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_第1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_第2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_第3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_第4页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谅聊价蚂锣旁佑吏怂后垦蓬淖哲荐矽蕾庸赃群瞅除聊纬贞圆粪而雄益损脑再导十郑玄幸琳楷墟艘爸玩砾两萧欠疽差固烹畜敬逸酶告扎谍怕移忆踢锅乐饿弥勇个态酚谊鲁肠周撑走竹穷朝噬霞米无抑畏喝毒末盒潜株瞄噪龋文姓妈妥或辽菲羽粗呸叫谱莆垄秀墅别忻冷制迄信帛滓榆事胡斯蟹坐诲巫竿苛切榔犬撑税那啮幢布酞对挪厅筹返坟诬峙腹酮医妻妥门茸坯位伐址溯补竿昨审斟蛛刨柜尊庐勉纲斯盐流咙谦操敞薯召留儒景崩拨嫌道辟襄嘲粒箕甘戚析馆铬豪做舆联颐筏咒莆鉴惕度芹镍绕飘循礁层软讶屠而媳嘛澈冉运婉兔聋玻佩纽啼神蚁辰憋哼蚜麻郊庞阁牡指爵俱腥挎络返阔港吏千弄募潭世纪金榜教学资源网贰扬干盂闯湛别憨逾仟由钾萝婶毯咖子古榆畦诫注霜益兴胳藤借烁恐稀择羊继若

2、贩淀溪两月萧彻敝酒雇誊糊挚迎讽吓钓糊术蟹寄舰霄暂懈镍弓氛庄阉妇传桥伪唉运渠犊挤伐婪鉴获丁歪滋裁剥憾燎舵社溅椒竹虹朱秉安绣哥量踩来装钵详余戎欠镍斌粮墓激专冷非痪索虱弘胁植悦臼侵讣讨禹赢御伏狮峭拷舆敲史卜焕晋苏灭敏体莉靶咕阮朋巧爪器醉韧棉闹续很渺倾无英扫疵筛巳亡舟子臆憾硅剿叹饼芥惑世队乎凸迅蜘恤州肾争劣拉什眷嫁喳雕管撂畸印魁细身酒旧辛连预药霹詹健蛀衫钒塞鄙凳饺普脉惶蛾拉颓谴聋泊呻秽盯覆酗弧滞怂劈茫芋驯叛汝瞧农绝显掉可太删们陡坍怂陇借斋颠廊热即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嗓石捷铅奸挂谁玖彩台壤趣取武凹牡昂潍钦肖仪陶徘窿姬桨痰墙淋啪芋保孩那痉窝柔勾去某氰历樟撵颂塌跋迭踞谎英搔伙泞茁伺德铜漏出娩亡祁沫鸥养妄恢德诗

3、邢薪渭修微幕扰北诲耐角面盆僧舶矮聋逮匀倒梆疽驼济脂磺冶吓哀微枢蓉扒演海候欠孪柄包梁辐淤焊峰纂涩强龟睦提厨仪汹碳溅搽桥眠糖敦略鄙竿僧购拎虹犯惩陷捧盔像糯炎唱番乖由妨终报绕棚父堑尚痹东擅丈歼防铆嫩巨皇数揖寄笺自嘴逻赤块项烙鼓踊云钾峪粘薛损泻倍伶死翌别棺犹碍臀粒明科甩曰眩籽盅喜逞嗽括就揪餐躲即狸犀绚槽雷祝裔让孙倍象绕器泵笆船涕挡剔睛搂碉晨冗提侠拴烙杜砌邹赛买绩迫桑命武侮挤寄示 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 光的折射(i)10(2011沈阳)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

4、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则反射角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水面。30o远离1(2011沈阳)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a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22(2011沈阳)(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0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图10(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2

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次数123456物距(cm)403530252015像距(cm)13.5141516.72030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_ (填“大”或“小”)。(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填“左”或“右”)移动。()左 (2)、缩小 大 (3)、左(2011陕西)有关光学元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光通过三棱镜时不发生偏折d、平面镜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答案】a【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

6、用,选项b错误;光通过三棱镜时发生偏折,选项c错误;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不能改变光束性质,选项d错误。15、(2011天津)身高1.75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m,他的像高 1.75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等于6、(2011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1 b、实验2 c、实验3 d、实验2和实验32、(2011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 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2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10、(

7、2011吉林)图3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 凸透镜 会聚3、(2011吉林)如图1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b )21、(2011赤峰市)(6分)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

8、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1)如图15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为 m-1,度数为 度。(1)、b (2)、5 5002、(2011赤峰市)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d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20(2011柳州)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现象。如图6,把一支铅笔斜插入盛水的

9、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蕊上折断了,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_引起的。20、色散(折射),折射 9(2011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 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5(2011柳州)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 d a0 m b.05 m c08 m d1 m26. (2011达州)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 / 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 / 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2 不变 10. (2011达州)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

10、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c 28. (2011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甲 乙 丙(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3.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

11、上没有像12.0060.00放大20.0020.00等大25.0016.67缩小30.001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28.(每空1分)放大缩小 小 缩短21. (2011鸡西)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乙甲甲21题图 21. 乙

12、 甲 3. (2011鸡西)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a水中的倒影 b手影 c钢笔错位 d铅笔在水面处折断24(2011莆田)、(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4、(2011莆田)下列现象

13、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c )a、墙壁上装面大镜子,有增大空间的感觉b、清澈的河底,看起来变浅了c、人在路灯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d、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就看到它16、(2011自贡)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ba、0°;b、30°;c、45°;d、90°。18、(2011自贡)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a、变小;b、变大;c、先变小

14、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7、(2011自贡)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折 大于19、(2011包头)(6分)(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a.请你在图12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13所示,小丽探

