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统计手法(自己汇总,总表)_第1页
七大统计手法(自己汇总,总表)_第2页
七大统计手法(自己汇总,总表)_第3页
七大统计手法(自己汇总,总表)_第4页
七大统计手法(自己汇总,总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查检表查检表柏拉图柏拉图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图层别法层别法直方图直方图管制图管制图散布图散布图关联图关联图系统图系统图亲和图亲和图矩阵法矩阵法PDPC法法矩阵资料矩阵资料解析法解析法愚巧法愚巧法甘特图甘特图雷达图雷达图推移图推移图箭条图箭条图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柱状图柱状图饼状图饼状图QC 7QC 7大手法简介大手法简介手手法法图形图形用途用途备注备注特特性性要要因因图图分类清楚分类清楚1.1.管理管理. .教育用教育用2.2.改善改善. .解析用解析用3.3.源流管理用源流管理用4.4.现场操作标准用现场操作标准用可以运用反转法,可以运用反转法,由找要因变换为由找要因变换为找对策方法找对策方法

2、柏柏拉拉图图重点把握重点把握 100%100%1.1.决定改善目标决定改善目标2.2.明了改善的效果明了改善的效果3.3.掌握重点分析掌握重点分析能够以前几项为能够以前几项为改善的要点,可改善的要点,可忽略最后几项,忽略最后几项,即常说的即常说的“前三前三项项”原则原则查查检检表表简易有效简易有效1.1.日常管理用日常管理用2.2.收集数据用收集数据用3.3.改善管理用改善管理用帮助每个人在最帮助每个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必短时间内完成必要之数据收集要之数据收集层层别别法法比较作用比较作用1.1.应用层别区分法,应用层别区分法,找出数据差异的因找出数据差异的因素而对症下药素而对症下药. .2.2.

3、以以4M4M之每之每1M1M进行进行层别层别借用其他图形,借用其他图形,本身无固定图形本身无固定图形散散布布图图相关易懂相关易懂1.1.了解两种因数或了解两种因数或数据之间的关系。数据之间的关系。2.2.发现原因与结果发现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的关系应用范围较受限应用范围较受限制制管管制制图图趋势明朗趋势明朗1.1.掌握制程现况的掌握制程现况的品质品质2.2.发现异常及时采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行动取行动现实生产中,使现实生产中,使品质稳定的一种品质稳定的一种管制情报管制情报直直方方图图了解品质了解品质1.1.了解分布了解分布2.2.了解制程能力了解制程能力3.3.与规格比较与规格比较4.4.批品质情况监

4、测批品质情况监测了解一批品质之了解一批品质之好坏好坏查检表的定义n查检表的分类n为何要用查检表n实际演练(一)查检表的定义 系统地系统地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和和累积资料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二)查检表的分类查查检检表表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查检用查检表:查检用查检表:把数据分类成数个项目,以符号、数字记录作为分把数据分类成数个项目,以符号、数字记录作为分析问题及改善的图或表。析问题及改善的图或表。把非做不可、非查检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把非做不可、非查检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

5、点检顺序列出,逐一点检,记录的图或表。出,逐一点检,记录的图或表。 按功能分类按功能分类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记录用(改善用)查检表:温度不足温度不足|压力不足压力不足| |转速不足转速不足| | |时间不足时间不足| |其他其他| |C C项目项目地区地区1线1线2线2线 机台 机台A AB BC CA AB B点检顺序点检顺序点检项目点检项目点检结果点检结果1 1刷牙刷牙2 2洗脸洗脸3 3吃早餐吃早餐4 4携带必备物品携带必备物品5 5服装仪容服装仪容6 6公事包公事包7 7大门钥匙大门钥匙查检用查检表:查检用查检表:(三)为何要用查检表有效解决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依依据据事事实实收集收集

