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的控制要点_第1页
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的控制要点_第2页
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的控制要点_第3页
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的控制要点_第4页
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的控制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桥梁工程用水泥混凝土的控制要点 对公路桥涵水泥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水下混凝土的控制要点如下。1、正确选用水泥,控制水泥质量(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2)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所有水泥应取自监理工程师同意的产源,在一个工程项目中所用的任一类水泥应取自同一生产厂商。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3)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家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

2、泥应进行复核试验。为了快速鉴定水泥的现有强度,亦可用促凝压蒸法进行复验。(4)袋装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应予控制。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并规整有序,采取措施,严防雨淋。(5)散袋水泥的储存,应尽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袋水泥仓库,并注意防范搬运使用时的扬尘,控制对人和环境的污染。(6)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或作出其他妥善处理。(7)所有相关试验必须按规定试验方法、频率进行,试验应按规定格式真实记录并做好试验报告,妥善保管。2、控制粗、细集料质量与规格集料在生产、采集、运输与贮存过程中,应采取控制措施,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

3、性能的有害物质。集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有序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使集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防止受到污染。粗集料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物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设置二层或多层钢筋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粗集料粒径也不得超过100mm。用混凝土泵运送混凝土时的粗集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应超过输送管内径的1/3;对于卵石不应超过输送管内径1/2.5。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表             

4、60;           指    标混凝土强度等级c55c40c30c35c30石料压碎指标值 (%)1216针片状颗粒含量(%)1525含泥量(按质量计(%)1.02.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0.7小于2.5mm颗粒含量(%) 55553、拌和用水的控制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等。(2)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 计超过0.27mg/cm3的水不得

5、使用。(3)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4)饮用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4、外加剂的控制(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控制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控制掺量。(2)所采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中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浇筑等相关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贮,做好标记,在运输与贮存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5

6、、混合材料的控制(1)混合材料包括粉煤灰、火山灰质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等。应采用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的产品,其技术条件应符合现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1596)等标准的规定。使用时若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查。(2)混合材料在运输与贮存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3)粉煤灰等混合材料作为水泥的替代材料或混凝土拌和物的填充材料掺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其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6、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作为能满足施工和易性、凝结时间、强度、耐久性(抗冻、抗渗、抗侵蚀)等施工条件和质量要求的复合材料水泥

7、混凝土,决不是由水、水泥、砂、碎石(卵石)或再加入外加剂随便组合起来即可,而是必须要有恰当的配合比才行。这是关键所在,必须严加控制。试验检测步骤与注意事项:一、水泥密度的测定:1、将水泥试样在110±5 烘箱中烘干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2、洗净比重瓶并烘干,将无水煤油注入比重瓶内至零点刻度线(以弯月面下弧为准),将比重瓶放入恒温水槽内,使整个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必须控制与比重瓶刻度时的温度相同),恒温 0.5h ,记下第一次液面体积读数v1。取出比重瓶,用滤纸将比重瓶内液面上部瓶壁擦干。称取干燥水泥试样60 g(准确至0.01 g ) ,用小勺慢慢装入比重瓶内,防止堵塞

8、,将比重瓶绕竖轴摇动几次,排除气泡,盖上瓶塞后放入恒温水槽内,在相同温度下恒温0.5h ,记下第二次液面的体积刻度v2。计算如下式:式中:水泥密度, g / cm3 ; v1装入水泥试样前比重瓶内液面读数,cm3 ; v2 装入水泥试样后比重瓶内液面读数,cm3 ; m装入比重瓶的水泥质量, g 。操作注意事项l、比重瓶在使用时必须刷净烘干。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比重瓶后,要用滤纸卷成筒将比重瓶内零点以上的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净。 3、水泥、无水煤油的温度要尽可能一致。4、水泥装入比重瓶时要仔细,防止水泥粘附在上部的细颈壁上。5、摇动比重瓶时,注意勿使无水煤油溅出瓶外,或溅粘在液面上部瓶壁上。

