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20120410_第1页
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20120410_第2页
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20120410_第3页
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20120410_第4页
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201204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04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指导书目录目录1.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2.2.编写依据编写依据 3. 3.作业流程作业流程4.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5.5.作业准备作业准备6.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7.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8.20078.2007版广东电网二次接地网简介版广东电网二次接地网简介相关介绍相关介绍作业指导作业指导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安装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变电站内低压配电屏、保护屏、通信屏、控制屏及场地端子箱、检修电源箱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低压配电屏低压配电屏保护屏保护屏通信屏通信屏控制屏控制屏场地端子箱场地端子箱检修电源箱检修电源箱2.编写依据

2、编写依据序号序号引用资料名称引用资料名称1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2GB 50171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线回路施工及验收规范3DL 408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4DL 5009.3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5Q/CSG 10001200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6Q/CSG 1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7Q/CSG 10017.22007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2部分:变电电气安装工程 8Q/CSG 11105.2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9中国南方电网公

3、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3.作业流程作业流程作业(工序)流程图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u 4.1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部分项目的安全风险及预控措施可参考表4-1)u 4.2 按指南中与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BDDQ-ZW-13-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u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

4、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u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表4-1 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措施表序号 安全风险 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施工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岗前培训,现场悬挂操作规范,施工人员按章操作3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作业前检查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件4焊机触电焊机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电焊机裸露的导电部位和转动部分必须

5、装设防护罩。焊钳及电焊导线的绝缘必须良好;雨天焊接作业应有防雨措施。定期做好焊机维护检修,保持设备性能完好。5电动工具触电电动工具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电源线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及接地线。电动工具应保持干燥不受潮,使用前必须检查性能是否完好,电源引线有否破损。6绝缘测试触电伤害绝缘测试前应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停止可能涉及到的回路上的工作并做好监护。使用摇表前应熟悉使用规程,使用前应将设备接地端可靠接地。绝缘测试完成后应对测试的回路进行充分的放电,避免触电伤害。7发生火灾作业现场严禁吸烟和明火,必须使用明火时应办理动火手续,并在现场备足消防器材,作业现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品。8屏柜搬运、安装过程中发生

6、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搬运过程中应听从指挥,专职监护人员须全程做好监护。屏柜搬运应配备足够的人员。搬运过程中不得戴手套。屏柜搬运及安装过程中应做好防倾倒措施,屏柜就位后应马上固定以防倾倒。9二次接线时线芯损坏接线工具应完好,开剥电缆及剥除线芯绝缘层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划伤线芯。10接线错误接线前应熟悉接线图纸,接线时严格按图接线,接线完毕后应再次认真检查确认无误。11危及运行中设备安全对于扩建、技改工程,在涉及运行中设备上工作应经过运行部门相关人员同意。工作中不得随意变更、破坏运行人员布置好的安全措施。在安装、拆卸、接线过程中应防止误触碰运行中的设备或回路,采取措施防止拉松、拉断或损坏运行中的电缆及

7、芯线。5.作业准备作业准备u5.1. 人员配备开箱检查、屏柜搬运、基础定位、屏柜(端子箱)安装、二次盘柜接地、二次接线,以上工序应按实际需要充足配备相应人员,每项工序必须要有1名负责人。其中开箱检查、屏柜(端子箱)安装工序必须配备1名专职监护人;屏柜搬运工序必须配备2名专职监护人。u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5.作业准备作业准备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手电钻台12磨光机台23电源线架220V,台34电缆剪SH-250台25手锤把36绝缘梯把17撬杠1根48电风筒2000W台39标签机PT-9500PC台110电烙铁把511电脑胶头打码机LM-370台212水平尺把313磁力线坠

8、个414电焊机380V台115摇表2500V台116二次工具箱个8注: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根据具体工程量规模配备。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6.1 开箱检查6.1.1屏柜开箱前应提早报请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同意后方可开箱。开箱时需有监理单位人员现场见证。6.1.2开箱时应首先检查设备包装的完好情况,是否有严重碰撞的痕迹,箱内设备是否有受损的现象;根据装箱清单,检查设备及其备品等是否齐全;对照设计图纸,核对设备的规格、型号、回路布置等是否符合要求。厂家资料及备品备件应交专人负责保管并做好登记。6.1.3开箱时应使用起钉器,先起钉子,后撬开箱板;如使用撬棍,不得以盘面为支点,并严禁将撬棍伸入木箱内乱撬;

