等比数列性质的灵活运用.l进一步加强应用意识,能应用数列有关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进一步加强应用意识,能应用数列有关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一些实际问题.l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和综合性问题,尤其是开放性、探索性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和综合性问题,尤其是开放性、探索性问题,突出问题,突出“观察观察归纳归纳猜想猜想证明证明”的思维模

3、式的思维模式.学生常见错误剖析典型错误1:对于 与 的关系考虑不周.例1 数列 的前n项和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错解: 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 错因剖析:已知 ,求 ,通常用 ,但这是在 的前提条件之下; 时,不能用此公式求 .na21nsnn2211 (1)(1) 122nnnassnnnnn na22nannsna1nnnass2n1n 1anans典型错误2:片面理解有关题意.例2 首项是 ,第10项起开始比1大的等差数列的公差d的范围是 ( )a b c d错解:由题意 ,即 ,解得 ,故选a.错因剖析:错误原因在于审题仅考虑到 这一条件而没有注意到题中“开始”这一关键字眼.当然也有选

4、c者,虽注意到这一点,但由 来求d的范围而造成错解.125875d 925d 837525d837525d101a19125d875d 101a91a 典型错误3:忽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适用条件.例3 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q,前n项的和为 ,若 成等比数列,试问 是否成等差数列?请说明理由.错解:由题意 , 故 , .显然 ,否则 , ,不合题意. 故 . ,因此 成等差数列.错因剖析:当问题涉及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忽视了对公比及两种情形进行讨论而致误.nans51020102,s sss51510,s ss210520102()ssss210520101111(1)(1)(1)(1)211

5、11aqaqaqaqqqqq525105(1)2 (1)(1)(1)qqqq51q 1q 100s51012 11qq 512q 510111510(1)(1)9114 1aqaqassqqq153111152 (1)21921 ()1124 1aqaasqqq 510152sss51510,s ss典型错误4: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结构特点认识不透.例4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和 的前n项和分别为 和 ,且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 ,试求 的值.错解:设 ,则 , ,所以 .错因剖析:错解在利用条件 ,设 时,把k误认为是与n无关的常数.事实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在公差 的条件下是关于n的二次

6、函数,且常数项为零.na nbnsnt5327nnsntn99ab(53) ,(27) (0)nnsnk tnk k998(5 93)(5 83)5asskkk 998(2 97)(2 87)2bttkkk 9952ab5327nnsntn(53) ,(27) (0)nnsnk tnk k11(1)2nsnan nd0d 典型错误5:对存款利率问题概念模糊不清.例5 一对夫妇为了给他们的独生孩子支付将来上大学的费用,从孩子一出生就在每年生日,到银行储蓄a元一年定期,若年利率为r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时存款(含利息)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当孩子18岁上大学时,将所有存款(含利息)全部取回,则取回的

7、钱的总数为多少? 错解:因为年利率不变,所以每年到期时的钱数形成一个等比数列,那18年时取出的钱数应为以a为首项,公比为1+r的第19项,即 .错因剖析:上述解法只考虑了孩子出生时存入的a元到18年时的本息,而题目的要求是每年都要存入a元,事实上,不是求 ,而是求 .1819(1)aarnans典型错误6:数列求和时项数计算出错.例6 一个数列 ,当n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之和.错解: , 构成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错因剖析:在求和值时,将奇数项和偶数项都假设是含n个项,所以结果显然是错误的.na51nan22nna 21215(21) 15(21) 11

8、0kkaakk22222222222kkkkaa1321,ka aa21(651)2(1 2 )572221 222nnnnnsssnn奇偶说明:在这类数列求和问题中,一定要分情况讨论(项数n是奇数还是偶数),若n是奇数,则设n2m1,其中有(m1)项是奇数项,m项是偶数项;若n是偶数,则设n2m,其中奇数项、偶数项个数都为m,在得出含有m的结论后,再用n反代进去,就可得出本题的最终结果,这样的间接计算操作,可达化难为易之效果.典型错误7:用导数工具解决数列单调性时失误.例7 已知递增数列 满足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错解: 看成函数 ,定义域为 ,由题意 ,在区间 是增函数, .错因剖析:事

