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S038-1V钻井工程设计_(201596)_第1页
XJS038-1V钻井工程设计_(201596)_第2页
XJS038-1V钻井工程设计_(201596)_第3页
XJS038-1V钻井工程设计_(201596)_第4页
XJS038-1V钻井工程设计_(20159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古交煤层气田邢家社区 煤层气开发项目 XJS038-1V井钻井工程设计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古交市国盛恒泰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九月山西省古交煤层气田邢家社区煤层气开发项目XJS038-1V井钻井工程设计设 计 单 位:北京九尊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 计 人 : 毕延森 江 楠 王 鹏 贾佳妮审 核 人 : 建 设 单 位:古交市国盛恒泰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审 批 人 :目 录1地质设计1 1.1 基本数据1 1.2 钻探目的及任务1 1.3 设计依据1 1.4 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目的煤层厚度与深度2 1.5 地质录井项目及要求4 1.6 其它要求52钻井工程6 2.1 井

2、身结构设计6 2.2主要设备及型号、功率10 2.3井身质量要求10 2.4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11 2.5 钻具组合12 2.6 钻井液性能参数指标12 2.7煤层保护措施12 2.8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13 2.9固井设计14 2.10 试压19 2.11 完井井口20 2.12 钻井进度计划21 2.13 钻井施工工艺21 2.14 HSE管理223测井24 3.1测井项目24 3.2测井要求254资料26 4.1上交资料清单26 4.2上交资料要求271地质设计1.1 基本数据表11 基本数据表井 名XJS038-1V井井 别开发井井 型直井地理位置山西省古交市邢家社乡构造位置

3、西山煤田马兰向斜井口坐标X : 4184605 Y :19601172 H:1443m设计井深955.00m 目的煤层山西组2#煤层,太原组8#煤层、9#煤层完钻原则钻穿太原组9#煤层,留足60m口袋完钻1.2 钻探目的及任务1.2.1 井组构成XJS038井台位于山西省古交市邢家社乡,本井台包括一口直井、三口定向井。井号分别为:XJS038-1V、XJS038-2D、XJS038-3D、XJS038-4D。XJS038-1V井为本井台的一口直井。1.2.2钻探目的及任务(1)获得该井的地质资料,建立地层剖面;(2)获取目标煤层的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埋深、厚度及结构等资料;(3)为后续工作

4、提供可靠的资料,建立目的煤层的产能。1.3 设计依据(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 、煤层气地质录井作业规程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 ;(2)西山煤田古交邢家社井田勘探报告;(3)邢家社井田2#煤层、8#煤层、9#煤层底板等高图、等厚图,地层综合柱状图;(4)邢家社井田前期勘探钻孔成果资料。1.4 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目的煤层厚度与深度1.4.1分组地层岩性简述根据掌握的煤田地质勘探资料,预计该井钻遇的地层如下(表12,图11):表12 设计地层分层数据表地 层XJS038-1V界系统组垂直深度(m)垂直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5.005.00中生界三叠系下 统刘家沟组130.

5、00125.00古生界二叠系上 统石千峰组250.00120.00上石盒子组647.00397.00下 统下石盒子组760.00113.00山西组816.0056.00石炭系上 统太原组927.00111.00中 统本溪组955.00(未穿)28.00地 层单 位垂直井深(m)剖面岩性描述故障提示界系统组新生界第四系5.00第四系为坡积红色或黄色粘土层,夹有姜结石薄层,底部砾石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防塌防漏中生界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130.00由棕红色、紫红色细粒砂岩,薄中厚层状、紫色、紫红色粉砂岩互层。底界K10砂岩为褐色含砾粗、中粒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防斜防垮防漏古生界二叠系上统

6、石千峰组250.00上部以紫色、棕红色为主的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间夹34层结核状淡水灰岩。底部以一层紫色厚层状含砾中粗粒砂岩(K8)与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上石盒子组647.00以紫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细-中粒砂岩,以黄绿色粗-中粒砂岩(K6)为底,为下石盒子组分界标志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下统下石盒子组760.00上部为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顶部经常可见鲕状、豆状结构的含有紫斑的粘土泥岩(俗称桃花泥岩)。底部以K4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山西组816.00上部由砂岩、粉砂及泥岩组成。014 号煤赋存于其中,其中2#煤层全井田稳定可采。以北岔沟K3砂岩与下伏太原组整