6、资资料料避免避免观观察察与与分析同分析同时进行时进行之之KKDKKD的管理方式。的管理方式。以以记录记录代替代替记忆记忆, ,使观察使观察深入。深入。避免避免收集收集资料时资料时,渗渗入情入情绪文字叙述绪文字叙述等等不不具体明确具体明确因素。因素。 (三)实地演练5/25/35/45/55/65/95/10 5/11 5/12 5/13 合计合计故障率故障率()()热交换器堵塞热交换器堵塞04748081003440.10氯水分离器感应氯水分离器感应探针水氯附着探针水氯附着5008060056300.07水环式压力下降水环式压力下降无法预知无法预知01000080060240.06氯水分离器浮

7、筒氯水分离器浮筒作动不良作动不良6050005000160.04其他其他020040030090.02合计合计11161212121413131191230.29总运转时间总运转时间350251154852460648203374506551192955284442252故障率()故障率()0.310.310.250.260.250.410.260.250.370.320.29项目项目日期日期改善前数据收集:改善前数据收集:日期:日期:5/25/13收集人:黄沐祥单位:包收集人:黄沐祥单位:包降低降低TBA/9 300A线充填机环式压缩机压力异常故障率线充填机环式压缩机压力异常故障率台湾杨梅总

8、厂智力圈台湾杨梅总厂智力圈层别法的定义n层别之对象及项目别n层别法之用途n层别法之应用n实际演练 依原料别、机器别、人员别、工作方法别、时间依原料别、机器别、人员别、工作方法别、时间别等分别收集数据,并进一步加以整理,以找出其间别等分别收集数据,并进一步加以整理,以找出其间差异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或分层法。差异的方法,称为层别法或分层法。(一)层别法的定义(二)层别法之对象及项目别2.作业员层别项目别层别项目别上下午别、日夜别、小时别、日期别、周别、旬别、月别、年别人员别、年龄别、经验年数别、男女别、班别、线别、教育程度别对象对象1.时间3.顾客国内外别、对象别、经销商别、零售商别4.部门(单位

9、)生产部别、采购部别、行政部别、研发部别、资财部别5.机械别(设备别)机型别、机种别、场所别、性能别、年份别、工具别、新旧别、生产线别6.作业方法、作业条件温度别、压力别、速度别、湿度别、作业时间别、作业方法别、批别、人机别、方式别、流程别7.原材料供应商别、厂牌别、制造批别、材质别、存储时间别、存储场所别、采购时间别8.测量人员别、仪器别、方法别、环境别、地区别9.查检查检员别、查检场所别、查检方法别、查检站别10.环境气候气温别、温度别、天气别、照明别、干湿季别、气压别11.地区国内外别、国家别、省市县别、区域别12.其他新旧比较别、良品不良品别、包装别、搬运方法别、标准品或样品别(三)层

10、别法之用途 收集后之数据记忆层别分类,经过整理与收集后之数据记忆层别分类,经过整理与分析,以发现其间的差异,便于比较成效。分析,以发现其间的差异,便于比较成效。问题显问题显在化在化比较比较层层別別缩缩小小问题范围问题范围比较比较层层別別 发发 现现 问问 题题 明明 确确 问问 题题 原原 因因 分分 析析提出对策与实施提出对策与实施 效效 果果 确确 认认标准化与检讨标准化与检讨改善前、中、改善前、中、后比较后比较层层別別对对策策评价评价比较比较层层別別掌握重要要因掌握重要要因比较比较层层別別透透过过比比较较改改进进本期缺本期缺点与订定未来方向点与订定未来方向 层层別別(四)层别法的应用(1

11、 1)在收集数据或使用查检表时,必须)在收集数据或使用查检表时,必须先作层别才有意义,才能做进一步的解析先作层别才有意义,才能做进一步的解析,才能取得更多的情报。,才能取得更多的情报。(2 2)层别法无固定之图形,必须与其他)层别法无固定之图形,必须与其他QCQC手法作应用,如特性要因图、柏拉图、手法作应用,如特性要因图、柏拉图、直方图、散布图、管制图等,方能发挥直方图、散布图、管制图等,方能发挥效用。效用。主机板主机板金手指金手指其他其他/NP孔漏刮孔漏刮SMD间距不足间距不足/Note BookRing不够大不够大/侧点漏做侧点漏做/小小 计计/其其 他他161610104 44 4/18

