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学期材料性能学作业及答案第一次作业 p36-37第一章1名词解释4、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10、 将某材料制成长50mm,直径5mm的圆柱形拉伸试样,当进行拉伸试验时塑性变形阶段的外力f与长度增量l的关系为:f/n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l 1 2.5 4.5 7.5 11.5求该材料的硬化系数k及应变硬化指数n。解:已知:l0=50mm,r=2.5mm,f与l如上表所示,由公式(工程应力)=f/a0,(工程应变)=l/l0,a0=r2,可计算得:
2、a0=19.6350mm21= 305.5768,1=0.0200,2=407.4357 ,2=0.0500,3= 509.2946,3=0.0900,4= 611.1536,4=0.1500,5= 713.0125,5=0.2300,又由公式(真应变)e=ln(l/l0)=ln(1+),(真应力)s=(1+),计算得:e1=0.0199,s1=311.6883,e2=0.0489,s2=427.8075,e3=0.0864,s3=555.1311,e4=0.1402,s4=702.8266,e5=0.2076,s5=877.0053,又由公式s=ken,即lgs=lgk+nlge,可计算出k
3、=1.2379×103,n=0.3521。11、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为什么脆性断裂最危险? 答:韧性断裂是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而脆性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性很大。韧性断裂:是断裂前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 特征: 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与主应力成45度角。 断口成纤维状(塑变中微裂纹扩展和连接),灰暗色(反光能力弱)。 断口三要素: 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这三个区域的比例关系
4、与材料韧断性能有关。 脆性断裂:断裂前基本不发生塑性变形的,突发的断裂。 特征:断裂面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滑,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注意:脆性断裂也产生微量塑性变形。 断面收缩率小于5为脆性断裂,大于5为韧性断裂。14、通常纯铁的rs=2j/m2,e=2×105mpa,a0=2.5×10-10m,试求其理论断裂强度m。解:由公式m=(ers/a0)1/2,可得m=4.0×104mpa。15、 若一薄板内有一条长3mm的裂纹,且a0=3×10-8mm,试求脆性断裂时断裂应力c(设m=e/10=2×105
5、mpa)。解:由公式m/c=(a/a0)1/2,a为c对应的裂纹半长度,即a=1.5mm,c=28.2845mpa17、断裂强度c与抗拉强度b有何区别?答:c是材料裂纹产生失稳扩展的断裂强度,在应力应变曲线上为断裂时的强度值。b是韧性金属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第二次作业(p54)第二章1. 解释下列名词2.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3. 简述缺口三效应 (1)造成应力集中 (2)改变了缺口前方的应力状态,使平板中的材料所受应力由原来的单向拉伸变为两向或三向拉伸 (3)缺口使塑性材料得到强化9. 说明下列工件选用何种硬度试验法解:(1)渗碳层的硬度分布:hk或hv(2)淬火钢:hr
6、c(3)灰铸铁:hb(4)硬质合金:hra(5)鉴别钢中的隐晶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hv或hk(8)氮化层:hv(10)高速钢刀具:hrc10. 在294.3n(30kgf)载荷下测定某钢材的维氏硬度。测得压痕对角线长度为0.454mm,试计算该钢材的维氏硬度值,并推算这种钢的抗拉强度值b(抗拉强度不需要算)。解:hv=1854.4f/d2,式中f以gf为单位,d以um为单位。hv=269.9063第三章1解释下列名词2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5下列3组试验方法中,请举出每一组中哪种试验方法测得tk的较高?为什么?(1)拉伸和扭转;(2)缺口静弯曲和缺口扭转弯曲;(3)光滑试样拉伸和缺口试样拉
7、伸。答:材料的脆性越大,tk越高;同一种材料的脆性则随试验条件而定; (1)拉伸测出的tk比扭转测出的tk高,因为扭转条件下,材料容易产生塑性变形,材料的脆性小。 (2)缺口冲击弯曲测出的tk比缺口静弯曲测出的tk高,因为冲击试验时,加荷速度增加使变形速度增加,结果使塑性变形受到抑制,从而使材料的脆性增加。(3)缺口试样拉伸测出的tk比光滑试样拉伸测出的tk高,因为缺口使材料的脆性增加。第三次作业(p84)第四章1. 名词解释2. 说明下列符号的名称和含义3. 说明ki和kic的异同。(答案:p68页第四自然段)11.有一构件加工时,出现表面半椭圆裂纹,若a=1mm,a/c
8、=0.3,在=1000mpa的应力下工作,对下列材料应选哪一种?(p80页例1类似)0.2/mpa11001200130014001500kic/(mpa·m1/2)11095756055解:(1)/0.2=1000/1100= 0.9091>=0.60.7,所以必须考虑塑性区的修正问题。采用下列公式计算ki:其中由第二类椭圆积分:当a/c=0.3时,查表得2=1.19。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得:ki1=61.2(mpa·m1/2)<kic1=110(mpa·m1/2)由此可见,ki1<kic1,说明使用材料1不会发生脆性断裂,可以选用。由此类推:
