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_第1页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_第2页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_第3页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_第4页
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线电频谱基本知识简介无线电频谱管理技术介绍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介绍无线电频谱基础知识简介无线电频谱基础知识简介1895年,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波波夫分别利用电磁波传递电报码的试验获得成功,开创了人类使用无线电波的纪元。一百多年来,无线电的应用迅速扩大,无线电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种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遥测遥控、射电天文等无线电业务的应用遍及国防、公共安全、商用和工业等各个部门,其业务量在日益增大。无线电频率(RF)频谱是一种世界各国可平等使用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构成了现代人类生存条件的基本要素。

2、它是一种有很大潜力的资源,如果正确地开发,可提高国家劳动效率和生产力,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无线电频谱(radio spectrum)一般指9KHz3000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无线电波的划分无线电波的划分段号频带名称频率范围波段名称波长范围1极低频3-30Hz极长波100kkm-10kkm2超低频30-300Hz超长波10kkm-1kkm3特低频300-3000Hz特长波1000km-100km4甚低频VLF3-30KHz甚长波100k-10km5低频LF30-300KHz长波10k-1km6中频MF300-3000KHz中波10

3、00-100m7高频HF3-30MHz短波100-10m8甚高频VHF30-300MHz米波10-1m9特高频UHF300-3000MHz分米波100-10cm10超高频SHF3-30GHz厘米波10-1cm11极高频EHF30-300GHz毫米波10-1mm12至高频300-3000GHz丝米波1-0.1mm无线电频率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电磁波,是一种物质,是一种各国可均等获得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资源,它具有以下六种特性:第一:它是有限的。由于较高频率上的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无线电业务的不能无限地使用较高频段的无线电频率,目前人类对于3000GHz以上的频率还无法开发和利用,尽管使用无线电频

4、谱可以根据时间、空间、频率和编码四种方式进行频率的复用,但就某一频段和频率来讲,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使用频率是有限的。第二:它是排他性的。无线电频谱资源与其他资源具有共同的属性,即排他性,在一定的时间、地区和频域内,一旦被使用,其他设备是不能再用的。第三:它具备复用性。虽然无线电频谱具有排他性,但在一定的时间、地区、频域和编码条件下,无线电频率是可以重复使用和利用的,即不同无线电业务和设备可以频率复用和共用。第四:它是非耗竭性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又不同于矿产、森林等资源,它是可以被人类利用,但不会被消耗掉,不使用它是一种浪费,使用不当更是一种浪费,甚至由于使用不当产生干扰而造成

5、危害。第五:它具有固有的传播特性。无线电波是按照一定规律传播,是不受行政地域的限制,是无国界的。第六:它具有易污染性。如果无线电频率使用不当,就会受到其他无线电台、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干扰其他无线电台站,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使之无法准确、有效和迅速地传送信息。无线电波特征无线电波特征 频域频域 空域空域 时域时域 调制域调制域 码域码域无线电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在全国或全世界的无线电通信和其他无线电业务领域内以最合理、最公平、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地使用、利用或保护有限的无线电频谱/卫星轨道资源,使得各种无线电通信网和各无线电台站能够经济、有效地在各种无线电环境下不受干扰地正常

6、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服务,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生活水平,推动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无线电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为中央首脑机关服务,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中心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指导方针是:“加强管理,保护资源,保障安全,健康发展”;指导原则是:“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工管理,分级负责”。 在信息化战争中,军事通信、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导航定位和武器制导等系统的正常运转,无不取决于电磁频谱这一有限的资源。如果缺乏有效的频谱管理,不同的电子设备间轻则相互干扰,重则丧失作战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作战样式的变革。作为重要的