9、开箱时应小心仔细,避免有较大振动。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6.2 屏柜搬运6.2.1控制、保护屏柜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箱并将其转运到主控室,不允许存放在室外。6.2.2屏柜搬运可采用吊车搬运和人工搬运两种方式。采用吊车搬运应有起重工专门指挥,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屏柜起吊绑扎时,不得用钢丝绳直接绑扎屏柜,防止刮伤屏架漆面。6.2.3在屏柜采用人工搬运,搬运时委派一名有经验的人员做现场指挥,并设专职监护人员进行现场监护。同时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6.2.4屏柜搬运前应对参与本项工作的全体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好人员分工并告知搬运过程中的路线。6.2.5屏柜搬运前可将易破损的玻

10、璃门拆除,待屏柜搬运至主控室后再安装恢复。6.2.6屏柜搬运至主控室后,应按照平面布置图使屏柜靠近指定位置附近放置,以避免下一步屏柜安装时的往返搬迁。6.2.7 搬运过程中,不得刮碰周围其他设备。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6.3 基础定位6.3.1对于二次户内二次屏柜,按照设计图纸先将二次屏柜置于槽钢基础上,再用油性笔在二次屏柜底部的安装孔内描出孔样,然后将二次屏柜移开,再用电钻描出的孔洞中心钻孔定位。6.3.2对于二次户外二次屏柜,需先加工底座,再根据二次屏柜底部的安装孔在加工好的底座上钻孔定位。然后再将底座与基础槽钢焊接。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6.4 屏柜、端子箱(检修箱)安装6.4.1检查预

11、埋基础槽钢的水平度和不直度,按规范要求应少于1mm/m,全长不大于5mm。清除槽钢面上的灰砂,完成基础槽钢的接地工作。6.4.2盘柜就位时应小心谨慎,以防损坏屏(盘)面上的电气元件及漆层,进入主控室应根据安装位置逐一移到基础型钢上并作好临时固定,以防倾倒。6.4.3对屏柜必须进行精密的调整,为其找平、找正;调整工作可以首先按图纸布置位置由第一列从第一面屏柜调整好,再以第一块为标准调整以后各块;一般用增加铁垫片的厚度进行调整,但铁垫片不能超过三块;两相邻屏间无明显的空隙,使该盘柜成一列,做到横平竖直,屏面整齐。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4.4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

12、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中的规定。表6-1允 许 偏 差 值项 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m)1.5水平偏差相邻两柜顶部2.0成列柜顶部5.0柜间偏差相邻两柜边1.0成列柜面5.0柜 间 接 缝2.0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4.5经反复调整使全部达标后,可进行屏柜的固定;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固定方法如下: (1)压板固定法。在基础型钢上点焊螺栓,用小压板及螺母把屏柜固定。 (2)螺丝固定法。在平放的基础型钢上钻一个固定螺丝的直径孔,然后再攻丝,再拧入螺丝加以固定。 6.4.6端子箱(检修箱)安装可先从场地的第一个间隔调整好,再以第一面端子箱(检

13、修箱)为标准调整以后各面端子箱(检修箱)。整个场地端子箱(检修箱)应成一列,屏面整齐。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6.5 二次屏柜接地6.5.1箱体的接地:(1)二次屏柜在进行安装时,已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基础槽钢连接,基础槽钢再通过接地扁钢与变电站的主地网连接。(2)有特殊要求时,可在屏柜设专用接地点,用铜导线与变电站的主地网进行连接。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5.2二次屏柜内接地铜排用于各类保护接地、电缆屏蔽层接地,并有两种不同形成:一种是与柜体绝缘的接地铜排;另外一种是与柜体不绝缘的接地铜排。无论是哪种形式,每根均须通过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铜导线与变电站主地网可靠连接。6.作业方法作业

14、方法6.5.3户外端子箱/主变本体端子箱安装,活动门与箱体加装软接地线,箱内二次接地铜排应与二次地网相连接。箱体外壳应通过焊接或接地铜排与一次地网相连接。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 6.6 屏顶小母线安装 6.6.1屏顶小母线按设计要求,安装前我们应对到货的小母线用木锤进行校直,要求平直不能有死弯。然后在屏顶按施工图的位置装好小母线的固定端子。6.6.2实测小母线的长度,并剪切好小母线,注意要适量预留长度。在小母线与固定端子的接触面进行搪锡。6.6.3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安装完毕的小母线其两

15、侧应标明小母线符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6.6.4屏内小母线强、弱电引下线应采用分开布置。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u6.7 二次接线 6.7.1 施工流程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 6.7.2 施工准备 a) 接线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b) 确认是否已具备接线条件,实地验证盘柜或设备是否已安装完毕,电缆是否到位,设施、工器具是否齐全。 c) 人员实施“专人、专柜”分工。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 6.7.3 电缆整理 根据接线图把电缆按盘前、盘后、盘左、盘右分类整理,并一次固定在盘内的花角铁上,当盘内电缆较多时,电缆固定可采用分层方式。电缆编排以“从上到下,从内到外

