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讲座_第1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讲座_第2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讲座_第3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讲座_第4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基坑工程监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讲座测技术规范讲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1.7 建筑物整体变形(如建筑物的顶部水平位移、全高垂直度偏差等)的观测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1/10(分量值按变形允许值的1/2倍采用)。6.1.8 结构段变形(如竖直构件和平直构件的挠度、垂直偏差结构段变形(如竖直构件和平直构件的挠度、垂直偏差等)的观测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等)的观测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1/6(分量(分量值按变形允许值的值按变形允许值的1/2倍采用)。倍采用)。建

2、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 6.2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6.2.1 坡(墙)顶水平位移:用经纬仪和前视固定点形成测量基坡(墙)顶水平位移:用经纬仪和前视固定点形成测量基线,观测测点与基线距离变化。若现场通视条件受限,可采用线,观测测点与基线距离变化。若现场通视条件受限,可采用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通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观测点精度不宜低于移。观测点精度不宜低于1mm。 边坡顶部或围护结构墙顶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采用精密经纬边

3、坡顶部或围护结构墙顶水平位移监测一般采用精密经纬仪、视准线法观测。但当通视条件不好时,可用全站仪直接观仪、视准线法观测。但当通视条件不好时,可用全站仪直接观测测点坐标。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较多,必要情况下,也可以测测点坐标。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较多,必要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采用其他方法。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2 坡(墙)顶垂直位移:用水准仪测定观测点高程变化,坡(墙)顶垂直位移:用水准仪测定观测点高程变化,观测点精度不宜低于观测点精度不宜低于1mm。边坡顶部或围护结构墙顶垂直位移监测一般采用

4、精密水准仪观边坡顶部或围护结构墙顶垂直位移监测一般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测点的高程变化。边坡顶部或围护结构墙顶垂直位移过大,测测点的高程变化。边坡顶部或围护结构墙顶垂直位移过大,会给墙体本身和基坑稳定带来危险,往往是基坑破坏的征兆之会给墙体本身和基坑稳定带来危险,往往是基坑破坏的征兆之一。一。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3 围护结构(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围护结构或基坑附围护结构(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围护结构或基坑附近的土体中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若近的土体中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观

5、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若以测斜管下部管端为相对基准点时,应保证管端嵌入到稳定土以测斜管下部管端为相对基准点时,应保证管端嵌入到稳定土体中;若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时,每次观测均应测体中;若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时,每次观测均应测定管顶的水平位移。定管顶的水平位移。水平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精度不宜低于精度不宜低于1mm。 围护结构或者基坑坡体内各点的水平位移是通过测斜装置围护结构或者基坑坡体内各点的水平位移是通过测斜装置观测的,该项目的监测对于监视墙体和基坑的稳定状态变化起观测的,该项目的监测对于监视墙体和基坑的稳定状态变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测斜管的埋设方法有钻孔埋设、绑扎埋设、预制埋设。在进行测斜管的埋设方法有钻孔埋设、绑扎埋设、预制埋设。在进行测斜管管段连接时,必须将上、下管段的滑槽严格对准,并保测斜管管段连接时,必须将上、下管段的滑槽严格对准,并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相垂直。测斜管埋设后的保护一直是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相垂直。测斜管埋设后的保护一直是困扰着监测单位的难题之一,这关系到埋设测点的成活率,也困扰着监测单位的难题之一,这关系到埋设测点的成活率,也维系着基坑工程的安危。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在测斜管的管口处维系着基坑工程的安危。较

7、好的解决办法是在测斜管的管口处砌筑窨井,测试时打开,平时遮盖上锁。砌筑窨井,测试时打开,平时遮盖上锁。 监测到的各点水平位移是基于稳定不动的管底端或管口处监测到的各点水平位移是基于稳定不动的管底端或管口处的相对位移,因此若以测斜管下部管底端为相对基准点时,应的相对位移,因此若以测斜管下部管底端为相对基准点时,应保证管底端嵌入到稳定土体中;若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保证管底端嵌入到稳定土体中;若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时,每次观测均应测定管顶的水平位移。上海的经验是,准点时,每次观测均应测定管顶的水平位移。上海的经验是,如果支护结构设置的是内支撑,以管口的实测位移值作为各次如果支护结构设置的

