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黎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_桥涵_第1页
左黎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_桥涵_第2页
左黎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_桥涵_第3页
左黎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_桥涵_第4页
左黎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_桥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左黎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左权至黎城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暂行规定(桥涵)桥涵组人员注意:红色字体左黎高速公路勘察设计组二九年十二月1 桥涵设计1.1 总体要求1本项目桥涵设计除符合交通部最新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及其它桥梁规范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按本规定执行。2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起点K44+600(左权县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桥梁设计按度设防(对应0.10g);K44+600终点(黎城县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2、0.10g,桥梁设计按度设防(对应0.15g)。3构造物的型式必须考虑美观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4从安全设计的高度对桥梁设计进行安全审查。5充分发挥独特、创新的技术特点,大力应用“四新”技术,提高本项目的科技含量。6所有构造物测量原始资料和路线平纵面设计数据,在采用前必须经过仔细校对,在构造物设计中应与路线组、路基组和路基防护设计组时刻保持沟通,确保采用的路线数据准确和与其它沿线构造物的协调统一。7在路线平纵面确定的情况下,对全线桥涵和交叉构造物的布置应进行实地校核。8桥梁结构分析计算成果应整理待查。9桥涵汽车荷载:主线及互通匝道上桥梁采用公路级,被交道上跨主线桥采用公路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3、1/300,大、中、小桥、涵洞等构造物1/100。10桥面宽度:整体式路基半幅桥梁宽:0.5m(防撞护栏)+11.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12.0m(0.25m宽分隔带)。分离式路基桥梁宽:0.5m(防撞护栏)+11.0m(行车道)+0.5m(防撞护栏)=12.0m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桥梁等宽11整体式路段上的所有大、中、小桥均应设计成上下行分离的两座独立桥梁。1.2 桥型选择原则1在初设和详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河流水文情况、河床的自然几何形态及稳定性和变迁特点,桥梁在满足渲泄洪水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经济的桥型及跨径。跨越深谷的特大、特高桥梁,应针对其特点制定专门的设计大纲,

4、组织技术力量对结构中的技术难点专题分析研究,必要时进行试验分析,确保工程设计的安全可靠。2为使行车平稳舒适,改善行车条件,一般情况下采用标准跨径的特大、大、中桥上部结构均应采用结构连续体系,小半径曲线上的桥梁(如互通匝道桥)上构尽量采用整体式的连续板(梁)形式。3标准跨径的桥梁结构体系说明:本项目采用20m、25m、30m、4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原则上,墩高20米时采用结构连续,墩高20米时可考虑采用墩梁固结的连续刚构体系。4桥梁上跨等级公路或农村道路时,必须满足有关净空的要求,净高可预留20cm的富余。5需要降低支线路基填土高度的桥梁,应尽量采用建筑高度较小

5、的上部结构类型。在有一定景观要求的路段,上构型式要体现出美观效果。6在填土高度或排水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小跨径结构尽量采用暗型结构,山区涵洞尽量以盖板涵洞和拱涵为主。7从便于施工方面考虑,在一个施工标段内,标准跨径大、中、小桥桥型孔径种类不宜太多。1.3 桥幅布置1整体式路段桥幅:(0.5+11+0.5)+2x0.25+(0.5+11+0.5)=24.5m2分离式路段桥幅:0.5+11+0.5=12m整体式路基半幅桥梁与分离式路基桥梁等宽1.4 桥梁斜交角度与斜度1桥涵斜交角度指路线前进方向顺时针与水流方向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2斜度系路线法线方向与水流方向或涵轴线方向夹角。为了便于通用图设计,桥

6、涵选用斜度为045°,每5°或10°一级。1.5 桥面铺装1预制装配式梁桥、板桥及明涵(通道)的桥面铺装依次为:上层为10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中层为SBR乳化沥青防水层,其下为8cm厚C50水泥混凝土调平层;现浇箱梁桥面铺装上层为10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其下为SBR乳化沥青防水层。(防水混凝土计量按m3计列,沥青混凝土计量按m3计列,防水层计量按m2计列。) ( 注:详细设计见通用图“桥梁附属设施设计图”和相应结构设计图 )1.6 安全设施1本原则适用于一般桥梁及其他明构造物内外侧防撞设施,特大桥、分离式交叉桥梁及高墩桥的防撞设施应特殊设计。2整体式桥

