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1.gif)
![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2.gif)
![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3.gif)
![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4.gif)
![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fb221520-9ef2-49bb-90e1-648334ef96b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原创2017-02-10 纪录中医纪录中医纪录故事发现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都无法完 全诠释这位满腔热血的期颐老人对中医事业的热爱。 1990 年,听闻国家要进行机构改革,中医药管理局要被精简,他 立即牵头我国各地名老中医上书中央,他就是中医界著名的 “八老上书 ”(邓铁涛、方药中、何任、路志正、焦树德、 张琪、步玉如、任继学)事件中的“八老”之一,现年 102 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先生。 2016年 12 月 23日,纪录 片千年国医摄制组怀着敬畏和憧憬之情,跟随广东省中 医院终身荣誉院长吕玉波先生以及该院的陈达灿院长
2、、翟理 祥书记、黄慧玲原副书记、胡延滨副书记来看望并采访中医 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视频邓铁涛国医大师邓铁涛先 生简介 1916 年 10 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 1932-1937 年就读 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1962、1979 年两次获广东省政府授 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1990 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2003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 工作者 2005 年 6 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973 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 学家 2006 年 12 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
3、医药传承特别贡 献奖 2008 年 1 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治未病”工作 顾问 2009 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三年前千年国医摄制组就计划赴广州对邓老进行采访,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等待了三年,三年的等待,我们终 于采访到邓老啦!坐在摄像机前面的邓老穿着红色的中式服 装,戴着帽子,这位中医界的传奇人物,虽然一百有二,但 依然面色红润、思维敏捷、气度不凡。周兵导演首先就纪录 片创作的相关问题向邓老请教,之后邓老还谈了自己“五诊 十纲”的学术思想并且对中医们提出对待病人“恫瘝在抱” 的期望。老人家说:中医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年轻的,中医需 要传承经典,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养生就是养心,养心就
4、是养德。一个好的中医要把病人恫瘝在抱! (意思是病人的 病痛要感同身受,爱心待之) 。千年国医摄制组也祝福邓 老健康平安!以下是总导演与邓老的对话。邓老近照邓老的 国医大师牌匾千年国医总导演与邓老以及广东省中医院 的领导们合影(第一排:陈达灿院长、邓铁涛、吕玉波名誉 院长、 总导演周兵第二排: 胡延滨副书记、 黄慧玲原副书记、翟理祥书记)采访总导演周兵我们一直想做一个记录中医怎么发展到现在的纪录片一一千年国医,打算从黄帝时代开始,包括张仲景、王叔和、 孙思邈,一直拍到后来的温病学派。我们把中国医学几千年 历史中有最大贡献的叫做国医,这些对中国医学最有贡献的 杰出中医们,我们会给他们拍一个故事,
5、比如张仲景。我知 道您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有很深的研究,包括温病学派的 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您都很了解,我们今天分两部分问 题,您对具体的像张仲景这样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您 是怎么理解他的?国医大师邓铁涛 张仲景是汉代人,张仲景的方不是他一个人的发明,而是经 过他的验证把有效的整理出来而成的。“坐堂医生”就是从张仲景来的,他当时在朝为官,还特别安排时间给病人看病, 就是坐堂当官给病人看病。他把汉代以前的医学众方,经过 检验有效的,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就是治疗发热性、会传染的疾病。因为汉代疫症流行, 死了很多人,他就整理写成了伤寒论和杂病论。所以在这里,中医分科伤寒论是发热性、
6、有传染性的病,杂病论就是一般的病。所以就分成两大类, 伤寒论 就一直传下来,无数的研究者给它注解。 这种注解也是科研, 就是以注解的名义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就有各家各派解释伤寒论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继续发展,后人又再次证明其处方的严谨性,所以这一派就叫做经方派了。总导演周兵我是一个后学晚辈,努力想对中医进行解读,我 对中医的理解是每个时代中医是一直在发展创新的,尤其是 到了温病学派。您当时在 SARS 的时候就用了伤寒论和 温病学派的一些方子。您觉得温病学派是不是对张仲景的 伤寒论一次非常大的突破和创新呢?国医大师邓铁涛这 要从金元四大家说起,中国的医学在宋代做了很好的总结, 宋代对古书做了
7、一个整理,所以宋代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到了金元时期汉族受到外族的欺凌,就开始考虑自己文化的 问题,中医各家各派相互争论,就争论成最有名的四大派 金元四大家。其中刘河间是讲热症的,所以尽管他主要使 用伤寒论的方子,很更多的倾向于使用的是寒凉药,他 是从热性病去发展, 所以到了明清时代, 温病派 “刘张李朱” 明末四大家就诞生了。发展到清代“叶薛吴王”就形成了一 派,那时候传染病流行,所以温热论就出来了,记住这些病 的变化,就对伤寒有了很大的继承和补充。我在五十年代写 了一篇文章,原来民国以前,寒、温两派各执一词。我写那 篇文章就说明了温病派是在伤寒派之后继承发展的,不能说 继承发展了就推翻了伤
8、寒论,但是张仲景的方子是张仲景总 结汉代以前的经验,是很伟大的贡献。老固守着张仲景的那 些方,到了金元外族把汉族打败了,就要考虑文化会发生变化了。要自己检讨一下自己的东西,虽然他们不是这样想, 但我们今天看它就是这样,就是我有什么不足的,要跟着改 变了。中医在不断的发展,中医是古老的医术,也是“最年 轻”的医学。国际卫生组织这几年才说,医疗的重点不是在 治疗,是在健康医学。中医很早以前就讲养生,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讲哪些人怎么长寿,怎么传子嗣和 接代。关注健康,比外国人起码早两千年。医疗的前线不是 在治病是在防病,中医的理论就是养生。养生与亚健康有区 别,亚健康说明已经不健康,有病了。而
