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重点知识汇总_第1页
测量学重点知识汇总_第2页
测量学重点知识汇总_第3页
测量学重点知识汇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测量学2010-12-31第一章1. 测量学:测量学是指研究测定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地球重力场及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形态的一门应用性科学。2.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3. 大地水准面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 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4.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成为大地体, 它表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5.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 :首先对地面点的位置进行表示。 地面点的位置由坐标和高程表示。坐标是地面点沿着铅垂线在投影基准面上的位置; 高程是地面点沿着铅垂线到投影面的距离。6.

2、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 :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7. 高斯投影平面 :有一个圆柱面横套在地球椭球的外面, 并与一子午线相切, 此8. 子午线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 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椭球体赤道面及椭球中心。然后将椭球面上中央子午线附近有限范围的点线按正形投影条件向椭圆柱面上投影,再将椭圆柱面通过南北两极的母线切开, 并展开为平面, 称此平面为高斯投影平面。9. 六度带:从 0°子午线起,自西向东每隔 6°为一带,编号为 160,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依次为 3°、 9°、 15°、 357°( 6

3、n-3 )。10. 三度带:自东经 1.5 °开始以经度差 3°划分,编号为 1120,各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依次为 3°、 6°、 9°、 360°(3n) 。11. 坐标轴平移 (中央子午线为纵坐标轴 x、赤道为横坐标轴 y):把纵坐标轴向西平移 500km。将地面点在纵坐标轴平移以前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称为该点坐标的自然值。 将地面点在纵坐标轴平移以后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称为该点坐标的通用值。12. 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13. 相对高程 :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任意水准面

4、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14. 高差 : 地面上两点的高程之差。15.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1)测图:测出地面点的位置,并在图纸上表示出来,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程测量。 (2)测设(放样):把图纸上设计的点标定到地面上。(3)观测、计算、绘图是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16. 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在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程序上,“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对具体工作而言, “应步步有检核”。第二章1. 水准测量的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已知高程推算其他各点高程的一种方法。2. 水准仪的构造 :望远镜、水

5、准器、托板、基座四部分3. 望远镜的组成 :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线,称为 视准轴) 目镜。4. 水准仪的使用 :粗平、瞄准、精平、读数5. 视差:瞄准目标时, 应使物象精确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否则当眼睛靠近目镜上下微微移动时,十字丝交点所对物象会相对移动, 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消除方法 :仔细转动物镜调焦螺旋, 改变物象平面的前后位置, 使其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此时十字丝交点所对的尺上读数就不再变化了,误差消除。6.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结点水准网7. 水准管轴 :水准管圆弧内壁中点的切线8. 转点:在

6、进行连续中间法水准测量时,用来传递高程的点,称为转点。9.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及减弱措施误差对应措施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a 在每一测站都采用中间法,差使前后视距离相等 b 距离补仪器误差偿法 采用相邻几个测站的总前视距离等于总后视距离水准尺误差a 在测量前对水准尺进行检验 b 设置偶数测站的观测方法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气泡严格居中,防止气泡假操作误差居中照准误差估读水准尺的误差a 望远镜放大倍率高 b 视线短水准尺倾斜的误差a 认真扶尺 b 使用安装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仪器和尺垫下沉引起的误差a 采用往返测高差的平均值温度的影响打伞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观测大气折光差和地球曲率

7、等前后视距离相等第三章1. 水平角:水平面上两直线间的夹角, 称为水平角。 而从一点至两目标的方向线间的水平角,是指这两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夹的角。2.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内, 一点至目标点的方向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称为竖直角。3. 经纬仪的安置 :包括仪器的对中和整平。 对中的目的: 把仪器的中心安置在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 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状态, 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 测回法:在测站点安置经纬仪, 用盘左和盘右各观测水平角一次, 盘左观测时为上半测回, 盘右观测时为下半测回, 如两次观测角值相差不超过容许误差, 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结果。

8、这一观测法,称为测回法。第四章1. 距离丈量的常用工具 :量距工具:钢尺、皮尺、测绳等;辅助工具:标杆、测钎、垂球等。2. 直线定线 :当地面两点之间的地面起伏较大或距离较长时, 一个尺段不能完成距离丈量,需要分成多段沿已知直线的方向进行分段量测,最后汇总得其长度。这时需要在直线方向上竖立若干标杆, 来标定直线的位置和走向, 这项工作称之为直线定线。可分为:目估法定线和经纬仪定线。3. 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4. 标准方向的种类 :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坐标纵轴线方向。5. 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0° 3

9、60°)。若以坐标纵轴线作为标准方向所确定的方位角称为坐标方位角。6. 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的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锐角, 并注出象限名称,这个锐角称为象限角( 0° 90°)。第五章1. 测量误差的概念 :观测量的观测值与其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 观测误差的来源 :测量仪器的误差、观测者人为误差、外界环境条件误差。3. 系统误差的定义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 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 如果测量误差在数值大小和正负符号方面按一定的规律发生变化或保持一特定的常数, 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4. 消除系统误差的措施 : a 改正观测值 b 采用适当的观测方

10、法 c 校正仪器5. 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 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 如果测量误差在数值大小和正负符号方面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6. 偶然误差的特性 :a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度 b 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大 c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d 同一量的等精度观测,其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零7. 中误差的概念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 对同一未知量进行多次观测, 各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平方平均值的平方根称为观测值的中误差。其表达式为:第六章1. 平面控制测量 :a 三角测量 b

11、 导线测量2. 导线测量的定义 :导线测量是将控制点连接成折线,测定每边边长和转折角,再依据起算边两端点的坐标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3. 常用的导线形式: a 附合导线 b 闭合导线 c 支导线 d 单结点导线 e 两个以上结点或两个以上闭合环的导线网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选点、测角、量距。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 导线测量的选点应满足下列条件 :a 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 视野开阔、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 b 相邻导线点应相互通视 c 导线点应均布测区,且相邻导线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第八章1. 比例尺: 图上线段长度和相应地面线段的实际水平距离之比成为比例尺。2. 比例尺的精度: 相当图上

12、0.1mm的实地上的水平距离3.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4. 地物:地面上各种天然和人为的附着物如河流、植物、建筑物等。5 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6. 按符号与实地要素比例关系分类 :a 依比例符号 面状或带状符号: 这类符号用轮廓线表示其范围, 轮廓形状与实地平面图相似, 缩小程度与成图比例尺一致,轮廓内用一定符号或色彩表示这一范围内地物的性质。 b 半比例符号 线状符号:各种境界、电力线以及各种宽度不能依比例表示的道路、 河流可用此符号表示。 c 不依比例符号 独立符号: 重要或目标显著的独立地物, 如面积小不能按成图比例尺表示时, 须用一定形式与一定尺寸的符号表示, 称为独立符号。这种符号只能表示物体的位置和意义,不能量测物体的大小。7.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8. 等高线平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9. 等高线的分类: a 基本等高线 b 加粗等高线 c 半等高距等高线 d 辅助线10. 等高线的特性: a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