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曲阜夫子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a诸侯听命于周天子 b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c人民受到残酷剥削 d人们已掌握广泛数学知识2西汉时,粮食产量普遍有所增加。淮南子记载汉代一般亩产在四石左右。西汉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重农抑商的实施 c耕作技术的提高 d水利工程的兴修3南朝制度方面最主要的变化,是把魏晋以来

2、尚书、中书等中央官制进一步确定,国家的中枢权力机构被划分为若干个,再无某一个机构能独掌大权。这一变化 a使中央权力削弱 b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瓦解了宰相制度 d强化了士族的统治4 表1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唐初市场中货币混乱 b唐代钱币私铸之风盛行c唐初开始铸造新钱币 d唐代设钱监防止盗铸者5宋初的学者对佛教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力倡排佛。宋中叶以后,出现士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的局面。这一变化反映了 a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 b市民兴起瓦解理学统治 c政治稳定推动文化发展 d儒学对佛教的吸收融合6明代大商人不仅居止豪

3、华,交通官宦,且与文人学士互相往来。不仅商人入仕,也出现不少士人经商的事例。商人列入史籍,纂为族谱、传记、墓志铭者,远非前代可比。这说明明代 a商人易染奢靡风气 b社会经商氛围浓厚 c商人社会地位提升 d社会等级观念弱化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俄罗斯因能向西方学习,接受西方政教,所以成为“北方冠冕之邦”;日本因能与西洋各国通商,学习西方技艺,所以“将来亦必出于巧焉”。其意在 a改革国家内政 b加强与西方的交往 c引进西方科技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8图1为1904年大公报上的一则报道。这说明 a传统饮食走向衰落 b商业广告较为流行 c西式饮料受到关注 d报纸注重民众生活9武昌起义一开始就以中华民

4、国鄂军都督黎元洪的名义向各国领事发出照会,声明革命旨在推翻专制政府,建立民国,无排外性质,希望各国应严守中立。这说明 a革命面临着列强威胁 b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c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d革命派采用灵活外交政策10据统计,19271936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对有确实担保之外债(如以关税、盐税、铁路等为担保的),即清偿本息达24 900余万银元;对于没有确实担保的外债,截止至1934年6月,已承认并归入整理的达109 600万银元。国民政府清偿整理外债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政府债务信用 b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c树立对外自主形象 d争取列强承认支持11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

5、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其意在 a发动广大民众争取革命的胜利 b宣扬新民主主义革命困难重重 c加强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建立以中共为中心的多党合作12“一五”时期,中国在苏联援助下实际施工建设的150个工业项目中,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的有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部和西部的有35个。这说明当时我国 a对外推行“一边倒”政策 b工业布局畸形局面得到改善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实行 d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13新中国

6、成立后某一时期,英国、荷兰、西德、希腊、日本纷纷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加入世贸的推动14 表2 表2为19781990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市场经济体制适应我国需要 c对外开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15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反映了 a科教兴

7、国战略得到了落实 b我国科技教育水平的落后 c党对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视 d高校改革促进教育的进步16有学者指出,在陶片放逐法推行的70年内,雅典“领导人物的生涯是相当脆弱的,许多人最终落得不是流亡就是破产”。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政治精英深受排斥 b形成完整政治运作体系 c公民掌握国家大权 d注重民主政治体制维护1715世纪前后的佛罗伦萨,“富有的商人和贫穷的艺术家在长老会议上平起平坐”,共同探讨古典文化的问题,社会各阶层人土参加的文化座谈会、沙龙使许多人对古典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表明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古典文化实现复兴 c平等理念已初步形成 d人文主义逐渐流行18据17世纪的一份报告记

8、载,除开不能远航的小船之外,该国船只总数达6 000条。凭借这种毋庸置疑的优势,使其在17世纪执世界航运业之牛耳。这个国家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19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中央和州的权力均取自人民,互不相属,各有一定的活动范围。这一规定体现了 a人民主权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联邦共和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201871年4月1日,巴黎公社宣布,无论是公社最高领导机构公社委员会的成员还是公社所属的每个工厂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选举产生。这一举措 a意在加强与民众联系 b说明政府注重良好形象的维护 c保证了公社的革命性 d赋予民众加强监督公社的权利21 表3表3为1870年和1

9、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表(单位:)。由此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世界各国间依赖程度有所加强 c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d世界各地的贸易差距明显缩小221954年,赫鲁晓夫指出:“(苏联)许多州、边疆区和共和国的集体农庄在完成对国家的义务后剩下来的粮食,不能满足集体农庄在公共经济的一切需要。”这表明当时苏联 a对农民征收赋税较重 b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c农业集体化弊端凸显 d农村存在着粮食短缺23不结盟运动发起国的共同思想是在两大阵营和军事集团间保持和平中立;但在第一、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矛头主要指向法、英、葡等老殖民主