7、合接触。防塌防漏石炭系上统太原组927.00上部由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石灰岩及46层煤组成,主要可采煤层6#、8#、9#煤赋存其中。底部以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 (晋祠砂岩)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中统本溪组955.00(未穿)由砂质泥岩、砂岩、铝土质泥岩、石灰岩夹煤线组成。图11 XJS038-1V井设计综合柱状图1)第四系为坡积红色或黄色粘土层,夹有姜结石薄层,底部为砾石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约5.00m。(2)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 由棕红色、紫红色细粒砂岩,薄中厚层状、紫色、紫红色粉砂岩互层,夹有紫红色砂质泥岩。底界K10砂岩为暗紫色、褐色含砾粗、中粒砂岩。本组地层厚约125.0

8、0m。(3)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底部以一层紫色厚层状含砾中粗粒砂岩(K8)与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其上以紫色、棕红色为主的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间夹3-4层结核状淡水灰岩。本组地层厚约120.00m。(4)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以紫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细-中粒砂岩,以黄绿色粗-中粒砂岩(K6)为底。本组地层厚约397.00m。(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底部以K4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为粗中粒石英砂岩;其上为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顶部经常可见鲕状、豆状结构的含有紫斑的粘土泥岩(俗称桃花泥岩)。本组地层厚度约113.00m。(6)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是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以北

9、岔沟K3砂岩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上部由砂岩、粉砂及泥岩组成。014 号煤赋存于其中,其中2#煤层全井田稳定可采。本组地层厚度约56.00m。(7)石炭系上统太原组:是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底部以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晋祠砂岩)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上部由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砂岩、石灰岩及46层煤组成,主要可采煤层6#煤层、8#煤层、9#煤层赋存其中。本组地层厚度约111.00m。(8)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呈鸡窝状分布。其上由砂质泥岩、砂岩、石灰岩夹煤线组成。1.5.2预测目的煤层厚度及深度表13 预测目的煤层厚度及深度井号地面海拔(m)2#煤层底板深度(m)781.00厚度(m)

10、1.0XJS038-1V14438#煤层底板深度(m)848.00厚度(m)1.29#煤层底板深度(m)895.00厚度(m)3.21.5 地质录井项目及要求1.5.1岩屑录井(1)本次施工使用钻井液作循环介质,要求严格按照迟到时间取样,取样要及时、连续、准确,每包岩屑重量要求大于500g。(2)取样间距:上石盒子组底至2#煤层顶30m每2m取砂样1包;2#煤层顶30m至完钻每1m取砂样1包;其中2#煤层、8#煤层、9#煤层顶板到底板每0.5m取砂样1包。(3)卡准进入基岩深度,以确定下表层套管深度,表层套管下深不小于30m。1.5.2钻时录井上石盒子组底至2#煤层顶30m每2m记录1个点;2

11、#煤层顶30m至完钻每1m记录1个点;其中2#煤层、8#煤层、9#煤层顶板到底板每0.5m记录1个点。1.5.3钻井液性能录井(1)进入主要目的层段尽量降低钻井液对煤层造成的污染。切实做好钻井液性能测定,及时观察槽面显示、井涌、井漏等现象并做好记录;(2)二开后,要求每班作一次全套钻井液性能测定,如发现异常,应连续测量密度、粘度,同时做好槽面气泡大小、产状、占槽面百分比、槽面上涨高度、进出口钻井液性能变化等详细记录。(3)进入山西组调整泥浆,密度1.05g/cm3,粘度2830s。1.5.4简易水文观测全井钻进过程中均应做好简易水文观测记录工作。(1)每次起钻后、下钻前测量一次水位(井筒液面)

12、;(2)每钻进1h记录一次钻井液消耗量,不足1h但大于30min时也应观察钻井液消耗量。1.6 其它要求现场录井人员要及时做好地层对比,卡准目的层位,为正确确定完钻深度提供依据;如出现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及实钻数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汇报;严格执行HSE管理体系,服从甲方及监理的指令。2钻井工程井身质量要求按照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的规定执行。2.1 井身结构设计2.1.1井身结构数据表表21 井身结构数据表开钻次序井段(m)钻头尺寸(mm)套管钢级套管尺寸(mm)套管下深(m)环空水泥浆返深(m)一开050311.1J55244.5×8.9450地面二开

