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新钢铁高炉技术进步_第1页
抚顺新钢铁高炉技术进步_第2页
抚顺新钢铁高炉技术进步_第3页
抚顺新钢铁高炉技术进步_第4页
抚顺新钢铁高炉技术进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抚顺新钢铁高炉技术进步一、前言抚顺新钢铁有两座420立高炉,两座450立高炉和一座580立高炉,自2005年转制以后,通过原燃料管理、工艺技术、生产管控、设备管理等方面技术进步,近几年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利用系数从2005年3.079t/m3.d提高至目前3.787t/m3.d,煤比由2005年86kg/t提高至目前150kg/t,焦比从2005年483kg/t下降至目前400kg/t。二、强化原燃料管理,提高精料水平精料是高炉炼铁的基础,前几年的原燃料条件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精料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入炉焦炭和球团矿粉末率高、强度差,严重制约高炉稳定顺行。1、原燃料质量管理流程建立和

2、改进。为保证高炉生产稳定顺行,重新制定原燃料入厂验收标准,加大考核力度;严格执行原燃料管理制度标准化,根据各厂家焦碳按冶金性能和成分,每天进行质量汇总分析,及时反馈质量信息;高炉操作室密切关注原燃料变化,每2小时对槽下原料进行目测,包括厂家、水分、粒度、湿度、强度、料车体积等,认真填写看料记录;同时针对原燃料质量变化,制定详细高炉操作预案,有效保证了高炉正常运行。2、焦炭质量改善。新钢铁没有焦化厂,所需焦炭全部外购,前几年进厂焦炭多达十几个厂家,各厂家进货量不均焦炭混合入仓,且大部分焦炭反应性高达35%以上,反应后强度低仅为45%左右,在高炉高温高压及其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下,产生大量粉末,恶化

3、高炉料柱透气性及焦床透液性,阻碍煤气流通过和渣铁液滴落,高炉崩塌料较多,炉缸工作状态差,经常发生大量烧套频繁休风和炉况失常事故。通过对各厂家焦炭性能对比分析,逐步淘汰质量差厂家,选择四五家焦炭质量好且稳定的厂家长期供货,在焦炭验收标准增加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考核标准,现进厂焦炭反应性降低至30%以下,反应后强度提高至60%左右,为高炉强化冶炼提供有利保障。图1:焦炭热态指标趋势图3、球团矿质量改善。由于球团矿产能不能满足高炉生产需要,为提高球团矿产量,成品球团矿中存在大量发红的高温球团,之前不得已在运输皮带上安装打水管,对发红的高温球团矿进行打水急剧冷却,造成自产球团矿抗压强度低,理化性能差;同

4、时高炉配吃大量外购土烧球团矿,其质量远低于自产球团矿。2008年新建一座10平竖炉,并对原来两座8平竖炉改造,增加烘干润磨设备,球团矿产量满足高炉生产需要,同时其质量有大幅度提高。表1:球团矿主要质量指标时间RDI+6.3RI/%TSTDT10%T40%T膨胀指数(%)200776.370.212751320106411235923.7200884.576.413411383109111354422.6200984.978.213901456112011533320.5201085.178.913951460112511553020.14、加强槽下筛分管理。高炉槽下振动筛角度偏大,料仓没有给料

5、机,由料仓闸门和挡料板控制物料流速,导致筛分时间短,料流大,筛上料层厚,筛分效果不好,烧结矿入炉粉末率达到15%以上,严重影响高炉透气性。从2007年开始对槽下筛分进行改进,包括调整振动筛角度和料仓闸板,改进挡料板和增设阻料板等。每班组织人员清理筛底4次以上,当班人员必须保持一人看住振筛和料流,及时捅料拾检杂物,保证筛面料层分布平整、料流均匀,筛分干净,减少粉末入炉,现烧结矿入炉粉末率降低至5%以下,高炉透气性显著改善,接受风量能力提高。三、工艺技术进步随着精料水平提高,高炉炉况趋于稳定,不失时机对高炉操作进行优化,重点调整高炉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在保证炉况顺行基础上,改善煤气利用率,提高产能降

