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教师版)_第4页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导学案(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课 题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 课 型新授课个 人 教 学 设 计【使用说明】1、 在第一课时中,精读勾画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预习篇通读教材P6-10,在课本上勾画相关知识要点,找出疑难点,做好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活动;在第二课时中,按照小组内的分工,结合导学案探究篇进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活动,解决学习疑点。2、积极参与,注重记忆。【学习目标】(预习之前,先认真识记勾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带着目标展开预习吧!)【预习案】一、结合下列自学指导,勾画课本要点,独立预习【导学1】半坡氏族村落预习点拨:认真阅读P6、P7相关内容掌握半坡人的生活状况并记忆【导学2】

2、河姆渡氏族村落预习点拨:认真阅读P8-9相关内容,掌握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并记忆【导学3】大汶口氏族村落,饲养的家畜有和等。4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 技术,并会制作和。三、大汶口氏族村落1、大汶口氏族村落位于是下游氏族村落的代表,距今属于氏族文化。【探究案】结合预习成果及各组任务分配,高效学习吧!展示单元一:按时间顺序为本节课学习的三个氏族村落遗存排序,分析: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区别与联系探究点拨:1、要有时间观念,组长分配好任务教师拓展学习目标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情况,以他们为例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情况1 / 8预习点拨:认真阅读课本P9-10相关内容,掌握大汶口人

3、的生活状况并记忆2、 认真分析预习检测,并把答案写在题板上,你是最棒的!3、 结合预习情况,交流预习中碰到的疑惑四、结合任务分配,组内讨论,学科组长组织,合理分配任务,充满信心迎接下一节的学习提高。【我的疑惑】 【预习检测】:一、半坡氏族村落1、半坡氏族村落位于, 时间 属于 过定居生活,以经营为主。2、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石器,如: 、 等3、是我国最早种植的干旱作物之一;除此之外,半坡还种植 、 等农作物,饲养、 等家畜,为补充食物,他们使用进行狩猎或捕鱼。4、在半坡遗址的居民区附近,还发现及其残存的。 说明半坡居民已经开始使用。二、河姆渡氏族村落1、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位于是远古时代流域氏族村

4、落的代表,距今约年。2、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和稻杆,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观展示后组长总结: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展示单元二:比较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房屋建筑形态的差异,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探究点拨:要有时间观念,组长分配好任务观展示后组长总结:应该注意他们生活的区域【知识归纳拔高】(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树)【当堂训练】:1、在北方的农耕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聚落遗址位于( )A 云南元谋 B 西安半坡 C 陕西蓝田 D 浙江余姚2、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我国的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 大汶口人 D 半坡人3、

5、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我国的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4、下列生产活动中,不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所从事的是( )种植粟、黍等农作物挖掘水井制作简单的乐器 饲养家畜、下列原始居民中,同属于黄河流域的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半坡人和大汶口人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河姆渡人和大汶口人【教后反思】_中有,所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这种农作物的国家之一。3、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有、_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比较。情感目标: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了解,认识我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意识重

6、点难点1.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2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所反映出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原因第1节 课前,发放导学稿。第1节 课为预习课。导入新课1、明确目标。(2分钟)教师阐述学习目标,梳理并精要概述知识点。用课件展示知识要点或框架,加强形象记忆。2、独立预习(约20分钟)。学生先仔细阅读导学稿,对“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按照“预习案”要求,然真阅读课本,做好勾画、标注、背诵、记忆和基础练习等学习活动,达成“预习案”要求的学习结果。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记录评价。3、预习检测(8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预习检测题目,限时独立在白板上完成,学科组长或对面交换检查(也可背诵或口

7、答)。教师巡查,根据巡查情况随机提问学生展示,并组织质疑或纠错。4、初次探究(8分钟)。教师对每个探究点都提出方向和方法的指导与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巡视学情并参与其中。一般顺序为:对子讨论小组讨论统一。5、分配展示(约2分钟)。教师根据巡视情况,在讨论结束时候,分配展示任务到小组。小组长具体分配组员展示分工(板书、讲解、答疑、对抗、小结等),学生分头准备。第二节为探究展示课。1、提升探究。(约2分钟)学科组长解决组内疑难和分歧,小组内达成一致,沟通展示协作注意事项。2、展示质疑。(约18分钟)小组长组织展示。其他小组质疑、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问题做出精讲。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

8、行。3、检测矫正。(10分钟)教师用多媒体打出检测题,学生用白板或者口头回答(限时5分钟内完成)。教师巡视并准备提问展示,组织纠错。4、归纳小结。(约3分钟)教师(或学科班长)对当堂知识框架和要点、学法和结果作出归纳,形成知识树。帮助强化记忆。同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5、当堂清。(约7分钟)教师督促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并批改本节导学案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师批组长,组长批组员),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结合本节课具体设计如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启发学生思考,引入情景2、 结合课件解读知识框架3、 引导学生预习,教师巡视把握学情4、 结合课件限时进行预习检测,教师巡视把握学情5、 学生初探,交流学习困惑6、 结合教师分配任务,组内分配任务,准备探究课7、 学生休息之后在限定时间内做好探究活动8、 学生进行展示点评对抗,全班互助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单元一:学生展示、点评、拓展、方法总结。教师注意拓展观察能力的检测提高练习展示单元二:学生展示、点评、拓展、方法总结。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区域进行对比,进而总结。九、当堂检测。教师结合课件出示检测问题,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