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_第1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_第2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_第3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_第4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路桥渝万铁路土建中国路桥渝万铁路土建 3 3 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试验段施工方案编制: 复核: 审核: 20142014 年年 3 3 月月 1 1 日日目目 录录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2三、试验段目的三、试验段目的.3四、施工准备工作四、施工准备工作.3五、工期安排五、工期安排 .6六、测量工作、程序六、测量工作、程序.7七、过渡段的施工准备七、过渡段的施工准备 .7八、施工方案八、施工方案 .8九、质量保证措施九、质量保证措施.12十、安全保证措施十、安全保证措施.13十一、环境保护措施十

2、一、环境保护措施.15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1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设计图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4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客运专线区间路基设计图5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1-2009,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2-20097 新建铁路重庆至万州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 第一部分路基工程设计图1.21.2、编制原则、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部颁规范、规程和规则等

3、技术标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2、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承诺的工期、质量、安全等各方面要求,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该项目标的实现。 3、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各工序顺序,做到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4、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经济施工方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5、合理安排装载、运输、翻晒、平整、碾压等机械设备配套,确定经济合理的配套方式。6、建立健全质量管理

4、体系和制度,配备专职质检人员进行全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7、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境和水土保持,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施工工地”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中国路桥渝万铁路三标一分部管段起讫里程为D1K63+921.086D1K73+016.867、全长 9095.781m,共有区间路基 8 段、长 1834.104m,站场路基一段、长 1885m。路基工程起讫里程为 D1K64+120.188D1K70+806,共包含 8 段路基。路基分段工程如下表表示:编号编号名称名称起始里程起始里程终止里程终止里程中心里程中心里程长度长度(m

5、)(m)1区间路基D1K64+120.188D1K64+518.406D1K64+319.297398.22 2区间路基D1K66+027.668D1K66+050.000D1K66+038.83422.33 3区间路基D1K66+161.000D1K66+232.546D1K66+196.77371.55 4区间路基D1K66+341.454D1K66+390.000D1K66+365.72748.55 5区间路基D1K66+640.000D1K66+895.509D1K66+767.755255.51 6区间路基D1K67+660.140D1K68+059.500D1K67+859.820

6、399.36 7站场路基D1K68+414.300D1K70+300.000D1K69+439.0001885.78区间路基D1K70+385.000D1K70+564.347D1K70+474.674179.35 9区间路基D1K70+643.655D1K70+806.201D1K70+724.928162.55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计划在 D1K70+643.655D1K70+806.201 进行施工,试验段目的在于确定级配碎石的施工参数。三、试验段目的三、试验段目的1、确定本管段的填料,选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压实条件下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和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等工艺

7、参数2、 为了模拟本管段路基施工动态,了解施工程序,熟悉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重点、难点。3、 培训和检验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等机具操作人员的施工经验和工作能力。4、 检验我项目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机械设备等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及人员的协调能力。5、 了解机械的性能,功率及完好情况,检验试验段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6、通过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四、施工准备工作四、施工准备工作1)、填筑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前,由技术主管召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试验段每个施工人员都知道每道工序的操作。2) 、路基试验段人

8、员安排及分工施工现场负责人:张俊杰技术质量负责人:易坤质量安全工程师:吕鹤威现场技术员:刘运超试验负责人: 李百锁测量负责人: 冯瑞文3) 、报检程序检查项目按验标要求执行,现场技术员向技术质量部报检,质检员自检查合格后报检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抽检一个断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4) 、施工机械组合及有关规定A、各类机械不得偏载、超载。B、各类机械停机地面必须整理或铺垫于水平状态。C、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装时,回转半径内不得有人,向车辆装载时,应降低铲斗,严禁从驾驶室顶上越过。受场地限制时,宜用机退车进,车走机进的方式装运。D、司机应常检查机械的制动装置,确保其有效性,发现问题排除后方可

9、使用,严禁机械带病作业。E、经常保养、检查各类路基施工设备,以保持设备有较高的完好率、使用率。F、夜间施工时必须有照明设备和安全防护。机械设备一览表机械设备一览表5)试验、测量仪器主要仪器设备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数 量备注一试验仪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数量技术状况进场日期使用工点备 注1推土机山推 SD161 台良好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平场2压路机(20t)徐工 XSM2221 台全新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碾压3洒水车EQ1411 台全新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洒水4自卸汽车

