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必修一第一章:1.生命系统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无)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细胞的分类 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等)、放线菌、支原体等真核细胞(有核膜)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衣藻)、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等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在拟核中,即在细胞质中 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原因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但无叶绿体3.施来登 施旺 细胞学说建立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 细胞是有机体,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
2、成上基本相似;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依据,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第二章:最基本元素:C。 2、基本元素:C H O N。 3、主要元素:C H O N P S必需元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微量元素:Fe Mo B Zn Mn Cu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10);生物组织还原性糖
3、、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沸水浴) 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 橘黄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 + 碘液 蓝色.2.蛋白质 基本单位:氨基酸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NH2元 素C、H、O、N(P、S) R C H COOH基本单位氨 基 酸 (20种) 特点: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脱水缩合 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多 肽 (链) 肽键:CONH盘曲、折叠 几个氨基酸就叫几肽空间结构蛋 白 质 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结构多样性) 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决定功 能结构蛋白 与 功能蛋白催化、运输、免疫
4、、调节(功能多样性) (酶、载体、抗体、胰岛素)相关计算肽键个数(脱水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几条肽链至少几个氨基和几个羧基(至少两头有)蛋白质分子量=N×a -18×(NM)3.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 双链结构 含有碱基A G C T (P29) 配对为 AT GCRNA:核糖核酸 单链结构 含有碱基A G C U 配对为 AU GC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为DNA 少数病毒遗传物质为RNA用吡咯红和甲基绿染液染色DNA变绿(细胞核,叶绿体与线粒体内含少量DNA)、RNA变红(细胞质)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5、如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动植物都有)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二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 动物二糖:乳糖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植物多糖:淀粉(贮能)、纤维素(细胞壁主要成分,不提供能源)动物多糖:糖元(贮能)(如肝糖元、肌糖元提供肌肉能源)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脂肪(C、H、O):储能、保温、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脂质分类 类脂:磷脂 (膜结构基本骨架,脑、卵、大豆中磷脂较多) 固醇类:胆固醇、性激素(维持生殖)、VD(有利于Ca、P吸收)5.无机物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1、水的存在形式:结合
6、水和自由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自由水的功能是良好溶剂、参与化学反应、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2、无机盐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与作用: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它的作用是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Fe:血红蛋白、Mg:叶绿素),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Ca低抽搐,儿童缺Ca佝偻病),维持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Na+、Cl-)。3、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物质基础)构成的生命系统。第三章1.细胞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最多)和蛋白质(次之)组成 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 与外界环境
7、分开 进行细胞交流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由纤维素 果胶构成2.细胞器:线粒体:双层膜结构 进行有氧呼吸场所 供能(哪种细胞需要能量多哪种细胞含的就多)叶绿体:双层膜结构 绿色植物含有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内质网:由膜连接成的网状结构 细胞内蛋白质 脂质合成场所 粗面内质网中含核糖体 是蛋白质合成场所高尔基体:单层膜结构 动物细胞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分类 包装,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细胞器之间通过细胞膜流动鼓出囊泡 与另一细胞器融合 进行细胞器间传递显微镜下的叶绿体为椭球形 线粒体 + 健那绿
8、 蓝绿色双层膜结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结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无膜结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细胞核:原核生物无细胞核 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为极细的丝状物第四章 1.物质跨膜运输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结构上具有流动性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2.生物膜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小分子物质)比较项目运输方向是否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H2O、乙醇、甘油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葡萄糖
9、进入红细胞等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消耗氨基酸、各种离子等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胞吞和胞吐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第五章1.酶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酶的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有最适温度和pH 在此之下活性最高 除此之外活性降低 温度太高或ph偏离太大 会引起酶失活 失去催化作用 不可通过回复最适环境而恢复2.ATPATP分子格式:APPP波浪线为高能磷酸键 水解释放能量为30.54KJ/mol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由ATP直接供能
10、 直接能源物质:ATP3.细胞呼吸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线粒体中进行)第三步: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线粒体中进行)无氧呼吸:不同的酶酶 2C2H5OH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C3H6O3 + 能量(动物、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4. 光合作用(自
11、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方程式:CO2 + H20 (CH2O) + O2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色: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多)叶绿素b:黄绿色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 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
12、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 1/2 O2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4、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 硫细菌 铁细菌属于自养生物(了解即可)第六章1.细胞的增殖真核细胞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2、细胞周期3、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3、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分裂期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消两现一散乱)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定数清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消细胞板)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
1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2.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 指已经分化的细胞 仍具有发展成完整个体的潜能4.细胞的癌变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形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必修二第一章1.分离定律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型 性状分离 杂交图:将亲本基因型写在亲本之下确定亲本产生的配子交叉连线记录每一种情况子代的基因型 并进行整理测交:指定基因型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 同
15、一性状满足分离定律 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子一代表现型近似比9:3:3:1测交后 表现型比为1:1:1:1第二章1.减数分裂: 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以精子为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染色体数目加倍 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两两配对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称为同源染色体(即大小形状相同的两个X)联会 此时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出现交叉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赤道板上 着丝点附着在纺锤丝上 后期:纺锤丝带动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 细胞每极只得到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一个X
