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第二章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1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磁流变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利用磁流变液在外磁场作用下改变流变 特性这一特点,开发各种用途的磁流变阻尼器,MR阻尼器的工作模式有下列几 种:(1)压力驱动模式或流动模式。如图 2.1(a所示,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工作模式。其原理,磁流变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固定的磁极,磁流变液流动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可通过改变励磁线圈的电流控制磁场的变化,使得磁流变液的流动性能发生变化,从而使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发生变化。该系统可用 于伺服控制阀,阻尼器和减震器。(2)直接剪切模式。如图2.1 (b)所示,只有一个磁极固定,另一个磁极 作平行于
2、固定磁极的运动或绕固定磁极旋转, 磁流变液在可移动磁极的作用下通 过可控磁场,同样磁场方向垂直于磁流变流体流动,适合于磁极运动的使用场合。 这种系统可用于离合器,制动器,锁紧装置和阻尼器等磁流变器件。(3)挤压模式。如图2.1 ( c)所示,磁极移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磁场方向与磁流变液的流动方向垂直,磁流变液在磁极运动时同时受到挤压和剪切作 用。磁流变液在磁极压力的作用下向四周流动磁极移动位移较小,磁流变液产生的阻尼力较大,可应用于低速小位移(一般少于lmm )大阻尼力的磁流变阻尼器 和减振设备等。这一模式中不均匀磁场导致悬浮颗粒聚集, 阻尼力随时间不断增 长,无法实现对振动的稳定控制10。
3、(a).压力驱动或流动模式(b).剪切模式(c).挤压模式图2.1磁流变流体的基本工作模式Fig.2.1 Basic working modes for MR fluid2.2磁流变阻尼器的基本结构2.2.1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分析磁流变阻尼器是通过改变控制装置的参数来实现对结构的可调控制,其主要特点是所需外加能量很少、装置简单、不易失稳,摒弃了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缺点,兼顾了它们的优点。磁流变阻尼器可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调整磁场强度 来调整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实现振动的半主动控制。阻尼器与减振器在极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譬如阻尼力、阻尼比等,然而,阻 尼器与减振器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阻尼器主要考虑用阻尼
4、力来耗散动能、冲击, 不用考虑回复力,当然一部分阻尼器是自身具有回复力的, 这本身就是一种柔性 的可回复阻尼或减振器,如弹簧、橡胶垫等。而磁流变阻尼器兼顾以上因素,同 时还具有一定的连续工作能力,同时磁流变阻尼器还并联一部分橡胶使得在工作 状态下发生剪切位移时,产生一个回复力来使磁流变阻尼器回复到中心位置。 并 且,油缸底部还串联一部分橡胶作为缓冲其冲击载荷。本文试验中所选用的磁流变阻尼器,由活塞、缸筒和磁流变液构成的阻尼-弹性部分和橡胶复位元件组成,根据其工作原理可以将它视为一个Maxwell模型元件与另一弹簧并联而成的标准线形固体模型 11。Maxwell模型是将一个弹 簧和一个牛顿阻尼器
5、串联起来,如图图 2.1.1 Maxwell 模型 Fig 2.1.1 Model of Maxwell二 /E弹簧的伸长为,由虎克定律s/匸确定;阻尼器的速率"由牛顿阻尼二 /定律d 决定,这里 为牛顿阻尼系数。显然有Z = Z + Z(2-1)sdE对式(2-1)微分,并应用虎克定律和牛顿阻尼定律得到:(2-2)a + 一d =或可改写成E(2-3)nt = 一m式(2-3)中 E称为Maxwell模型的松弛时间因此,本文试验中所采用的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就可以近似看成如图2.2所示,对Maxwell模型元件有式表示的下述关系:(2-4)由平衡方程及变形协调条件显然有微分式(3-
6、5)代入式(3-4),得到:/E弋 (1乓/匕);(2-5)(2-6)式中&称为标准线形固体的松弛时间。图2.2.2磁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模型Fig 2.2.2Dyn amic model of MR damper2.2.2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图3.3磁流变阻尼器三维结构图Fig3.3Three-dime nsi onaldraw ingof MR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图3.3为三维结构图;图3.4为二维结构图; 图3.5为磁流变阻尼器实物图。12345 S 7LSI9O1312S1.圆螺母2.弹簧垫圈3铜套4.端盖5.活塞杆6.线圈7. V型密封圈8.下支撑板组合 9.橡胶10.