8、是内支撑,以管口的实测位移值作为各次的基准值,推算各深度处的侧向位移,这样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的基准值,推算各深度处的侧向位移,这样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确。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4 周围建(构)筑物沉降:用水准仪周围建(构)筑物沉降:用水准仪(经纬仪经纬仪)观测。观观测。观测等级及精度要求应符合现行测等级及精度要求应符合现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的的规定。规定。6.2.5 地下管线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用水准仪、经纬仪观测。地下管线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用水准仪、经纬仪观测。观测

9、方法与精度要求分别同第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分别同第6.2.1、6.2.2条。条。6.2.6 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位观测井(孔)用水位计观测。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位观测井(孔)用水位计观测。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值不大于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值不大于10mm。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7 基坑底部隆起:用埋设的土体分层沉降仪基坑底部隆起:用埋设的土体分层沉降仪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隆起变形,监测不同深度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隆起变形,并并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管口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管口高程,测试精度不

10、低测试精度不低于于1mm。 土体分层沉降仪可以量测土中不同深度处的沉降和隆起,土体分层沉降仪可以量测土中不同深度处的沉降和隆起,该仪器由分层沉降管、钢环、电磁感应探测头、接收仪四部分该仪器由分层沉降管、钢环、电磁感应探测头、接收仪四部分组成。分层沉降管由波纹状柔性塑料管制成,管外每隔一定距组成。分层沉降管由波纹状柔性塑料管制成,管外每隔一定距离安放一个钢环,地层隆起或沉降时带动钢环同步移动,电磁离安放一个钢环,地层隆起或沉降时带动钢环同步移动,电磁感应探测头从管口缓缓伸入分层沉降管内,当接收仪上的指针感应探测头从管口缓缓伸入分层沉降管内,当接收仪上的指针偏转最大时,即为捕捉到钢环的确切位置,由

11、钢尺读数可以测偏转最大时,即为捕捉到钢环的确切位置,由钢尺读数可以测出钢环所在的深度,根据钢环位置深度的变化,即可知道地层出钢环所在的深度,根据钢环位置深度的变化,即可知道地层不同标高出的沉降或隆起变化情况。不同标高出的沉降或隆起变化情况。测量管口高程是防止管体测量管口高程是防止管体整体滑动带动磁环垂直位移而造成分层沉降值的错误整体滑动带动磁环垂直位移而造成分层沉降值的错误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土体分层沉降仪的量测精度与沉降管上设置的钢环数量有关,土体分层沉降仪的量测精度与沉降管上设置的钢环数量有

12、关,钢环设置的密度越高,所得到的分层沉降规律越是连贯和清晰;钢环设置的密度越高,所得到的分层沉降规律越是连贯和清晰;还与波纹管同土层密贴程度以及能否自由下沉有关。所以沉降还与波纹管同土层密贴程度以及能否自由下沉有关。所以沉降管的安装和埋设显得尤其重要。管的安装和埋设显得尤其重要。坑内分层沉降管的埋设给基坑挖土带来不便,因此要在挖土工坑内分层沉降管的埋设给基坑挖土带来不便,因此要在挖土工序的支持、配合下才可能进行这项监测。序的支持、配合下才可能进行这项监测。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8 围护结构内力:

13、用埋设在围护结构内部的、与受力钢筋围护结构内力:用埋设在围护结构内部的、与受力钢筋串联连接的钢筋应力传感器监测,测试精度不低于串联连接的钢筋应力传感器监测,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6.2.9 锚杆(土钉)拉力:用在锚杆(土钉)上安装的应力传锚杆(土钉)拉力:用在锚杆(土钉)上安装的应力传感器测试,测试精度不低于感器测试,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6.2.10 支撑轴力:混凝土支撑轴力宜用安装在支撑内部、与受力支撑轴力:混凝土支撑轴力宜用安装在支撑内部、与受力钢筋串联连接的钢弦式钢筋应力传感器测试。钢支撑轴力宜采用钢筋串联连接的钢弦式钢筋应力传感器测试。钢支撑轴力宜采用

14、与支撑串联连接的、与支撑断面尺寸相同的钢弦式钢筋应力传感与支撑串联连接的、与支撑断面尺寸相同的钢弦式钢筋应力传感器测试。支撑轴力测试应考虑温度的变化、构件受力状态的影响器测试。支撑轴力测试应考虑温度的变化、构件受力状态的影响;对混凝土支撑,尚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裂缝开展对应;对混凝土支撑,尚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裂缝开展对应力测试的影响。测试精度不低于力测试的影响。测试精度不低于1/100(FS)。)。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11 支撑、立柱变形:用水准仪、支撑、立柱变形:用水准仪、(经