9、(2)ki2=60.4(mpa·m1/2)<kic2=95(mpa·m1/2)由此可见,ki<kic,说明使用材料2不会发生脆性断裂,可以选用。(2)ki3=57.9(mpa·m1/2)<kic3=75(mpa·m1/2)由此可见,ki<kic,说明使用材料3不会发生脆性断裂,可以选用。(2)ki4=59.3(mpa·m1/2)kic4=60(mpa·m1/2)由此可见,ki4kic4,说明使用材料4可能会发生脆性断裂,不可以选用。(2)ki5=58.9(mpa·m1/2)>kic5=55(mp
10、a·m1/2)由此可见,ki5>kic5,说明使用材料5会发生脆性断裂,不可以选用。第四次作业(p108)第五章1. 名词解释2. 解释下列性能指标的意义4. 试述疲劳宏观断口和微观断口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或模型。(p88页)答:(一)疲劳宏观断口(1)具有三个明显特征区: 1)疲劳源区:一般较平整和光滑,源区越多,反映外加应力越高,应力集中位置越多或应力集中系数越大,多源断口的源区存在台阶,比较粗糙; 2)疲劳裂纹扩展区:常形成海滩花样或贝壳花样,出现疲劳弧线,疲劳源位于疲劳弧线凹的一方; 3)瞬断区:视材料塑性显示韧性断裂斜断口或脆性断裂平断口。
11、 (2)形成过程:1)疲劳裂纹萌生疲劳裂纹由不均匀滑移和显微开裂引起,主要方式有:表面滑移带开裂;第二相、夹杂物与基体界面或夹杂物本身开裂;晶界或亚晶界处开裂。循环载荷作用下,形成驻留滑移带,随着滑移带在表面加宽的过程出现挤出脊和侵入沟,引起应力集中。2) 疲劳裂纹扩展疲劳裂纹萌生后便开始扩展,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展一阶段是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向内扩展,扩展二阶段是沿垂直拉应力方向向前扩展形成主裂纹,直至最后形成剪切唇。3)断裂(二)疲劳微观断口(1)特征:1)疲劳辉纹(或疲劳条带):是略呈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状花样,与裂纹扩展方向相垂直,是裂纹扩展时留下的微观痕迹。每一条辉纹表示该循环
12、下疲劳裂纹扩展前沿在前进过程中瞬时微观位置,辉纹的数目与载荷循环次数相等。断裂三阶段的疲劳辉纹略有差异,从疲劳源区到终断区依次是弱波浪条纹、细条纹和深条纹。 2)轮胎压痕(2)形成过程:l-s模型,即刚开始时,裂纹处于闭合状态,随着拉应力的增加到最大值时,裂纹张开至最大,裂尖钝化,向前扩展一段距离;当转入压应力半周期时,滑移沿相反方向进行,原裂纹和新扩展的裂纹表面被压合,裂纹尖端被弯折成一对耳状切口;最大压应力时,裂纹表面完全被压合,裂尖变成一对尖角,向前再扩展一段距离,并在断口上留下一条疲劳条带。可见在循环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尖端的钝锐交替变化,反复进行,使新的条带不断形成,疲劳裂纹
13、也就不断向前扩展。f-r模型,即裂纹扩展是断续的,通过主裂纹前方萌生新裂纹核,长大并与主裂纹连接起来实现。5. 疲劳失效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各阶段的机制及提高材料疲劳抗力的主要方法。答:(1) 疲劳失效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裂纹萌生、裂纹扩展以及断裂。(2) 裂纹萌生的机理:疲劳裂纹由不均匀滑移和显微开裂引起,主要方式有:表面滑移带开裂;第二相、夹杂物与基体界面或夹杂物本身开裂;晶界或亚晶界处开裂。循环载荷作用下,形成驻留滑移带,随着滑移带在表面加宽的过程出现挤出脊和侵入沟,引起应力集中。裂纹扩展的机理: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展一阶段是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向内扩展,扩展二阶段是沿垂直拉应力方向
14、向前扩展形成主裂纹,直至最后形成剪切唇。(3) 提高疲劳抗力的主要方法:1 将材料进行次载锻炼和间歇效应,降低温度,减少腐蚀,可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延长疲劳寿命;2 表面应仔细加工,尽量减少刀痕、擦伤或大的缺陷,以及尽量降低尺寸效应;3 提高机件表面塑性抗力(强度和硬度),降低表面的有效拉应力,如采用表面喷丸及滚压、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符合强化等措施,可抑制材料表面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有效的提高疲劳强度。4 进行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弥散强化处理,减少非金属夹杂物及冶金缺陷,提高组织均匀性,可提高材料形变抗力和疲劳强度。8.试述应力集中和应力比对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的影响规律。答:应力集中处是
15、机件最薄弱的地方,易形成裂纹,是疲劳源的萌生处。应力集中越大,材料疲劳强度越低,疲劳寿命也就越短;反之,应力集中越小,材料疲劳强度越高,疲劳寿命也就越长。应力比r=min/max。疲劳强度随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加,疲劳寿命也之增长。第五次作 业(p122)第六章1 名词解释2磨损有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它们产生的条件、磨损过程及表面损伤形貌。答:磨损可分为4类:粘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及麻点疲劳磨损(接触疲劳)。(1) 粘着磨损1) 产生条件:摩擦副相对滑动速度小,接触面氧化薄膜脆弱,润滑条件差,以及接触应力大的滑动摩擦条件下。2) 磨损过程:(p111页最后一个自然段)3) 表面损伤形貌:机件