9、6、水泥密度值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为准,精确至0.01 g/ cm3,两次试验结果误差不得超过0.02g/ cm3二、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m 筛筛析法):1、将水泥试样充分拌匀,通过0 . 9 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 。2、称取试样 25g 置于干净的干筛内并盖上筛盖,再将筛子放在干筛座上,启动筛析仪筛析2min ,此间若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用手轻轻打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准确至0.1g。水泥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w水泥试样质量,g ; p一水泥筛余物质量,g;结果计算精确至0.1。操作注意事项(1)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10、(80m 筛筛析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2)水泥样品,过筛时防止混有其它水泥 ;(3)试验前应将带盖的干筛放在干筛座上,接通电源,检查负压、密封情况和控制系统等一切正常后方能开始正式试验 ;(4)试验时,当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收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三、比表面积的测定:1仪器准备(仪器校准)(1)漏气检查: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安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2)试料层体积的测定:用水银排代法。将二片滤纸沿圆筒壁放入透

11、气圆筒内,用一直径比透气圆筒略小的细长棒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整地放在金属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小块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面与圆筒口平齐,并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量,精确至0.05g,重复几次,至数值基本不变为止。然后取出一片滤纸,在圆筒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再把取出的一片滤纸盖至上面,用捣器压实试料层,压到规定的厚度,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边接触。再把水银倒人压平,同样倒出水银称量,重复几次至水银质量不变为止,圆筒内试料层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85)式中v试料层体积,cm2;p1未装试样时的水银质量,g;p2装试样后的水银质量,g水银试验温度下水

12、银的密度,g/cm3。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cm3的平均值。2试样层制备先将试样通过0.9mm方孔筛在(110土5)下烘干后冷至室温。按式(86)称取试样:式中w需要的试样量,g;试样真密度,g/cm3v试料层体积,cm3;试料层孔隙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边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至穿孔板上,边缘压紧,将称取的试样(精确至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边,使试样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注:穿孔板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

13、的圆片。穿孔板上滤片如比圆筒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使结果不准。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为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部锥形磨口处,旋转二周,并注意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或人工抽吸,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第一个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面凹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线到第二条刻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表记录,并记下实验时的温度。操作注意事项 1、一般水泥

14、空隙率采用0.5004±0.005。如有些粉料按公式计算得出的试样量,在圆筒内的有效体积中容纳不下或经捣实后未能充满圆筒的有效体积,则允许适当改变空隙率。 2、水泥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3、所用仪器要进行漏气检查后确认不漏气时再使用。在使用中要防止仪器各部分接头处漏气,保证仪器的气密性。 4、透气仪的u形压力计内颜色水的液面应保持在压力计最下面一条环形刻线上,如有损失或蒸发,应及时补充。 5、试验时穿孔板的上下面应与测定料层体积时的方向一致,以防由于仪器加工精度不够而影响圆筒体积大小而导致测定结果的不准确。 6、穿孔板

15、上的滤纸,应是与圆筒内径相同、边缘光滑的圆片。穿孔板上滤纸片如比圆筒内径小时,会有部分试样粘于圆筒内壁高出圆板上部;当滤纸直径大于圆筒内径时会引起滤纸片皱起,使结果不准。因而推荐用建材院水泥所制的sb勃氏透气仪专用圆形滤纸片。每次测定需用新的滤纸片。 7、试料层体积的测定,至少应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至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8、捣器捣实时,捣器支持环必须与圆筒上边接触并旋转两周,以保证料层达到一定厚度。 9、在用抽气泵抽气时,不要用力过锰,应使液面徐徐上升,以免颜色水损失。 10、为避免圆筒与压力

16、计连接处漏气,可先在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两周。 11、如果使用的滤纸品种、质量有波动,或者调换穿孔板时,应重新标定圆筒体积和标准时间(ts)。 12、测定时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以防止空气粘度发生变化而影响测定结果。四、水泥净浆综合性能实验:1、标准稠度的测定(1)、试验前必须做到 a)、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b)、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c)、搅拌机运行正常。(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 5s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17、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停机。(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完毕,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下面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 1.5 min 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mm&#

18、177;1 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2、凝结时间的测定(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步骤1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3)、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 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 25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