15、纬仪经纬仪)观测。观测方观测。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同第法与精度要求同第6.2.1、6.2.2条。条。6.2.12 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用水准仪观测。观测方法与精度要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用水准仪观测。观测方法与精度要求分别同第求分别同第6.2.4条。条。 6.2.13 孔隙水压力: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测试精孔隙水压力: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的方法监测,测试精度不低于度不低于1Kpa。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孔隙水压力探头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埋设前首先在选定位置钻孔至要孔隙水压力探头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埋设前

16、首先在选定位置钻孔至要求深度,并在孔底填入部分干净的砂,然后将探头放到测点位置,并在其求深度,并在孔底填入部分干净的砂,然后将探头放到测点位置,并在其周围填入中砂,砂层宜高出探头位置周围填入中砂,砂层宜高出探头位置0.200.50m为宜,最后采用膨胀性粘为宜,最后采用膨胀性粘土或干燥粘土球封口。孔隙水压力探头在土中埋设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好两土或干燥粘土球封口。孔隙水压力探头在土中埋设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保证探头周围填砂渗水流畅;二是断绝钻孔上部水的向下渗个问题,一是保证探头周围填砂渗水流畅;二是断绝钻孔上部水的向下渗漏。当在同一钻孔中埋设多个不同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力探头的时候,应注漏。

17、当在同一钻孔中埋设多个不同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力探头的时候,应注意一定要用膨胀性粘土或干土球将各个孔隙水压力探头进行严格隔离,否意一定要用膨胀性粘土或干土球将各个孔隙水压力探头进行严格隔离,否则达不到测定各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作用。则达不到测定各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作用。 孔隙水压力探头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埋设前首先在选定位置钻孔至要孔隙水压力探头通常采用钻孔埋设。埋设前首先在选定位置钻孔至要求深度,并在孔底填入部分干净的砂,然后将探头放到测点位置,并在其求深度,并在孔底填入部分干净的砂,然后将探头放到测点位置,并在其周围填入中砂,砂层宜高出探头位置周围填入中砂,砂层宜高出探头位置0.200.50m

18、为宜,最后采用膨胀性粘为宜,最后采用膨胀性粘土或干燥粘土球封口。孔隙水压力探头在土中埋设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好两土或干燥粘土球封口。孔隙水压力探头在土中埋设的关键技术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保证探头周围填砂渗水流畅;二是断绝钻孔上部水的向下渗个问题,一是保证探头周围填砂渗水流畅;二是断绝钻孔上部水的向下渗漏。当在同一钻孔中埋设多个不同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力探头的时候,应注漏。当在同一钻孔中埋设多个不同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力探头的时候,应注意一定要用膨胀性粘土或干土球将各个孔隙水压力探头进行严格隔离,否意一定要用膨胀性粘土或干土球将各个孔隙水压力探头进行严格隔离,否则达不到测定各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作用。则达

19、不到测定各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作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14 围护结构墙体土压力:用预埋在墙后或墙前入土段墙面围护结构墙体土压力:用预埋在墙后或墙前入土段墙面上的土压力计测试,测试精度不低于上的土压力计测试,测试精度不低于1Kpa。 土压力计的埋设可以是在围护结构构筑期间,也可以在围护结构土压力计的埋设可以是在围护结构构筑期间,也可以在围护结构完成后进行。若在围护结构完成后进行,由于钻孔位置与围护结构之完成后进行。若在围护结构完成后进行,由于钻孔位置与围护结构之间不可能直接紧贴,需要保持一段距

20、离,因而测得的数据与围护结构间不可能直接紧贴,需要保持一段距离,因而测得的数据与围护结构上土压力作用荷载相比具有一定的近似性,这一点上钻孔埋设不及围上土压力作用荷载相比具有一定的近似性,这一点上钻孔埋设不及围护结构构筑时同期埋设的方法。护结构构筑时同期埋设的方法。 但是若在围护结构构筑时同期埋设土压力计,一定要解决好土压但是若在围护结构构筑时同期埋设土压力计,一定要解决好土压力计在围护结构迎土面上的安装问题。要防止水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力计在围护结构迎土面上的安装问题。要防止水下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将面向土层的土压力计表面钢膜包裹,土压力传感器无法感应混凝土将面向土层的土压力计表面钢膜包裹