7、幅:主线特大、大、中桥(包括互通匝道桥)内侧、外侧均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墙。3分离式桥幅:主线特大、大、中桥(包括互通匝道桥)内外侧设置钢筋砼防撞墙。4互通匝道桥:等同分离式桥幅布置。5分离式立交桥(主线上跨地方公路的桥梁):对于上跨交通量较大的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的主线桥外侧采用带防落物网的墙式护拦,如上跨G207、S319、S322省道(二级);对于上跨其他道路的主线桥梁,等同整体式桥幅、分离式桥幅布置。6天桥(含人行、地方道路上跨主线桥):两侧均采用带防落物网的墙式护栏,防落物网应顺延至桥台尾部路基直至落地,再连接20米长的警示链式护栏(防落物网过渡段应采用多方案的造型);7主线桥梁、互通匝

8、道桥梁桥上护栏均与路基上护栏对齐且顺接。( 注:详细设计见通用图“桥梁附属设施设计图”和“桥梁标准横幅设计图” )1.7 桥面排水设施山区高速公路桥面排水设计要与路线排水设计综合考虑,充分研究桥涵排水的沿线农田、房屋的影响,逐座设计,排水应自成系统,符合实际地形和水系。1整体式路段桥幅:主线特大、大桥、中桥和小桥外侧设置横向泄水管,桥面水汇集后通过泄水管排出,泄水管按桥长和纵坡以35米间距设置;超高路段桥梁在曲线内侧设置横向泄水管,桥面水汇集后通过泄水管排出。2分离式路段桥幅:主线特大、大桥、中桥和小桥外侧设置横向泄水管,桥面水汇集后通过泄水管排出,泄水管按桥长和纵坡以35米间距设置。3为了行

9、车安全,上跨主线桥如天桥、分离式立交桥和互通立交桥等桥梁应作桥面排水系统设计,通过纵、横管道排至桥台、墩附近,经过落地竖向排水管排到公路或铁路路基两侧边沟。禁止冲刷主线边坡和直接向下溅落至道路路面。( 注:详细设计见通用图“桥梁附属设施设计图” )1.8 桥面伸缩装置及分联长度控制1当桥跨总长20m时,采用无缝式伸缩缝。2当桥跨总长或一联长度为20L80m时,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3当桥跨总长或一联长度为80L160m时,采用D160型模数式伸缩缝。3平缓的地形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00m以内,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可根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合理确定过渡墩位置,

10、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或连续刚构)的桥梁,一般一联的长度按120m左右控制。4全项目主线及匝道上桥梁伸缩缝设计时必须根据分联情况考虑温度变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以及施工误差核算伸缩量,通过计算确定其位置、规格和数量,一般采用D80、D160型两种,特殊结构桥梁通过计算确定。安装伸缩缝砼采用C50钢纤维砼。支线上桥梁可采用其它类型。5所有外购产品在设计时列出所采用的设计参数,不得指定厂家及产品型号。620m跨径桥梁一联桥长不宜超过6*20m;25m跨径桥梁一联桥长不宜超过5*25m;30m跨径桥梁一联桥长不宜超过5*30m;40m跨径桥梁一

11、联桥长不宜超过3*40m。1.9 桥梁支座1预制梁支座及垫石采用情况参见下表:2标准跨径的特大桥和一联桥孔很长的大桥,联内端部位移量较大的中墩及边墩处应考虑采用滑板支座。3支座规格由计算确定,并符合交通部部颁规格系列。设计图表中应反映其规格和数量。4滑动、固定支座在纵横两个方向必须平置,对于桥梁纵坡2时,墩台帽顶面与相应梁板底面支座部位局部整平,使支座平置。5滑动支座外面必须设置防尘罩,斜桥中的滑动支座须采用定向滑动支座,曲线桥应考虑防侧爬设施。( 注:详细设计见通用图“桥梁附属设施设计图” )1.10 桥头搭板1桥头搭板长度分6m、8m两种,填方路段上的桥梁通常按下列规定办理:特大、大桥、中