6、低燃料消耗。1、细化操作,搞好上下部调剂。下部调剂合适就能保证炉缸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使炉缸工作均匀,上部调剂与下部调剂适应,能保证中心和边缘两股煤气流合理分布。前几年高炉基本装料制度,采用焦矿同角单环布料,且风口面积偏大,中心气流弱,边缘气流相对发展,煤气利用率差,高炉崩料滑尺频繁,技术经济指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通过适当缩小进风面积和调整风口布局,同时改善上部装料制度,将布料角度向边缘推移,实行焦矿角差布料,抑制边缘气流,降低软熔带位置,使高温区下移,增加间接还原区,煤气利用率逐步改善,炉况逐渐稳定。为追求更好的技经指标,在近几年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多环布料规律,优化了高炉装料制度,使得煤气分布

7、更趋合理,炉况稳定性进一步增强。2、提高炉顶压力和入炉风量。由于风机能力偏小和习惯性操作,前几年高炉顶压长期控制在90KPa以下,炉况非常脆弱,不利于强化冶炼。随着风机改造,鼓风能力提高,以及操作观念转变,高炉顶压由85KPa逐步提高至130KPa,入炉风量1250m3/min增加至1613m3/min。提高炉顶压力,炉内压差降低,煤气阻力下降,有利于均匀分布,抑制煤气管道形成,有利于高炉稳定顺行,为高炉实现全风操作和强化冶炼奠定基础;同时煤气流速降低,在炉内停留时间延长,促进间接还原,煤气利用率改善,提高铁水物理热,为推行低硅冶炼创造条件。图2:高炉顶压、风量趋势图3、推行富氧大喷吹技术由于

8、氧源限制和炉况稳定性差,前几年高炉加减氧、停氧频繁,富氧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对提高煤比、稳定高炉送风制度和强化高炉冶炼非常不利,随着氧气厂生产能力扩大和原燃料改善,在保证炉况稳定顺行前提下,逐步提高富氧率,富氧率达到1.52%,使得高炉冶炼强度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富氧率提高后,炉腹煤气量减少,炉内压差降低,透气性提高,有利于高炉接受高煤量;其次随着富氧率提高,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升高,适当增加喷煤量控制理论燃烧温度,以防止风口理论燃烧温度过高,引起炉况不顺;同时为提高煤粉燃烧性能,逐步提高烟煤配比达到45%左右,经过采取一系列攻关措施,煤比从2005年86kg/t提高至目前150kg/t,达到富氧

9、大喷吹目标,为节能降耗提供可靠保障。图3:富氧率、煤比趋势图4、提高风温使用水平炉况稳定后,高炉接受风温能力增强,而高风温是降低焦比和强化冶炼重要措施,为提高喷煤比和煤粉燃烧率创造条件。每两年对热风炉耐火球进行更新,提高烧炉和蓄热效果,同时对热风炉和热风管道等高温发红薄弱部位进行灌浆处理,加强热风工烧炉操作,根据换炉周期合理控制烧炉煤气量,减少焖炉时间,保证送风温度烧炉拱顶温度达到1280以上,高炉坚持全风温操作,处理反热炉况以减煤操作为主,杜绝长期低风温,风温使用水平逐年提高,从2005年1000提高至目前1130以上,为高炉强化冶炼提供有利条件。图4:高炉风温使用水平趋势图5、坚持低硅冶炼

10、随着高炉风温、顶压、富氧率和煤比提高,为实现低硅冶炼创造良好条件。低硅冶炼可以提高高炉产能和降低燃料消耗。在入炉硫负荷基本稳定情况下,适当提高高炉炉渣碱度,提高炉渣脱硫能力和熔化温度,保持充足的炉缸温度,在保证生铁质量基础上稳步推行降硅操作,实行低硅操作后,渣铁流动性明显改善,高炉增产降焦效果显著。图5:炉温趋势图6、优化高炉休送风方案,快速恢复炉况针对高炉计划检修恢复炉况时间长,通过对休风前高炉状况,原料结构、冶金性能的研究,适当降低休风前炉温、采取休风前洗炉,改变休风料模式,控制休风料中净焦数量,保持休风小时加1吨净焦经验,加入净焦量随休风时间递加,净焦后的轻负荷料分两段加入,第一段料焦炭

11、负荷控制在2.72.8t/t, 第二段焦炭负荷较正常生产时焦炭负荷轻0.3t/t左右,适当提高净焦在高炉所处位置、减少堵风口个数、改集中堵风口为花开风口、总结三步复风法,明显加快了高炉炉况恢复进程,高炉恢复炉况全风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至3小时左右,最快达到1.5小时全风。7、改进大中修开炉技术近几年炼铁厂通过创新、大胆尝试和实践,探索出合理的开炉方案,在大中修降料面停炉和全焦冶炼开炉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开炉炉料结构、风口布局、装料制度、送风参数控制和炉前出渣出铁进行大量改进,使全开风口带风点火的开炉技术取得飞跃式发展,开创快速达产先河。以往大中修开炉达产时间长达一星期,现在基本实现24小时以内