12、161442121086不良现象不良现象料号形态料号形态0(五)实地演练现况分析:现况分析:(1 1)何谓伺服机构:供应充填机冰水(冷却水)、双氧水、)何谓伺服机构:供应充填机冰水(冷却水)、双氧水、 蒸馏水、液压油、润滑油、蒸馏水、液压油、润滑油、AirAir、包材之各部结构,、包材之各部结构, 统称为充填机伺服机构统称为充填机伺服机构(2 2)生产线别伺生产线别伺服机构故障服机构故障率统计分析率统计分析线别线别项目项目TBA/9TBA/9300线300线TBA/9TBA/9TBA/19TBA/19250线250线330线330线冰水供给机构冰水供给机构1111118888333316516

13、50.040.04合计合计故障率()故障率()2322320.060.06包材供给季候包材供给季候787845454242双氧水供给机构双氧水供给机构10810818180 0液压油供给机构液压油供给机构60601818111121210 01261260.030.0389890.020.0254540.010.01蒸馏水供给机构蒸馏水供给机构22220 00 022220.010.01润滑油供给季候润滑油供给季候3333合计合计4424422102108686运转时数运转时数221101221101 10197110197182912829120.210.210.100.107387380.

14、180.1840598440598450500.010.01结论:同属于TBA/9型的300线与250线伺服机构故障率较高,因结论:同属于TBA/9型的300线与250线伺服机构故障率较高,因此针对此两线再探讨此针对此两线再探讨收集人:黄淋详收集人:黄淋详单位:min单位:min日期:90.990.11日期:90.990.11故障率()故障率()0.200.20Air供给机构Air供给机构303020200 01、问题点掌握现状2、原因与结果之关系3、解析层别相关管制图4、采取对策5、效果确认6、标准化管 理7、残留问题进步率:50异常采取处置QC 七手法七手法例:方便面质量控制点不良率收集各

15、种不良率如下表整理数据J2%I3%K5%B6%C7%G8%D9%E10%A11%F17%H22%0%2%4%6%8%10%12%14%16%18%20%HFAEDGCBKIJ工位HFAEDGCBKIJ不合格数18151098765432制造数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不合格率18%15%10%9%8%7%6%5%4%3%2%备注:a.克重b.切料c.少料d.夹料e.单包料f.空包 g.连刀h.夹生i.焦面j.脏面k.异物QC 工具之三统计技术应用方法系列控制图管制图的简要说明管制图的简要说明 管制图管制图(Control Chart)是对过程或制程中各是

16、对过程或制程中各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也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也叫控制图。叫控制图。管制图及相关概念的介绍管制图及相关概念的介绍产产 生生 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的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单纯依靠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改进质量管理方式。于是,英、美等国开始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事后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 1924年,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休哈特博士提出将3Sigma原理运用于生产过程当中,并发表了著名的“

17、控制图法”,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作用作用1、确保制程持续稳定、可预测。2、提高产品质量、生产能力、降低成本。3、为制程分析提供依据。4、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作为采取局部措 施或对系统采取措施的指南。控制图的益处是了解过程变差并帮助达到统计控制状态的有效工具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其性能是可以预测的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减少普通原因变差和改进过程的中心线(目标)来进一步改进通过区分变差的特殊原因和普通原因,为人们就任何问题应采取适当的局部措施还是要求采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管制图的应用是贯彻预防原则的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的

18、重要工具。可以直接控制过程,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1984年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调查了115家日本各行各业的中小型工厂,发现平均每家工厂采用137张管制图。我们不追求管制图数量的多少,但使用管制图的张数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程度。因为管制图越多,受控制的因素就越多,参与科学控制的人就越多,组织的质量意识就越强统计制程管制统计制程管制(Statistical Process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Control简称简称SPC)SPC)是利用抽样所得之样本数据是利用抽样所得之样本数据, ,来监视制程之状态来监视制程之状态, ,在必要时采取调整制程参数之