7、战略资源和信息的主要载体,电磁频谱已成为各国军队管理控制的重点。如今,世界各军事强国普遍认为,电磁频谱是能够支持机动作战、分散作战和高强度作战的重要媒介,信息武器装备将成为未来战争舞台上的主角,电磁频谱将成为主宰战争胜负的法宝,谁掌握了制频谱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据外军有关统计,美军一个步兵师约有70部雷达、2800部电台,俄罗斯一个摩步师约有60部雷达和2040部电台,如此众多的电子设备要在整个作战空间有条不紊地工作,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一致的行动,其局面将不堪设想。美海军上将托马斯穆勒曾预言,如果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获胜者必将是最善于控制、驾驭和运用电磁频谱的一方。这一预言,已经在

8、近期发生的几场现代局部战争中得到验证。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实施白雪行动,开始就夺取了制电磁权。战争进行中,多国部队使用的频谱从短波、微波直到红外线、激光、可见光包含了整个电磁频谱,电子战战场异常广阔,全时空、全时域、全领域、全频域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而正是由于科学有序的频谱管理,有效地避免了频谱使用的冲突,确保了通信指挥、电子侦察、雷达导航等电子系统的协调动作、高效运作,使得对伊作战迅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军事应用为在21世纪获得全频谱优势,美军在制定的2010年联合频谱构想中,提出了美军21世纪频谱管理指导方针。指出:现有的国防部频谱管理规则和程序已面临新的电

9、子系统投入战场的挑战,必须提倡不同见解的竞争,减少创新所受到的障碍,加强频谱管理力量的建设。为贯彻这一构想,美军相继发表了21世纪联合频谱使用和管理、电磁频谱联合行动,对提高频谱规划、系统采购、模拟仿真、操作支持和信息系统的能力等提出了具体规划标准,为计划、协调和控制电磁战场提供了理论支持。 另外,北约、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军队也不甘落后,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加强频谱管理力量建设作为军队信息化部队建设的优先任务,把提高无线电频谱管理能力作为提升信息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不断增强频谱管理人员的素质,研制更新频谱管理装备,力争抢占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 无线电频谱管理技术介绍无线电频谱管理技

10、术介绍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广电部门国安、保密局公安部门军队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或管理办公室市、州及地区无线电管理处或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监测站市、州及地区监测站行政行政行政业务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业务行政2、工作职责u 编制无线电频谱规划u 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与指配u 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u 负责卫星轨道位置协调和管理u 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u 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 空中电波秩序u 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u 负责涉外无线电管理工作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建立较

11、为完善的全国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体系,无线电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技术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无线电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频谱/台站科学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合理规划频谱资源,提高对军地各类无线电应用的频谱支撑能力,满足公众通信及民航、铁路、广电、交通等部门的频率需求。频谱资源利用率稳步提升。初步建立覆盖重点地域的电磁环境监测记录系统。全国频率/台站实现精细化管理,信息完整率和准确率达到95以上。技术手段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重点无线电业务电磁兼容分析能力。建成国家和省级无线电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超短波固定监测站覆盖50以上的县级城市。短波监测网监测定位能力进一步提高

12、。卫星监测系统具备对C/Ku/Ka频段静止轨道卫星监测、定位能力,监测静止卫星轨道范围扩展到东经20度至东经180度。各省(区、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具备短波、微波(含卫星)频段干扰源近场定位能力。人才队伍素质过硬。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能强、整体素质高的无线电管理人才队伍。全国无线电管理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达到75以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5以上。“四个体系”建设 完善的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先进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体系; 有力、高水平的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高效、权威的无线电管理行政管理体系;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线电管

13、理的理念、技术手段也都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管理的方式正向着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管理理念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从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转变、从被动监测到主动监管转变。网格化管理是通过现代通信和信息化技术将管理的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实现网格内统一管理标准、规范、响应、考核;网格间信息交流,资源共享。通过将大范围的粗线条管理逐步分解细化逐步实现无线电管理的标准化管理,增强快速查询、快速分析、快速反应的动态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无线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使电磁频谱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越来越准确精细。从前“以