9、实上,函数 为离散函数,其图象是 上的一串孤立点.图象上看,抛物线的对称轴 为应在x1的左侧,又因为数列为离散函数,故只要对称轴 在 的左侧即可,而并非一定要在x1的左侧.na2*,()nann nn2nann2( )f xxx*xn2( )f xxx1,)( )201,)fxxx对恒成立,2x1,)2x 即对恒成立,故2*( ),()f xxx xn2( )()f xxx xr2x 2x 1.5x 正解: 看成函数 ,定义域为 ,由题意, 为递增函数,单调递增区间为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应在x1的左侧,再注意到此函数为离散函数,故只要对称轴 在 的左侧即可,于是2nann2( )f xxx

10、*xn2( )f xxx1,)2x 2x 1.5x 1.5,3.2 即说明:本题中可举例说明 满足题意.当数列 的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公式是一个二次函数时,若顶点的横坐标不一定是正整数时,应结合其图象来确定最值(在离对称轴较近的那个自然数取得最值).若用导数法讨论数列的单调性,不能直接对 求导,应先对函数 求导,然后再分析 的单调性.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弄清数列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单调性的共性和个性,深刻认识其本质的区别在于定义域不同.2.5 na( )naf n( )yf x( )f n教学设计:数列的单调性问题教学设计:数列的单调性问题【教学目标】1、掌握关于正整数n的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会求数

11、列的an或sn的极值.2、能运用函数、不等式的思想,解决有关数列问题.3、逐步学会对比较复杂、抽象的问题进行等价变换等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数列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an 或sn的极值求法.【教学难点】对比较复杂、抽象的问题进行等价变换的思想方法及含参数问题的讨论.【复习引入】【复习引入】1.数列的概念数列的概念对照两种定义,强调函数观点下的数列定义,明确数列的有序性是数列定义的灵魂,有助于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2.函数视角看数列函数视角看数列在函数观点下,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数列可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1,2,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所对

12、应的一列函数值,故可用函数观点来研究数列,如递增、递减、最大项、最小项等.【讲授新课】【讲授新课】1.数列的单调性定义数列的单调性定义在数列 中,如果 对 都成立,那么就称数列 是单调递增数列;如果 对 都成立,那么称数列 是单调递减数列.递增数列与递减数列统称为单调数列.数列的单调性可以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刻画.na1nnaa*nnna1nnaa*nnna2.等差、等比数列的单调性等差、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对于等差数列 而言,其增减性较简单,简述如下:公差 为递增数列;公差 为常数列;公差 为递减数列.相比较而言,等比数列 的增减性稍显复杂,我们可以考察的 值来研究,易得如下的结论:在等比数列 中,

13、公比为q,则 或 递增数列; 或 递减数列; 非零常数列; 摆动数列.na0nda0nda0ndana1nnaana101aq1001aq1001aq101aq1q 0q 思考:对于一般的数列,如何来研究其增思考:对于一般的数列,如何来研究其增减性呢?减性呢?从等比数列增减性研究过程中,不难发现,其一般方法是先作差 (或作商 ),再变形,最后判断n为何值时,差为正数、零、负数,至此,数列 的增减性就清楚了.1nnaa1nnaana【例题分析】【例题分析】例1 设函数 ,数列 满足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2)判断数列 的单调性.1( )(0)f xxxxna*()2 ()nf an nn

14、nana例2 已知 且 数列 是首项为 公比也为 的等比数列,令 问是否存在实数a,对任意正整数n,数列 中的每一项总小于它后面的项?若存在,求出相应a的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0a 0,a na, aalg(*),nnnbaa nn nb【有关应用】【有关应用】(1)求数列的最值求数列的最值例3 已知 , 试问:数列 有没有最大项?如果有,求出这个最大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10(1) () ,()11nnannnna2)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4 已知不等式 对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n都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111112log (1)1232123aannnn3)证明有关不等式证明有关不等式例5 证明:对于一切大于1的正整数n,恒有1111 2(1)(1)(1).35212nn【提炼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