19、行动在必要时采取调整制程参数之行动. .以降低产品以降低产品质量之变异性质量之变异性. .为任何场所之计划收集之数据为任何场所之计划收集之数据, ,以各种统计分析以各种统计分析及管制图之处理及管制图之处理, , 分析分析, ,计算计算, ,图示及列表在制程图示及列表在制程管制系统中提供绩效报告管制系统中提供绩效报告, ,已达成预先防止已达成预先防止, ,避免避免浪费的管制目的浪费的管制目的. .定义定义SPC术语解释术语解释名称解释平均值(X)一组测量值的均值极差(Range)一个子组、样本或总体中最大与最小值之差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

20、样值(例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或字母s(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中位数 x将一组测量值从小到大排列后,中间的值即为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一般将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单值(Individual)一个单个的单位产品或一个特性的一次测量,通常用符号 X 表示。名称解释中心线(Central Line)控制图上的一条线,代表所给数据平均值。过程均值(Process Average)一个特定过程特性的测量值分布的位置即为过程均值,通常用 X 来表示。变差(Variation) 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特殊原因(Spec

21、ial Cause)一种间断性的,不可预计的,不稳定的变差根源。有时被称为可查明原因,它存在的信号是:存在超过控制限的点或存在在控制限之内的链或其它非随机性的图形。名称解释普通原因(Common Cause)造成变差的一个原因,它影响被研究过程输出的所有单值;在控制图分析中,它表现为随机过程变差的一部分。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是指按标准偏差为单位来描述的过程均值和规格界限的距离,用Z来表示。移动极差(Moving Range)两个或多个连续样本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管制图类型管制图类型计量型数据X-R 均值和极差图计数型数据P chart 不良率管制图 X-均值和标

22、准差图nP chart 不良数管制图X -R 中位值极差图 C chart 缺点数管制图 X-MR 单值移动极差图 U chart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制程控制系统制程控制系统 有反馈的过程控制系统模型 过程的呼声 人 设备 材料 方法 产品或 环境 服务 输入 过程/系统 输出 顾客的呼声我们工作的方式/资源的融合统计方法顾客识别不断变化的需求量和期望管制图与正态分布质量数据的正态分布特征:特征:1、对称钟型;2、只有一个高峰、以平均数(或x)的纵坐标为对称轴的对称曲线;3、对称轴将曲线面积等分。质量数据的正态分布特性:特性:4、数据以平均数为中心点,向左右两侧对称分布;5、平均数、中位数等于

23、;在处出现的最多,左右两侧逐渐减少;6、是因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的一个曲线系统。质量数据的正态分布特征值分布参数的意义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管制图之种类虽然很多,但都是以同样之统计原理为出发点.假设有群体,其平均值为 ,标准差为,如图,抽取一个样本x时,其值会小于-3 或大于+3之机会为0.27% ,x值在+k与-k之间称为机率+k- k99.73%99.73%95.45%95.45%68.26%68.26% 当一分配经证实为一常态分配时,则算出此常态分配之标准差及平均值后 其特性可用下列图表说明k在内机率在外机率0.6750.00%50.00%168.26%31.74%1.9695.00%5.00%

24、295.45%4.55%2.5899.00%1.00%399.73%0.27%管制图是以3个标准差为基础,换言之,只要群体是常态分配,从群体中抽样时,每10000个当中即有27个会跑出3之外,亦即每1000次中约有3次机会超出3范围,吾人认为此三次是因机遇原因跑出界线而不予计较 管制圖之管制界限係將分配圖形 90轉向, 在平均值處作成管制中心線(Central line 簡稱CL) 在平均值加三個標準差處作成管制上線(Upper Control limit簡稱UCL) 在平均值減三個標準差處作成管制下線(Lower Control limit簡稱LCL)UCL90 CL LCL管制界限之构成变

25、差的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普通原因:是指过程在受控的状态下,出现的具有稳定的且可重 复的分布过程的变差的原因。普通原因表现为一个稳 系统的偶然原因。只有过程变差的普通原因存在且不 改变时,过程的输出才可以预测。 (导致系统误差) 特殊原因:(通常也叫可查明原因)是指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 程的变差的原因,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 过程的分布改变。只用特殊原因被查出且采取措施, 否则它们将继续不可预测的影响过程的输出。 (导致随机误差) 每件产品的尺寸与别的都不同 范围 范围 范围 范围但它们形成一个模型,若稳定,可以描述为一个分布 范围 范围 范围分布可以通过以下因素来加以区分 位置 分布宽度