14、点概面”的粗犷式定性管理向数字化、精细化的定量管理方向发展。使得原本空洞的无线电管理变得有目标、有内容、有头绪、可操作、可检查、有依据、有成果,为规范化的管理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业务管理系统、业务分析系统业务管理系统、业务分析系统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频率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台站管理系统行政执法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网上申报系统业务分析系统:业务分析系统:设备检测系统检测数据分析系统频谱兼容分析系统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功能无线电设备管理系统无线电台站管理系统无线电设备检测系统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介绍无线电频谱监测技术介绍技术手段的发展趋势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

15、00M10M1M100kAMFMGSMCDMATD-SCDMAWCDMABluetooth跳频OFDM信号带宽 (10Hz-20MHz)UWB雷达WiMax 802.16同步监测带宽 (80MHz 100MHz)ITU发展趋势l窄带监测到宽带监测的发展从被监测信号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来看,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不断提高,无线电监测系统所测量的信号正发生着从窄带向宽带发展的变化。l模拟到数字的发展从被监测信号对象的通讯方式来看,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讯方式逐步从模拟信号向宽带数字信号的变化。从完全依赖模拟射频电路实现无线电通信到通过软件无线电实现灵活配置的自定义通信方式。l平面到立体的

16、发展从监测方式方法上看,目前的固定式、车载式、便携式、搬移式以及小型化监测系统,更多的实现的是平面范围的局部监测。随着机载、热气球、飞艇等空间监测平台的推出,为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从平面局部范围的监测到空间大动态范围的监测,为频谱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技术改变,必将成为未来监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l分时处理到实时并行的发展从监测信号处理方式上看,信号测量越来越强调实时性、高效性,信号处理方式正从单信道分时监测处理向多信道实时并行监测处理发展。l 单机向网络化的发展从系统应用方式上看,从单站单机的进行监测已逐步转变为网络化的网格监测。监测网已从本地的局域网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市

17、网、省网以及国家网的互联互通。实时地数据共享、高速的信息交互成为监测网发展的趋势。l 人工到智能的发展从操作方式上看,网络化的发展带来了操作方式的革命,从单站单机的人工干预人工控制已很难满足监测业务的需要,智能化、协同化的控制方式已逐步替代了人工测量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高效、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使得智能化控制技术成为未来监测网控制技术的关键。兵贵神速兵贵神速快速发现快速发现SOISOI信号信号 -扫描速度快、瞬时覆盖频带宽,系统灵敏度高,微弱信号发现能力强、实时电磁环境态势更新火眼金睛火眼金睛信号分析识别信号分析识别 -信号的调制解调方式,时域、频域、调制域、码域多种分析工具;与时俱进与时俱进

18、综合一体化综合一体化 -“三库”融合的无线电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管理业务的科学化、信息化。术有专攻术有专攻专业化设备专业化设备 -适应各种频域、空域、调制域、码域的信号测量,精细化分析。随机应变随机应变电子对抗电子对抗 -根据各种复杂的环境,实施引导式管制。结合非法信号监测分析结果,确定干扰时机,选择干扰样式,引导干扰机对预定的目标电台实施干扰管制 。快快u发现速度快发现速度快u通讯速度快通讯速度快u分析速度快分析速度快u处置速度快处置速度快准准u准确测量准确测量u准确分析准确分析u准确管理准确管理强强l极强的信号分析能力极强的信号分析能力l极强的信息管理能力极强的信息管理能力l极强的应急处

19、置能力极强的应急处置能力背景背景由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对无线频谱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信息传输与交换的这一无形载体日趋紧张,对进行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及监测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学合理的分配、利用和管理频谱资源,高效、准确、方便的进行电磁环境监测正成为无线电监测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智能化监测网络系统正是针对这一需要而设计开发的,系统采用先进、合理的设计方法,以灵活、方便、高效的方式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电磁环境监测问题,使得无线电管理过程更加智能、数据更加准确、系统更加可靠。在现有无线电监测网络系统基础上,扩展系统化功能,增强网络化作用,提升自动化水平,