12、桥:桥头填土高度5m 长度8m;桥头填土高度5m 长度6m;小桥、明涵及桥式通道: 长度6m;2挖方路段的桥梁,若进入挖方为中风化岩层时,可考虑取消搭板,否则应设置搭板。3地方路上跨的立交桥,除地方路等级在三级及以上的桥设6m长的搭板外,其余桥梁可不设搭板。4搭板设置方式均为平置,横向设于路面及硬路肩的范围之内,顺桥向近桥台端置于桥台或牛腿上,搭板顶面与桥面防水砼顶面齐平,以保证搭板上铺装层的厚度。( 注:详细设计见通用图“桥梁附属设施设计图” )1.11 桥台护砌及防排水1埋置式台要设置锥坡和台前溜坡,台前溜坡坡率采用11.5。U台应根据实际地形条件结合路基填筑确定是后接挡墙还是设置锥坡与路

13、基衔接,轻型桥台可仅设置锥坡。U台前墙和侧墙外露面设置5的渗水孔。2锥坡和台前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1.12 桥梁墩台1桥梁下构型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用:1) 桥台形式的采用a、 肋板式桥台:原则上应用于较平坦地势,12m填土高度6m。b、 承台分离式桥台:原则上应用于较平坦地势,3m<填土高度<6m。当地形较陡而填土又较高时,采用桩柱台桩基外漏较多,而采用肋板台承台等开挖较大,则采用板凳式桥台,以增加其抗倾覆及减小桩顶位移。c、 桩柱式桥台:原则上应用承载力较低的平坦地势,对于不同高度的主梁,适用于填土高度<35 m.。当地形较陡而且开挖比较严重的山地也可考虑采用桩

14、柱式台,地形较陡时尽量不采用阶梯式U台;采用柱式桥台时,采用三柱式。d、 重力式U型桥台:原则上承载条件较好的山地,根据地质情况选用,错台形式顺应地形,并结合地质层面情况。当前墙高度5m时,需设置10:1的前墙放坡。开挖严重且地形较陡容易对山体引起大面积破坏的,应考虑桩柱式台。e、 对于错台桥梁,肋板式桥台、承台分离式台、桩柱式桥台与不错台桥梁相同,无需设置内侧耳墙,以内侧挡墙阻止路基刷坡,注意挡墙与桥台的衔接;U台可按需要设置内侧侧墙,且侧墙顶宽74cm。内侧需设置基础襟边。f、 桥台溜坡对于轻型桥台采用1:1.5,U台采用1:1,且根据地形情况适当考虑坡脚支挡型式。g、 位于挖方中的U台亦

15、需要做侧墙,长度最小为2m。h、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桥台图纸,原则上U台桥台需要逐个出图,轻型桥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桥墩形式的采用a、 预制拼装结构桥梁墩高35m时,采用双圆柱桥墩;35m墩高50m时,采用实心薄壁墩;墩高50m时,采用空心薄壁墩,各种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图参见下构通用图;如受地物控制、桥下空间有限制或景观需要时,可考虑采用独柱式桥墩、Y型墩或门架墩等。b、 特殊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原则上采用薄壁空心墩、双薄壁矩形墩等。c、 对于一般大桥,同一座桥中出现的桥墩形式(柱径)(除地物控制外),原则上不超过2种,对于墩高在限制左右出现的桥墩,可以统一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桥墩。d、 桥墩墩

16、系梁的设置,当墩柱高度大于15m时,在墩中间设置一道柱系梁,系梁顶至盖梁底10m;当墩柱高度大于25m时,设置第二道系梁,系梁间距10m;当墩柱高度大于35m时,设置第三道系梁,系梁间距10m。同一墩位处墩系梁的设置高度应统一,避免出现高程不一致或高差过大的情况以影响美观。(15m以下桥墩考虑不设置系梁)e、 桩系梁应设在桩顶处,尽可能保证系梁顶高程设置在地面线或最大冲刷线以下0.41.0m;当横向地形较陡,一律埋于地下恐有困难,且开挖基坑过大不利于环保及水土保持时,可设置成墩桩系梁,采用半填半挖。f、 在主线及原有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桥墩时,应考虑中央分隔带宽度及护栏影响,本项目要求桥墩直