26、 形状 或这些因素的组合如果仅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 目标值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布并可预测。 预测 时间 范围 目标值线如果存在变差的特殊原因,随着时间的推 预测移,过程的输出不稳定。 时间 范围过程控制与过程能力过程的分类 控制满足 要求受控不受控可接受1类3类不可接受2类4类过程控制过程控制 受控 (消除了特殊原因) 时间 范围 不受控 (存在特殊原因) 过程能力过程能力 受控且有能力符合规范 (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差已减少) 规范下限 规范上限 时间 范围 受控但没有能力符合规范 (普通原因造成的变差太大)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 局部措施局部措

27、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特殊原因通常由与过程直接相关的人员实施通常可纠正大约15%的过程问题对系统采取措施对系统采取措施通常用来消除变差的普通原因几乎总是要求管理措施,以便纠正大约可纠正85%的过程问题管制图建立步骤管制图建立步骤: :w 1.1.选择质量特性选择质量特性w 2.2.决定管制图之种类决定管制图之种类w 3.3.决定样本大小决定样本大小, ,抽样频率和抽样方式抽样频率和抽样方式w 4.4.w 5.5.计算管制参数计算管制参数( (上上, ,下管制界线等下管制界线等) )w 6.6.持续收集数据持续收集数据, ,利用管制图监视制程利用管制图监视制程管制图的绘制管制图选定原则:管制图之选

28、定 資料性質? 样本大小 n2?中心線CL 之性質?n 是否比較大?数据是不良数或缺点数?n 是否一定?單位大小,是否一定?計量值計數值n=1n 1 xxn = 2 510 n 25 X - 圖 X -R 圖 X -Rm 圖 一 定不 一 定Pn 圖 P 圖 C 圖 圖 不一定一 定X -R 圖 不良數缺點數计量型数据控制图计量型数据控制图 与过程有关的控制图 计量单位:(mm, kg等) 过程 人员 方法 材料 环境 设备 1 2 3 4 5 6结果举例控制图举例螺丝的外径(mm)从基准面到孔的距离(mm)电阻()锡炉温度(C)工程更改处理时间(h) X图 R图均值和极差图(均值和极差图(X

29、-RX-R) 1、收集数据、收集数据 以样本容量恒定的子组形式报告,子组通常包括2-5件连续的产品,并周性期的抽取子组。 注:注:应制定一个收集数据的计划,将其作为收集、记录及描图的依据。应制定一个收集数据的计划,将其作为收集、记录及描图的依据。1-1 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选择子组大小,频率和数据 1-1-1 子组大小子组大小:一般为5件连续的产品,仅代表单一刀具/冲头/过程 流等。(注:注:数据仅代表单一刀具、冲头、模具等 生产出来的零件,即一个单一的生产流。) 1-1-2 子组频率子组频率:在适当的时间内收集足够的数据,这样子组才能 反映潜在的变化,这些变化原因可能是换班/操作人 员更

30、换/材料批次不同等原因引起。对正在生产的产 品进行监测的子组频率可以是每班2次,或一小时 一次等。 1-1-3 子组数:子组数:子组越多,变差越有机会出现。一般为25组,某厂制造某产品某厂制造某产品, ,为控制其质量为控制其质量, ,选定重量为管制项目选定重量为管制项目, ,并决定以并决定以X-RX-R管制图来管制该制程的内径量度管制图来管制该制程的内径量度, ,并于并于每小时随机抽取每小时随机抽取5 5个样本测定个样本测定, ,共收集最近制程之数据共收集最近制程之数据125125个个, ,将其数据依测定顺序及生产时间排列成将其数据依测定顺序及生产时间排列成2525组组, ,每组样本每组样本5

31、 5个个, ,每组样数每组样数5 5个个, ,记录数据如下记录数据如下: :实例:樣本組X1X2X3X4X5140403843412404239393934239414340440403942415423942434064341414041743383742418374343354094039424144样本组X1X2X3X4X510394141363811404442403912433839414213384036394114363539383915403940394816424646474717364043414318373940384219403739394320474039364021

