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2011年度科研课题,课题编号:2011-ZJXH-4916摘要本课题根据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的要求,进行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并付诸于实践。本课题以工作问题、任务驱动来设计学习情境,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来设计实训项目,使用先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职业岗位规范标准,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对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具有很现实的意义,研究方法科学合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高职;工作过程导向;计算机基
2、础;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实践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ccupation post computer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conducted with the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oriented"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The topics to work, task
3、driven to design the learning situations, to occupation working process as the main line to design training programs, the use of advanced practice teaching platform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occupation standard, in the simulation of the work situation in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r
4、ain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occupation literacy.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ul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applied type undergraduate course teaching has the very realistic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has received the good effect.Key words: higher
5、vocational; working process oriented; computer foundation; occupation post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从当前高职学生特征上看,学习情绪化、功利化。高职学生接收的是专科层次教育,入学分数普遍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情绪化和功利化,对感兴趣的课程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理论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学习上以实用为判断标准,只重视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于基础课、理论课毫无兴
6、趣。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待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态度上有很大差异。2、从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征上看,虽然有很强的实用性,但由于学生中学阶段已经接触或学习过,导致高职学生轻视学习的现象严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以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和网络基础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这些内容在学生的中学阶段往往有所接触,升入高职院校后,学生常因学过此课程而轻视学习,上课不爱听的现象严重,不愿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其原理;对软件应用的学习只喜欢上机实践,不重视理论课学习。这样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在技能应用上,理论及原理的
7、掌握相对薄弱。3、从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来看,虽有一些创新之举,但取得的实效不高。高职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研究有许多,颇有一些创新之举,如按进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高低进行分层教学;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以能力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作为课程考核,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考核,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但多数改革均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脱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没有从职业岗位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学生的学习成绩虽有改观,但就业后的实际应用能力仍然欠缺,改革实效不高。鉴于此,要全面提高高职学
8、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相应理论水平,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定位于职业岗位应用的课程标准及教学模式。这一课程体系结构立足于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掌握职业岗位相应职业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为主要目的,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应用能力。这对目前的高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主要研究方法(一)社会调研及专家研讨法通过社会调研、行业专家及专业教师的走访调查,分析总结出不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能力要求,确立其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典型工作任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对教师和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效果。(二)基于工作过程
9、的课程开发设计由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牵头,以课程教学资深教师参与研讨各职业岗位计算机应用能力分析,依此研究设计出适合不同专业及职业岗位特点的典型教学项目或案例,构建准工作环境的课程教学标准。(三)行动研究法以准工作环境的课程教学标准实施教学,课程内容组织以项目为主线,以工作任务驱动,考察学生以准工作者身份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质量和能力。以教学实施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不断反思、总结,实现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四)项目案例研究法在课题研究的中、后期,从不同项目案例中提炼出个性化的经验,专业化、技巧化的操作方式,并汇集研究成果。(五)分析归纳法组织教育专家和行
10、业企业专家对新编写的课程标准进行论证;对学生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修订完善课程教学标准。(六)文献研究法通过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国内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优缺点,找到适合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标准。第一部分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二、课程教学目标(一)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二)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表现、与人沟通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勇于
11、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6、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7、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三)职业能力目标1、能配置符合工作需要的电脑操作环境;2、能应用Word进行文字类工作的处理;3、能应用Excel进行各种计算和数据处理;4、能应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感较强的幻灯片;5、能应用IE浏览和收集网络信息;6、能应用Outlook进行网络信息处理;四、课程教学内容设计2、教学阶段划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实训阶段、应用阶段。基础阶段是学生对应试应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共64学时,采用分块教学模式,实践内容以任务驱动,并按学生能力大
12、小进行分层教学,能力好的学生对能力差的学生进行一帮一教学。图1 基础项目教学阶段实训阶段是根据办公软件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需求设计典型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尽早熟悉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共计32学时。图2 实训项目教学阶段课程从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的典型工作任务中分析出实际工作的知识、能力、职业素质要求,并按办公软件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将其转化为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的选择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对普通办公文员、行政管理岗位,选择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教学项目;对于财会金融、建筑工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物流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则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学项目,为学
13、生在就业时能够更快地胜任其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用阶段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学生课外自学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以致用的目标。如课程要求在学习WORD软件后,学生自行设计一份报纸版面或海报式的单元作品,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及整体设计均由学生自定,给学生很大的创新空间。对学生的设计思想不知如何实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学生在完成单元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3、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学时少、生源差异大等特点,我们借助于多媒体、电子教案等多种手段,用以下几种形式组织教学,以达到“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应用型
14、、技能型人才。(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多环节教学”等等。(2)依托案例项目,构建宏观教学设计 从各专业典型职业岗位办公应用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编制各种典型案例,构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例如,专业宣传墙报的艺术排版、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各种信件标签的成批制作、商场销售数据分析处理、企业工资管理、产品广告创意设计等等。从典型职业岗位应用出发,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形成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