17、径不大于150cm。3) 墩台基础的选用a、 原则上桥墩、桥台优先采用桩基础。若采用扩大基础,基底应嵌入强风化基岩不小于1m,且必需满足通用图中所提出的地基承载力要求。个别位置桥墩适宜做扩大基础的,请及时提出。如果岩溶发育,且地质条件较好时,可优先采用扩大基础。b、 扩大基础顶面保证在地面以下0.5m1.0m,桩基础桩顶标高应设置在地面线或最大冲刷线以下0.41.0m。c、 本项目最大冻土深度为1.04m,应保证基底埋入冻结线以下0.4m。d、 桩基础应根据地质情况选用不同的基桩支承类型(摩擦桩、嵌岩桩),当桩底弱风化岩层承载力fa01000Kpa(单轴抗压强度>5Mpa)时,该桩可按嵌

18、岩桩设计,否则应按照摩擦桩设计。e、 当采用摩擦桩设计时,建议在满足计算桩长,且向下地层更有利的情况下,桩长适当加长23m;当桩底以下存在溶洞、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时,需验算下卧软弱层的承载力,如不满足要求则必须穿越该层,在承载力满足要求的的良好地层内结束。f、 当采用嵌岩桩时,嵌入弱风化基岩的有效深度不小于4m,并符合右图。陡坡桥梁适当嵌岩深度应适当加深。若基桩位于岩溶、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情况时,嵌岩桩需保证桩底有不小于(3D+1)m的顶板厚度,否则需穿越该层,直至满足要求为止。g、 基础施工方式在桥型布置图中的“桥梁相关参数表”中予以说明,可参照以下原则:l 扩大基础采用人工开挖l D1

19、.0m基桩均采用钻孔施工l D>1.0m基桩,地下水不发育,依据钻探资料判断挖掘性良好(土层较密实,不易松动、坍塌)的桩基础可考虑采用人工挖孔施工。D=1.2m基桩人工开挖适合深度为H12mD=1.3m基桩人工开挖适合深度为H15mD=1.5m基桩人工开挖适合深度为H20mD=1.8m及以上基桩人工开挖适合深度为H30m2最小桩长的要求:直径小于2.0m的基桩保证最小桩长15m; 2.0m及以上基桩保证最小桩长18m。3多孔连续柔性墩,水平力分配应考虑各墩的实际刚度。4桩径1.5m时,设3根声测管;桩径1.5m时,设4根声测管,桥梁的每根桩基都应计入检测管数量。5同一座桥梁,墩台形式尽量

20、统一;在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原则上一般的大桥不宜超过两种尺寸,较长的大桥也不宜超过三种尺寸。6桥梁墩台桩基、墩台扩大基础角点应提供详细的施工放样坐标。1.13 涵洞1为了便于施工和减轻桥头跳车,应尽量采用暗涵形式。2认真研究山区冲沟地形设置涵洞的地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涵洞的位置和型式。3根据涵位处地质情况及过水量,可分别采用圆管涵、倒虹吸、盖板涵和钢筋砼拱涵等结构类型。本项目的涵洞以盖板涵为主,尽量少设或不设拱涵;最小跨径不小于2m。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的实际,建议尽量少设圆管涵或倒虹吸管涵。4为避免冲刷路基和保持沟渠的自然状态,涵洞交角宜顺其自然沟渠走向,不得大面积强行改沟、改渠

21、。少量确需改变走向的,必须计算其工程量和永久性征地数量。5改渠、改沟的设计图及工程数量全部划归在“其他工程”部分。6涵洞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山区的特点,进出口型式依地形采取合适的结构,并需与路基防护设施相协调。7涵洞进出口标高现场逐一核实,按照“高接远送”的原则布置,确保涵洞排水顺畅。落差较大的涵洞进口设置消力及沉淀设施,保证路基安全。8涵洞两侧各20m范围改沟、接沟工程数量和台背回填数量应计入通道工程。9涵洞布置图中应给出具体的基底承载力要求,同时需根据地质资料给出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案和数量。10本项目最大冻土深度为1.04m,应保证基底埋入冻结线以下0.4m。11具体设计原则可参见涵洞通道通用图

22、。1.14 分离式立交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路网情况,与项目交叉的主要道路有:G207国道(二级)、S319省道(二级)、S322省道(二级)其他地方村村通公路。1详细调查核实每条被交叉路的等级、远景规划。被交路设计时,同样要按相应规范处理适当。2被交路上跨主线立交桥的设计:立交桥的设计以确保行驶安全,视野开阔为布孔原则,兼顾美观,经济。上跨桥不设人行道,两侧设防撞护栏,护栏外侧设防护网,高度自桥面算起2.5m。其它结构规定可参照主线桥梁进行处理。3被交路下穿主线立交桥设计:跨线桥应充分考虑被交路的等级及规划,其中二级路宜留有12×5.2m的净空,三级路宜留有8.5×4.7 m