10、CQ33004 台良好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运输5装载机徐工 ZL50G1 台良好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装料6挖机小松 PC300-71 台全新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装料7平地机天工 py1801良好2013-3-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摊铺整平8平地机TITAN3251良好2013-5-1站场路基D1K70+088D1K70+300摊铺整平1K30 承载板30cm1 套2轻便动力触探仪N101 套3灌砂仪5L1 套4环刀200cm310 个5烘箱105110

11、1 台6天平1/100g1 套7天平1/1000g1 套8台秤10kg1 套9磅秤100kg1 套10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光电式1 套11重型击实仪4.5kg 锤1 套12比重瓶100ml10 个13乙种比重计2 支14土工筛1 套15脱模器1 套16恒温恒湿箱2011 套二测量仪器1全站仪莱卡 TCR8021 套2水准仪苏光 DSZ-21 套3钢卷尺50m1 把4钢卷尺5m2 把五、工期安排五、工期安排路基试验段拟在天气较好的期间进行,初步拟定工期安排计划如下:施工准备阶段:2014 年 3 月 10 日2014 年 3 月 16 日;施工阶段: 2014 年 3 月 17 日2014 年 3

12、月 18 日;成果整理阶段:2014 年 3 月 19 日2014 年 3 月 20 日。六、测量工作、程序六、测量工作、程序为了确保路基试验段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架子队技术人员、测量人员负责路基试验段的施工测量、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以便尽快完成路基试验段工作。1、测量准备1) 人员具体分工如下:观测:康瑞计算:冯瑞文前后视:黄秋雨2) 测量控制依据采用 D1K700+300 附近的 CP点。2、测量程序从 2014 年 2 月 7 日开始,2014 年 2 月 13 日结束,每层测量程序为:测底面高程松铺后高程基床以下路基填筑高程基床底层填筑高程基床表层填筑高程。 (碾压到试验检测要求)七、

13、试验段段的施工准备七、试验段段的施工准备1.基底处理对基床以下路堤进行清理,做到基坑底部无先期施工中所产生的垃圾及松土(杂土)。2.测量放样测放过渡段位置中线和填筑边线。为保证路肩压实质量,放样时每侧按 50cm 加宽。并根据技术交底放样出级配碎石填筑范围。3、填料标准百年洪水位(320.00)以上路堤、基床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 3%水泥,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 5%水泥。级配碎石全部厂制集中生产,技术要求有:a、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满足下表方孔筛边长(mm)0.10.51.77.122.431.545过筛质量百分率(%)0-117-3213-4641-7567-9182-100100b、基床表层级

14、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 D154D85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c、在粒径大于 22.4mm 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不少于 30%。d、粒径大于 1.7mm 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 30%,且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 6%。e、颗粒小于 0.5mm 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 25%,塑性指数小于 6。f、不得含有粘土及其他杂质。八、施工方案八、施工方案8.1 施工工艺1 1、填筑、填筑基床以下路堤达到验标要求后,开始进行基床表层填筑。1) 由路基架子队测量人员负责测量工作,采用在两端立杆引桩保护的措施,随时控制并恢复试验段中线,确保中线

15、准确。由技术员按 5m 的间距在已整平压实的基底上用石灰撒线布置方格网。同时测量各网格交叉点的高程,记录为底面高程。2)第一层摊铺整平:计划松铺厚度 25cm、27cm、29cm,为便于控制松铺厚度,经过计算每格方格网面积为 25 m2,设置每方 5m5m,每个方格填料 1 车(由卸时装载机控制) 。车运料,现场设一名专人负责指挥依次倒料,上料结束后,用平地机摊铺,人工配合找平。填料时用竹签做标记,用插入法和边桩控制松铺厚度并做成 4的横坡。摊铺时随机取样,用炒干法现场进行含水量检测,现场检测的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比较偏差,规定允许偏差在-2+2%之内。如大于最佳含水量,则采取摊铺晾干等方法,如