15、。(3)微观教学采用“四步曲”,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学方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为此我们在课堂上采用“四步曲”教学法: 第1个阶段:案例引入,提出问题。通过案例演示,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应用背景,给学生一个切入点,建立感性认识。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第2个阶段: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具体实施的步骤是按照工作过程将案例分解为若干个可行的任务,然后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下,逐步完成案例的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16、。 第3个阶段:归纳总结,引申提高。在每次课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本次课的实际意义、重点、难点、容易出错处等及时进行总结。并针对案例的不足之处,进行引申和提高。注意在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而不是老师讲解。 第4个阶段: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案例源于生活,最终要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及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并且将课后作业纳入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给出下次课的学习内容,提示学生预习。(4)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课堂气氛为营造课堂氛围,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
17、,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设置问题情景、形象的比喻 、故设错题、组织讨论 、启发式、演示法、互助法、练习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实践证明,充分的师生互动,学生热情参与,活跃了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但必须注意把握课堂秩序,使师生互动在有序中有效进行。(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采用电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体联机演示、网络教学等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包括:Ø 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广播教学。把学生的共同问题(需要提示的重点)通过“广播教学”,边讲边演示,使学生即时看到操作效果。Ø 利
18、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内容。我们已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了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单元综合实训、经典项目、论坛讨论、自主学习园地、单元练习等教学资源。(三)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2、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与过程:课程由简到繁分不同模块、阶段设计了多个实践实训项目,使学生得到专业岗位技能锻炼和提高。办公室工作人员岗位基本能力财会金融、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岗位专业能力应用阶段实训阶段基础阶段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岗位能力办公文员、财会金融、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岗位综合应用能力3个应用项目8个实训项目6个学习情境图3 实践教
19、学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由教师下发工作任务给学生,学生接受任务后进行分析规划、资料收集、设计实施、制作上交。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体现了行动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形成,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达到高度统一。3、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加强实践指导,规范实践教学,认真分析实践教学过程,适当增加综合型实践内容,经过前几年实践效果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实践课的预期目标,在参加的三届全国“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水平”技能大赛中,取得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八名优秀奖的好成绩;由于较好地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
20、好的学习氛围。第二部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研究一、教学特色与创新1、以职业岗位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构建理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特色。2、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学习活动过程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活动;改革考试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3、重点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内容嵌入其中,以考促学;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1、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案例教学法进行理论教
21、学教师充分备课,按教学内容及专业精心选择案例项目,对案例项目制作过程高度熟练,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项目制作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项目引导、任务驱动进行实践教学针对不同专业及典型职业岗位有选择地、以实际工作过程的方式布置实践练习项目,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老师指导、实际操作,进而掌握练习项目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并独立完成项目。教师通过“实践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非常适合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2、任务驱动教学法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计算机应用项目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职业角色体验在实践教学中,把要完成的项目作为工作任务下发给学生,学生以职业人身份接受任务,对任务进行分析、解决,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一个领导者身份,以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指出其工作中的失误和缺点,指导其改正,对学生的工作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怎样保证多张工作表中相同数据的正确性和唯一性,如何使保密数据不被泄漏,怎样快速地创建出一张特殊表格,如何避免输入错误数据等等。在这些职业角色体验中,学生不仅学习到相应计算机应用知识,也对职业人的工作素质及要求有了
23、具体的认识。4、以考促学、以赛促学充分利用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技能提高。教材中嵌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模块高级操作员级考试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获取证书提高其就业实力。学院每年开展“科创IT杯”计算机技能竞赛,其中“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项目是该竞赛的一个传统项目;另外,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其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项目中,每届参赛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参加以上认证考试和技能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探索和学习;同时在认
24、证培训和竞赛指导过程中,也锻炼和提高了任课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5、改革考试方式,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采用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课程考试引进无纸化考试系统,实行统一上机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上机考试相结合(各占50%)的评价方式;技能考试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办公软件应用模块高级操作员级考试,获取相应高级操作员合格证书为评价方式,提前获得证书者可作为课程考试成绩。本课程采用“课程评价+过程评价”的模式进行考核,各项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一半,课程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如下:课程总成绩=课程评价成绩*50%+过程评价成绩*50%课程评价采用高校无纸化考试系统
25、,实行统一上机考试,将理论及操作均纳入考核中,满分以100分作为标准,课程评价成绩的计算公式为:课程评价成绩=理论成绩*35%+操作成绩*65%过程评价成绩按教学阶段划分,三个阶段独立考核,每个阶段的成绩按4:4:2的比例分配,计算公式如下:过程评价成绩=基础阶段成绩*40%+实训阶段成绩*40%+应用阶段成绩*20%第三部分:分析讨论一、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本课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设计和组织实施方面,是以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归纳分析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岗位工作规范,然后将它们相结合,重新序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本课题选择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平台,按
26、照实际工作流程及职业要求,来设计并组织实践教学项目。上述研究方法能够确保通过课程教学培养的学生,不但掌握了岗位工作所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而且熟悉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流程,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具有科学性。二、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课题的实践教学研究所得出的教学模式、教学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考评体系及其他研究成果,是经过专家、学生和社会认可的(详见“研究内容”中的“教学效果”,包括校外专家评价、校内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职业资格认证获取情况等),充分证明了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三、本研究成果的价值1、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一般方法,还将职业岗位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流程、规范、职业岗位要求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及信息处理工作能力。课程围绕工作项目,以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生物医学的语言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信息学院《方剂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华侨大学《高级影视特效合成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文理学院《大学体育(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市赤坎区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神木县2025届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课件
- 焦作市武陟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汉字文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Q∕SY 1671-2014 长输油气管道维抢修设备及机具配置规范
- 七版教材中药学教学内容
- 实验报告3(PN结工艺制备)
- DB44∕T 1988-2017 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
- 第18章生殖毒性研究
- 巧用EXCEL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并动态管理合同
- 汽车吊接地比压计算
- 基于单片机的环境监测系统PPT演讲
- 三相异步电动机
- 沟槽管件尺寸对照表
- AGSt品牌保护程序和表格最新版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