7、导柱11.工作缸12. o型橡胶密封圈13.上支撑板组合图3.4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图Fig3.4 Draw ing of MR vibrati on damper图3.5磁流变阻尼器实物图Fig3.5 The real picture of MR vibrati on damper由图 3.3图 3.5 可看出:磁流变阻尼器主要采用橡胶减振与磁流变减振相 结合的复合减振模式, 它由磁流变减振和橡胶减振两部分构成, 磁流变装置和橡 胶装置以并联的方式达到总体的减振效果。橡胶减振部分属于剪切式工作方式。 整个装置的结构主要由上支撑板组合( 13)、下支撑板组合( 8)、活塞杆( 5)、 工作缸( 1
8、1)、橡胶( 9)以及附属零件组成,其中活塞杆( 5)与上支撑板组合 ( 13)固定,工作缸( 11)通过橡胶( 9)与下支撑板组合( 8)固定,橡胶一方 面用来产生阻尼, 另一方面起剪切复位的作用; 减振器的两个支撑板组合分别与 待减振装置的两个部分联接, 当减振器工作时, 两个支撑板组合沿工作缸轴线方 向平行移动, 这样活塞杆和工作缸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 通过改变活塞杆上激励 线圈的工作电流, 来改变磁场回路的磁场强度, 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阻尼力大小 的目的。当磁流变阻尼器具体实施到待减振系统中时,磁流变阻尼器分别通过两侧 板和待减振装置相连, 当待减振装置工作振动时, 带动磁流变阻尼器的
9、两个侧板 沿缸体轴线方向平行剪切移动,由于侧板( 1)与活塞杆( 5)相连,侧板( 2) 与工作缸( 14)相连,这样活塞杆( 5)和工作缸( 14)之间会产生相对运动, 当活塞杆( 5)上激励线圈通以电流时,磁流变阻尼器的磁路部分将产生磁场, 在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缸( 14)内的磁流变液的粘度增大,从而增大其刚度,达 到减振的目的。 对于不同工况, 由待减振装置的振动使装在其上的传感器产生信 号,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 A/D 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采集,控制器对 A/D 所采集 的振动信号分析计算出减振器所需输出的最佳阻尼力, 随后根据减振器的阻尼力 模型可以方便的计算出励磁线圈所需的电流大小,
10、控制器根据所得参数输出相应 的控制信号至数模转换电路 D/A ,D/A 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然后使该控 制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 最后使励磁线圈的电流获得最佳值。 当励磁线圈的电流 改变后,由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随之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阻尼孔的磁流变液的粘 度相应变化,最终导致了减振器输出阻尼力的改变,实现智能减振的效果。2. 3. 2磁流变液的选用(a)磁流变液的流变效应是一种可逆变化,它具有磁化和退磁两种可能性, 所以选择的磁流变液的磁滞回线必须狭窄, 从而使内聚力较小, 磁导率较大, 尤 其须使磁导率的初始值和极大值尽量地大 ;(b)磁流变液应具有较大的磁饱和,以使得尽可能大的“磁流”通过悬浮液 体的横截面,为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更多能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玻璃钢管材的制造工艺与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童车制造企业质量控制与品质提升策略考核试卷
- 会展智能多媒体信息发布考核试卷
- 畜牧业市场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礼仪用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试卷
- 电池材料合成与性能调控考核试卷
- 电机在电力安全监控的应用考核试卷
- 篷布企业团队建设考核试卷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企业价值创造实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尖子生化学试题含解析
- 纳税评估教程ppt全套教学课件
- GB∕T 13477.2-2018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2部分:密度的测定
- 苏园六纪简介及解说词
- 陕西房改工作文件汇编
- (含图纸)啤酒废水处理工程(UASB-CASS工艺)毕业设计_优秀完整版
- 第二章导体周围的静电场
- 和利时DCS控制系统组态
- 05S502阀门井图集
- 光电子学(第三章2)
- 【课件】第9课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幼儿园幼儿花名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