21、,土压力传感器无法感应作用其上的土压力,造成土压力计埋设失败。目前国内的工程技术人作用其上的土压力,造成土压力计埋设失败。目前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出多种克服这一难题的方法,如挂布埋设法、顶入埋设法、弹员研究出多种克服这一难题的方法,如挂布埋设法、顶入埋设法、弹入埋设法等。另外,还要保持土压力计的承压面与土的应力方向垂直。入埋设法等。另外,还要保持土压力计的承压面与土的应力方向垂直。 土压力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具有一定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在一土压力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具有一定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在一定的水压力下能正常使用。土压力计的满量程应大于设计最大压力的定的水压力下能正常使用。土压力计的满量程

22、应大于设计最大压力的1.21.2倍。倍。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6. 6. 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6.2.15 裂缝的总体分布可采用目测;单个或典型裂缝宜采用裂裂缝的总体分布可采用目测;单个或典型裂缝宜采用裂缝观测仪测试,测试仪最小读数为缝观测仪测试,测试仪最小读数为0.1mm。 在邻近基坑的建(构)筑物、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坑底及在邻近基坑的建(构)筑物、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坑底及周围的地面上都有可能出现不同性质的裂缝。在基坑工程施工周围的地面上都有可能出现不同性质的裂缝。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就应对各处的裂缝情况做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建立施工前的

23、前就应对各处的裂缝情况做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建立施工前的档案资料,以作为今后处理纠纷的依据。监测期间每次巡视检档案资料,以作为今后处理纠纷的依据。监测期间每次巡视检查报告中均应对裂缝的数量、分布、走向、长度、宽度及裂缝查报告中均应对裂缝的数量、分布、走向、长度、宽度及裂缝最大宽度所在位置等进行详尽描述,并重点描述本次观测与上最大宽度所在位置等进行详尽描述,并重点描述本次观测与上次观测时裂缝在数量、长度、走向及宽度方面的变化量。次观测时裂缝在数量、长度、走向及宽度方面的变化量。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7. 7. 监测频度监测频度7. 监监 测测 频频 度度

24、7.0.1 基坑工程监测频度应以能系统地反映监测对象所测监基坑工程监测频度应以能系统地反映监测对象所测监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这是确定基坑工程监测频度的总的原则。基坑工程监测应能这是确定基坑工程监测频度的总的原则。基坑工程监测应能及时反映监测项目的重要发展变化情况,以便对设计与施工及时反映监测项目的重要发展变化情况,以便对设计与施工进行动态控制,纠正设计与施工中的偏差,保证基坑及周围进行动态控制,纠正设计与施工中的偏差,保证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基坑工程的监测频度还与投入的监测工作量和环境的安全。基坑工程的监测频度还

25、与投入的监测工作量和监测费用有关,我们既要注意不能遗漏重要的变化时刻,也监测费用有关,我们既要注意不能遗漏重要的变化时刻,也应当注意合理调整监测人员的工作量,保证监测质量。应当注意合理调整监测人员的工作量,保证监测质量。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7. 7. 监测频度监测频度7.0.2基坑工程监测应从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开始,直至土方基坑工程监测应从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开始,直至土方回填完毕为止。回填完毕为止。 一般情况下,基坑回填后就可以结束监测工作。对于一些临近一般情况下,基坑回填后就可以结束监测工作。对于一些临近基坑的重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监测,有

26、时还需要延续至变形基坑的重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监测,有时还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才能结束。趋于稳定后才能结束。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7. 7. 监测频度监测频度7.0.3 各项监测的监测频度应考虑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的施工各项监测的监测频度应考虑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进程、施工工况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围护结构进程、施工工况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围护结构施工期间、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施工期间、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度。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现可适当降低监测频

27、度。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现场监测频度的确定可参照表场监测频度的确定可参照表7.0.3。 表表7.0.3 现场监测的监测频度现场监测的监测频度 注:当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时,现场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注:当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时,现场监测的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延长。适当延长。基坑工程基坑工程安全等级安全等级施工进程施工进程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开挖深度5m510m1015m15m一级一级开挖面开挖面深度深度5m1d2d2d2d510m 1d1d1d10m 12h1d12h1d基坑开基坑开挖完后挖完后时间时间7d1d1d12h 1d12h 1d715d3d2d1d1d1530d7d4d2d1d3

28、0d10d7d5d3d二级二级开挖面开挖面深度深度5m2d2d 57m 1d 基坑开基坑开挖完后挖完后时间时间7d2d2d 715d5d5d 1530d10d7d 30d10d10d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7. 7. 监测频度监测频度7.0.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间间隔、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测结果。 1. 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 2. 监测项