16、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疤。(2) 磨料磨损1) 产生条件:摩擦副的一方表面存在坚硬的细微凸起或在接触面间存在硬质粒子(从外界进入或从表面剥落)时产生的磨损。2) 磨损过程:(p113页倒数第二自然段)3) 表面损伤形貌:摩擦面上有擦伤或因明显犁皱形成的沟槽。(3) 腐蚀磨损1)产生条件:摩擦副之间或摩擦副表面与环境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2)磨损过程:以氧化磨损为例。当摩擦副作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凹凸不平,在凸起部位单位压力很大,导致产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加速了氧向金属内部扩散,从而形成氧化膜。由于形成的氧化膜强度很低,在摩擦副继续作相对运动时,氧化膜被摩擦副一方的凸起所剥落,裸露出新表面,从而
17、又发生氧化,随后又再被磨去。如此,氧化膜形成又除去,机件表面组件被磨损,这就是氧化磨损的过程。3)表面损伤形貌:在摩擦面上沿滑动方向呈均匀细小磨痕。(4) 麻点疲劳磨损(接触疲劳)1) 产生条件:两接触材料作滚动或滚动加滑动摩擦时,交变接触压应力长期作用使材料表面疲劳损伤,局部区域出现小片或小块状材料剥落。2) 磨损过程:(p116页第3点)3) 表面损伤形貌:接触面表面出现许多痘状、贝壳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凹坑(麻坑),有点凹坑较深,底部有疲劳裂纹扩展线的痕迹。5请从金属接触疲劳的3种破坏机理、特征及产生的力学条件比较其与普通机械疲劳的异同。答:金属接触疲劳的3种破坏:麻点剥落(点蚀)、浅层剥落
18、、深层剥落(表面压碎)。(1)麻点剥落(点蚀)1)机理:(p116页)2)特征:0.10.2mm深的痘状凹坑3)产生的力学条件:表面接触应力较小、摩擦力较大或表面质量较差时,易出现麻点剥落。(2)浅层剥落1)机理:p117页2)特征:0.20.4mm的盆状凹坑3)产生的力学条件:最大循环切应力条件下产生(3)深层剥落1)机理:p117页2)特征:大于0.4mm的大块材料剥落3)产生的力学条件:切应力/抗切强度比值最大时产生(4)普通机械疲劳1)机理:材料或零件在循环应力和应变作用下,在一处或几处逐渐产生局部永久性积累损伤,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产生裂纹或突发性断裂的过程称为疲劳。2)特征:裂纹
19、、断裂3)产生的力学条件:在循环应力和应变作用产生第七章1名词解释4试简述高温下金属蠕变变形与应力松弛的异同点。答:高温蠕变是指金属在高温和应力同时作用下,应力保持不变,其非弹性变形量随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加的现象。高温、应力和时间是蠕变发生的三要素。应力越大,温度越高,且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越长则蠕变越甚。应力松弛是指在高温下工作的金属构件,在总变形量不变的条件下其弹性变形随时间的延长不断转变成非弹性变形,从而引起金属中应力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稳定值的现象。同:蠕变和应力松弛二者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材料在高温下随时间发生的非弹性变形的积累过程。异:所不同的是应力松弛是在总变形量一定的特定条件下一部分弹性变形转变为非弹性变形;而蠕变则是在恒定应力长期作用下直接产生非弹性变形。第六次作业(p258)第十三章1名词解释2电化学保护保护哪几种保护方式?二者的区别是什么?(p282页)答: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1) 阴极保护:是电化学保护技术的一种,其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市济阳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软件质量控制与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业学院《云平台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造价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城乡规划原理修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书籍形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模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电脑立体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施工组织及BIM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风景园林设计实验古典园林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冀教版英语九年级Unit 5 单词短语预习复习单
- 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 钢筋工工艺与实习(第二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最全幻灯片(最新)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
- 煤矿从业人员考试题库全答案(word版)
- 洞顶回填技术交底
- 最简易的帕累托图制作方法简介PPT通用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理课程标准
- 初二下分式混合计算练习1(附答案)
- (完整版)振幅调制与解调习题及其解答
- 抗震支架施工安装合同
- JJG 657-2019 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 检定规程(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