32、4037404342样本组X1X2X3X4X5223939394045233133353935244040404142254644414139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和极差)和极差R 对每个子组计算:对每个子组计算: X=(X1+X2+Xn)/ n R=Xmax-Xmin 式中:式中: X1 , X2 为子组内的每个测量值。为子组内的每个测量值。n 表示子组的样本容量表示子组的样本容量样本组12345678各组平均数40.439.84140.441.241.241.239.6R53434268样本组1011121314151617各组平均数394140.638.837.44

33、1.245.640.6R55554957样本组1819202122232425各组平均数39.239.640.440.440.434.640.642.2R561166827计算控制限计算控制限 首先计算极差的控制限,再计算均值的控制限 。 2-1 计算平均极差(计算平均极差(R)及过程均值()及过程均值(X) R=(R1+R2+Rk)/ k(K表示子组数量)表示子组数量) X =(X1+X2+Xk)/ k 2-2 计算控制限计算控制限 计算控制限是为了显示仅存在变差的普通原因时子组的均 值和极差的变化和范围。控制限是由子组的样本容量以及反 映在极差上的子组内的变差的量来决定的。 计算公式:计算

34、公式: UCLx=X+ A2R UCLR=D4R LCLx=X - A2R LCLR=D3R 計算如下:X=40.264 R=5.48查表:当N5时,A2、D3、D4 的值注:注:式中A2,D3,D4为常系数,决定于子组样本容量。其系数值 见下表 :n2345678910D43.272.572.282.112.001.921.861.821.78D3?0.080.140.180.22A21.881.020.730.580.480.420.340.340.31 注:注: 对于样本容量小于7的情况,LCLR可能技术上为一个负值。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下控制限,这意味着对于一个样本数为6的子组,6个“同样

35、的”测量结果是可能成立的。 X管制图上下限:CL= =40.264UCL= + A2 =43.4249LCL= - A2 =37.1031R管制图上下限:CL= =5.48UCL= =11.5867LCL= =0R管制图分析结论在管制图中有第16个及第23个样本组的点分别超出管制上限及管制下限,表示制程平均发生变化,而R管制图并无点超出界限或在界限上,表示制程变异并未增大.P管制图管制图 P图是用来测量在一批检验项目中不合格品(缺陷)项目的百分数。 计数型数据控制图计数型数据控制图运用条件:1.产品不是良品就是不良品2.抽样放回3.彼此独立进行样品不良率计算公式为: P=标准差公式为: S=上

36、下限計算公式如下:管制上限(ucl): = +3 ( 为平均不良率,n为样本数)中心线(cl) :管制下限(lcl) = -3 如果下限计算结果可能为负数,因为二项分配并不对称,且其下限为零,故当管制下限出现小于零的情况,应取0表示.平均不良率应用加权平均数来计算(用不良数总数与全体的样本总数之比).例例: :某某厂生产的厂生产的食品食品包装袋包装袋, ,检验其底部是检验其底部是否有破损即包装为不良品否有破损即包装为不良品, ,取取3030个样本个样本, ,每个样本数为每个样本数为5050个个, ,这些样本是在机器每这些样本是在机器每天三班制的连续工作每半小时取一次而天三班制的连续工作每半小时

37、取一次而得得. . 樣本不良數樣本數不良數樣本不良數1811521102161224221839131223154141472415510151325266121692617715176271288185286910191329810520113010计算结果如下:平均不良率P= =0.233(CL)用P当真实过程不合格的估计值,可以计算管制上限和下限,如下: UCL=P+3 =0.412 LCL=P- 3 =0.054P管制图如下:分析结论 由管制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来自样本12及25的两点超出管制上限,故制程是在非管制状态,必须进一步探讨是否有异常原因.分析样本12得知,在这半小时里,有一批新