29、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出现超深开挖、超长开挖、未及时加撑等不按设计工况施工出现超深开挖、超长开挖、未及时加撑等不按设计工况施工的情况;的情况; 4.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现泄漏; 5.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 6. 支护结构出现开裂;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7.邻近的建(构)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邻近的建(构)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开裂;或严重的开裂; 8. 基坑底部、坡体或围护结构

30、出现管涌、流沙现象。基坑底部、坡体或围护结构出现管涌、流沙现象。7.0.5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0.1 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应符合基坑工程设计的限值和建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应符合基坑工程设计的限值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以及与监测对象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筑结构设计要求以及与监测对象有关的技术规范的要求。 确定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是一个十分严肃、也是十确定基坑工程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是一个十分严肃、也是十分复杂的

31、研究课题,建立一个定量化的报警指标体系对于基坑分复杂的研究课题,建立一个定量化的报警指标体系对于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控意义重大。但是由于设计理论的不完善以及基工程的现场监控意义重大。但是由于设计理论的不完善以及基坑工程的环境复杂性,我们对于基坑工程的在此方面的认知能坑工程的环境复杂性,我们对于基坑工程的在此方面的认知能力和经验还十分不足,实际工程中一般参照以下三方面的数据力和经验还十分不足,实际工程中一般参照以下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确定:和资料确定: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1) 设计限值设计限值 基坑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围护结

32、构、支撑或锚杆的受力和基坑工程设计人员对于围护结构、支撑或锚杆的受力和变形、相邻土层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均进行过详变形、相邻土层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均进行过详尽的设计计算或分析,其计算结果和提出的限值可以成为确尽的设计计算或分析,其计算结果和提出的限值可以成为确定监控报警值的依据。定监控报警值的依据。 2)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值)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值 例如,确定基坑工程相邻的民用建筑监控报警值时,可例如,确定基坑工程相邻的民用建筑监控报警值时,可以参照国家或地区有关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随着基以参照国家或地区有关的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随着基坑工程经验的积累,各地区可以地方

33、标准或规定的方式提出坑工程经验的积累,各地区可以地方标准或规定的方式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基坑监控定量化指标。如上海的地方标准符合当地实际的基坑监控定量化指标。如上海的地方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BJ08-61-97就提出:就提出:“对难以查清的对难以查清的煤气管、上水管及重要通讯电缆,可按相对转角煤气管、上水管及重要通讯电缆,可按相对转角1/100作为设作为设计和监控标准计和监控标准”,附录,附录2是该标准对建筑物差异沉降做出的规是该标准对建筑物差异沉降做出的规定。定。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3) 经验类

34、比值经验类比值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工程经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工程经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参考已建类似工程项目的正常受力和变形规律,提出并确定参考已建类似工程项目的正常受力和变形规律,提出并确定本工程的监控报警值,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工程的监控报警值,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0.2 因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变形以及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因基坑开挖、支护结构变形以及降水引起的基坑内外地层位移应按以下条件控制:地层位移应按以下条件控制: 1. 不得导致基坑的失稳;不得导致

35、基坑的失稳; 2. 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正常施工;不得影响地下结构的尺寸、形状和正常施工; 3. 对周围已有建(构)筑物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对周围已有建(构)筑物引起的变形不得超过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的要求; 4. 不得影响周围道路、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不得影响周围道路、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0.3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一般应以累计变化量和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一般应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

36、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值。设计限值。8.0.4 管线监控报警值一般应以累计变化量和单位长度内管线监控报警值一般应以累计变化量和单位长度内差异变形量两个值控制,其限值应根据管线管理部门的差异变形量两个值控制,其限值应根据管线管理部门的要求确定。要求确定。8.0.5 周围建筑物报警值应符合规范和设计限值的要求,周围建筑物报警值应符合规范和设计限值的要求,并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并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测确定。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0.38.0.5 基坑工程工作状态

37、一般分为正常、异常和危险基坑工程工作状态一般分为正常、异常和危险三种情况。异常或危险状态时,均需要监测人员及时地发三种情况。异常或危险状态时,均需要监测人员及时地发出监控报警,以提醒设计和施工、监理人员注意或立即采出监控报警,以提醒设计和施工、监理人员注意或立即采取措施。累计变化量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及有关各方分析当取措施。累计变化量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及有关各方分析当前状态与危险状态的关系,而变化速率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前状态与危险状态的关系,而变化速率可以帮助监测人员及时发现基坑工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对围护结构及时发现基坑工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例如,对围护结构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应把位移的