23、的净空,四级路宜留有7×4.7m的净空,村村通现状宽度为3.5m,设计时一律按照汽车通道(6.5×4.5 m)的尺寸考虑。桥梁结构形式可参照主线大、中桥进行处理,并适当注意桥型美观。被交路下挖时,应维持原有的自然排水状态,并做好排水处理。4对于所有分离式立交和互通范围内主线上跨匝道(或匝道上跨主线或匝道上跨匝道)以及主线桥兼分离的桥要求严格按下图单独出净空示意图(见下图)。复核及审查时均必需提供本图,并按要求电子归档,本图不出版。1.15 通道及人行天桥的设计1主线与乡道交叉时,其交叉方式应根据地形及主线纵面设计等情况确定,一般以乡道下穿主线为宜。2通道净空标准:汽车通道&

24、gt;6×3.6m,农用汽车通道>4×3.5m,机耕通道>4×2.7m,人行通道>4×2.2m。3通道的布设应结合桥梁、分离及村庄的发展和布局综合考虑,其设置密度及位置应合理。4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用暗通道。5当地下水位较深,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或钢筋混凝土板式通道。6跨山涧沟谷,地基承载力高,填土较高,可选用拱式通道。兼顾过水时,可采用双孔拱式通道。7通道排水与边沟或自然沟渠相结合,形成自然排水。8通道改线的设计图及工程数量划归在“其他工程”部分。9天桥桥面净宽采用净5.5m(人行天桥、机耕天桥)、8.5m(汽车天桥

25、)两种,人行天桥必要时需设置楼梯踏步。10孔数、跨径与分离式立交上跨主线桥要求相同。11计算荷载:汽车天桥、机耕天桥、人行天桥采用公路级和人行天桥为人群荷载标准值:3.5KN/m2。12通道两侧各20m范围改路工程数量和台背回填数量应计入通道工程。13通道布置图中应给出具体的基底承载力要求,同时需根据地质资料给出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案和数量。14本项目最大冻土深度为1.04m,应保证基底埋入冻结线以下0.4m。15对于天桥等桥涵组自行定纵坡的跨线构造物,净空不宜卡的太死,按不小于5.2米净空控制。16天桥形式的选用要与桥址景观相协调,简单自然即为美丽,切忌人为在短距离内堆砌不同的桥型。17具体设计

26、原则可参见涵洞通道通用图。2 通用图设计以及制图规定(补充材料)2.1 通用图设计1上构通用图:20m、25m、30m后张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和、40m预制预应力混凝土T梁各一套,附属构造设施一套,上构以及附属设施通用图单独出版。2下构通用图:下部构造分常规构造与特殊构造,常规构造见下表,特殊构造分独柱墩、门架墩、薄壁墩,常规构造出图集中引用,特殊构造需具体设计人员单独设计。下构不出版,每个桥具体引用。3上下构具体设计原则参见提供的通用图。2.2 设计制图总体要求1 图幅:预估图幅大小,保证出图充实,布局合理,制图细节采用格式化控制。2 字体:统一采用FSDB、宋体两种字体形式,图纸采用FS

27、DB,图框采用宋体。3 字高:标题字高 :附注字高:标注字高=5:4:2.5。4 单位、精度: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用字母表示,如:力KN、长度cm、重量Kg、体积m3,所有的数据精度保留一位小数,如701.2 KN、701.2 cm、701.2 Kg、701.2 m3。(其中坐标以m为单位保留3位小数)。5 剖面一律以罗马数字表示,如1/2-、-。6 图框、线宽:图框一律采用外部引用,方便集中修改;为方便打印出图,主要线条一律为绿色控制,打印只对绿色加宽(0.3mm),其余颜色线条为(0.1mm),并增加批量打印的外框图层,打印图框的图层命名为DY,方便统一。7 图名、图号、目录:项目统一