16、”为原则,要求接较近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布置在内层,且符合盘内线束走向,并绑扎牢固。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4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a) 电缆头破割1)确定电缆头位置。控制电缆头必须在盘柜内部,标高一致,排列整齐, 不得相互叠压。电缆破割点必须高于盘底的电缆防火封堵层表面,同时又不能离端子排过近而影响芯线的正常走向。一般按距固定60毫米考虑,但距最低接线端子排不宜小于20毫米,如二者有矛盾,则应首先满足前者。2)电缆破割时,因先用切割刀围绕电缆破割点的一周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电缆外层(绝缘层)剥离,不能伤及内绝缘层和芯线。 b) 电缆屏蔽层接地 1)盘柜内电缆屏蔽层要

17、求从电缆头下部背后引出。电缆内有屏蔽铜线时,可穿入适当型号的绝缘护套管引出接于盘柜内二次地网接地铜排上。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4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b) 电缆屏蔽层接地2)电缆内无屏蔽导线或采用非铜线形式的屏蔽层时,在套热缩管前应用屏蔽导线或黄绿外皮的接地专用多股软线与屏蔽层焊接牢固,注意不得使用腐蚀性的助焊剂,并选择适当型号的绝缘护套管引出,压接线鼻子后接于盘柜内二次地网接地铜排上。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4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c) 在线芯底部套入热缩套管1)电缆头制作前,应根据电缆的规格、型号选择相应规格的热缩套管,同一工程的热缩套管颜色应统一。2)热缩套管下料长度一

18、般为60毫米,套入电缆的位置应以电缆破割点为基准线,基准线上方(芯线处)为25毫米,基准线另一端为35毫米(以下简称大小头)。3)对热缩套管处理应采用电吹风均匀加热,加热时热缩套管不能移位,不得有过烤、欠烤现象,为防止积存空气,要求由热缩套管中间向两端烤。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4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d)电缆标识牌的制作与挂设1)标牌标识及规格应符合南网要求,要求统一使用白色PVC电缆标识牌,并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要求字迹清晰,不易脱落,字体统一为黑色。打印内容应包括:电缆编号、型号规格、电缆起点、电缆终点。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4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d)电缆标识牌的制

19、作与挂设2)每根电缆挂设一个标牌,绑扎应牢固,同一排电缆的标牌高度要求一致,排列整齐,便于查阅。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4 电缆头制作、固定和标识 e)电缆头、屏蔽层制作工艺不良的现象及后果1)破割电缆护套及屏蔽层时损伤芯线,造成运行中发生直流接地、短路,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2)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时高温损伤芯线,造成运行中发生直流接地、短路,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3)屏蔽层接地线虚焊、无焊接或采用缠绕方式,造成接触电阻大,导致屏蔽层抵消外来干扰的作用大大减弱。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a) 电缆接线前应进行芯线整理,首先将每根电缆的芯线单独打散分开,将每根芯线拉直,但不能损伤绝

20、缘或线芯。然后根据每根电缆在端子排的接线位置进行并拢捆扎。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b) 接线应有组织,有计划逐个系统进行。接线前应校对电缆两端的电缆芯线确保无误,电缆芯线两端编号必须核对正确,并套入线管号。1)线管号的规格应和芯线的规格相配,线管号裁切长度应一致。2)线管号必须采用电子打号机打印,字体应大小一致,字迹清晰,线号的内容应包括电缆编号和回路编号,条件允许可打上端子号,打印顺序为由左向右,标识规范应符合南网要求。3)线管号套入线芯时文字不得倒置。 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C)电缆接线时可根据已接入位置进行二次绑扎,芯线扎带绑扎要求间距一致。每根电缆

21、芯线宜单独成束绑扎。第一道绑扎在电缆头散布适当位置(约40mm处),然后主线束绑扎间距约100mm,分线束绑扎间距适当,做到橫平竖直,走向合理,整齐美观。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d)接线前应考虑好整个屏柜(端子箱)内电缆的走向。端子排接线应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不能随意更改,电缆应严格按照设计图要求的型号规格及走向敷放,不得随意通过空端子或其他屏柜及其他电缆的备用芯进行过渡。如有疑问应及时向技术人员确认。芯线应水平地从线芯后部引向端子排,并弯成一个半圆弧(尤其是电流回路,弯折弧度应足够,以方便使用钳表测量电流值),大小要美观一致,接线应牢靠。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