10、义。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b两大阵营关系缓和 c殖民主义势力抬头 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4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写道:“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在于作家能够与政治家分庭抗礼,或者比政治家拥有更为杰出的法则。”巴尔扎克遵循的“法则”是 a刻意突出人的理性 b强调集中表现自我c对客观现实的尊重 d悖离传统语言风格25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 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11、 d. 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26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27.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28、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

12、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29、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30、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

13、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31、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 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 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 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32、1984年10

14、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地区的农业灾害屡见不鲜,最严重的灾害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

15、已经深陷困境。19世纪中叶之前,大平原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表明该地区不适合人定居。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和“人间福地”。宣传得以广泛传播,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 摘编自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有关美国太平原农业开发的相关著述为例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来)美国主要工业城市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运行机制的完善,加强了对垃圾、水和大气污染的治理,使城市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与此同时,联邦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土地、森林、矿产和江河等进行合

16、理规划和保护,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政府通过推动议会在土地、森林,江河和野生生物资源等方面的立法,设立一系列保护机构,如民间资源保护队、田纳西流域管理局、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初步构建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了联邦政府在自然资源管理和开发领域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同时,罗斯福政府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美国大干原开发的主要因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

17、“生态灾难”的原因及面对“生态灾难”问题时采取的重要举措。(12分) (3)根据材料二析美国环保措施对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4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崛起”不是指一国力量“绝对值”的不断提高,而是指较弱小国家之国力在国际力量对比中的“相对值”的急剧上升。就此而言,英国从1688年之前的一个欧洲二流国家壮大为1763年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将光荣革命看作近代英国崛起的起点,不仅仅是因为英荷关系的调整,其最主要的理由是此后英国的壮大呈现出连续性和加速性,这与此前英国时断时续的偶尔辉煌大为不同。 摘编自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18、知识,补充两条英国崛起的原因,并加以说明(要求:所补充的原因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请考生从35、36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 雍正皇帝铸币改革的中心之一是降低钱文铸重。雍正即位后,把改革铜钱铸重作为稳定铜钱价格和杜绝铜钱流弊的重要手段。他指出:“顺治元年每文重一钱,二年重一钱二分,十四年加之一钱四分,康熙二十三年因销毁弊多,改重一钱,嗣因私铸竟起,于四十一年又仍复一钱四分之制,后铜价逐渐加增,以致工本愈重。”他认识到,钱文铸重一钱太轻,一钱四分过重,若照“顺治二年例,每文铸重一钱二分,在销毁者无利,而在私

19、铸者亦难,似属权衡得中,可以行之久远”。力图做到钱文铸重适中,不偏不倚,使销毁者无利,私铸者亦难。这是对顺治、康熙两朝铸钱制度的总结,注意到了币制改革既要有利于货币的长期稳定,便捷流通;又要杜绝私毁、私铸铜钱。于是,规定各钱局按铜钱每文重一钱二分铸造。此后,钱文铸重一钱二分成为定制。 摘编自王德泰、强文学雍正朝货币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改革铜钱铸重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雍正改革铜钱铸重的意义。(9分)36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沈括(10351095年),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在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舞

20、台上,沈括均有所建树。晚年撰写了梦溪笔谈,基本上反映了沈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杰出成就。 沈括是我国提倡阴历最早的一人。他主张改革过去以月圆定月的陈法,改以二十四节气分月。从理论上推导出冬至日昼夜一天的长度“百刻而有余”,夏至日一天的刻度“不及百刻”的重要结论。改进“浑仪”“浮漏”“景表”这三种观测天文的仪器。创造了“隙积术”即二级等差级数求总和的算法,发明了“会圆术”。沈括对指南针的装置进行了比较、改进,还发现了地磁偏角。通过对凸凹镜的观察和实验,得出了光线通过小孔,与焦点形成“光束”的光学原理。此外在地理学、地质学、医学和药物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梦溪笔谈是沈括一生研究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

21、人民科学经验的总结。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概括沈括自然科学成就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8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5 dabcd 6-10 cacad 11-15 cbbac 16-20 ddbca 21-25 bdacd 26-30 dacbb 31-32 aa33、(1)因素:政府政策(法令)的扶植;移民的贡献;交通建设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8分)(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企业盲目追求利润,盲目开发;政府自由放任政策;民众的环保意识较为落后;(6分,答出3点即可)举措:注重环保立法;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涉及自然资源保护和城市环境治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6分)(3)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分)34.答案要点示例1原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2分)说明:16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使抗乱英国政局稳定的王权与议会对抗的难题得以解决,为英国堀起定了基础。(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