13、50955215.9N80139.7×7.72953630备注 一开用311.1mm钻头钻进;进入稳定的基岩不小于10m,预计井深50m,下入244.5mm表层套管,注水泥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 二开用215.9mm钻头钻进,钻至9#煤层底界以下60m完钻,测井后下入139.7mm生产套管固井,固井水泥返至2#煤顶板以上150m。2.1.2井身结构示意图2#煤:780.00781.00m8#煤:846.80848.00m9#煤:891.80895.00m水泥返高:630m244.5mm套管×50m311.1mm钻头×50m139.7mm套管×953m21

14、5.9mm钻头×955m图21 井身结构示意图2.1.3井台设计投影图(1)XJS038井台水平投影图北图 22 XJS038井台水平投影图(2)XJS038井台三维图图 23 XJS038井台三维图2.2主要设备及型号、功率表22 钻机及主要设备推荐表序 号名 称规 格载荷或功率数 量设备状态1钻机 TSJ-2000660kN1良2井架 AS27-75750kN1良3天车800kN1良4游动系统YC-2000700kN1良5转盘ZP-2000660kN1良6泥浆泵TBW1200/7B1200L/min1良7柴油机12V135330kW1良8发电机TFS-241良9测斜仪1良10单弯

15、螺杆165mm1.25°1良11无磁钻铤165mm1良2.3井身质量要求表23 井身质量要求井段(m)井斜角(°)全角变化率(°/25m)水平位移(m)井径扩大率(%)测斜间距(m)05002.01.3(连续三点)10非煤层<20煤层<352550010002.520100015003.0302.4 钻头及钻井参数设计2.4.1钻头设计表24 钻头设计序号尺寸(mm)型号钻进井段(m)进尺(m)机械钻速(m/h)纯钻时间(h)1311.1H437A050503.414.712215.9PDC507807304.0182.503215.9PDC78089

16、51157.016.434215.9H517A895955603.218.752.4.2钻井参数设计表25 钻井参数设计开钻次序钻头序号井段(m)喷嘴组合(mm)钻井液性能钻 井 参 数粘度(s)钻压(kN)转速(r/min)排量(l/s)立管压力(MPa)密度(g/cm3)一开105012+10+101.0640501060141二 开25078010+9+91.0530406060182378089510+20×41.0528304070182489595510+9+91.0528308060183注:钻井参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5 钻具组合表26 钻具组合表开钻次序

17、井眼尺寸(mm)钻进井段(m)钻具组合一 开311.1050311.1mm牙轮钻头159mm无磁钻铤159mm钻铤3根133mm方钻杆二 开215.950955215.9mm钻头+159mm无磁钻铤+159mm钻铤×8根+127mm钻杆+133mm方钻杆2.6 钻井液性能参数指标表27 钻井液性能参数指标开钻次数井段(m)钻井液类型常 规 性 能密度(g/cm³)粘度(s)失水量(ml)泥饼(mm)pH值含砂量(%)一开050坂土浆1.051.154050二开50780聚合物1.051.103040152028-94% 780955低固相聚合物1.05283081.57.5

18、8.50.2%2.7煤层保护措施(1)建立健全保护煤层检查体系,全体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煤层的意识,保证各项措施的实施。(2)严格执行钻井液设计,维护好钻井液性能。钻井液密度附加值严格控制在0.050.10g/cm3之间,尽量取低值,保证实施近平衡压力钻井。煤层段钻进钻井液密度附加值尽量控制在0.05g/cm3以内。(3)进入煤层后,钻进时在钻井液中尽可能少加入高聚物处理剂和不溶性无机物,严格控制固相含量,降低钻井液对煤层的损害;严禁混油,禁止使用带油质的处理剂,不能用非酸溶性的钻井液材料;钻遇煤层段时采用低钻压、低转速、低排量、低射流冲击力的“四低”参数钻进,减小煤层段井径扩大率、防止垮

