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_2_第1页
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_2_第2页
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_2_第3页
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_2_第4页
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独立与组合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摘要:关于跨学科人才培养,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是了解其模式,即在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标准形式或样式,以及在这些形式或样式之下的具体方式、方法。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发现,其主要借助于课程、专业和学位三个要素来组织跨学科人才培养,而建立在各要素基础上的具体方式又包括两种组织方式:一为独立方式,即要素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具体方式包括跨学科课程、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学位;二为组合方式,即要素本身并非是跨学科的,而是通过要素的组合达到了跨学科的结果,具体方式包括课程的跨学科组合、专业的跨学科组合和学位

2、的跨学科组合。从价值来说,独立与组合模式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发展需要,可使不同水平和类型的高校都能够有所作为,也能够克服单一模式存在的不足。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独立,组合跨学科人才培养具有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学习兴趣、促进综合性大学发挥多学科资源优势以及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等多方面的价值,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对于跨学科人才培养,一个基础性的问题是了解其模式,即在跨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标准形式或样式,以及在这些形式或样式之下的具体方式、方法。只有明确解答了模式问题,高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才能掌握清晰的操作路径。

3、然而,从现有研究来看,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同时很多高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也不知如何着手,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走在世界前列,不仅理念清晰,而且途径与方式多样,其经验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研究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参考。一、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式模式是“人们对某种或某组事物的存在或运动形式进行抽象分析后作出的理论概括”,1提炼和概括模式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是要对某种事物的存在或运动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来说,首先无疑需要了解现实中究竟有哪些实践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规律、提炼维度,并对其进

4、行理论上的概括。本文选取的美国七所研究型大学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借助于以下方式(详见表1)。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在多种教育教学要素的基础之上,跨学科人才培养也不例外。具体来说,高校教育教学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与方法以及教学环境与条件等。2研究发现,七所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涉及课程、专业和学位三个要素,如在课程方面有跨学科研究,在专业方面有跨学科主修、个人主修、跨学科辅修和跨学科证书项目,在学位方面有联合学位、双学位和协同双学位等(详见表2)。可以发现,以上基于课程、专业和学位等要素构建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还存在组织方式上的差别,特别是对专业

5、和学位而言尤为明显:一种组织方式是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的某种要素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如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科研机会项目”(urop)中的跨学科研究活动,从其性质来看就属于跨学科课程;再如,杜克大学的跨学科主修专业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个人主修专业“跨学科研究领域主修专业”(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field major)从其性质来看,属于跨学科专业。对这种狭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可概括为“独立模式”。另一种组织方式是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的某种要素本身并非是跨学科的,而是通过某要素的跨学科组合达到了这一效果,如康奈尔大学“并发学位”(concurrent degr

6、ee)项目由文理学院的一个主修专业和其他学院的另一个主修专业组成,完成该项目的学生最终可获得两个名称不同的学位。这可以视为广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相应地可将其概括为“组合模式”。从表1、表2还可以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式从课程和专业看多属于独立模式,从学位看多属于组合模式。那课程和专业能为组合模式(即课程和专业的跨学科组合)吗?学位能为独立模式(即某个学位本身的跨学科)吗?研究发现,这两者都是可行的。从理论看,无论是某种要素本身还是该要素的跨学科组合,只要其涉及两个或以上的学科即符合跨学科的定义,就可以视之为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从现实看,课程或专业的跨学科组合以及独立的跨学

7、科学位都是存在的,比如在课程方面,有课程结构或体系的跨学科;在专业方面,有将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专业予以组合的双主修、主辅修等;在学位方面,有独立的“文理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 and science)和“通识学士学位”(bachelor in general studies)等。由此可见,无论是独立模式还是组合模式,对课程、专业和学位三个要素都是适用的。如此一来,以上三个教育教学要素和这两种组织方式就构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详见表3)。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独立模式“跨学科”对应的英文词汇为“interdisciplinary”,其基本含义为涉及两个或以上