38、大小和位移速率变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时,应把位移的大小和位移速率结合起来分析,考察其发展趋势,如果发展很快,说明基结合起来分析,考察其发展趋势,如果发展很快,说明基坑的安全正受到严重威胁。坑的安全正受到严重威胁。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0.6 基坑开挖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控应考虑基基坑开挖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控应考虑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变形与原有变形的叠加。坑开挖造成的附加变形与原有变形的叠加。 周边建(构)筑物、管网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是确定监周边建(构)筑物、管网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是确定监控报警值的主

39、要因素,其中周边建(构)筑物原有的沉控报警值的主要因素,其中周边建(构)筑物原有的沉降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沉降叠加后,不能超过允许的降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沉降叠加后,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沉降变形值,因此,应收集周边建(构)筑物使用最大沉降变形值,因此,应收集周边建(构)筑物使用阶段监测的原有沉降资料。阶段监测的原有沉降资料。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8.0.7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中的保

40、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 出现了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监测方案确定的报警情况,监测项目实测值出现了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监测方案确定的报警情况,监测项目实测值达到设计监控报警值;达到设计监控报警值; 2. 基坑支护结构或后面土体的最大位移已大于表基坑支护结构或后面土体的最大位移已大于表8.0.7的规定,或其水平位的规定,或其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移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3mm/d(2 mm/d);); 3. 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剧增、压屈、断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剧增、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

41、的迹象;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4. 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已大于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差异沉降)已大于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沉降差,或建筑物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定的允许沉降差,或建筑物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0.0001H/d(H为建筑为建筑物承重结构高度);物承重结构高度); 5. 已有建筑物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已有建筑物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3mm(1.5mm)的变形裂缝;或其)的变形裂缝;或其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15mm(10mm)的裂缝;且上述裂缝上可能发展;)的裂缝;且上述裂缝上可能发展; 6. 基坑底部或周围土

42、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如少量流砂、管涌、隆起、陷落等);的征兆(如少量流砂、管涌、隆起、陷落等); 7. 根据当地经验判断认为,已出现其他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根据当地经验判断认为,已出现其他必须加强监测的情况。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注:注:1.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宜按括号内的限值采用;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宜按括号内的限值采用; 2. 允许各地区根据其当地工程经验对上述限值进行修正或补允许各地区根据其

43、当地工程经验对上述限值进行修正或补充,但应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充,但应经当地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表表8.0.7 基坑变形监控值(基坑变形监控值(cm) 基坑类别基坑类别围护结构墙顶位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移监控值围护结构墙体位移围护结构墙体位移监控值监控值地面最大沉降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监控值一级一级353二级二级686三级三级810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8. 8. 监监 控控 报报 警警 本条是参照国家的有关规范、上海等发达城市总结的本条是参照国家的有关规范、上海等发达城市总结的工程经验,吸取了国外的有关资料,以保护周围环境安全工程经验,吸

44、取了国外的有关资料,以保护周围环境安全和正常使用为目的,制定的监控报警标值及其数值界限,和正常使用为目的,制定的监控报警标值及其数值界限,专供监测报警使用。本条第二款主要依据的是软土地区基专供监测报警使用。本条第二款主要依据的是软土地区基坑工程经验,适合于对深厚淤泥、淤泥质土、饱和粘性土、坑工程经验,适合于对深厚淤泥、淤泥质土、饱和粘性土、饱和粉细砂或其他软弱地层中开挖的基坑工程监测报警,饱和粉细砂或其他软弱地层中开挖的基坑工程监测报警,对硬土层地区应执行设计规定。对硬土层地区应执行设计规定。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9 9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数据处理

45、与信息反馈9.0.1 监测单位的现场测试人员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监测单位的现场测试人员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对整个项目测分析人员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监测质量负责。9.0.2 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的综合知识和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的综合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判断、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9. 数数 据据 处处 理理 与与 信信 息息 反

46、反 馈馈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9 9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9.0.3 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录表中。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抄。每次观测后,应将经过检验证明是可靠的计算结果列得转抄。每次观测后,应将经过检验证明是可靠的计算结果列表汇总。表汇总。 9.0.4 观测结果超出限差时,应按现行观测结果超出限差时,应按现行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重测。要求进行重测。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宣贯讲座宣贯讲座 9 9 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9.0.5 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应及时处理,并应选取与实际变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应及时处理,并应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9.0.6 各监测项目的数据分析应结合配套项目、相关项目的监各监测项目的数据分析应结合配套项目、相关项目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