28、编排。2.3 桥位平面图按交公路发【2007】358号文件编制办法执行。2.4 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按交公路发【2007】358号文件编制办法执行。2.5 桥型图的有关要求1. 桥型图附注本项目统一以下格式:注:1.本图尺寸除桩号、高程以m计外,余均以cm计;2.设计荷载:公路级;3.桥面宽度(半幅):0.5m(墙式护栏)+净11m+0.5m(墙式护栏);4.平面信息:本桥平面位于A-1050缓和曲线及直线上;纵面信息:本桥纵面位于1.023的下坡路段及1的上坡路段;5.上部构造:20m装配式预应力砼箱形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刚构)体系;桥跨组合:2×(3×40)+3

29、15;(6×20)+3×(5×20)+4×20m,全桥共九联;6.下部构造:柱式墩、桩基础;肋板台、桩基础;7.交叉工程:本桥上跨*河流,桥位处无通航要求;本桥上跨*公路;具体位置参见本图平面及桥位平面图;8.本桥起讫点桩号:K57+076.5K58+063,桥长986.5m;9.本桥规定:横坡从路线设计线向路基两侧,上坡为正,下坡为负;纵坡顺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下坡为负;10.本桥所处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桥梁设计按级设防(对应*g);11.本桥上部构造见桥梁上部构造通用图;公用构造见桥梁公用构造。注意:1、本项目为方便统一设计,桥梁横、纵坡正负

30、号规定应与路线一致;2、附注第10条按以下原则:本项目起点K44+600(左权县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桥梁设计按度设防(对应0.10g);K44+600终点(黎城县境):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桥梁设计按度设防(对应0.15g)。2. 桥型图钻孔:桥型布置图中钻孔(含利用初设钻孔)资料必须完整,内容包含钻孔编号和桩号位置、土层名称、分层对应标高、地层容许承载力fa0、极限摩阻力qik。3. 桥梁相关参数表4. 平曲线要素表5. 主线来去方向:主线来去方向为“左权、黎城”。6. 道路交叉:平面标注所交叉的道路(规划宽度)名称、来去方向、交叉桩号、交叉角度,并示意有改路的情况,立面

31、对应的净宽净高。7. 河流交叉:标注所交叉的河流名称、水流来去方向、交叉桩号、交叉角度;标注河流的设计水位(SW)、测量时水位(LW)、冲刷线等;8. 桥下若存在改路、改河、改沟方案时,应及时与路线组核对,无误后采用路线设计方案完善桥型布置图,同时在桥位平面图中示出改河、改路及需设置调治构造物情况。桥型布置图附注第7条应增加描述“本桥需改路*m,具体方案及数量参见其它工程-改路平纵面图及其它工程数量表”;若路线组没有出改路改沟方案,则自行进行改路、改沟,数量计入本桥,同时附注第7条应增加描述“本桥需改路*m,具体方案及数量参见本桥平面及本桥主要工程数量表。”9. 本项目伸缩缝选用标准10. 桥

32、墩设计可参照通用图,可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力求统一;桥墩一般构造图应示意出横向地面线,若横向地形较陡路段,应考虑做成高低桩形式,系梁采用墩桩系梁。11. 肋板台、承台分离式、桩柱式台台前溜坡采用1:1.5,承台不考虑开挖,且根据地形情况适当考虑坡脚支挡型式。U台采用1:1桥前溜坡。12. 梁板的布置:(1)桥孔均采用径向线布置,理论跨径线间设计线距离为理论跨径。(2)处于平曲线上标准跨径的装配式桥梁,原则上桥梁跨径以折线布置来顺应曲线线型,采用桥墩径向布置、桥台背墙平行于梁(板)端线布置的方法,通过调整内外侧边梁(板)翼缘处的悬臂宽度来适应平面线形和满足桥梁宽度要求。根据平曲线半径、单孔跨径和桥

33、宽计算设置伸缩缝相邻跨的每片梁(板)的实际长度,确定预制梁(板)预制长度。(3)特别是斜交曲线桥和处于缓和段上的桥梁,桥墩盖梁设计横坡不一定就是相对应的桥面横坡,要综合考虑相邻桥墩的情况,调整预制梁翼缘的预制横坡,并作适当的归并,谨防板梁扭曲安装,部分支座悬空。13. 主梁支承及调平的规定:(1)对于20m、25m、30m分体箱主梁梁底梁顶预制成平坡(参见上构通用图),通过主梁架设横坡实现桥梁横坡;对于40mT梁梁底预制成平坡,通过梁顶预制横坡实现桥梁横坡(参见上构通用图)。主梁架设横坡等于该跨主梁前后相邻理论跨径线处桥面横坡的平均值。(2)位于超高及超高渐变段的桥梁,主梁架设横坡不一定等于桥

