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4页
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低场MRI诊断及临床意义【关键词】 腰椎间盘终腰椎间盘终板软骨炎是导致腰腿部疼痛的常见原因,由于对本病缺少足够重视,常导致疏忽及误诊。本文搜集2003年2月至2007年4月本院腰椎终板软骨炎54例MRI资料,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4182岁(平均61.5岁)。临床主要症状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1.2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腿自然伸直。采用日立0.3T永磁型开放式磁共振,体部线圈进行扫描, 扫描序列: 矢状位SE序列T

2、1WI ( TR400ms ,TE25ms ,视野90cm ,激励次数2,层厚3mm ,间距4mm),矢状位FSE序列T2WI(TR4000ms ,TE25ms ,视野90cm ,激励次数2,层厚3mm ,间距4mm),横断位FSE序列T2WI(TR4000ms ,TE120ms ,视野90cm ,激励次数2,层厚3mm ,间距4mm)。2 结果 54例共累及114个终板。椎间盘单发占27.3%,多发占72.7%,单面占14.3%,双面占85.7%。L1上缘2例(1.75%)、下缘5例(4.38%),L2上缘6例(5.26%)、下缘8例(7.01%),L3上缘8例(7.01%)、下缘10例(8

3、.77%),L4上缘13例(11.41%)、下缘14例(12.26%),L5上缘15例(13.13%)、下缘16例(14.00%),S1上缘17例(14.95%)。按Modic分型,I型(T1低信号、T2MR高信号)67例(占59%),II型(T1高信号、T2中等或稍高信号)13例(11%),III型(T1、T2均为低信号)34例(30%)。MRI腰椎终板软骨炎表现见图16。3 讨论3.1 椎间盘解剖 椎间盘是由髓核、纤维环及上、下终板软骨构成,上、下终板软骨紧贴在椎体上、下面,组织学上为薄层透明软骨,在发育期它是椎体上下面的骺核,作用于椎体高度的增长,生长完成后,骺核停止骨化,留下了这层软骨

4、板,即终板。软骨终板与椎体面的板质骨以很薄的钙化软骨层相连,在椎体松质骨骨小梁之间软骨终板与骨髓相接触,并经此取得营养物质。软骨终板就像半透明膜,液体可通过它扩散到椎间盘内,并可起着脊柱的活动和承接缓冲负荷、防止髓核突入椎体的作用,又对维持椎间盘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2。3.2 终板软骨炎与疼痛的关系脊柱中轴结构如椎间盘及相关韧带病变是疼痛的根源,在MRI上可见椎间盘退变导致受累椎间盘的狭窄及邻近终板的硬化,而腰痛常与这些变化相关3 。MRI显示在椎间盘退变吸收的患者中,椎体终板常出现点状病灶,椎间盘物质可以突入椎体,而椎体的血管及纤维骨髓样组织也可以侵入椎间盘内

5、3 ,这就产生了致痛物质产生的假说:创伤与炎症可使致痛因子合成增加,这些因子能激活在很大的机械刺激下都难以激活的静息伤痛感受器;椎间盘退变患者的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递质明显增高4,而CGRP及P物质具有血管扩张和痛觉传感作用,此类感觉神经终端的增加强烈提示终板及椎体也是疼痛根源,虽然椎间盘造影及激发试验表明疼痛并非绝对来自于终板,但具体尚需进一步研究3,5 。纤维环后部撕裂致痛说法有其不足之处,因为纤维环后部在髓核退变、膨隆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纤维环后部的牵拉和撕裂,但它可以是不痛的终板软骨炎的病理改变及MRI表现终板软骨变薄、模糊及邻近椎体信号异常6。Modic等7将其分为三型:

6、I型MRI表现为邻近椎体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病理基础是终板的断裂和邻接骨髓内血管丰富的纤维组织;II型表现为邻近椎体T1WI高信号、T2WI混杂等高信号,其病理基础为终板及邻接骨髓内脂肪沉积;III型表现为邻近椎体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基病理基础为局部的骨质硬化。张文煜等8将终板软骨炎分为四型:型:T1WI表现为沿终板及相邻椎体内的带状或斑片状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对比剂增强检查T1WI有明显强化,病变处于活动期;型:T1WI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或高信号,病变处于移行期;型:T1WI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或较低信号,脂肪抑制成像呈明显低信号,提示

7、病变处于稳定期;型:T1WI、T2WI 均为低信号,是骨硬化的结果,提示病变进入痊愈期。3.3 终板软骨炎的临床意义1997年,Buttermann等9认为终板病变是下腰痛的来源,尤其是后侧的脊柱融合术后持续的下腰痛患者,这些有异常的终板常伴有周边骨的炎症改变,他建议作椎体前路植骨融合除去终板可以解除其症状。有学者观察到症状缓解的患者其终板及其下方骨组织有所恢复,在考虑下腰痛诊断时,忽略终板情况是不全面的。对终板的观察可以更全面地评判下腰痛的发生、预后,甚至是指导治疗。Buttermann等通过研究发现ModicI型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其脊柱后外侧融合率明显高于ModicII型患者。3.4

8、 鉴别诊断终板软骨炎应与化脓性脊椎炎及脊椎结核等疾病相鉴别。结合病史、化验室检查及影像检查,与本病鉴别并不困难。【参考文献】 1 席焕久主编.人体解剖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6.2 王非,瞿东滨,金大地.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中华骨科杂志,2003,23(9):544546.3 Salla MK, Mauno K, Osmo T , et al . Endplatedegeneration observed on 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of the lumbar spine : correlation withpain provoc

9、ation and disc changes observed oncomputed tomography discography. Spine ,2002 ,27 :22742278.4 Brown MF , Hukkanen MVJ , McCarthy ID.Sensory and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of thevertebral endplate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disc disease. J Bone J Surgery(Br) ,1997 ,79 :147153.5 Sandhu HS , Sanchez CL

10、P , Paravataneni HK,et al . Association between findings of provocative discography and vertebral endplate signal changes as seen on MRI. J SpineDisorder ,2002 ,13 :438443.6 James J,Rankine MD.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in-tensity zone on lumbar spi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pine,1999,24(18):19131920.7 Modic MT,Masaryk TJ,Ross JS,et al.Imaging of degenerative disk disease.Radiology,1988,168:177186.8 张文煜,廉宗,韩悦.椎间盘退变中终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