19、塌、卡钻。(4)各施工单位要密切配合,优选施工措施,保证各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缩短建井周期,减少钻井液对煤层的浸泡时间。2.8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2.8.1 钻前施工要求(1) 钻机安装完毕,主管部门需复测井位坐标及地面的海拔高度。(2) 井架安装后必须保持垂直,要求天车、大钩、转盘中心在一条垂直线上,转盘中心偏差不得大于10mm。(3) 设备运转正常,安全装置灵活、有效。(4) 各种仪器仪表要准确灵敏、有效。(5) 井队技术员要仔细丈量钻机补心高,并根据实测补心高校对井深。(6) 钻具外观检查合格,确保螺纹清洁,钻井技术员和地质工程师分别丈量下井钻具长度,并仔细核查,确保钻具长度丈量准

20、确,同时在钻具记录上标明钻具内外径、扣型等技术参数,否则不许下井。(7) 振动筛及钻井液循环系统安装符合要求。2.8.2 第一次开钻 (311.1mm钻头)(1) 一开用311.1mm钻头钻进,每钻进一个单根快速划眼23遍。当开始钻进钻压不够时,钻压加到钻铤总重量的70%,钻进中保证井眼规则。坚持小排量、低钻压转盘开钻,严禁用水力冲击,保护好井壁和基础。(2) 必须用钻井液开钻,不允许使用清水钻井,因此开钻前应配制好足够量的钻井液。(3) 下井钻具参照钻具组合设计,钻进过程中参照设计规定的钻进参数,送钻要均匀,不许加压启动转盘,如有蹩跳,应减压钻进。(4) 钻进中,要轻压吊打,适当控制钻速,打

21、前2根单根时必须用水平仪找正方钻杆,防止水龙头把方钻杆拉斜,造成井眼偏斜。(5) 钻遇漏失层段时,可根据实际漏速的大小,采取相应措施堵漏。2.8.3 第二次开钻 (215.9mm钻头)(1) 开钻前按设计要求装好井口,满足地质录井要求。下入215.9mm钻头探水泥塞面。(2) 钻头进出套管鞋时低速慢起,防碰挂。(3) 搞好井身质量预控,坚持采用防斜打直技术。井队配备单点测斜仪,每钻进30m测斜一次,发现井斜超标,立即采取措施纠斜,以确保井身质量合格。(4) 下钻时操作平稳,不得猛刹、猛顿、猛放,漏失层段、煤层段下钻速度控制在30m/min以内。每次下钻要探井底沉砂高度,决定是否调整钻井液性能和

22、循环时间,如下钻不能一次到底,要分段循环。每次开泵前要注意泵压变化,采用小排量开泵措施,避免蹩漏地层。起钻时控制起钻速度,遇卡不能硬提,操作平稳, 启车、坐吊卡等不能猛提、猛放,起钻每3柱必须灌满钻井液一次。(5) 全井段起钻遇卡不得超过原悬重100kN,必要时采取倒划眼的方法,慢慢起出遇卡井段;下钻遇阻不得低于原悬重50kN,必要时开泵划眼,通过遇阻井段。井队应精心操作,充分做好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的预防工作,同时做好预防和处理井下复杂的物资准备。(6) 钻井液工要密切注意钻井液池液面变化,发现井漏、井涌,要及时停钻观察,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2.9固井设计2.9.1 固井质量要求表28 固井

23、质量要求开钻次序井眼尺寸(mm)井段(m)套管尺寸(mm)套管下深(m)水泥浆上返深度(m)人工井底深度(m)固井质量要求一开311.1050244.550地面/二开215.950955139.7953630943合格表29 固井水泥胶结质量要求等级优良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第一界面声幅值10%10%声幅值20%20%声幅值30%声幅值30%第二界面(变密度)地层波强、清晰地层波较强、较清晰地层波较弱、可以辩认地层波弱、难辩认2.9.2 固井主要工艺要求(1) 二开固井防止漏失,在固井前要充分循环钻井液两周,并确保无漏失,才能注水泥固井施工。(2) 生产套管固井施工时,从井底到2#煤层顶板以上15

24、0m井段内的水泥浆密度要求控制在1.801.85g/cm3。(3) 水泥浆要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和降失水剂,并控制自由水小于50ml。152.9.3 套管柱设计表210 套管强度设计套管程序井段(m)规范长度(m)钢级壁厚(mm)重 量抗 外 挤抗 内 压抗 拉尺寸(mm)扣型米重(kg/m)段重(t)累计重(t)最大载荷(MPa)安全系数最大载荷(MPa)安全系数最大载荷(t)安全系数生产套管0955139.7长圆953N807.722624.7824.78 10.01 4.41 10.79 5.04 21.44 7.36 说明:1、抗挤、抗内压按全掏空计算;2、气井要按气密封和腐蚀环境要求设计