20、赋予智能化能力,提高其处理确定性物理监测信号与不确定性事理信息的能力,构建新一代无线电监测网络系统无线电智能监测网络系统,引导促进、全面提升无线电监测网络系统水平,并带动无线电监管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系统组成系统组成智能监测网系统包括如下子系统:智能监测网功能智能监测网功能1)常规监测。进一步增加地理信息系统、中频测向、频谱分析、离散扫描、频段扫描、声音监听等功能的有效实现。非法电波信号技术管制。能够对非法信号通过干扰或压制方式进行技术管制。应急通信指挥管理。能够通过有线和无线等多种通信系统,对辖区内监测力量进行指挥调度,对突发紧急事件进行应急处置。2)智能信息处理。非正常信号监测与识别,主要

21、包括:发现机制,干预分析,信号识别新方法;语种识别;电磁环境测试分析与电磁态势显示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不确定性信息处理。3)自组织功能。自组织的内容、方式及其实现。系统能够自动优化网络节点,智能地进行无人监测,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各个监测执行站在相互协同工作中,执行统一的监测任务流程,主动协同并完成监测任务。4)自治功能。系统自治的内容、方式及其实现。系统构架实现目标实现目标智能化的监测系统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在原有监测网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化调度管理机制,使得监测网中各个监测感知设备能统一调度,并行执行。即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管理能力又极大的提升了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和监测信息的准确性。智能化的信号分析

22、智能化的信号分析在原监测网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分析处理系统,使得网络中海量的监测数据能实时、高效、准确的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即可以对实际信号的测量、分析以及预测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又为未来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参考。智能化的工作机制智能化的工作机制增强了常规监测系统的任务执行机制,在常规任务的基础上,引入了智能化的方法,优化资源分配。采用自治工作机制实现监测网络系统的自维护、自救助、自管理、自行事。基本实现无线电监测任务的自组织与自动化运行能力。相关技术1、采用网格化智能监测网技术,重点实现对智能监测网系统的信息共享、综合分析以及数据融合等功能。通过网络

23、化管理、自动化运行、智能化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网格化智能监测网的系统功能。2、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日常信号快速扫描中出现的重点信号或异常信号采用自适应控制技术进行自动控守。智能监测网中各个信息感知点首先对本监测点的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将有用信息提取并传送到网络控制中心。网络控制中心对全网各个监测点的信息进行智能整理分析,区分出正常信号、不明信号。对需要干预或处理的不明信号,控制中心自动控制并调度信号区域相关信息感知点进行重点控守或干预。3、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监测网络海量的监测数据中,通过对数据的筛选、挖掘有效地提取出相关信号特征参数。再根据信号的时域、频域、空域、调制域、码域等信息特征挖

24、掘出无线电信号传播和信号干扰的相关知识。减少人工计算的复杂程度,提高智能化监测测量的准确度。4、采用多任务并发执行技术,在智能化分配调度管理下将监测网的各个监测信息感知点有效的并行工作,提高各感知点的设备利用率。无线电综合管理应用平台将频率台站数据库、监测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设备台站数据库等多库数据有机融合。以业务数据为基础,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数据共享,使得无线电管理各类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加强数据对业务的指导性,促进业务部门间的互动协调、联合作业,形成科学的决策体系。技术特点 业务融合将台站审批、台站管理、频谱规划、电磁环境监测、干扰查处、干扰管制、应

25、急指挥等业务有机的进行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的融合,将各种业务系统有机联系,更科学高效地支撑无线电管理各项业务开展; 云计算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将各种无线电数据资源高度整合,通过海量数据存储、大规模并行数据运算以及虚拟化资源分配等大幅提高监测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分析、存储能力。 数据共享通过“三库”融合实现了管理、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复用,增强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无线电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技术依据。实现功能实现功能门户管理实现一站式信息搜集、展示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认证平台提供各应用系统所需要的身份认证、授权审计、加密签名等安全服务,实现单点登录。搜索平台实现多数据源的