12、全风,两天达产。在缩短开炉达产时间的同时,开炉成本大大降低,以往开炉大量损坏风口和其它冷却设备的现象基本不再发生。四、生产管控进步1、强化信息传递与沟通。制定了各种生产问题的传递流程,做到管理、技术人员工作重点责任明确,使信息快速、准确传递,确保起到生产管控作用。强化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强化焦炭置场管理,在不影响卸车的前提下分厂家堆放,根据各厂家焦碳按冶金性能、成分和进货数量,采取优劣焦炭合理搭配入炉,优化和稳定入炉焦炭结构;明确上下道工序定修时间和对炼铁厂生产影响,提前制定高炉配料方案等措施,减少原燃料波动对炉况的影响,达到炉况顺行的目的。2、加强炉内外管理工作。新钢铁四座高炉出铁罐共

13、用一条铁道线,同时配铁水罐、出铁、拉铁水罐;一座高炉出铁组织不好,将影响其它高炉出铁,经常发生出铁晚点、丢铁次,渣铁不能及时排放干净,炉缸残余大量渣铁,造成炉内憋压,高炉频繁加减风,严重影响炉况稳定。为此对炉前主沟和撇渣器进行改造,改成储铁式铁沟和整体浇注撇渣器,减少修复铁钩和撇渣器频次,有计划对各高炉撇渣器和铁沟定修和日常修补;加强对铁水罐调配,缩短了配罐时间,保证高炉能正点出铁;改善无水炮泥质量,强化开口和堵口操作,保持铁口深度稳定;关注理论渣铁量和实际出渣铁量差异,减少炉缸残余渣铁量;经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高炉丢铁次现象被杜绝,出铁正点率和渣铁出尽率达到95%以上,保证了高炉顺行。3、推进

14、标准化作业。推行工艺规程抽查制度,每月对炼铁厂各岗位,尤其是关键岗位进行工艺规程抽查或考试,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利用交接班会对操作中的问题进行讲解,细化高炉操作,举行技能培训,提升了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为高炉生产稳定提供强有力支撑。五、设备管理进步炼铁厂设备管理工作以安全工作为前提,建立了岗位点检与专业点检相结合的全员预防维修体制,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日常维护和定修相结合,强化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技术状况进行动态管理,推动点检定修工作全面开展。1、设备检查。采取专业点检、维修巡检、岗位岗检相结合,全员参与设备检查,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在设备检查中各有侧重,点检执行专业点检,依

15、据四大点检标准进行专检,对设备劣化趋势跟踪,定修计划制定、实施。操作岗位人员执行岗检,操作、巡检中的设备点检;维修人员注重设备巡检,设备突发故障临时维护。专业点检、维修巡检、岗位岗检按照点检定修制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巡检计划网络图,有效地防止设备过维修和欠维修造成故障,导致高炉休慢风率升高。2、设备检修。一般的设备隐患,岗位、维修、专职点检在日常巡检时随时安排处理,对重要隐患制定周密的维护方案,利用定修集中彻底处理。定修时设备检修项目的制定,以维修技术标准作为指导,点检、岗位、维修三方参与确认,以状态维修作为依据,最终确定检修项目是否实施,合理安排施工项目计划;检修项目确定后多次组织研讨项目

16、实施的必要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检修中明确具体施工细节、时间节点,对项目进行管控,通过科学合理的项目组织、精密的方案落实,检修过程中的严格管控,检修时间大大缩短,促进了高炉产能提升。3、高炉休慢风率降低。在日常点检与定期维护的支撑下,扭转了设备故障率高不利局面,高炉慢风率由2005年20.9%下降至2010年0.66%,高炉休风率由2005年3.79%降低至2010年1.26%,为高炉生产稳定提供了良好保障。图6:高炉休慢风率趋势图六、技术指标进步通过上述技术进步,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改善,取得明显效果。表2: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时间利用系数t/(m3.d)综合焦比Kg/t焦比Kg/t煤比Kg/t风温炉温%休风率%2005年3.0795414818610000.83.792006年2.89954346810910600.672.692007年3.17451642612911050.571.942008年3.37451441813611150.551.562009年3.64651241513811160.511.382010年3.66751041014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