16、) 末期:细胞膜形成 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之间没有间期或很短 染色体不再复制(所以 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减半出现在这里) 前期:每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一个X)集会 中期:每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 后期:着丝点断裂 每条姐妹染色单体被纺锤丝牵向两极 末期: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 即一共分裂成四个精细胞卵细胞分裂过程与精子相似 只是卵细胞减一末期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第一极体 第一极体分裂为两个第二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一个第二极体和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不久都退化消失精子 卵细胞分裂示意图P18 20受精作用:精细胞经过有丝分裂
17、 分化形成只有细胞核在头部的精子 与卵细胞相互识别 融合为受精卵 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水平精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P253.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或Y上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 生女患病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 生女正常为常显伴X隐性疾病若生男患病 则基因一定来源于母亲 只能传给女儿男性正常 则母亲必定正常(表现型正常) 隔代交叉遗传第三章1.DNA主要遗传物质含有DNA的一定由DNA遗传 不含DNA的由RNA遗传病毒侵入宿主后 利用自身的遗传物质和宿主细胞中的原料(氨基酸、脂质)合成病毒蛋白质2.DNA分子结构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碱基A的量总是等于T的量 C的量总是等于G的量碱基互补配
18、对(见必修一 核酸)3.DNA的复制 DNA以半保留复制方式(了解即可) DNA分子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蕴藏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第四章1.蛋白质的合成RNA:信使RNA mRNA 转运RNA tRNA 核糖体RNA rRNA蛋白质合成过程:RNA在细胞核中 以DNA为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成为转录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由tRNA运输每个tRNA上的三个碱基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成为反密码子) 肽链合成后 从核糖体与mRNA的复合物上脱离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 再控制
19、生物体性状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 第五章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增添 缺失 引起的结构改变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随即发生的 不定向的 低频率的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现有环境关系 也可能促使新性状的产生基因重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缺失 增添 易位 倒位染色体变异类型 P85染色体数目变异一类是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也可以是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的增加减少染色体组是原染色体的几倍 就称几倍体单倍体育种:由配子直接培育成的个体称单倍体 不一定体内只含有一套染色体组如
20、四倍体的配子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但仍称单倍体 优点:生长周期短 原理为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使用秋水仙素处理是染色体数加倍 优点:后代不会产生性状分离3.人类遗传病: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第六章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通过两个优良性状的品种杂交,选择和培养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原理为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利用物理 化学因素处理生物 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工程及应用步骤:提取目的基因 与运载体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第七章1.现代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本质为基因突变 突变得到能适应环
21、境的物种生存 其他物种灭亡2.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基因频率的计算 如:一个种群中一种基因总个体为100个 AA个体30个 Aa个体60个Aa个体10个 则A的基因数量为2*30+60=120(AA中含两个A基因 Aa中含一个)基因频率为120/(100*2)=60% 生物进化的标志即及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这就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 自然选择作用下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隔离与物种形成: 必修三第一章1.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体液分为细胞内液(2/3)和细胞外液(1/3)组成细胞内液主要由细胞质及细胞器内液构成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由血浆 组织液 淋巴构成内环
22、境互相流动示意图: 血浆 组织液 淋巴血浆中90%为水 其余成分为无机盐 蛋白质 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溶液渗透压: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浓度越高 渗透压越大 反之亦然最适酸碱度:人体血浆近中性 pH为7.357.45 与缓冲对弱酸强碱盐有关温度:细胞外液温度一般在37摄氏度2.内环境稳态各器官 系统协调工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叫做稳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第二章1.神经调节神经条件基础:反射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组成 兴奋指组织或细胞受刺激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过程兴奋的传导:静息电位:膜内负 膜外正
23、 原因是此时膜对K+有通透性 造成K+外流动作电位与之相反 是Na+内流神经元间传导:通过突触传递 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 传递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P18突触的亚显微结构图P19神经系统的分级: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水盐平衡中枢 生物节律控制 血糖调节 脑干:维持生命活动必要中枢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小脑:维持身体平和 脊髓: 运动低级中枢2.激素调节激素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 促进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 促进甲状腺激素释放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
24、加快,产热增加。 性激素:性腺分泌 促进性器官发育 促进生殖细胞发育 胰岛素:B细胞分泌 降低血糖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 促进肝糖原合成 胰高血糖素:A细胞分泌 升高血糖 促进非糖物质转化 促进肝糖原分解血: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正常值为0.81.2g/L或80120mg/dL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P25反馈调节: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 如甲状腺激素反馈下丘脑 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变慢激素的特点: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 靶细胞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体温调节:通过温觉/冷觉感受器传入下丘脑感受温度变化调节中枢,使下丘脑分泌促甲
25、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从而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也使血管、骨骼肌收缩/舒张 来调节体温水盐平衡:体内失水或吃过多咸的事物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感受器接受电信号传递 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从而加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并促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如果主动饮水或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能力加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 反馈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4.免疫调节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器官是细胞生成集中分布的地方 如淋巴结 免疫细胞分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和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26、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是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病毒攻击宿主细胞宿主细胞(靶细胞) T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 靶细胞裂解死亡体液免疫:抗原 吞噬细胞T细胞 直接刺激 B细胞 二次免疫 B细胞群 记忆细胞 浆细胞 结合 抗体 沉淀 形成细胞集团 被吞噬细胞吞噬 被溶酶体清除 过敏反应:自身机体产生免疫 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 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第三章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IAA 吲哚乙酸 其他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不可称为生长素植物的向光性: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侧生
27、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 引起弯曲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不能反过来运输 而且是主动运输 成熟组织中可进行非极性运输植物的向地性:由于重力作用 植物水平放置时 总向地心弯曲熟记各种光照 琼脂片等因素干扰下胚芽鞘弯曲方式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 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低浓度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疏花疏果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2,4-D顶端优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向下运输 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 发育受到抑制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P503.其他植物激素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 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第四章1.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计数个体数 求得种群密度 适用于个体数较少、分布较稳定的情况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中捕获一部分个体 标志后重新放回 过一段时间重捕 通过重捕中标记个数与总个数之比来估算 适合个体数较多且容易标记的情况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结构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P632.种群数量的变化J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