8、的学科或领域。从“涉及”的对象学科的整合程度来看,跨学科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其中之一是综合式的(integrative),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对比,并通过整合加以改变。这种知识的整合(integration)或综合(synthesis)被视为跨学科的根本特点。3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独立模式正与这种类型相对应,其具体方式包括跨学科课程、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学位。(一)跨学科课程研究发现,目前日常所使用的乃至在学术论文中出现的“跨学科课程”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为狭义,指的是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而言,在性质上属于跨学科的课程;其二为广义,指学生通过课程的跨学科组合,即修习多个学科特别是其主修专业之外

9、的课程,从而使课程结构呈现跨学科的特点。这里所指的是前一种含义。具体来说,作为独立模式之下的跨学科课程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在主题上,跨学科课程所面对的研究领域往往跨越两门或以上学科,组织方式包括历史的、地域的或以问题为中心的。换句话说,跨学科课程“所探究的内容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参与”。4其二,在内容上,跨学科课程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综合不同的思想与视角,涉及知识领域、真理探究和研究方法之间的跨越和联系,“整合(incorporating)学科之间新的概念与方法”等。5其三,在教学主体上,因为跨学科课程一般在主题和内容上涉及多个学

10、科或研究领域,而一般教师又多只擅长某个学科或领域,所以跨学科课程常常至少由两个来自不同院系或专门领域的教师任教(当然也不排除一个教师担任一门跨学科课程教学的情况)。以密歇根大学为例,2003学年该校共开设了14 800门课程(不包括独立研究和学位论文研究),其中有442门课程是通过协同教学来完成的,占3%左右。在这442门课程中,有32%属于跨学科协同教学课程。6对于狭义的跨学科课程的类型,可从跨学科的形式以及课程本身的类型去划分。首先,从跨学科的形式看,王伟廉教授认为狭义的跨学科课程主要指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三种,其中融合课程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内容合并或融合,例如,将物理学与

11、地理学的某些分支学科合并为地球科学,将数学与社会学合并为“计量社会学”等;广域课程谋求将不同学科的内容组成一个广阔的学术领域,从而加强该领域中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把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农业的内容综合在一起,组成生态学领域。与融合课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综合几门学科,但并未形成新的学科,而且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核心课程直接以社会中碰到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为经纬来组织和设计课程,它不同于分科课程的特点在于完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线,通过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把各种知识综合在一起。7-8其次,从课程的类型看,作为“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课程“既

12、包括学科体系,也包括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9跨学科课程亦是如此,它包括各门跨学科教学科目,也包括跨学科研究等活动。此外,按照表现形式或影响方式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跨学科科目、跨学科研究等以明显、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无疑属于前者,而学生之间的交往、所处的校园文化等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则属于后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跨学科课程还包括大学跨学科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的住宿学院系统使得98%的本科生住在校园中。10在食宿安排、课外活动和日常社会生活当中,本科生组成一个独立的学生团体,不管其主修项目或最终获得的学位是什么。而且因为讲座、课程

13、和实验室是共有的,所以不管本科生的主修领域是什么,他们都可以获得一份共享的学术经历。11(二)跨学科专业跨学科专业,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或领域的专业。这首先表现在主题上,如麻省理工学院跨学科主修专业之一的“美国研究”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再如能源,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个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的话题。世界能源体系的转变要求结合来自工程与技术、自然与社会科学、政策等众多领域的知识。12其次表现在课程体系上。“与跨学科课程不同的是,项目(即专业引者注)的跨学科性不一定体现在每门具体课程上,而是主要反映在项目的课程体系设置上。也就是说,一个项目把多个科系开设的

14、与该项目领域相关的课程(及训练)资源组合起来,构成一个跨科系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看似松散,实则形成了以项目核心课程为主导、其他学科课程交叉环绕的课程设置模式。”13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认知科学”的学生吸收来自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等很多学科的方法论与视角。14在分布上,所有学生都必须在以下6个领域分别完成1门课程,此外还需在任一领域再完成以下任何1门额外的课程: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计算模型;语言学;哲学;社会、文化与认知。15从专业类型看,跨学科专业主要包括跨学科主修专业和跨学科辅修专业两类。跨学科主修专业(interdisciplinary major)相对于学科主修专业(disciplinary major)或学系主修专业(departmental major)而言,两者共同构成了主修专业的全部。与后者不同的是,跨学科主修专业所针对的是一个跨学科的主题或领域,培养的是能胜任该跨学科主题或领域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