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_第1页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_第2页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_第3页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_第4页
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 一、病原学研究一、病原学研究疾病概述疾病概述-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确诊病例来自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确诊病例来自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宁、江苏(6省)省),其它省份是否有病例?其它省份是否有病例?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的中老年农民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的中老年农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峰: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高峰:3-11月,高峰月,高峰为为4-6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符合自月,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符合自然医源性疾病的特点。然医源性疾病的特点。病例散发,没有发现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病例散发,没有发现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联系3地区分布-20

2、10年sfts病例分布(6省)n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辽宁、湖北、辽宁背景-湖北省近年来,我省咸宁、黄冈、随州等地,陆续发现了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部分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n 2005 年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首次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这些病例均有发热伴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先后共发病6例,病死1例。湖北省疾控中心、中国疾控中心等实验室开展多种可能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了排查检测: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伤寒、病毒性肝炎类、马尔堡、拉沙热、埃博拉和立夫特谷热以及病毒性出

3、血热等24种(属)病毒的血清抗体、病毒核酸及病原学检测,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终仍未能检出致病病原体。省卫生厅召集协和、同济、人民和中南医院传染科主任和湖北省疾控中心专家会诊,认为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n 此后,我国的河南、山东和江苏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临床使用多西环素可以使部分病例缓解病情,其临床症状类似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但均无实验室证据支持,因此均以“疑似无形体病”在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告。n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2007年以来,中国疾控中心在对湖北、河南、江苏、浙江等地所报告的高度散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进行了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检测,在大部分病例中也未检测

4、到无形体特异性核酸或抗体。n2009年5月湖北省疾控中心与中国疾控中心、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联合开展了其它病原学调查研究。对10例疑似病例血液标本、白细胞标本采用hl-60、dh28、vero、vero e6、l929细胞开展病原分离,对该批标本与细胞培养采用pcr检测无形体与出血热病毒特异性核酸。结果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或出血热病毒等特异性核酸均为阴性。 n 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疑问 病原学尚未完全明确,初步分离的新病原是否为致病病原体,需要经过实验室多种检测方法进一步确认。而新病原学检测标准方法尚未建立。此类新发疫情性质尚未明确,流行病学特征不明确,流行病学规律不清

5、楚。一是这类病例是否是同一种疾病,目前还无法断定。目前报告的病例中有的病情很轻,门诊治疗即可,有些需要住院治疗,有些经过救治无效后死亡。需要调整病例定义和监测体系,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来确定。二是目前发现数起家庭聚集性病例和同一村内出现多发病例,还不清楚其是否是由于共同的环境暴露因素所导致的。三是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可能与个体差异、临床就诊和诊治等因素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人群的感染水平不清楚,血清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尚未开展,此类新病原的疾病谱也都还是未知。此类新病原的宿主和媒介也有待调查,在自然界中这类病原的自然循环圈还不清楚,这个问题为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和阻碍。sfts

6、病原学研究 n病毒的发现及分离鉴定病毒的发现及分离鉴定l新病原体的发现过程l分离与鉴定及体外培养特性研究 l病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确认 l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病程及严重程度相关性n全基因组遗传进化特征分析全基因组遗传进化特征分析n媒介及宿主动物携带调查媒介及宿主动物携带调查 n多病原检测研究多病原检测研究 新布尼亚病毒形态新布尼亚病毒形态n病例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2010年11例病例发病后2-13天,血标本可检出特异性病毒核酸片段,免疫荧光、elisa及中和实验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病毒抗体,显示有4倍以上升高2011年18例病例发病后1-11天,血标本可检出特异性病毒核酸片段,免疫荧光、el

7、isa及中和实验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病毒抗体显示4倍以上升高 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认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认 n 在在2010-20122010-2012年湖北省年湖北省5858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或/ /和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到和白细胞减少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到sftssfts病毒,病毒,并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加以证实。并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加以证实。n 2929例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的免疫学例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的免疫学检测检测, ,发现病毒感染后特异性抗体出现发现病毒感染后特异性抗体出现4 4倍以上增倍以上增高。高。病毒全

8、基因组遗传进化特征分析n2010-2012年期间 共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毒株58株,选取个案信息完整的32例病例所分离的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特征分析。 n 分子进化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湖北省新型布尼亚病毒在时间分布上无明显特征差异n 湖北省新型布尼亚病毒遗传进化与sfts临床症状表现的关系临床上划分的轻型、重型及死亡病例分离的病毒,在3个进化谱系中均有分布特别是引起患者死亡的病毒在3个进化谱系中不仅都有分布,并和仅引起sfts轻症、重症的病毒位于同一进化谱系,且蛋白质同源性相差不到1% n对湖北省和其他省份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的s、m和l片段全长序列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这些序列的核苷酸

9、同源性在95%-100%之间,而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7%-100%。上述数据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在全国的分布无地理上的特点,但它们不同于其它rna病毒科的病毒,其同源性非常高。n 根据5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确诊病例从发病至治疗后好转的时间统计,最短的6天、最长的44天,发病至好转时间的中位数为15天、平均16.4天。 病例病程 实验室检测n项目检测数n频数 比例(%)频数 比例(%)频数 比例(%)n血小板(plt)6146.65793.4n白细胞(wbc)62812.923.25283.9n尿蛋白(pro)43783.73683.7n尿隐血(bld)461941.32758.0n大便潜血1