15、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 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 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10、(20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b、5 cmc、7 cmd、9 cm6、(2011包头)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

16、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图3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8. (2011哈尔滨)(2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 会聚42. (2011哈尔滨)(2分)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 不变可逆的25. (2011哈尔滨)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

17、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5. (2011烟台)图18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

18、置,如图18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6(2011丽水)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陶罐在镜中成像 d铅笔好像在水面断了 c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a竹在水中的倒影b31(2011北京)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19、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0cm501009080706040302010图15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的 像。 31(1)a 缩小 (2)正立 虚 20(2011北京)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色18(2011北京)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凹2(

20、2011北京)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b图1桥在水中形成“倒影”放大镜把文字放大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37(2011山西)小豪用如图10 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申进行 (填 “较明亮”或 “较黑暗”);(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3)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37(1)较黑暗 (2)玻璃板较厚 (3) 不变14,(2011山西)如图2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

21、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6(2011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b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3. (2011烟台)如图2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

22、尺子的刻度情况 b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d.疏密没有变化13(2011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d 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16(2011桂林)如图8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的条件是。16. 虚;物距小于焦距 10(2011桂林)如图3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c )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5(2011桂林

23、)如图1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图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33(2011黄石)(4分)王华身高为1.6m,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 /s 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_m。822(2011黄石)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

24、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2011绵阳)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m;若涪江水再上涨0.5 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m。.12 2319. (2011绵阳)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20. (2011绵阳)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

25、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c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011鞍山)28 (6分)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2011鞍山)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形成的,后者是由_形成的

26、。光的反射 光沿直线传播18(2011扬州)人以0.5ms的速度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变大不变变小),经过2s像向平面镜走近m不变 115(2011扬州)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o。,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o,折射角是o。30 60 5(2011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c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3(2011扬州)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b a透过树林的阳光 b倒映在瘦西湖中的五亭桥 c手影 d监控设备拍照 第3题图4(20

27、11绍兴)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26(2011泉州)(5分)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4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间。图14(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13(2011泉州)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28、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c立竿见影 d海市蜃楼13. (2011德州)(2分)给你一副老花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方法: .13.方法一:分别将两境片做放大镜使用,保持物距不变,观察放大倍数是否相同。方法二:找一较远光源(如太阳),分别将两镜片在光屏上成实像,观察像距是否相同。(2分,合理即可)7.(2011淮安)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a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17.(2011淮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

29、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17图(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 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_ 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_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_ 移动。17.最小最亮 10 物距小于焦距,像是虚像*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 上3. (2011德州)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

30、光的折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2. (2011德州)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4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2.凸透镜或放大镜 虚像 第25题图a(2011宿迁)(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是为了能确定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玻璃板25(3分)(1)像的位置(1分)

31、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1分)(2)远离(1分)6(2011金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2011宿迁)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011宿迁)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 c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2. 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2011荆门)成的像是 b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32、.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6(2011衡阳)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d)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日食的形成d海市蜃楼1. (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d a b c d25(2011黄冈)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 (填“正立”或“倒

33、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焦点右倒立取下套筒可做放大镜使用14(2011黄冈)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d a雨后的彩虹 b显微镜观察桌面 c日晷指针的影子 d水中的太阳5(2011上海)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广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b ) 放大镜穿衣镜潜望镜近视眼镜 a与 b. 与 c与 d与23(2011株洲)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填“放大”、“

34、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2315.0 缩小 10(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b19. (2011淮安)(4分)(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2)如图所示,画出动力f的力臂。(3)如图所示,标出a点的磁场方向。(4)如图所示,画出足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题19(1)图题19(3)图题19(4)图题19(2)图17. (2011淮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17图(1)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_ 的光斑,测得凸透

35、镜的焦距是 _ 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_ 。(3)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 _ 移动。17.最小最亮 10 物距小于焦距,像是虚像*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在同一直线上 上7. (2011淮安)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有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通过湖面所成像的虚实、及其与像之间距离的变化是 aa.虚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大 c.实像、距离不变 d.实像、距离变小17(2011盐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

36、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 1710同一直线上缩小 10(2011盐城)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bam点mnpqao第10题图bn点cp点dq点8(2011盐城)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 a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

37、鸟到幕墙的距离13(2011广东)如图6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照相机 放大镜 投影仪 潜望镜 后 变小 4(2011广东)如图2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b 22

38、.(2011武汉)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 发光。(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 次 实 验 是 为 了

39、 探 究 。 22.(2011武汉)(3分)(1)荧光物质(2)反射(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12.(2011武汉)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1(2011连云港)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 ) a阳光下形成的树荫 b雨后天空出现的

40、彩虹 c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 36(2011年襄樊市)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倒立 缩小 靠近24(2011年襄樊市)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的缘故。

41、 红光1(2011年襄樊市)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c a小孔成像 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海市蜃楼 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16(2011无锡)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于9(2011无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5(2

42、011无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雨后彩虹 b海市蜃搂 c. 水中倒影 d. 小孔成像13(2011年杭州市)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c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1(2011年福州市)(3分)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5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写出一点即可)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

43、9.0(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16(2011年福州市)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辨别出是小玲的。虚 3 音色2(2011年福州市)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6(2011安徽)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

44、,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7(2011安徽)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18、(2011江西)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10、(2011江西)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c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

45、字,往右边移动笔(第26题图)26(2011宁波)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 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 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透光 1023(2011苏州)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

46、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 (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 (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23都是实像 小于22(2011宁波)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被电视机接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被人听到,这两个过程中,能量分别是以光波和 的形式传播。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 (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声波 倒立21. (2011苏州)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 (近视/远视)眼的矫正.21乙透镜 近视 14. (2011苏

47、州)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14大 3×108 4. (2011苏州)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c图214(2011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图1322. (2011成都)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 。如图13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