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二)能力方面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三)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生物的基本特征难点 植物的营养呼吸和排泄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新课你们知道三十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一片荒芜,寸草不生),而今天的地球如此美丽,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的如此美丽吗?学生畅所欲言,花

2、、草、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山石发散学生思维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观察提问 他们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过渡 要想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我们需要首先对生物进行观察提问 你认为什么是观察?科学观察时需要做到哪些?小结 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计划;观察时要全面、 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展示 观察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实物,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小结凡是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活动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小

3、结 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提问 1.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2.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3.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讲解 植物从外界吸收水、 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植物也要进行呼吸,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能量。植物也产生废物。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注意:这里的废物指的是“代谢废物”,是经细胞代谢产生的不能被生物体利用的物质,粪便不属于。提问 生物还有其他特征吗?讲解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提问我们了解

4、了生物的这些特征,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它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看一下珊瑚、珊瑚虫和钟乳石,哪个是生物?为什么?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讲解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钟乳石长大不同于一般的生物,它是由无机盐慢慢堆积形成的。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总结 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它们。讨论各自体验结合课本总结科学观察的概念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

5、有计划;观察时要全面、 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分组讨论交流植物从外界吸收水、 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小组合作讨论,归纳出其他特

6、征通过自身的经历总结观察的方法构建科学观察的概念各抒己见探讨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归纳出生物的特征。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的营养、呼吸和排泄的概念适当的拓展知识四板书设计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检测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D )A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C慢慢长

7、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白毛”2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C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D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8、60;    D生长和繁殖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B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6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曲中的生物有:  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

9、起来。动物取食 应激性鲸喷出水柱 营养向日葵朝向太阳 繁殖植物开花结果 生长人体排汗 排泄蘑菇由小长大 遗传子女与母亲相似 呼吸反思与补充: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能力方面:学生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

10、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况。2如何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1 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调查)1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分析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2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2、 实地调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调查地点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并注

11、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尤其是爱护生物资源2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教师注意安全问题是第一的,并注意引导学生对生物资源的爱护3进行农田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护农田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3、 整理统计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四、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的作用。5、 技能训练,正确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师在讨论中正确引导,及时对学生的提问做出评价。6、 布置课下内容 1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2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1、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2根据学生经

12、验,分析出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调查目的  和 调查对象  ,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整理 和  分析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1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

13、记录,拍照) 2注意安全,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请教3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向农民师傅请教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类,书写调查报告。1 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并叙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报告交流。2调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察,并从中吸取经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3、按照用途分类 1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2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的健康及发育状况。3课后各组整理照片,进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主要环节的效果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

14、基本方法和意义二、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拓展应用3、 正确对生物进行分类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2、按生活环境分类3、按照用途分类 检测案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   调查目的  和 调查对象    ,制定合理的  调查方案    。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  整理 和  分析 

15、 ,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2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B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3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D   )A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4关于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C 

16、;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C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        &

17、#160; 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6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B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7将以下的一些生物分类:银杏树、鲫鱼、木耳、海带、奶牛、蚂蚁、白菜、大肠杆菌(1)按形态结构特点分类: 动物:鲫鱼,奶牛,蚂蚁;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 ;其他生物:木耳,大肠杆菌。(2)按生活环境分类: 陆生生物:银杏树,奶牛,蚂蚁,白菜;水生生

18、物 : 鲫鱼,海带大,肠杆菌 。反思与补充: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的 (一)能举例说出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建构生态因素的概念;(二)经历比较分析,初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构建生态因素的概念;教学难点: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行为教学意图回顾旧知,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学习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我们认识到,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提问:为什么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呢?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探讨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请同学们打

19、开书第12页。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积极思考问题,发散思维。以学生所学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较分析,讨论学习(一)想一想,议一议以图片展示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大家认识图片当中是什么吗?根据现有知识,学生不难做出回答。追问: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够适应它们的生活呢?离开了水的海豚能够生存吗?没有阳光雨露小麦能够发芽抽穗吗?通过上述的问题和所告诉的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到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与分布,从而构建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0、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二)看一看,想一想以观察图片为主,阅读教材为辅,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大家见过稻田吗?看看这张图,你能找到影响水稻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吗?根据之前所学的内容,它们可以分为几类呢?对稻田里的生态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总结出生态因素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从而建构生态因素概念。学生仔细观察,说出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利用已有知识对其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生态因素对生物有一定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调动全班同学,参与活动,培养学