19、下沉或释放试针 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mm±lmm 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4)、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环形附件 (见图2)。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 ,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 180 ,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 15 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表面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20、用“ min ”表示。3、安定性的测定(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 100mm×100mm 的玻璃板,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2)、试饼的成型方法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 70 mm80 mm 、中心厚约 10 mm 、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h±2h 。(3)、沸煮a)、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 30min±

21、5min 内升至沸腾。 b)、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蓖板上,然后在 30 min±5 min 内加热至沸并恒沸 180 min ± 5 min 。c)、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操作注意事项1、水泥标准稠度的测定可按gbl346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进行。其测定注意事项

22、如下: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它水泥。试样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用蒸馏水。 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测定仪器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定期检查,及时调整修理。 试验前须检查仪器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试锥降至模顶面位置时,指针是否能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等。 从水泥净浆搅拌机上取下拌合好的料时,应用小刀将附在锅壁的净浆刮下,并拌合数次后再装模。装模时用小刀从模中心线开始分两下刮去多余的净浆,然后一次抹平、迅速放到试锥下的固定位置上测定。 测定时,

23、仪器金属棒上所装的试锥应与棒同心,表面光滑,锥尖完整无损,锥模角应成尖状,无水泥浆或杂物充塞,锥模放在仪器底座固定位置时,试锥尖应对着锥模的中心。 所用的仪器、工具等用完后一定要擦洗干净放好,以备下次备用。 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如下沉深度超出此范围,须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28±2mm时为止。 2、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注意事项 (1)、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2)、在整个测

24、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 10 mm 。(3)、临近初凝时,每隔 5 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4)、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5)、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6)、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3、水泥安定性测定注意事项 水泥安定性的测定可按gbl3468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进行。 试饼制作必须规范,直径过大、过小,边缘钝厚都会影响试验结果。一般试饼,直径以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为规范试

25、饼。 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应判为不合格。 煮后安定性试饼用直尺检查不弯曲,用肉眼观察无裂纹的前提下,仅有少量脱皮现象,应判为安定性合格。 试饼煮沸前,应检查并记录有无裂缝或弯曲现象。要检查试饼养护温度时间与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湿气养护箱应能使温度控制在20±3,湿度大于90、养护时间为24±2h)。如养护温度太高(大于25)或湿度不够,可能在沸煮前就使试饼发生收缩裂纹(这时不能认为试样不安定),如养护温度过低(小于15),沸煮后可能产生脱皮现象。 用有效长度为15cm的平直钢板尺,垂直横放在试饼平面处,平视并变换试饼角度检查水泥安定性试饼弯曲否,裂纹用肉

26、眼观察。如用目测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应判为安定性合格。反之则判为不合格。 为区分水泥安定性程度,在水泥厂内部可将煮后安定性试饼分为崩溃(溃)、龟裂(裂)、松疏(松)、弯曲(曲)、完整(完好)等五种情况。它们的安定性指数可定为5、4、3、2、1 当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测定同一水泥样品出现争议时,以雷氏夹法为准。五、水泥胶砂流动度:1、跳桌在试验前先进行空转,以检验各部位是否正常。2、胶砂制备按 gb 177 有关规定进行。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3、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

27、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 5 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5 次,如图 1 ;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 20 mm ,用小刀划 10 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0 次,如图 2 。捣压力量应恰好足以使胶砂充满截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4、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约每秒钟一次,在 30 ±1s 内完成 30

28、 次跳。5、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的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用单位表示。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流动度试验,从胶砂拌和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 5min 内完成。6、电动跳桌与手动跳桌测定的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以电动跳桌为准。图1图2操作注意事项 1、胶砂搅拌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流动度测定,装模、压捣等制样工作应在2min 内完成,若不及时进行检验,流动度随时何延长而减小。2、湿度的影响:在流动度试验的全过程中,试套和滚轮表面抹上优质机油,以保持光洁度。3、压捣时用力要均匀,力量大小要适当,捣棒应垂直。用力大了,可能造成截锥下边泌水,流动度结果就小;用力小了,