38、进的包装袋被使用,所以这异常的现象是由于新原料加入引起.而在样本25那半小时,有一个没有经验的员工在操作此机器,而使样本25有这么高的不良率.管制状态,意指制程安定,管制状态也称安定状态.我们无法知道制程的真正状态,只能对制程的某种特性值收集数据,将其绘在管制图上,由管制图来观察制程的状态.在判定制程是否处于管制状态,可利用以下基准:1. 管制图的点没有逸出界外.2.点的排列呈随机现象.在正常管制的状态下,管制图上的点子应是随机分布,在中心线的上下方约有同数的点,以中心线近旁为最多,离中心线愈远点愈少,且不可能显示有规则性或系统性的现象.管制图的判读判判 稳稳 准准 则则判判 异异 准准 则则

39、 点出界就判异常点出界就判异常 界内点排列不随机界内点排列不随机 (8项准则)项准则)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1:(1界外界外)有点在A区以外者。ABCCBAUCLLCL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2:(2/3 A)3点中有2点在A区或A区以外者。ABCCBALCLX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3:(4/5 B)5点中有4点在B区或B区以外者。ABCCBAUCLLCL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4:(6 连串连串)连续6点持续地上升或下降者。ABCCBAUCLLCL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5:(8缺缺C)有8点在中心线之两侧,但C区并无点子者。ABCCBAUCLLCL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6:(9 单侧单侧)连续9点在C区或C区以外者。A

40、BCCBAUCLLCL检定规则检定规则 7:(14升降升降)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者。ABCCBAUCLLCL检定规则检定规则8:(15C)连续15点在中心在线下两侧之C区者。ABCCBAUCLLCL读图:读图:制程能力分析制程能力分析概念概念:指过程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目的目的: 减小质量波动、减小缺陷率、节约成本。质量因素质量因素: (5M1E) 人、机、料、法、环、量6=(T=(TU U-T-TL L)/ )/ 6 T T:为技术公差的幅度:为技术公差的幅度 T TU U、T TL L分别为上、下公差界限。分别为上、下公差界限。为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总体标准差。为质量特性值分布的总体

41、标准差。6=(T=(TU U-T-TL L)/ )/ 6制程能力指数制程能力指数CP值的评价标准值的评价标准 Cp制程能力判断 处 置 1.67A太佳制程能力太好,可酌情加严规格;或考虑简化管理与降成本1.33 1.67B合格理想状态,继续维持1.00 1.33 C警告制程能力尚可,但接近1.0时要注意0.67 1.00 D不足有不良品产生,需作全数选别,制程需妥善管理及改善之必要.0.67E严重不足应采取紧急措施,改善品制裁并追究原因,必要时规格再作检讨.QC 七手法讲义七手法讲义例:我公司生产的东三福红牛面,了解目前该工艺流程的稳定性.1.选取需控制的质量特性 克重偏差为所控制点 2.选择

42、适合的控制图种类 低克重为计量值特性值, 选 XBARR控制图 3.确定样本容量和抽样间隔 连续抽取100个样品 4.收集记录数据 设计记录表 ,记录 25 组数据5.计算样本统计量 XBAR, R6.计算控制界限 中心值CL=95.2 XBAR图 上管理界限=95.2+0.577*6.48=99.91 下管理界限=29.86-0.577*6.48=90.47 中心值CL=95.2 R 图 上管理界限=2.115*6.48=14.7874 下管理界限=0*27.44=07.画控制图 确定坐标,画入控制线 XBAR,R 描点, 观察点的排列,发现异常作标记步骤 内 容QC 七手法七手法控制图系数

43、选用表nA2D4D3m3A2d223456789101.8801.0230.7290.5770.4830.4190.3730.3370.3083.2672.5752.2822.1152.0041.9241.8641.8161.7770.0000.0000.0000.0000.0000.0760.1360.1840.2231.8801.1870.7960.6910.5490.5090.4300.4100.3601.1281.6932.0592.3262.5342.7042.8472.9703.087QC 七手法七手法QC 工具之四柏拉图(排列图)QC 七手法七手法QC 七手法七手法 例1.以下是

44、我公司一周内粉包抽测不良的记录,根据统计的数据, 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 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合计项目料包不良 包装不良异物 空气包,少面面身问题其他不良数检查数101181295015181614178045562224434318322341433433163943384238200800800800800800800QC 七手法七手法步骤1:按发生次数的顺序(由大至小,有其他项者无论是否为最小,一律置放于最后)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中。不良分析表项目不良数克重不良80包装打折50压力不足22 比例失调18原料异常14其他16合计200QC 七手法七手法步骤2:计算累计不良数(累计次