16、低于最佳含水量,则进行洒水湿润。3)测量放线布网格:在松铺整平的填料上放线撒石灰布网格。网格布完后,测每个网格交叉点的高程,记为第一层的松铺高程。网格形式和高程测量顺序上述执行测量程序。4)碾压填料在整平后,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厚度和平整程度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碾压。先用推土机对表面进行预压,然后再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压路机吨位采用 20t。按试验检测标准选择四个断面(12 个点)检测孔隙率 n,孔隙率如果满足基床以下路基填筑设计要求,测量其压实高程,并记录测量数据。检测完成后,若实验数据不合格,再进行碾压,初步确定 2 遍,第一遍强振,第二遍静压,按试验检测标准选择四个

17、断面(12 个点)检测孔隙率 n,孔隙率如果满足基床底层填筑设计要求,测量其压实高程,并记录测量数据。压路机行走速度:不大于 2km/h。碾压方式: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横向重叠压实 1/3 轮的长度,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碾压长度不小于 2m,并对路肩部分加强碾压,确保边坡碾压密实,做到不漏压,不留死角,确保碾压均匀。2 2、填料来源及摊铺、填料来源及摊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填筑前由测量队进行放样,放出线路的中桩,再根据边线位置标高计算出线路宽度,然后放样出边桩,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填筑区长度、宽度、厚度计算出级配碎石填筑方量。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中

18、覆盖彩条布,以防水份蒸发和环境污染。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的路堤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技术标准层号松铺厚度碾压遍数压实标准备注45126cm6分别按天然、最佳调整含水量。45228cm6分别按天然、最佳调整含水量。4330cm5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压实标准:K30150 MPa/m,动态变形模量 Evd40 Mpa,孔隙率 n28%分别按天然、最佳调整含水量。63 3、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完成原料摊铺后,由试验人员进行原料的含水率测量。测定含水

19、率后如含水率大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晾晒;如含水率小于最优含水率,则进行喷雾器进行洒水。并在洒水或晾晒过程中对填料的含水率继续进行监测。直到填料的实际含水率达到比最优含水率大 1%-2%后方进行下道工序。级配碎石摊铺后,使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摊铺。摊铺过程中继续对级配碎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测,采取洒水等措施保证级配碎石在摊铺过程中满足最优含水率;同时对初步完成拌和的区域采用滴定法进行试验检测水泥含量。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 2h 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级配碎石摊铺时记录好摊铺时间,如果断面过大导致在终凝时间内无法完成施工,应总结时间减少每次施工的断

20、面长度,或增加摊铺机械。集料摊铺后使用平地机对填料进行修整、整平,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中间高两侧低的路拱。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震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且表面无明显的轮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 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5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 2.0m。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 2 米范围内,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级配碎石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

21、应进行养生,使级配碎石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 7 天。养生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并配合洒水车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勿使集料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级配碎石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8.2 压实检测检测要求根据验标要求,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按下表规定三项指标控制指标地基系数 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压实系数 K压实质量190550.97检测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 3 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 1m 处左、右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

22、每填高约 30cm 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 3 点,其中 1 点应靠近桥台后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 60cm 检验地基系数 2 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 2m 处 1 点,路基中部 1 点。九、质量保证措施九、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开工必优”为起点,强化质量意识。2.施工时严格按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3.配齐有关人员,做到现场指挥、作业人员质量责任明确。4.路基填筑时,严格控制填料质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选择合适的压实时间。5.在现场试验时,认真、及时地填写试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以保证填方试验段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6.严格报检制度,对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必须及时报监理

23、工程师检查。7.虚心接受监理单位及业主提出的指导意见,积极请教完善质量保措施。8.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职工从事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9.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健全各项机械管理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10.各级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坚持技术复核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工程质量。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全过程跟踪检查。十、安全保证措施十、安全保证措施1.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健全施工现场意外伤害应急预案,认真学习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树立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按施工规范严格操作规程,文明施工。2.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范性的文件等的要求。3.建立健全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安全保证体系,队部选配懂业务、事业心强、具有上岗资格证书和足够经验的安全工程师担任安全监督,责任到人,挂牌作业,及时发现工地不安全隐患,制止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各种操作。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电力线路布设规范,严禁乱接电力线及违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