21、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新知,升华迁移 经讨论学习后,举例说出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补充一些例子,例如:沙漠和绿洲,热带和温带生物的生活与分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生回忆本节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应用新知回答实际问题。总结新知,延伸设疑归纳总结本节所学的知识,回归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设置问题“生物能否影响环境呢?如果能,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环境的呢?”从而延伸这一片段。总结归纳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相关概念:生态因素设置问题疑,激发学生趣,并引出下节课所学内容。四板书设计 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因素的概念 大熊猫 竹子(植物)海 豚 水 影响着生物的生活与分布 生态因素小 麦 阳光、水 非生

22、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检测案1、地球上所有生物 与其所生存的 环境 的总和就叫生物圈。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生存空间 ,而是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 影响因素 。3、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 生活 和 分布 的因素。它包括 非生物 因素和 生物 因素两类。4、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光 、 温度 和 水 等。5、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反思与补充:第1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23、)一教学目的1.举例说明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2.尝试科学家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3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回顾: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什么?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比

24、如:我们翻动砖头时会发现鼠妇到处走,跟鼠妇一样的还有黄粉虫,俗名又叫面包虫。(看投影)二、探究实验:光对面包虫的影响1、直接以面包虫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2、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3、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4、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三、探究过程1、提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对照:阴暗、明亮控制变量:光不同2、按照各组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指导。3、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4、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四、实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

25、的平均值,得出结论。小结: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实验最关键的问题:设计对照、控制变量 复习回顾: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什么?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温度、阳光、土壤、空气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竞争、捕食、合作、寄生、互利共生等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比如:我们翻动砖头时会发现鼠妇到处走,跟鼠妇一样的还有黄粉虫,俗名又叫面包虫。(看投影)二、探究实验:光对面包虫的影响1、直接以面包虫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2、直接举例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3

26、、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4、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三、探究过程1、提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设计对照:阴暗、明亮控制变量:光不同2、按照各组的探究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指导。3、引导学生从各组的报告中发现问题4、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四、实验结果:计算出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得出结论。小结: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探究实验最关键的问题:设计对照、控制变量 检查提问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案提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巡视各小组并进行指导组织

27、、引导四板书设计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 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吗?2、作出假设 面包虫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3、制定计划 对照实验的概念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 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6、表达和交流 检测案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具有( A ) A.普遍性    B.个别性 &#

28、160; C.相对性      D.绝对性2、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落叶,而松柏郁郁葱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B )    A.杨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天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松柏比杨树更适应寒冷       D.杨树对低温更敏感3、雷鸟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会换上一身白色的羽

29、毛,如果当年的降雪来的过早或过晚,都会使雷鸟暴露在天敌的视野中,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C)   A.普遍性  B.个别性    C.相对性    D. 绝对性 4、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环境适应的是(C)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C.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5、青岛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崂山石更

30、是景点的点缀。而石上的地衣也引起了许多游人的注意。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   D )  A.只能适应环境        B.只能影响环境  C.都能改造环境        D.既能适应又能反思与补充: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了解生态系统各组成的作用(

31、二)能力方面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三)情感方面   1、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食物链书写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有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

32、。 回忆,倾听,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复习导入使学生形成知识的连贯性,明确学习目标,积极投入本课的学习。 生态系统的概念1.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出示思考题: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又说明了什么呢?2.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农田以及学校的花园等,都是生态系统。3.过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他们都具备相同的组成成分。那么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样的呢?草被网罩起来以

33、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蝗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我们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倾听倾听通过实例来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完成情感目标。自然过渡到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结组对资料分析进行讨论,并完成课本上的讨论题。1. 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组成成分?他们各自有什么作用?组织讨论,交流在生态系统中,除了生物以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无机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阳光、空气等。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加深理解各成分彼此之间的关系。食物链通过刚才我们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