26、搜索和展示。通信平台提供即时通信、短信、电话、电子邮件、消息提醒、视频会议等通信应用,实现办公协同。工作流平台实现跨业务应用的工作流转和驱动。辅助决策支持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内容挖掘和展示,为政策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地理信息平台为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资源。频率分配政策的发展六七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分配使用分配使用建国初期建国初期自由使用目前目前监测使用将来将来动态使用EMC技术技术无线电监测技术无线电监测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技术背景技术背景我国的频谱分配政策固定频谱管理方式:即国家将频谱资源分配给不同的无线电部门和相应的无线接入技术。 优点优点:有利于网络规划、运营、维

27、护、管理,并且能够避免系统间的干扰 缺点:缺点:频谱资源的利用呈现出高度的不均衡性。那些利用率较低的频谱资源存在着动态、大小不一、零散等特征频谱智能高效利用频谱智能高效利用成为影响未来无线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课成为影响未来无线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课题题认知无线电系统定义(认知无线电系统定义(ITU-R SM.2152ITU-R SM.2152报告书)报告书) 允许系统获取周围的工作和地理环境信息、已建立的通信策略及其内部状态;依据获取的信息,动态的和自主的调整工作参数和协议来实现预定的目标;并从获取的结果来自我学习。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CRCR)频谱感知(无线电监测)频谱感知(无线电监测) “获取

28、周围的工作和地理环境信息已建立的通信策略及其内部状态”动态频谱管理动态频谱管理分配和选择合适的工作参数和协议软件无线电(软件无线电(SDRSDR) “动态的和自主的调整工作参数和协议来实现预定的目标” 无线电信号的四域特性:时、空、频、码 ,认知无线电同时从四域感知频谱空洞,并动态的和自主的调节自身参数。 SDR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但与CR相比缺乏一定的智能 CR的实现不一定需要SDR支持,但如果借助于SDR,则CR会具有更多潜在的优势监测技术挑战中心频率中心频率带宽带宽发射功率发射功率 调制方式调制方式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现有技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固定CR变化变化变化变化变化变化实时监测电台发

29、射参数的改变快速信号分析识别技术判断信号归属电台指纹识别等信号处理技术监测电台是否非法发射台站数据库建设和维护无线电监测技术介绍无线电监测技术介绍无线电监测是对无线信号的各项特征进行测量,国际电联(ITU)建议了一系列的信号测量参数和方法。监测系统是通过软件无线电的架构方式来完成相关的信号监测工作。软件无线电是指构造一个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开放性的硬件平台,将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同时使宽带A/D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以充分实现数字化,提高可编程性。软件无线电是一种用软件来实现物理层连接的无线通信设计。软件无线电的主要优点是它的灵活性。

30、在软件无线电中,诸如信道带宽、调制以及编码等可以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标准和环境、网络通信负荷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 。1537-05FIGURE 5Typical modern integrated radio spectrum monitoring stationOpen architecture high-speeddata busAntennaTelephone anddata modemPrinterDigitalfilesLow-cost multipurposecommercial workstationModule 1Module 2Module 3Module n-1Module

31、 nAudioFunctions performed by hardware and computer software modules:- DF processing- Fast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demodulation- Receiver 1- Receiver 2- Receiver n- Digital audio- Multimedia car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 Workstation interface- Spe

32、ctrum displays- Oscilloscope-type displays- Spectral activity displays- Audio matrix- RF matrix-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Emitter database- Expansion slotsITU建议的现代频谱监测系统ITU-R SM.1537硬件模块硬件模块射频前端射频前端中频模块中频模块实时处理实时处理总线总线频谱测量模块频谱测量模块调制解调模块调制解调模块无线监测模块无线监测模块应用层界面应用层界面GSMEDGECDMASCDMATD-SCDMAWCDMABlueto

