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离骚7》_第1页
高二语文《离骚7》_第2页
高二语文《离骚7》_第3页
高二语文《离骚7》_第4页
高二语文《离骚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了解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地位2.明确屈原形象和楚辞的特点3.理清思路,通读全文4.分析离骚中浪漫主义传统5.背诵离骚(节选)得名及内容特点一、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二、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模拟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三、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书楚語: 使用楚国方言,如些、兮等作楚声 :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纪楚地 :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有洞庭、沅、江等地名名楚物 :兰、蕙、薜荔等物产形式特点一、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二、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三、用韵不严

2、格四、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些”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诗体解放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浪漫诗风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李贺创造赋体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公元前340公元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

3、,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流放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离骚叙述了屈原的家世出

4、身和政治理想,倾吐了诗人的爱国信念和苦闷心情九歌由国殇、山鬼、礼魂等11篇組成,吸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写成的祭神组曲九章由惜诵、涉江、哀郢等9篇组成,写屈原被放逐的经历、处境和悲愤心情天问全篇由四言的疑问组成,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事提出了百多个问题,表先现屈原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浪漫主义有狂热奔放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楚地特色描写了楚国的山川气候,记述了楚国物产,运用楚地方言等比兴手法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用众女妒美比喻群小嫉贤“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班固)“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王逸)“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楚辞论文集(游国恩)“长太息以掩涕兮”至“固前圣之所厚” 1-7节 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这七节述怀,也揭示“朝谇而夕替”的原因,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悔相道之不察兮”至“岂余心之可惩” 8-13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