34、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体现的食物链,从而提示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捕食食物链自愿去黑板书写练习书写食物链,突破教学难点课堂小结说出这节课学到的内容:1.什么是生态系统?2. 生态系统的组成是什么样的?3. 什么是食物链?将课本上的内容真正转化成自己的内容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产者:绿色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各种动物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三、食物链的概念检测案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D )

35、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B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3、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C )A . 增加 B. 减少 C.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4、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A)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先减后增5、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D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反思与补充: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教学

36、目的(一)知识方面1说明生物圈的范围。2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3. 说明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4.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二)能力方面尝试分析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认同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生物圈的范围。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难点: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三、教学准备1教师:幻灯片、视频片段。2学生:课前预习生物圈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课前准备收集星球及生物圈等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地球仪。 收集宇宙中各大星球的资料以及生物圈的资料培

37、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情境导入出示课件,展示地球的壮丽景观,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并欣赏。 提出问题: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生物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观察、欣赏。    观察、思考。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景。 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一、生物圈的概念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悬垂状态”的课件,引出生物圈的概念后组织学生结合地球仪讨论分析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1生物圈的范围出示课件:生物圈的范围,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总结。观看生动的课件后,再根据自

38、己课下收集的资料,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讨论交流 总结生物圈的范围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生物圈的结构组织学生角色扮演 大气圈后台监控,前台导演,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分别扮演某个角色。 水圈提出“角色扮演”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岩石圈倾听各组意见。&

39、#160;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台词,夸赞自己的圈层。 同组成员互相补充。角色扮演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 在参与过程中,能挖掘集体智慧,发挥个人优长,突出学生主体,学会倾听艺术,感悟真挚情感;各方面能远近兼顾,体验成功的快乐。二、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组织  监控。 出示资料。 引导分析。 参与学习。  想象平台(技能训练) 假如你什么都不携带,到其它星球上去做客

40、,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根据手中的资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没有氧气会窒息而死,没有水会渴死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及处理能力,达到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目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回顾反思(小结) 组织、监控。谈收获。 谈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课下探究请同学们课下注意搜集宇航员杨力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41、课下搜集宇航员杨力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激发学生关注科学并学以致用。 同时培养学生课外实践探究能力。  课后模拟制作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  自行设计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课后自行设计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四板书设计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生物圈的范围 气圈海平面上下10千米 水圈 岩石圈2、 各种生态系统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检测案1.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

42、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B )A 发展畜牧业 B 改善生态环境C 发展生态旅游D 增大木材产量2.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下列从生态系统理论上说明这一点的是 ( C )A 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依赖性。B 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能产生强烈干扰。C 城市生态系统要大量输入输出物质和能量。D 城市生态系统人口众多,与外界交流频繁。3.下列哪一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 C )A 农田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C 城市生态系统 D 荒漠生态系统4.“山林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能吞,天旱它就吐。”这条谚语说明了森林有哪些作用?5.根据动物的分

43、布和生活习性,与其对应的生态系统连线。有的动物可以生活在多个生态系统里。猞猁 森林生态系统扬子鳄 草原生态系统疣鼻天鹅 海洋生态系统鸬鹚 河流生态系统黑斑蛙 湿地生态系统鳗鲡 农田生态系统反思与补充: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的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3、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2、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用低倍镜快速看到清晰地物像。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法、实验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教

44、师演示法、讨论与交流等方法。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课件:显微镜下的微小生物。一滴水中有什么呢?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要研究细胞,首先要看到它。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借助显微镜。观看课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细胞的图片。一滴水中生活的各种微小生物图片。光学显微镜可使物体由“看不见”变成“看得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二)合作学习,认识结构1、接着指导学生看教材P36,对照实物,从上到下辨认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两人一组,合作学习,认

45、识其结构。2、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第一步:取镜和安放从镜盒中取出,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并安装目镜,强调手指不可触摸镜头。对照教材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功能。分小组共同学习,认识显微镜,真实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认目镜和物镜,调节准焦螺旋等。观察,模仿,记忆。学会交流与合作。学会观察倾听。  (三)自主学习,亲身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探索观察自制写有“上”字透明胶片,巡回指导,及时点拨纠正。2、教师适时发出疑问和点拨,指导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你怎样取镜和安放?你是如何对光的?转动转换器应该怎么操作?如何对物体进行观察?显微镜