33、othZigBeeRDS预选放大预选放大FHSSSSBAM/FM/PMCW/PulseBeeperRFIDDSSS频率扫描功能频率扫描功能能实现单频段、多频段、离散频点扫描;具备频谱实时谱、最大谱,三维谱、瀑布谱显示;谱图可放大、缩小;谱图能显示鼠标位置(MARK)的频率和幅度,在进行数据存储时可同时记录MARK标示位置;能在谱图上测量频率间隔;能自动跟踪频谱选择区域的幅度最大信号,并通过右键功能快速切换到其他监测、测向功能上;频谱的显示范围和显示比例可调;能对频谱进行保存、回放、打印;能与合法台站数据库连接自动识别合法信号和非法信号;实时对扫描结果及频谱图进行存储,统计占用度;可通过设置是否

34、有信号驻留时间在进行扫描功能时选择某个频点进行中频分析或监听;能够选择生成背景噪声模板和频率模板,可对模板进行修改并存储。监测时,用户可选择加载模板(样本数据库),实现当前频谱分布状态与模板的实时对比,并自动报警;单位切换功能:dBv、dBm、uV、mW、W、dBv/m。信号分析功能信号分析功能能实时对信号进行时域、频域、调制域进行测量,并可同时对AM、FM和SSB(USB、LSB)信号进行解调;能测量信号的中心频率、带宽、频偏、占用带宽、调制度、信号占用度等ITU标准要求的测量参数;能显示信号的(波形和)实时谱、最大谱、最小谱、平均谱;能显示信号的眼图、星座图、瀑布图;能自动识别常规信号或数

35、字信号的调制模式如(CW、AM、USB、LSB、FM、2ASK、4ASK、2FSK、4FSK、MSK、BPSK、QPSK、8PSK、16QAM),并能测量数字调制信号的码速率。能够与合法台站数据库联动,自动识别合法或非法信号;能对分析结果进行保存、打印;单位切换功能:dBv、dBm、uV、mW、W、dBv/m。录音监听功能录音监听功能能对AM、FM、SSB等信号进行解调(和监听);能根据信号的幅度强弱设置录音门限(自动录音);能实现单频点信号解调或离散频点解调功能;能够显示解调信号的频域图及音频时域图;音频结果能够保存为数据流、WAV或MP3格式文件;可实现录音缓存功能,及系统自动将录音缓存中

36、最后10秒的音频信息也一并存储。任务管理功能任务管理功能能够接收并执行管理设备下发的任务,能够按多类可设置的条件对任务排序,支持任务队列状态和任务处理情况的查询;支持用户自定义并发和关联的监测任务,支持以时分的方式组合多个监测任务。任务管理功能包括任务受领、任务浏览、制定新任务、任务检索、任务的执行和停止、并发处理等。设备能够接收指挥中心下发的监测任务,也可以人工录入监测任务,并在任务规划途中共操作员浏览。支持检索修改监测任务。数据统计报表功能数据统计报表功能数据存储时间不小于72小时;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月报、日报格式形成报表,并能输出到WORD或者EXCEL文档中;能够对频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37、统计,计算出各频率的场强值,包括场强中值、最大值、最小值、上十分值、下十分值。可对存储的所有测试数据(包括IQ数据、中频频谱数据、ITU测量数据、扫描频谱数据、频段背景噪声数据、占用度统计数据、示向度数据、场强数据、音频数据、测量结果数据及其它统计数据等)进行回放,可对联合监测、联合测向过程进行回放。回放时播放速度可调,能获取任务数据的保存开始时间、时间长度、数据条数等信息;对保存的频段扫描实时数据进行回放时,可通过修改门限值来重新进行频段占用度计算,生成新的占用度统计表;实现对已知大功率电台发射特性数据保存及回放,并可利用这些原始数据进行电台利用率分析、电台发射参数测量;客户端监测生成的所有

38、数据能自动保存至当地服务器(地市服务器的占用度数据可手动或定时自动上传至省服务器指定文件夹)。客户端可对本级服务器监测数据进行处理(需授权)和统计分析,亦可从本级服务器手动或自动下载指定数据至本机,而后进行统计分析;联合监测和测向时的数据默认存储在参与测量站点所在的本级服务器,若有需要,也可人工控制选择将数据备份至控制端所在服务器或其它指定服务器。离线分析功能离线分析功能可对存储的IQ数据进行离线的测量(包括频率、场强、频差、频偏、占用带宽、调制度等)和调制方式、码元速率等识别,并能完成测量结果的存储。可用图表等形式显示指定站点指定频点的场强、示向度等数据(包括离线数据和实时测量数据)。可对存