10、91578.9421.1n谷丙转氨酶(alt)521019.64180.4n谷草转氨酶(ast)5147.74892.3n白球比例(a/g)51611.84588.2n碱性磷酸酶(akp)523973.635.71120.8n乳酸脱氢酶(ldh)3912.63794.912.6n磷酸肌酸激酶(ckp)371232.42259.538.1n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51954.31645.7疾病概述疾病概述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一般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周周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以上,重者可达上,重者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持续高热,

11、以上,部分病例持续高热,热程可长达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等,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胃肠道症状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实验室化验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实验室化验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呈进行性降低,肝脏转氨酶升高(肝脏转氨酶升高(ast升高更为明显),乳酸升高更为明显),乳酸脱氢酶(脱氢酶(ldh)显著升高等改变)显著升高等改变20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

12、瘀斑、消化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时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效果良好。从临床上看与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无法区别。从

13、临床上看与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无法区别。临床药物使用分析n分析24例死亡病例和128例非死亡病例在临床病程中药物使用情况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激素类药物在治疗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sfts病人中,没有发现死亡病例和非死亡病例在药物使用上的差异主要结论 n 病原学结论 从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标本成功分离到一类新病原体,研究证实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新亚型病毒。第一株病毒简称hb29,在stftv提交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tv资料中,作为新布尼亚病毒标准毒株。 明确了该病毒的基本生物特性。全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类病毒s、m、l片段在我国的3个进化谱系分布中都存在,各进化谱系高度同源

14、;m片段进化上与其他地区相比独自组成一个谱系。病例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病程及严重程度相关。 从我省病例报告地区采集的山羊血和牛血中检出该病毒的特异性核酸,从我省牛羊体表寄生蜱和草丛游离蜱均检出该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片段。 湖北省sfts病原谱构成主要为新布尼亚病毒,也有少量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及布鲁氏菌。 二、 流行病学研究湖北省sfts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n 病例组:2011年1月1日-9月30日,湖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报告的具有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症状,且实验室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的病例。n 对照组:在病例首诊医院中,按照1:2匹配条件,随机选择在病例发病前后2周内,与病例同性别、年

15、龄相差5岁,且实验室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阴性的其他新发病例。n 本次共计调查病例组57例,对照组115例 基本情况n本次研究共调查医疗机构40家,医务人员679人,回收调查表679份。n40家医疗机构在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监测科室累计收治住院病例765553人,按照20%比例随机选取住院病例153111人,其中发热(t38)病例5835人,发热病例中血小板降低的1029人,发热病例中血小板和白细胞同时降低的410人,符合病例定义的252人,进行网络直报的9人。 n 动物暴露情况 病例组饲养和接触犬、猫、牛、猪、家禽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暴露于牛的风险最

16、高(饲养or-mh by set=10.63,95% ci=3.24-34.85;接触or-mh by set=17.75,95% ci=4.04-78),其次为猪、猫、家禽和犬。病例组家中有老鼠的比例和居住周围有野生动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鼠or-mh by set=9.31,95% ci=2.61-33.17;野生动物or-mh by set=3.36,95% ci=1.52-7.41)。但是捕鼠、打猎等近距离接触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 n 蜱暴露情况 将蜱暴露情况,按照发病前是否“见过蜱”、“接触过蜱”、“捉过蜱”、“被蜱叮咬”逐层分成四级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每一

17、级的蜱暴露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暴露于牛身上的蜱是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为狗和环境中的蜱。与其他虫子或媒介的暴露情况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湖北省sfts监测分析 n 2010-2012年12月17日,12市州、53县(区)有病例报告2010年年2012年年2011年年时间分布时间分布湖北省湖北省2010-20122010-2012年符合年符合sftssfts监测病例定义的疑似和确诊病例月分布监测病例定义的疑似和确诊病例月分布人群分布地形分布特征 共发现发热且血小板和白细胞同时减少的病例301人,其中丘陵地区166人,平原地区135人。比较发现住院病例中发热且血小板和白细胞同时降低的病例

18、地形分布无统计学差异(2=1.50,p=0.22) n 比较住院发热病例中符合sfts病例定义的地形分布有统计学差异(2=122.08,p=000) n 流行病学结论流行病学结论明确了湖北流行一种新发传染病sfts。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病程中位数15天,病死率约11%。与蜱接触,尤其是接触牛蜱是感染危险因素之一,可通过血液接触发生人传人。监测显示5-7月高发,4-10月流行,散发为主,农民发病多;监测系统评估该病报告率6%,病例定义中流行病学史可能导致报告病例的地区差异,医务人员sfts培训需要加强。家畜sftsv感染率较高,健康人群存在隐性感染。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61. 关于传染源与传播途径n 目前,从蜱、牛、羊等动物体内检测到针对目前,从蜱、牛、羊等动物体内检测到针对sftssfts病毒的核酸或抗体,但它们作为媒介或宿主的依病毒的核酸或抗体,但它们作为媒介或宿主的依据不足,据不足,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还是不太清楚传染源与传播途径还是不太清楚。n 中国中国cdccd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