9、治未病是把人体不 平衡的平衡好,所以有些人以为这是亚健康。有些人单方面 要与世界接轨,这种提法本身就是错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 章叫做要双向接轨一一你接我的轨,我接你的轨。大家就平 等的。而且实际上中医比西医还要早,世界要接中医的轨还 比较多。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总导演周兵您说 到接轨这个事我突然想起我看过一篇文章,您说过,中医传 统叫做四诊合参现在可以五诊合参也是这种结果。国医大师 邓铁涛传统的“四诊八纲”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和“阴阳 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我认为现在虽然互相接轨,我们也要 把现代好的东西引进过来,才显得我们是永远不老的。比如 量血压很普通,中医西医全世界医学都量血压,
10、所以我就提 出“望闻问切查”。这个“查”就包括世人误以为是西医专 属手段的那些检查的方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仪器的使用 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比如 3D 打印技术,医学可以借鉴使 用,建筑、汽车、珠宝等行业也都会使用。而对于中医,借 助适合的手段来完善和发展中医,也是中医适应新时代发展 的必然选择 。总导演周兵您刚才说到了这个中医您是最年 轻的,其实我也看到一些文章,您一直在提中医的传承。那 您觉得中医当下的这个教育和传承最重要的是什么? 国医大师邓铁涛现代中医继承的主要方式还是靠院校教育, 但是中医院校教育出来的医学生却背离了中医的思维,因为 教科书引用了太多西医的东西,所以思维方法就停留在了
11、西 医的思维上。西医思维方法是原子论,而中医的思维方式是 系统论。大科学家钱学森是搞系统论的,钱学森有一句话, 我很赞同,他说“将来西医要走到中医道路上来,就是因为 原子论低级于系统论,中医是系统论” 。人们误以为中医的 阴阳五行不科学是迷信,其实错了。中医是系统论,人体五 大系统互相作用,不平衡就产生疾病。西方的医学比较强调 外界对人体的影响, 忽略了人体内在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 原因。总导演周兵我们拍这个纪录片还会讲到,您以前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故事,您可以就您治疗过的重症肌无力的故事 来谈一谈吗?国医大师邓铁涛那边那个椅子就有一个故事 (邓老指了指家里的一把椅子) 。这个患者是一个西医,他
12、是医学校的学生,西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不治之症,所以他 就比较紧张。 他后来查了我能治这个病, 就要求来广东治病,但是他的学校是卫生部门管的,上面就说了去广东看西医可 以,看中医不同意,因为中医不科学。但他还是来找我看了, 他那时候 一天要吃八粒激素,所以很危险。至U我这来,我 把他激素减到最少,给他开药。后来又反复,他就自己找到 我们的病历,自己开处方,因为他自己是这个病,他就研究 这个病,就用我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治疗这个病,最后他还送一个礼物给我,就是这把椅子。总导演周兵我认为中医 是常青的,怎么说呢!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先进的技术发 明,相对于远古时代的中医技术,但中医也讲经络。国医大 师
13、邓铁涛经络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发现了。中医人体“网络” 比现在电子时代的网络又早了两千多年,但是科技部十年前 就已经把经络的研究项目取消了。研究有一些成果,但是还 不太成熟,就要把它取消。我们看形势不对,就打报告,后 来中国科技部又重新开始经络的研究。西医研究神经系统, 认为神经系统管理一切,但是经络用神经系统没办法解释。 根据我自己中风的针灸治疗,我的学生是附属医院的针灸科 主任,给我做针灸治疗。给我针刺三阴交,下肢两侧的穴位 都插了针,但是针灸讲手法,他就在一侧给我做手法,另外 一侧的针也一起动了起来。西医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用神经 系统解释? 一侧的针怎么走到另外一边?医生是在一条腿 做手法,
14、另外一边的针动起来。怎么解释?所以现代科学还 不能解释中医经络的问题,解释不了,就要推翻它,但实际上治病就是很有效。我们的技术到法国,法国人口出狂言说中国针灸已经不是古 针灸,说针灸已经失传了。后来有一个舞蹈演员腰腿痛,医 生不让动,不让跳舞了,我们就把他请来,行针以后他就可 以动了。针下去后测试皮肤温度,针一插下去皮肤温度就低 一度,或者低半度。第二次就高一度或高半度,法国人就没 话说了, 这是我的学生做的科研。 2016 里约奥运会火罐印震 动世界,我有个学生老早就在美国治疗棒球运动员胳膊痛, 他就是用针灸的方法给他治好的。所以美国现在有很多针灸 学校,最近报导针灸可以开中药,这就说明在科学最发达的 美国,中国的文化,中药已经打进去了。总导演周兵我们专 门有一集内容会说到张仲景和大医精诚。说到医德的问题。 就您理解的作为一个中医应该有什么样的医德?医生怎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交通枢纽的铁路货运效率优化
- 深度解读如何用云计算构建高效智能制造平台
- 国庆节巡航摩旅活动方案
- 小学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策划
-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巴西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3 梅兰芳蓄须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001
- 8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5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3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9 Population Unit 3 Language in use说课稿(新版)外研版
- 《10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 四年级上册简便计算专项练习(已排版可直接下载打印)
- 煤场用车辆倒运煤的方案
- 《预防犯罪》课件
- 【企业作业成本在上海汽车集团中的应用研究案例7300字(论文)】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6课巧妙化解冲突
- 化学用语专项训练
- 《了凡四训》课件
- 医院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表
- 风险矩阵法(详细)
- 实验室供应商评价的5个基本步骤
- 电力公司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