39、储的场强、示向度等原始数据进行离线的场强概率分布和变化情况分析统计比对、示向度分析统计比对等(包括指定时段指定站点不同频点、指定时段多个站点指定频点或指定站点指定频点不同时段等),可生成时间概率的中值(包括10%、50%、80%等)场强图,并生成场强、示向度等变化曲线图。可用图表等形式显示背景噪声数据(包括离线数据和实时测量数据)。可对存储的频段背景噪声数据进行指定时段指定站点不同频段、指定时段多个站点指定频段或指定站点指定频段不同时段等的背景噪声数据分析比对,并生成背景噪声变化曲线图。可用图表等形式显示测量结果数据、违规或异常数据、样本谱数据、联合测向结果数据等,并可对其进行离线分析比对。可

40、对频道或频段占用度原始数据进行再统计分析(详见“监测月报执行功能”、“占用度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或比对生成的各类图表、数据可以保存至EXCEL、word等文件,或加入数据库。互调互调及谐波干扰分析及谐波干扰分析能够进行互调干扰分析和谐波干扰分析;互调 分析 可分析两信号能按频段和频点表进行干扰分析;分析结果包括干扰类型和数学表达式;能够把结果保存打印。阈值报警功能阈值报警功能能够对满足设定阈值条件的信号启动报警,阈值条件有能量报警、背景谱样本库报警、触发时间、信号带宽、调制模式及码元速率报警,亦可多个条件进行人工组合式报警;可根据设定得阈值条件再报警后自动进行参数测量、监听录音、测向等处理

41、,并输出详细的报警记录;能实现背景谱样本库的采集、保存、编辑及比对。占用度统计分析占用度统计分析进行频段占用度统计时,对偶发的小概率信号能通过设置时间占用度值门限在计算时剔除。频段占用度可以按照不同时间精度(如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天、月、年等)进行统计,支持时间过滤统计功能(可选择统计工作日、非工作日、忙时、闲时或所有时段的占用度)。统计结果及报告生成,可以通过表格、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形式显示统计结果,并进行导入或导出。能够对数据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报告、表格、图形进行存储、打印预览及打印。电子地图功能电子地图功能地图文件格式支持MapInfo、国家无委地图格式、GooGle地图等;

42、电子地图支持区域选择、无级缩放和漫游,可对区域图分层显示、可选择子图以显示某一区域的详细情况。能够提供图层选择、测距、地名查询、监测车经纬度信息及地址查询功能等功能。;可显示图上任一点的经纬度,能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图形、符号和文字,测量距离及方位角等;能按照类别的不同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台站位置的查询和现实,并可显示所选台站的详细信息;显示地图上任意点或测向定位时最大椭圆概率中心点的经纬度和高斯坐标。具备面积计算功能,支持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区域面积自动计算;地图视图支持手动、自动漫游;可任意标注关注点,并标注相关信号特征。可自动以当前位置居中显示。对地图具有简单编辑功能(可向二维地图中添加多

43、义线和多边形,以及标注文字,并可设定其颜色);可进行当前系统使用地图的选择及图层的显示状态(显示/关闭)切换。单站监测时,可实时标绘测向示向线,显示移动车轨迹。执行监测测向任务时,用户可以在地图中直观的看到监测站、测向线以及监测车的轨迹等。具有在主地图上显示和添加台站信息的功能。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台站位置的查询,按照类别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图标显示,并可显示出所选台站的详细信息;可通过选择区域进行台站信息的查询显示。数据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建有原始监测数据库、结果数据库、台站库、合法不明信号库、频率模板样本库、信号结论库和干扰信号数据库等多种数据库,数据库格式根据客户需求有我公司建立或由客户建立;