29、砂浆捣实不好,有空洞,发散、振动时不是往下塌落,而是散落直径无法测量。因此,要多多练习,用力适当、合理捣实,否则流动度不准,得不出真实数据。4、润滑: 在操作中必须在跳桌的凸轮、推杆、轴正常。5、跳桌在使用前应先空跳一次犷以检查跳桌是否验室搅拌锅、截锥模和圆柱捣棒都要求有一定的湿度。操作中差别太大,有的把抹布拧得特别干,有的随便拧一下,有的干脆不拧,带水擦锥模和搅拌锅,为统一操作,抹布不要拧得特别干,但是也不能带水擦,要适度拧一下就可以了。6、试验室搅拌锅、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及与胶砂强度。六、水泥胶砂强度:1、试体成型(1)、将试模擦净,四周模板与底板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

30、。内壁均匀刷一薄层机油。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1份水泥、3份标准砂和0.5份水(水灰比为0.50)。一锅胶砂成3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见表工85所示。(2)、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然后再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作。把量好的水225(精确±1ml)加入锅里,再加人称好的水泥450(精确±1g),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在第1个15s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人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ls以内。(3)、

31、胶砂制备后应立即进行成型。预先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装第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再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o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最后在试模上标记。2、试体养护(1)、脱模前的养护:将试模放人养护箱养护温度(20±3),相对湿度大于90。一直养护到规定的

32、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对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3条试体分在两个以上龄期内。(2)、脱模: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脱模应小心,以免损伤试体。对于已确定作为24h龄期试验的已脱模试体,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3)、水中养护:将编号的试体立即水平放在(20±1)水中养护,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体之间间隔和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注意:试体放置的箅子不宜用木料制成,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体,在养护期间换水,水量不够时可加水至恒定水位

33、。3、强度试验(1)、各龄期的试体必须按表1规定时间进行强度试验。表1测定时间与龄期的关系龄 期时 间龄 期时 间24h24h土15min7d7d土2h48h48h土30min28d28d士8h72h72h土45min(2)、试体从水中取出后,在强度试验前应用湿布覆盖。(3)、抗折强度测定:擦去试体表面的附着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杂物试体一个侧面放在抗折仪的支撑圆柱上,通过加荷,圆柱以(50±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记录抗折强度值(记录至0.1mpa)。(4)、抗压强度测定:抗折试验后的两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

34、具进行。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整个加荷过程中应以(2400±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记录抗压强度值(记录至0.1mpa)并进行水泥强度的计算:抗折强度:抗折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以一组3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3个强度值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抗压强度计算,精确至0.1mpa。以一组3个棱柱体上得到的6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6个测定值中有1个超出6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5个的平均数为结果。如果

35、5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应重做这组试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50。如温度偏高,将造成水泥标号的虚假,温度偏低,强度发挥慢,测试结果偏低。2、养护箱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90,养护水的温度为(20±1)。养护箱的篦板要经常检查是否水平,如不水平要及时调平,以防养护时试模中胶砂向低的一方流动,使试体出现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使试体强度测定结果不准确。3、iso基准砂: sio2含量不低于98的天然圆形硅质砂;4、水泥:当试验水泥从取样至试验要保持24h以上时,应把它贮存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

36、容器里,这个容器应不与水泥起反应。5、水:试验可用饮用水,仲裁试验或其他重要试验可用蒸馏水。6、抗折强度试验机要定期检查其灵敏度及抗折夹具的尺寸和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抗压试验机要定期检查其误差是否超出范围,一般误差不得超过±2。7、当抗压夹具不带球座时,抗压试验机应带球座,并保持灵敏、润滑、清洁、夹具上下压板的尺寸和要求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8、试体按编号和龄期从养护水槽中取出后,必须与原始记录本上的编号、日期一致,在强度试验前应用湿布覆盖,防止水分蒸发,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强度试验。七、砂的含水率实验:由样品中取500g的试样2份,分别放入已知质量的干燥容器(1 )中称量,记下每

37、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2 )。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3 )。结果处理与评定砂的含水率 wwc 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wwc=(m2m3)(m2m1)×100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八、砂的含泥量:1、取烘干的试样1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于水中。缓慢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mm的套筛(1.25mm筛放置在上面)上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实验前筛子的两面应