25、。2.9.4 各层次套管串结构数据表表211 套管串结构数据表套管程序井深(m)套管下深(m)套管串结构(套管钢级、壁厚、长度,浮鞋、浮箍、分级箍、悬挂器等位置)表层套管5050244.5mm套管串+联顶节生产套管955953139.7mm浮鞋+139.7mm套管1根+139.7mm浮箍+139.7mm套管串+联顶节(备注:短套管位置根据测井解释目的煤层深度确定)2.9.5 套管扶正器安放要求表212 套管扶正器安放要求套管程序套管尺寸(mm)钻头尺寸(mm)井段(m)扶正器型号扶正器间距(m)扶正器数量生产套管139.7215.90955弹性煤层封固段每一根套管加一只,其余封固段每三根套管加

26、一只20只(含5个备用)2.9.6 水泥浆配方及性能表213 水泥浆配方及性能套管程序表层套管生产套管配 方G级油井水泥+现场水+1.03.0%早强剂G级油井水泥+现场水+1.0%3.0%早强剂+0.4%0.6%分散剂+1%增强剂+1%降失水剂(低密度水泥浆还要加入适量的降重剂)试验条件(°C)3030密度(g/cm3)1.8高:1.801.85(尾浆)低:1.551.65(领浆)稠化时间(min)施工时间+40minAPI滤失量(ml)50自由水()5抗压强度( MPa/ 24 h)14.02.9.7 各层次套管固井主要附件表214 套管固井主要附件名称尺寸(mm)型 号壁厚(mm

27、)钢级数量(只)备注浮鞋139.71浮箍139.71扶正器215.9弹性20含5个备用2.9.8 水泥用量 表215 水泥用量表套管程序套管尺寸(mm)钻头尺寸(mm)井段(m)理论环空容积(m 3)水泥浆返深(m)水泥等级注水泥量(t)(环空附加20%,套内附加5%)表层套管244.5311.1501.84地面G4.28生产套管139.7215.99558.13630G12.632.9.9 对套管和套管附件检验、运输、摆放及清洗等的要求(1) 送井套管钢级和壁厚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现场还必须按前述方法对送到井场的套管重新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弯曲、碰伤、丝扣损坏、内径不规则等不合格套管禁止入井,

28、要放在一起,并注上明显标记,与入井套管分开。(2) 现场套管摆放层数不得超过三层。(3) 认真清洗套管螺纹及护丝,清洗好后应立即戴好护丝。(4) 现场要对浮鞋的密封性进行检查。(5) 套管附件的抗拉、抗挤、抗内压等强度应大于等于连接部位管串本身的强度;套管附件分类整理、检查、保管,各种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9.10 对下套管作业的要求(1) 套管入井前必须用标准通径规逐根检查,丈量尺寸,按入井顺序编号、排列、登记;套管拉上钻台前要戴好护丝;(2) 下套管作业由钻井队承担;(3) 下套管时必须使用套管钳或B型大钳双钳紧扣,严禁错扣下入;(4) 生产套管全井使用符合标准的套管螺纹密封脂;浮鞋、浮箍

29、处也应使用密封脂;(5) 水泥封固段中加套管扶正器,套管接箍和扶正器不能在煤层段;(6) 控制下套管速度,在漏失层段下放速度控制在0.250.3m/s,并注意观察井口钻井液返出情况;遇阻不能硬压,应多活动套管,必要时可接方钻杆循环;每下入510根套管灌满一次钻井液。套管下到井底后,先小排量顶通,再正常循环钻井液两周以上。2.9.11固井主要工艺要求(1) 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固井都采用G级水泥,固井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合格证、水泥质检报告和水泥浆化验报告;生产套管固井前要取现场水做水泥浆配伍试验。(2) 表层套管下至一开井底,生产套管裸眼口袋长度不超过3m;(3) 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必须返