44、能对数据库表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增加、备份,导出、导入数据等。数据库构架、数据结构对用户完全开放,能与国家标准台站数据库接口。测试数据管理:测试数据查询结果列表主要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状态、功能类型(固定频率测量、频段扫描、频率列表扫描、单频测向、台站库、合法不明信号库、临时信号库、频率模板样本、信号结论库、违规或异常数据等)、站点名称、设备名称、总扫描次数、频率个数、频点信息监测开始时间、监测结束时间、监测时长、门限、天线极化方式、天线名称、操作员和备注等信息。台站库数据管理:可按条件从台站数据库中检索显示注册台站相关信息,可进行台站数据的导入导出,自动定时或手动更新台站信息。支持从数据库中导

45、出指配/空闲频率数据。频率模板样本库数据管理:用户可按频率范围、监测点等对模板数据进行查询,并以列表形式显示查询结果,点击选中某条结果时,能显示模板数据概览图。可对天线库进行维护管理。经授权可对天线库中天线进行添加、删除、更改等操作,可进行天线因子曲线的参数配置。在进行分析计算时,软件可根据所选用的天线自动进行补偿,计算出测试场强(单位为dBuV/m)。软件提供K因子与G增益的换算工具。数据库的冗余和备份(磁盘阵列、异地备份等)。支持国家、省、地市级监测数据的共享。电磁环境测量电磁环境测量能完成电平检测、电磁环境背景电平监测等功能,并对结果进行显示。同步采集功能同步采集功能能够根据GPS定位设

46、备的同步脉冲启动单个或多个站点同时执行任务并进行数据采集及上报。日志功能日志功能 系统能够对站点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工作日志。对系统记录的各类日志信息进行维护管理,可以查看执行监测的操作员、操作站点、设备、时间等信息,可对日志内容进行查询、导出等操作。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可对用户进行管理,包括用户的创建、授权、密码修改及删除;可设置用户优先级; 能够进行数据备份、导入或导出;能够设置数据访问等级,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能够在数据存储空间不足时,提前告警。自检功能自检功能系统能够对设备主要模块(单元)进行开机自检和遥控自检,生成并输出自检结果,自检结果以图

47、、表形式展现,出现故障时自动告警。联网功能联网功能可使用有线或无线(3G)方式,实现远程遥控监测与信号管制;完全支持国家的RMTP标准协议,具备RMTP接口功能,能和现有的各种监测设备及管制设备进行联网,实现监测、管制信息互联互通以及地图显示等功能。免费提供系统软件接口:提供系统集成对设备进行二次开发所必须的软硬件接口协议和软件开发手册,主要是保证对接收机和管制设备的各种功能可以通过软件二次开发实现。系统控制接口:主要是网络、串口等控制接口的详细接口定义、系统内各种选择开关的控制协议;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所必须的软件接口协议和软件开发手册。基本监测流程基本监测流程开始登陆台站测量设备选择计划任务实

48、时监测数据分析业务选择系统管理结束无线电定位技术起源于军事科学研究,在军事应用上,是一种捕获和分析敌方无线电通讯、以此了解敌方指挥中心位置、部队配置和调动等情况的重要电子侦察和对抗手段。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频段覆盖密度的增加,作为无线电频率指配程序的重要部分,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频率规划、指配和协调的技术支持的无线电测向和定位技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应用。尤其在查处未知干扰信号源方面,无线电测向和定位技术已成为我国进行无线电科学管理的技术基础、维护空中电波秩序的重要手段。 示向度 以观察点为原点,以正北方位(或某参照物)为参考方向,从正北(或某参照物)方向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目标方向所构成的夹角称为示向度。表示方向的指示线称为示向线。目标观察点正北N无线电定位 一般来说,一个测向站只能得到一条示向线,无法确定无线电发射源的位置,只能确定其方向。要确定无线电发射源的位置,必须利用两条以上的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