38、先用水湿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洗出的水清澈为止;3、水中洗剩留在筛子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种砂粒的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及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来冷却至室温,称试样的质量(1 )。4、试验条件及注意事项: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结果处理与评定砂的含泥量wwc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wwc=(m0m1)m

39、0×100 以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实验。九、砂的筛分析试验: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2、将孔径为5mm,2.50mm , 1.25mm , 0.630nnn , 0.315mm , 0.16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叠置(若试样为特细砂,应增加 0.080mm方孔筛一只),加底盘后,将试样倒人最上层 5.00mm筛内,加盖后,置于摇筛机上摇筛约10min(如无摇筛机,可改用手筛)。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用手于洁净浅盘上进行筛分,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

40、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的顺序进行,直到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各号筛的筛余量 在生产控制检验时不得超过下式的量:仲裁时,不得超过下式的量:式中:mr在一个筛上的剩余量(g ) ; d筛孔尺寸(mm )a筛的面积(mm2)。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余量。4、称量各筛筛余试样质量(精确至1g )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操作注意事项1、试验筛的质量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试验筛的规定。   2、烘箱温度能控制在105±5。&#

41、160;  3、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2.1所列的数字相比,除4.75mm和0.60mm筛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4、验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1)在烘干试样时,发生停电,试样仍放置于烘箱时,继续烘干至恒重。    (2)摇筛机因停电或发生故障,机筛可改用手筛。十、碎石的筛分实验:1、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按规定要求称取试样;2、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对于颗粒粒径大于20m

42、m的石子,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3、筛余的质量,精确至试样总质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十一、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试验:1、试样制备:将试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1规定的质量,称量(m0),然后筛分成表2所规定的粒级备用。表1 针、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质量最大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以上试样最小质量kg0.3123510表2 针、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粒级mm5101016162020252531.531.540片状规准仪上相对

43、应的孔宽mm35.27.2911.314.3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距mm1831.243.25467.885.82、按表2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3、对粒径大于40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大于40粒级颗粒卡口的设定宽度粒级40636380鉴定片状颗粒的卡口宽度20.628.6鉴定针状颗粒的卡口宽度123.6171.64、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质量(m1)。十二、混凝土稠度实验坍落度法: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

44、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 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馒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510s 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

45、应超过2.5min。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如试图 32 所示。 4、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需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次须换一次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以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作。 5、与坍落度试验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记在记录上。 (1)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三级:“上”:表示插捣容易;“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下”:表

46、示很难插捣。(2)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多”: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可使表面平整无蜂窝;“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3)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成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一侧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4)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

47、,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无”: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操作注意事项1、拌制前工具要用水润湿;2、拌制混凝土10分钟内要完成;3、混凝土装入坍落筒时,坍落筒要踏紧。4、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切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实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5、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6、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十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容重)测定:1、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容量筒质量,精确至50g。2、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根据拌和物的稠度而定。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

48、混凝土,用振动台振实为宜,坍落度大于70mm的混凝土用捣棒捣实为宜。采用捣棒捣实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几层装入与每层插捣次数。用5l容量筒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的插捣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cm2截面不少于12次计算。每层插捣应均匀分布在每层截面上,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混凝土的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插透本层到下一层的表面。每层插捣完毕后,可把捣棒垫在容器底部,将容器左右交替地颠击地面各15次。用振动台振实时,一次将混凝土装到高出容量筒筒口,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实过程中混凝土如果沉落到低于筒口,则要随时添加混

49、凝土,振动至混凝上表面出浆为止。3、用直尺刮齐筒口,将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刮去,使混凝土表面和筒口平齐,如有凹陷应补平。擦净容量筒外壁,用台秤称量总质量,精确到50g。操作注意事项 1、容量筒体应校正。校正方法:称量干燥的容量筒和玻璃板的质量,向容量筒内加水至接近上缘,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然后边加水边推移玻璃板把筒口盖住,并使玻璃板下不夹任何气泡。擦净容量筒和玻璃板外部的水分,称量容量筒、水和玻璃板的总重。计算两次称量之差(g),按下式计算出容器的体积(v), v=g(g ×a1)v-容量筒体积;g两次称量之差;2、用振动台振实时,一次将混凝土装到高出容量筒筒口,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

