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教育改革_第1页
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教育改革_第2页
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教育改革_第3页
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教育改革_第4页
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教育改革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与教育改革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核心是正确定位并积极改革。地方高师院校应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寻求生存发展。文章就适应经济建设实际,适应教育改革,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经济建设;发展一、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现状我国现行高等师范教育办学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前提下逐步形成的,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发展完善,已经适应了我国计划经济的要求,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的

2、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严峻的挑战,出现了高等教育“非师范化”或“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高等师范院校在办学格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如下:1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主要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谋求发展道路,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开办非师范专业,提升高等师范院校办学规模,拓宽服务方向。2高等师范院校管理体制分权化。随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并人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促进高等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综合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目的。3地方性师范院校任务扩大化。地方性师范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时代的需要,逐步由单纯的师范院校发展成为综合性或多科性的本科大学,但仍然担负着地

3、方中等教育的师资培养任务。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挑战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二:其一是外部环境及因素的发展变革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的新需求;其二是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运作体制的缺陷所形成的对其自身完善的需求。而二者又是互相关联的,因为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发展变革一般是针对高等师范教育现行体制的不适应。具体有: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我国高师教育的挑战;全球一体化对我国高师教育的挑战;世界高师教育的改革趋势对我国高师教育的挑战;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对高师教育的挑战;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对高师教育的挑战;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

4、等。相对而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挑战是更为直接和严峻的。江泽民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这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加速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保持生态和环境优化,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增长与环境优化

5、协调一致等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所有这些,都对未来人才的创新精神、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人才素质等综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担当起“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高师教育必须培养出具有“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的师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客观上向高师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高师院校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专业面狭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相对落后。另外,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在职教师的培训任务明显增加。可见,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高师院校调整培养方向,更新培养模式,强化教师素质,适应社

6、会对高师教育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有两层含意,其一是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面临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是内部因素趋向良性运转。高等师范教育现在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主要是: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教师专业化问题;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高等师范院校自身发展以及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等问题。三、发展策略从目前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情况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存在着“两个落后”,一是体制改革和学科改组落后于同层次的其他普通高校、特别是综合大学的发展。二是高师院校的办学条件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面对高等师范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地方师范院校应在以下两个层面进行转变,即外部调整和内部改革。(一)外部调

7、整1观念现代化。传统的“师范教育”的观念必须转变为“教师教育”的理念,树立教师教育观念和终身教育观念。师范教育终身化即“教到老、学到老”,主要就是形成“职前培养、实习试用和职后教育三位一体”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专业化指按照专业性教师职业要求进行师范教育。师范教育多样化指高等师范院校在办学形式上提供人们接受师范教育的机会多样化、教师培养形式多样化和高等师范教育服务对象的多样化。2体制开放化。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国情,改变办学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可由封闭式师范教育体制逐步向封闭式和开放式师范教育相结合的师范教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开放型”大师范办学格局。即某些师范院校向综

8、合性大学发展,基础教育师资接受专业培养教育,并通过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学科门类齐全,设备设施条件优越等教育资源,提高师范生专业水平、教学水平、保证教育质量。今后应该采用定向与非定向、普通师范与职业师范、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并举的方针,形成开放、多元、综合、有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才能促使教师职业专业化适应时代发展需求。3教师专业化。所谓专业性职业,是指“职业本身具有完善的、高标准的、有竞争力的知识基础,职业成员有较多的自主权和为他人服务的责任感;具有特定的职业道德观,受过良好的文理教育并不断追求新的知识和技术;最后,职业成员必须具有值得

9、公众敬仰和信任的个人品质”。师范教育专业化指按照专业性教师职业要求进行师范教育。目前,加强高等师范教育的专业性,使教师成为一种专业性职业,已是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师范教育专业化的主要表征,就是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和强化作为教师职业特征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的掌握与训练。现实是严格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的要求,教师达标率不容乐观。尤其在边远山区,问题更为突出,教师培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的培养以及教育理论学科建设方面,并没有真正体现出高等师范教育体系所拥有的特色与优势,在教育理论与技能的教学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方法上都比较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教育

10、教学理论的研究脱离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况仍比较严重。4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波特(james porter)就明确把师范教育分成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在职培训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的培训部与函授部、广播电视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彼此分工、密切合作的在职教师培训网络。但如何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与职前教育的衔接、交叉和结合,使它们相互联系统一,而不是前后脱节、相互隔离、条块分割,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师教育的发展是以规模数量发展为主要特征,那么在面临世纪之交的今天,高师教育的发展将转向以提高

11、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这便要求对高师教育进行一体化改革,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地方实际,对现有的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实行多种形式的就近联合、合作办学或合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效益。同时建立职前培养、实习试用和职后教育三位一体的高等师范教育机制。特别要强调普通师范院校在培养新师资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在职师资培养的积极作用,通过联合与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加强职前职后教育的联系。(二)内部改革1学科结构综合化。高等学校办学的基础体现在学术方面,学术的发展又是以学科建设的形式实现的。该方面主要是增加适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类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实现学科结构的综合

12、化。2专业设置多元化。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基本只有一种专业,就是师范类专业,专业设置非常狭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走出这个误区,专业设置应适应社会需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逐步实现重心层次上移是今后整体的发展趋势。3人才培养体制多样化。学科、专业实现服务社会的落脚点还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人才培养有赖于具体培养模式,传统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单一的,在本科四年只培养中学教师。必须探求多模式即“3+x”或“4 +x”,改变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国际化靠拢,走向国际教师教育通行的新轨道。4课程体系综合化。主要指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信息化,研究建立适应新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的教学改革方案,大力提高师范生创新能力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