30、至地面或经补救返至地面,生产套管固井水泥返高不得小于设计返深;(4) 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密度控制在1.801.90g/cm3,平均密度控制在1.85g/cm3左右;生产套管固井施工时,从井底到2#煤层顶板以上150m井段内的水泥浆密度控制在1.801.85g/cm3;(5) 表层套管水泥塞高度为10m15m,不得替空;(6) 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固井施工过程中连续检测水泥浆密度,确保水泥浆平均密度满足要求,如果有井漏现象的复杂井需降低水泥浆密度需报甲方审批;(7) 生产套管固井完,固井队等待30min确保井口无溢流后方能离开,否则蹩压候凝。2.10 试压(1)试压时间生产套管试压,应在水泥浆候凝

31、48h后,完成声幅测井后进行。(2)试压方法用试压工具连接井口试全井套管柱、井口。试压介质采用清水或管内循环介质。采用水泥车或其它专用试压设备。(3)试压标准生产套管柱试压20MPa,经时30min压降不大于0.5MPa为合格。2.11 完井井口采用270×140×50mm环形钢板制作成简易井口,井口水平度2mm,表层套管与地面齐平,生产套管距离地面0.25m。生产套管母扣上丝堵,表层套管与环形钢板焊接牢固,与生产套管跑焊一圈,不得损坏生产套管丝扣,扣上井口帽并满焊在套管头上将井口封牢,电焊井号,用砖和水泥砌盖井口并标上井号,如下图所示。完井套管内外不得有流体外泄现象。丛式

32、井井组所有井口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且高度一致。XJS038-1V图24 完井井口示意图2.12 钻井进度计划表 216 钻井进度计划表序号钻头尺寸(mm)井段(m)施工作业项目作业天数(天)备注一开311.1050钻进1.0下套管、固井0.5候凝、二开准备2.0二开215.950955钻水泥塞0.5钻进10.0完井电测1.0下套管、固井1.0侯凝、测声幅、试压3.0合计19图25 施工进度计划示意图2.13 钻井施工工艺2.13.1施工工艺本次施工XJS038-1V井,使用TSJ-2000钻机,主要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作为循环介质,合理的钻井参数和钻具组合,控制好井身质量,同时保护目的煤层,高质量的

33、完成该井的钻井施工任务。2.13.2开钻到完井施工工艺流程图下表层套管固 井一开钻进一 开 二 开215.9mm钻头钻进至955m1001.00m米完 井 测 井完 井下 生 产 套 管固井质量测井固井试压 图 26 XJS038-1V施工工艺流程图2.14 HSE管理2.14.1 健康管理要求(1) 所有作业人员均应配发劳动保护用品,上岗人员应按规定正确穿戴;(2) 钻井作业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3) 特种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4) 从事钻井液处理人员应配备防护手套和防尘口罩;(5) 从事具有伤害眼睛的作业人员必须配备护目镜、面罩或其他保

34、护眼睛的装备;(6) 进入钻井作业区人员必须遵守作业区安全规定,不能串岗、乱岗。作业人员不得在作业期间饮用酒类或者含酒精的饮料;(7) 钻井队应配备急救用品;(8) 生活区污物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9) 生活区及井场应有厕所,并定期清扫,保持清洁卫生。2.14.2 安全管理要求(1) 离钻台或其他工作面2.0m或2.0m以上的高空作业人员,都必须系上安全带。(2) 井场入口处应设置进入井场须知和井场应急逃生路线图,井场内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HSE规定。危险区应设置安全防护栏。(3) 钻井设备安装、操作和维护应严格按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标准执行。(4) 氧气瓶、乙炔瓶须存放

35、在阴凉通风处,严禁暴晒,并远离火源。使用氧气瓶、乙炔瓶时,两瓶相距必须大于10m,距明火处大于10m,乙炔瓶必须直立使用,乙炔瓶、氧气瓶应有安全帽和防震圈。(5) 井场要配备消防器材,其配置应符合相关技术规定要求。所有消防器材应有合格证和有效日期,并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过期的灭火器应及时更换。(6) 井场照明、导线负荷要达到安全要求,接线处要密封。(7) 井场内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闲杂人员不许进入井场。2.14.3环保要求(1) 搬迁车辆在施工作业中严格管理,严禁乱压耕地、树木等;(2) 严防钻井液、污水外溢,如果发生钻井液泄漏或污水外溢现象,及时清理。钻井液处理剂按标准化管理规定妥善存放,不得将钻井液处理剂失散在井场,如在装卸中发生失散现象及时清理;(3) 完井后要做到:“工完、料净、井场清”,做好地貌恢复工作。3测井测井项目及要求按照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