50、振实过程中混凝土如果沉落到低于筒口,则要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至混凝上表面出浆为止。十四、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1试件的制作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以同时制作同时养护同一龄期的三个试件为一组进行,每组试件所用的混凝土拌和物应由同一次拌合成的拌和物中取出,取样后应立即制作试件。试件尺寸按骨料最大粒径由表711选用。制作前应将试模涂上一层脱模剂。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将拌和物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至拌和物表面出现水泥浆为止,记录振动时间。振动结束时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坍落度大于70

51、mm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将拌和物分两次装入试模,每次厚度大致相等。插捣时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同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每层的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次100cm2截面积不应少于12次,见表711。插捣完毕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表7-11 不同骨料最大粒径选用的试件尺寸,插捣次数及抗压强度换算系数试件尺寸/mm骨料最大粒径/mm每层的插捣次数/次抗压强度换算系数100×100×10030120

52、.95150×150×15040251.00200×200×20060501.052、试件养护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用湿布覆盖表面,以防止水分蒸发,并应在温度为(20 ±5)的情况下静止2448h,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在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在标准养护室内试件应放在架上,彼此间隔为主020mm,并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试件。无标准养护室时,混凝土试件可在在温度为(20±3)的不流动水中养护,水的ph值不应小于7。同条件自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应覆盖表面。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

53、拆模时 间相同,拆模后,试件仍需保持同条件养护。3抗压强度实验 试件自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实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度发生显著变化。先将 试件擦干净,测量尺寸(精确至1mm),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并检查其外观。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计算承压面积。试件承压面的不平度应为每100mm不超过0.05mm,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o。将试件安放在下承压板上,试件的承压面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的中心应与实验机的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实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应连续均匀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54、c30时,取0.30.5mpa/s;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取0.50.8m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变形时,停止调整实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操作注意事项1、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以同时制作同时养护同一龄期的三个试件为一组进行,每组试件所用的混凝土拌和物应由同一次拌合成的拌和物中取出,取样后应立即制作试件。2、无标准养护室时,混凝土试件可在在温度为(20±3)的不流动水中养护,水的ph值不应小于7。3、加压过程中加荷速度要控制均匀。4、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以150mm×l50mm×l50mm试件为标准,其他尺寸的实验结果,均应换算成标准强度,

55、换算时乘以换算系数。十五、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试验:1按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拌制基准混凝土。2控制用水量,测定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达(80土l0)mm,记录此时的单位用水量m0。3按掺减水剂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制掺减水剂的混凝土。4控制用水量,测定掺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使掺减水剂混凝土的坍落度达(80土l0)mm,记录此时的单位用水量m1。5按上述试验步骤再重复做两批次。操作注意事项1、认真做好普通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外加剂最适应的掺量,通过28强度来确定最佳配合比。2、掺量准确,要准确按设计掺量掺加外加剂,使其误差控制在±2%之内。3、掺加均匀,一

56、定要设法使外加剂在整个拌和物中均匀分布,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局部过浓产生不良后果。十六、砂浆稠度实验:1、砂浆拌合物取样后,应及时试验,试验前应经人工进行翻拌,以保证其质量均匀。 2、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并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后,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吸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3、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4、拧开试锥滑杆的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

57、针对准零点上。 5、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待10s立即固定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上读出下沉深度,即为砂浆的稠度值。(精确至lmm)。(检查仪器砂浆拌合物倒入容器拌捣、浆面平整测定指针下沉深度判定稠度值记录。)操作注意事项1、拌和砂浆时间要注意控制,拌和前工具要用水润湿;2、砂浆稠度仪圆锥体在圆锥筒未装砂浆前一定要固定好,防止圆锥体下落损坏尖头。3、圆锥形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1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4、二次试验值之差如大于20mm,则应另取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十七、砂浆分层度实验:1、首先将砂浆拌合物按稠度试验方法测定稠度。2、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分层度筒内,待装满后,用木锤在容器周围距离大致相等的四个不同地方轻轻敲击12下,如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增加,然后刮去多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