46、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有何关系?视野中的物像不在正中央,怎么办?“为什么写在不透明纸上的数字在显微镜中观察不到呢?”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学生动手操作, 注意观察,默记操作要领。找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地方,加以改正。师生共同归纳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镜壁,一手托镜座,千万不要一只手提着显微镜。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物镜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是拇指与食指握住转换器边缘转动,而不是用手指扳物镜。对光后,不要再随意移动显微镜。观察时,左眼看显微镜,右眼睁开。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将标本压碎。物像是倒像,物像放大倍数目镜

47、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在视野中物像偏在什么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什么方向。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且透明的。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程序。形成归纳总结能力。 (四)随堂检测,小组竞赛   (五)新课总结,布置作业指导总结新课。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九退整理后归箱,十全十美你最棒。四板书设计第二单元 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二、显

48、微镜的操作取镜和安放 对光观察回镜检测案1、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应将装片( B )A、往右下移 B、往右上移 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2、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为10×,目镜为15×,它的放大倍数是( C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3、在下列目镜和物镜的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B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4、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B )A、便于

49、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5、有一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四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C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6、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字,玻片上写的是( D )A、b B、p C、d D、q7、擦去镜头上的灰尘,应使用( D)A、绒毛布 B、餐巾纸 C、洁净的纱布 D、擦镜纸8、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 B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9、

50、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用10×物镜找到图像,再换用40×物镜找到图像。后者与前者不同的是( A )A、视野变暗 B、视野范围扩大C、细胞图像变小 D、细胞数目增加10、视野中的污点,应如何判断其准确位置?移动玻片标本,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 C )上。转动目镜,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 B )上。否则,说明污点在( A )上。A、物镜 B、目镜 C、玻片标本 D、反光镜反思与补充:第二节 植物细胞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简图。(二)能力方面:1培

51、养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2.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及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情景导入新课1、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具体方法如下: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可分为(学生接述)我们还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步骤可分为:取镜(学生接述),大家对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

52、好。那么我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2、出示P22“想一想,议一议”中的情景请学生思考;为什么萌萌用显微镜观察菠菜叶,虽然操作正确,却观察不到细胞?可能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需要将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制成标本来观察。观察回答:菠菜叶不透光。通过学生常见的错误操作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使用显微镜观察前需对材料进行处理,并制成玻片标本 任务二:观察植物细胞师生共同认识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学生先自学完成下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制作方法:擦滴取展盖染吸几个步骤。教师先给大家演

53、示一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操作技巧,认真听取、记忆实验注意事项。每个步骤。首先是擦,把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滴: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镊子撕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央展开;盖:盖上盖玻片,要注意使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可以避免气泡的出现;染: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这样一个临时装片就做好了,就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下面,同学们按照以上步骤自己制作一个临时装片。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方法步骤:(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_擦拭干净_。(2)把

54、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_滴管_在载玻片中央滴几滴_清水_。(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_内表皮_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_内表皮_。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_水滴中央_中,用镊子把它_展开_。(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_一边先接触_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_缓缓地_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气泡_而影响观察。(5)把一滴_稀碘液 _滴在盖玻片的_ 一侧_。(6)用_ 吸水纸 _从盖玻片的_另一侧_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学生分组活动:用不同的材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黄瓜表层果肉、番茄果肉等)制作临时装片,并注意各步骤的操作方法,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生自学教材,理解要

55、点。教师示范实验,并不断针对操作要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操作要点。教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课前培训的小组长帮助教师指导学生。任务三: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总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你所看见的植物细胞结构,把其中一个植物细胞结构如实地画到实验报告纸上。学生活动:制片,观察细胞结构,讨论、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画生物简图时注意生物简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1、 绘制要求:(1)、左眼看、右手绘(2)、绘时用3H铅笔(3)、明暗用细点多少表示,暗点密、明点疏(4)、在图右侧引水平线标注名称(5)、图下方标注所画结构名称2、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名称3、自学教材p44-45思考后讨论回答;(1)、植物细胞最外层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细胞壁 对细胞膜及其以内结构起支持、保护的作用(2)、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的结构有哪些?为什么?细胞膜 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3)、植物体所有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为什么?不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也不一样,绿色叶子有,但根尖部分的细胞就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