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_第1页
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_第2页
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_第3页
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_第4页
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    摘要:虽然高校师生对mooc的关注、应用和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在高校mooc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一些问题也逐步呈现出来,作为mooc开发建设的主导和主体因素,高校师生对于mooc的认知和需求还存在一些亟需破解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高校师生对于mooc认知和需求情况,系统分析梳理调查数据背后的客观因素,从而探讨高校加强mooc建设的具体路径。关键词:mooc建设,高校师生,参与度,资源开发mooc,英文全名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massive(大规

2、模)、open(开放)、online(在线)、course(课程)四个单词的缩写,即“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2012年以来,mooc风靡全球,各大知名高校、商业机构和媒体纷纷加入到mooc学习平台的创建中。国外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mooc早期平台纷纷上线。近年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相继创建了一批人气颇高的mooc平台。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慕课行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各类mooc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 000万,已有超过30所“985”高校及多所“211”高校参与mooc课程制作和平台建设1。然而,白皮书也指出,90%的国内

3、高校尚未开展mooc课程及平台建设,已有的mooc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只引进外校优质课程资源,未形成主动关注和打造校本课程与优质师资的意识;用户对慕课资源利用度不够,完成率有待提升等。这些现象及问题促使我们从微观维度深入剖析其原因所在,并且从具体实施的高校层面理清师生从事慕课开发应用的现状,系统分析梳理隐藏的客观因素,从而找出高校有效开展mooc建设的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课题组选取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部分在宁高校1 800名师生作为调研样本,其中教师300人、学生1 500人。问卷现场作答、当场回收,通过整理,教师有效样本280份,学生有效样本1 372份,有效率分别达

4、到93.3%和91.5%。其中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了专题访谈。一、现状分析(一)教师对mooc的认知和需求分析1.教师对mooc的了解。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结合形式,mooc在中国及全球的兴起不到五年的时间,中国教育界对其了解和认知始于2013年,可以说中国的mooc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高校师生对mooc的认知也处于初步尝试和熟悉的浅层次。根据调查得知,280名教师中对于mooc“非常了解,自己亲自设计过”的有32人,占比仅为11.4%;而自认为“了解一点,接触过”的有220人,占比高达78.6%;坦诚自己“不了解

5、,没有接触过”的有28人,占比为10%。这反映了当前广大教师对mooc的掌握程度较低,绝大多数教师仅仅是浅层次的了解。2.教师对mooc效用的基本评价。对于mooc的评价伴随着mooc的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应用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作为开发者主要群体的教师对于mooc的效用评价也是衡量其发展成效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从调查数据看,教师群体对mooc的开发应用持正面积极评价的占比38.7%(含非常好12.5%和比较好26.2%),持负面评价的占比为28.5%(含非常差6.4%和比较差22.1%),折中观点占比32.8%。可见,目前教师对mooc的效用持正面和中性评价居多,但负面的评价占比也不小。3

6、.教师对mooc作用的认识。mooc的诞生及发展为以教师的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和空间。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产品,mooc本身存在及发展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切实为拥有者创造价值,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活动的内涵,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作为mooc的主流开发者和应用者教师,对mooc作用的认知情况也值得审视和关注。根据调查,有39.9%的教师认为mooc可能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另有10.2%的教师持“一定会”的观点,明确表示不会取代的有46.3%,不足半数。可见,目前教师对mooc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关系,所持观点总体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而对于“优秀的mooc应重点突出哪个要素”选项中,占比高

7、低依次为:知识性35.6%、应用性25.6%、互动性14.4%、思想性10.0%、趣味性8.8%、其他(如美观性等)5.6%。进一步分析可知,超过半数的教师更重视和强调mooc的知识性和应用性。此外,随着近年来mooc的快速发展,mooc相对传统课堂的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并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从课题组调查来看,教师认为mooc相比传统教学模式具有的优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突破传统场地、人数和时间的限制占比19.4%,教学资源丰富占比18.9%,可以反复学习便于知识巩固占比17%,其余选项具体见图1。从中可知,教师更多是从学习方式及内容的视角看待mooc比较优势的。4.教师对mooc的需求。尽管m

8、ooc对于高校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趋显现,高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对mooc重视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结合教师群体个体的差异性而言,对其必要性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对于mooc之于教学活动的必要性认知方面,认为“非常必要”的占比31.1%,认为“有一定必要性”的占比50.0%,另有18.9%的教师认为mooc“可有可无”或“完全没有必要”。从数据总体分布来看,超过八成的教师对mooc的必要性持支持态度。此外,从mooc自身制作水平的角度而言,40.1%的教师认为优秀的慕课首先应该具备“精彩的内容”,30.4%的教师认为应具备“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18.6%的选择“科学的

9、课程设计”,而分别有5.4%和4.3%的教师选择“平台设计的丰富多元”“视频的制作精美”。可见,绝大多数教师更加注重mooc的内容质量和互动性。另外,就具体mooc的单节课程时长而言,51.1%的教师选择2030分钟,31.1%的教师选择1020分钟,12.2%的教师选择10分钟以内,另有5.6%的教师选择30分钟以上。由此可见,超过八成的教师认为单节mooc的时长在1030分钟为宜。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时长更符合学习者的上网习惯,也易于学习者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保证学习质量和效果。5.教师mooc开发的影响因素。客观而言,鉴于mooc制作开发的专业性、复杂性等因素,以及教师个体能力、兴趣、意愿的差