34、面横坡(帽梁横坡),此时桥面横坡和主梁架设横坡的差值通过梁顶8cm调平层进行调平;帽梁横坡和主梁架设横坡的差值通过梁底预埋钢板进行调平和支座垫石进行调平。(3)计算梁底各个支承(临时支承)系统的总高度时,按以下原则进行:对于20m、25m、30m分体箱梁,分联墩及桥台时,以单片梁下两个支座的连线中心按桥梁纵坡推算至理论跨径线处为25cm进行计算;连续墩时,横桥向各个支承总高度为25cm;固结墩时,梁底各个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5cm,帽梁顶各个预埋钢板中心外露厚度以单片梁下两个钢板的连线中心处为1.5cm进行计算。对于40mT梁,分联墩及桥台时,以每片梁下支座系统总高度按桥梁纵坡推算至理论跨径线

35、处为30cm进行计算;连续墩时,横桥向各个支承总高度为30cm;固结墩时,梁底各个预埋钢板中心外露1.5cm,帽梁顶各个预埋钢板中心外露厚度为1.5cm。可参照墩台一般构造图中规定。14. 特殊规定:(1)对于整体式错台、错幅桥梁,错开段落均需设置中央分隔带挡墙,避免路基边坡刷入桥侧主梁及支座,错开段落设置的挡墙,以背墙为分界线,需及时明确桩号并提交路基路面组进行设计。(2)上述情况中,肋板台、承台分离式台、柱式桥台挡墙需要设置至锥坡坡脚时,以背墙为分界线,桥范围内数量计入桥内,挡墙设计一并入锥坡设计图。(3)桥梁外侧台后锥坡与挡墙的设置,应及时与路基路面组沟通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两者不一致的错

36、误。(4)本项目位于黄土区域,多具有自重湿陷性,当横向地形较陡,墩台基础施工开挖时,对于边坡覆盖层可能坍塌处,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此时需增加桥墩基础开挖边坡防护示意图并计入工程数量。对于墩台位于陡坎部位需要单独做防护设计时,需及时工点桩号提交给路基路面组进行设计。15. 现浇桥梁设计原则: (1)原则上跨径小于等于20m箱粱采用普通钢筋砼箱粱,20m以上采用预应力砼箱粱;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C50砼,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采用C40砼。(2)箱粱粱高取1/181/20箱粱跨径,但不得小于1.4m。悬臂根部高45cm,端部15cm;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2cm;普通钢筋砼箱粱腹板取50cm,在

37、端部可不考虑加宽腹板;预应力砼箱粱腹板端部设计为变宽,原则上跨径32m以上预应力箱粱等宽段腹板取60cm,边肋端部变化为80cm,如果为多室则中肋变化为100cm;跨径32m以下预应力箱粱等宽段取50cm,边肋端部变化为70cm,多室中肋变化为90cm。变化段长度为12倍腹板宽度差。多室箱粱取中肋变化值。(3)预应力钢束直径不宜小于11束亦不宜大于16束,过小竖向钢束排数过多,过大则施工时不易控制。(个别大跨径应综合考虑其布束情况,可适当加大)(4)主线12.m宽箱粱采用单箱双室,悬臂2.0m。(5)箱室净宽原则上不大于4.5m,不小于2.0m,为保持梁肋的传力连贯性,同一联内以划分相同的箱室为宜。8.5m桥宽,采用单箱单室,(10m)10.5m桥宽, (6)弯道(R240m)上的箱粱跨间横隔板,普通钢筋砼箱梁需设且仅设一道跨间横隔板,预应力砼箱梁视结构计算结果在箱室内设置1个或多个中横隔板,横隔板宽度采用30cm。 (7)箱粱桥面铺装采用: 10cm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SBR乳化沥青防水层+6cm混凝土调平层;其中调平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主梁,调平层内布置8钢筋网,间距10cm。(8)对于端横梁处间距过小、抗扭效果不好的桥梁,建议进行拉大支座间距,以保证箱梁稳定性(9)对于15.5m宽M匝道桥,宜按双幅桥梁设计,2×7.74m,单箱单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