45、数、累计损失额)、百分比及累计百分率。项目不良数 累计不良数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克重不良80804040包装打折501302565压力不足221521176比例失调18170985原料异常14184792其他152008100合计200100柏拉图分析表步骤3: 建立坐标轴,以左纵轴表示不良数,右纵轴表示百分比,横坐标轴表示不良项目,根据累计不良数绘制成柱型图,将累计的不良数或百分率以直线连接。以上即绘制成柏拉图。QC 七手法七手法50100%100501502000克重不良 包装打折压力不足 空气包,少面面身问题其他调味料包不良情况统计图调味料包不良情况统计图QC 七手法七手法例2.上半年

46、我公司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并记录如下。 请按照柏拉图绘制方法,制出柏拉图,从图中能否发现造成本周客诉的主要原因是哪些?能否找出主要原因。 日期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项目口感不好65587包装不良109149101415异物2220064少料包1215912141517料包破口54064其他23022835227QC 七手法七手法例2.一周内某公司质量部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并记录如下。 根据2:8法则,找出主要原因是 少料包,包装不良,口感不好消费者投诉项目排列图消费者投诉项目排列图QC 七手法七手法例3. 本人发现近两个月经济紧张,于是对3个月的财政支出作如下的统计,也请大家来帮助我运用柏拉

47、图分析的原理进 行分析。010002000300040005000伙食费零用钱交际费煤水电气教育费其他0.0%20.0%40.0%60.0%80.0%100.0%QC 七手法七手法柏拉图(排列图)的作图方法1)构造作图用表 在Excle表中填入所需处理的数据给定值给定值2)根据excel文档中图表特性,选择区域,制成排列图,也可以手工制图QC7 工具之五散点图QC 七手法七手法QC 七手法七手法问题1:某厂测定淬火温度与硬度之间的成对数据现用散点图对数据的相关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序号温度X硬度Y序号温度X硬度Y1810471682048289056178605538504818870554840

48、45198304958505420820446890592181044787050228505388605123880549810422488057108205325840501184052268805412870532783046138305128860521483045298605015820463084049QC 七手法七手法序号XYX=(X-800)/10Y=(Y-40)X2Y2XY1810471714972890569168125614438504858256440484045451625205850545142519670689059919813611717870507104910

49、070886051611361216698104212142108205321341692611840524121614448128705371349169911383051311912133148304535925151582046264361216820482846416178605561536225901887055715492251051983049399812720820442441682181044141164228505351325169652388054814641961122488057817642891362584050410161004026880548146419611

50、227830463693618288605261236144722986050610361006030840494916813614131283937781716合计249.6LXX = X2 - ( X)2 N =176.3LYY = Y2 - ( Y)2 N =533.2= LXY (LXX * LYY)0.5 =0.8140.814LXY= XY - (X * Y )N = N-20.050.011.0000.9971.0002.0000.9500.9903.0000.8780.9594.0000.8110.9175.0000.7540.8746.0000.7070.8437.0000.

51、6660.7988.0000.6320.7659.0000.6020.73510.0000.5760.70811.0000.5530.68412.0000.5320.66113.0000.5140.64114.0000.4970.62315.0000.4820.60616.0000.4680.59017.0000.4560.57518.0000.4440.56119.0000.4330.54920.0000.4230.53721.0000.4130.52622.0000.4040.51523.0000.3960.50524.0000.3880.49625.0000.3810.48726.000

52、0.3740.47827.0000.3670.47028.0000.3610.46329.0000.3550.45630.0000.3490.44935.0000.3250.41840.0000.3040.39345.0000.2880.37250.0000.2730.35460.0000.2500.32570.0000.2320.30280.0000.2170.28390.0000.2050.267100.0000.1950.254200.0000.1380.181QC 七手法七手法024681012141618200246810QC7 工具之六特性要因图(鱼骨图)QC 七手法七手法QC 七手法七手法可口的饭佐料锅方法米人糯米粘米种类小米玉米唐山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