10、异性,mooc开发的“大门”注定不能为每一位教师敞开。从总体来看,究竟是哪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师参与mooc开发是我们关注的要点。调查发现,在诸多因素中,位居前三的因素分别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占比30.3%,“身边缺乏通过慕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氛围”占比23.2%,“学校重视不足”占比19.4%,具体见图2。其中,自身缺乏技能、没有兴趣的个人因素反而占比很小。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校mooc建设中,真正制约教师从事mooc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外部的客观因素,多数教师自身还是有一定的兴趣和需求的。另外,在实际调研中,课题组还发现,部分高校内部存在着对于教师参与mooc开发的两种“冷热不均”的态度,主要表

11、现为学校层面对慕课建设总体呈现出较高的热度和支持态度,积极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等,而作为二级教学单位的学院更多从实际工作安排的角度出发,往往积极性不高,也鲜有针对性的支持配套政策,往往呈现出“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的现象。这种情况也需要我们关注和反思。(二)学生对mooc的认知和需求分析1.学生对mooc的认知。mooc的发展和变革对学生如何学习、怎样有效学习产生重大影响,作为mooc的主要服务对象和开发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大学生群体对mooc的认知状况也是衡量mooc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调查数据,13.9%的学生对mooc“非常了解,经常使用”;62.8%的学生对mooc“了解一点,

12、偶尔使用”;另有23.3%的学生坦诚自己对mooc“不了解,没有使用过”。进一步细分来看,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在使用过的大学生中,理工科专业学生占比67.3%,而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仅占32.7%,两者差距较大,反映出理工科专业学生更倾向于通过mooc的途径来学习知识。另外,超过八成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使用的mooc均是校外资源,仅有4.3%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看自己学校教师开发的mooc。由此可见,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优质校本mooc资源稀缺、具有自身特色的mooc严重不足的现象。2.学生对mooc的评价。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评价,能够反映出群体对客观对象的深度认知和理解水平。大学生作

13、为mooc开发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他们对mooc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公允性。调查发现,28.9%的大学生对目前mooc的开发建设持正面肯定的态度(其中认为“非常好”的占比为3.0%,“比较好”占比为25.9%);56.2%的学生认为mooc的总体感觉“一般”;另有14.9%的学生持负面的态度(其中“非常差”的占3.8%,“比较差”的占比为11.1%)。总体而言,大学生群体对mooc建设质量评价偏低,认可度不足1/3。此外,认为未来mooc一定会逐渐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占比仅为8.9%,认为可能会取代的占比25.8%,明确表示mooc不会取代传统课堂的学生占比高达58.7%,其余6.5%

14、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还持坚定的信心,对mooc的发展持理性态度。3.学生对mooc作用的认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学习领域的广泛渗透,网络既能使人产生学习的兴趣,也同样能够达到传递知识的作用,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展示效果,已远远超越传统教学方式所带给学习者的愉悦感。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最为看重的是mooc的知识性(26.1%)、趣味性(21.4%)、应用性(20.7%)三个方面,具体见图3。从中可知,学生与教师的看法有较大差异。此外,8.8%的学生认为mooc对其学习“有非常大的作用”,69.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作用”,15.6%的学生认为

15、“可有可无”,6.5%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作用”。此外,在对mooc的自身受用价值判断方面,认为对自己“帮助非常大”的占比10.8%,“有一定帮助”的占比59.1%,认为“完全没有帮助”和“可有可无”的占比分别为6.5%、23.6%。可见,近七成的学生受益于目前的mooc建设,体现了mooc发展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学生对mooc的需求针对“好的慕课你最看重哪个要素”的选题,33.8%的学生认为“精彩的授课内容”最重要,23.1%的学生认为“良好的线上线下互动”最重要,21.1%的学生选择“科学的课程设计”最重要;另外,选择“平台设计要丰富多元”和“视频制作美观”的学生分别占比14.2%

16、和7.8%,具体见图4。对比可知,相对于多数教师偏向重视mooc的内容及互动性,更多的学生较为看重外在平台设计及视频的丰富性和美观度。这方面的差异性应引起mooc建设者的重视。另外,就具体mooc的单节课程时长,47.3%的学生选择2030分钟,31.8%的学生选择1020分钟,12.7%的学生选择30分钟以上,8.2%的学生选择10分钟以内。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化的生活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方式的碎片化、移动化。然而,这种碎片化、简短化的mooc学习效果如何?也值得我们反思。另外,在对学生mooc制作参与积极性调查方面,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教师牵头的mooc制作团队”的学生占比22.4%

17、,选择“没有兴趣”的占比13.6%,选择“视我的时间而定”和“视老师而定”的占64.1%。可见,学生参与mooc开发和制作的积极性总体偏低,客观上不利于mooc的建设和发展。5.外在环境对学生mooc使用的影响。在对学生首次接触mooc途径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老师的推荐”,占比38.7%;其次是“同学或朋友的推荐”,占比30.2%;27.6%的学生是“自己偶然发现”;另有3.5%的学生是“父母亲戚推荐”。从中可知,一方面,学校的师友是学生接触mooc最主要的渠道;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推荐渠道占比并不高,说明教师对mooc的掌握水平和利用效果直接影响其学生开发的效果。关于学校对于mooc建设及推广的做法方面,认为所在学校“积极建设慕课,宣传鼓励学生参与”的占比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