22、接线 e)对于螺栓式端子,要将已剥除绝缘层的芯线弯圈,弯圈方向为顺时针,弯制线头的内径与紧固与螺丝外径应相吻合,其弯曲的方向应与螺栓紧固的方向一致。螺栓与线芯之间应垫平垫片。当需接入两根线芯时,两根线芯中间要加平垫片。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f)对于多股软铜芯线,必须压接线鼻子或者经过搪锡处理才能接入端子。采用的线鼻子应与芯线的规格、端子的大小和接线方式、以及与接入端子的深度一致。压接线鼻子应使用专用压接工具,应将裸露线芯穿出压接区前端1毫米,并不得将绝缘层压住,压接好的线鼻子外不得出现松散的线芯。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g)对于插入式端子,可直接将剥除绝缘

23、层的芯线插入端子,并紧固螺丝。注意剥除芯线绝缘层长度应与接入端子深度一致。不同截面的两根芯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h)电缆线芯不应有伤痕,端子螺丝必须紧固,芯线与端子应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每一端子一侧最多接两根线芯。 i ) 引入屏、端子箱内的电缆及线芯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固定牢固,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接线时尽量使线芯弯度一致、平整、美观。 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j)每根电缆的备用芯应高出端子排最上端位置,预留长度剪成统一,每根电缆单独布置,写清所在电缆编号以方便日后抽取备用芯使用,并绑扎牢固,备用芯端头宜包上自粘绝缘带。 k)每块屏、端子箱接线完毕,应对

24、照端子排接线图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l)接线完毕后,应全面清扫干净线头杂物,屏柜及端子箱下部电缆孔洞均应用耐火材料严密封堵。 6.作业方法作业方法6.7.5 二次接线 m)二次接线种种质量不良的表现及后果 1)螺丝压住线芯绝缘层,造成导线接触不良。 2)线芯裸露部分过长,容易造成误碰触。 3)线芯剥除绝缘层过短,造成导线接触不良。 4)两根线芯接入同一个端子时,其中一根线芯压接不到而松脱。 5)端子排没有紧固,造成电缆移位。 6)端子螺丝没有紧固,造成导线接触不良。 7)端子螺丝滑丝或顶底,造成导线接触不良。 8)螺栓式端子没加垫片,造成导线接触不良。 9)电流回路线芯弯度过小,测量电流时难以下

25、钳表,拉扯间容易造成接线松脱使电流回路开路。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u7.1质量控制措施7.1.1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7.1.2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的规定。7.1.3模拟母线应对齐,其误差不应超过视差范围,并应完整,安装牢固。表7-1盘、柜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m)1.5水平偏差相邻两盘顶部2.0成列盘顶部5.0盘面偏差相邻两盘边1.0成列盘面5.0盘 间 接 缝2.0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4端子箱安装应

26、牢固,封闭良好,并应能防潮、防尘。安装的位置应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应排列整齐。7.1.5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露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7.1.6盘、柜的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的支架等应刷漆。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7盘、柜上的电器安装要求。电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应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2)各电器应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应影响其他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3)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应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4)熔断

27、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5)切换连接片应接触良好,相邻连接片间应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应碰及相邻。(6)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他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应可靠接地。(7)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应保证照明完好。端子排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2)端子应有序号,端子排应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3)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4)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5)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他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

28、殊端子或试验端子。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6)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应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8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应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应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7.1.9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7.1.10盘、柜上的小母线应按设计要求,小母线两侧应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11二次回路的最小允许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7-2中的要求。7.1.12盘、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最小允许电气

29、间隙及爬电距离,应符合表7-2中的要求。表7-2最小允许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额定电压U(V)电 气 间 隙爬 电 距 离额定工作电流(A)额定工作电流(A)63636363603.05.03.05.060U3005.06.06.08.0300U5008.010.010.012.0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13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7.1.14二次回路接线要求。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图施工,接线正确。(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

30、可靠。(3)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4)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5)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6)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一根,不得超过两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7)二次回路接线应设专用螺栓。(8)全站PT二次回路一点接地宜采用6mm2黄绿相间接地专用多股软线作一点接地,接地点宜在某电压等级的PT并列屏内二次专用接地铜排上单独进行接地,不应与其他接地线混接,并标识清楚。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15

31、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其他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7.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7.1.16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2)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3)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予接地。 (4)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5)强、弱电及交直流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8. 二次接地网简介二次接地网简介u8.1 220kV及以上变电站内应敷设独立的二次接地网 该接地网全网均由截面不小于100mm的铜排构成,分为室内和室外二次接地网(110kV变电站至少应敷设室内二次接地网)。二次接地网应满足以下要求:1)沿二次电缆沟道敷设专用铜排,贯穿主控室、保护室至开关场地的就地端子箱、机构箱及保护用结合滤波器等处的所有二次电缆沟,形成室外二次接地网。该接地网在进入室内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